一种智能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49694发布日期:2019-01-18 19:16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书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书架,属于智能家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无论居家或办公,家具均是生活上不可或缺的用具。在社会大众对居家及工作环境品质愈趋要求下,业者渐渐推出各种高质感的家具,并提供保修及维修等功能;此外,政府机关、学校及公司行号对书桌、书柜及桌椅,也常有大量采购及汰换的需求;另外,时下乐活风气十分盛行,许多消费者均采购需自行组装的家具,借以享受动手自己组装的乐趣。智能家具是在现代时尚家具的基础上,将组合智能、电子智能、机械智能、物联智能巧妙的融入家具产品当中,使家具智能化、国际化、时尚化,使家居生活更加便捷、舒适,是新贵生活方式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国际家具的发展潮流和趋势,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 204950213 U所公开的一种智能家具,再如中国专利文献CN 204158023 U所公开的另一种智能家具等等。智能家具产品组合智能打破了传统家具的组合模式,充分发挥了用户的主观创造性,外形尺寸、组合模式不再是家具生产厂家说的算,而是用户根据个人的喜好和家庭空间的实际情况,自由组合自由搭配。书架是现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家具之一,现有技术中的家庭书架通常都是固定在墙壁上的,也有的是在家具市场购买的书柜,这些书架的普遍缺点是移动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的智能书柜,其组装结构稳固、安装方便,并且具备固定和可移动功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书架,包括通过连接件进行拼接的位于下方的支撑部以及位于上方的架体;所述支撑部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下端设置有多个圆筒状的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下端开放并且一支撑杆从所述支撑腿的下端插入到所述支撑腿内,所述支撑杆的上方设置有一顶出弹簧,所述顶出弹簧顶住所述支撑杆从而给所述支撑杆一向下的弹力;所述支撑杆的下端安装有一万向轮;所述支撑腿的侧壁上设置有一通孔,一插销的一端为插入端,另一端为拉出端,所述插入端能够穿过所述通孔从而进入到所述支撑腿内侧,在所述插销上设置有一挡板,一复位弹簧的一端顶在所述挡板的远离所述插入端的一侧,另一端顶住一固定于所述支撑板的限位板;所述插销的拉出端穿过位于所述限位板上的穿孔;在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能够与所述插销相配合的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所述第二插孔位于所述第一插孔竖直下方;当所述插销插入到所述第二插孔内时所述万向轮位于所述支撑腿内部,当所述插销插入到所述第一插孔内时所述万向轮位于所述支撑腿外部;

所述连接件包括长方形的盒体以及位于所述盒体内的四个圆柱状插杆,四个所述插杆分为两个插杆组,每个插杆组的两个插杆平行并列设置,两个所述插杆组分别位于所述盒体的长方向上的左右两侧;每个所述插杆包括外端以及内端,所述外端能够伸出至所述盒体的外侧,所述内端设置有一边板,所述边板压在一第一压缩弹簧上;在每个所述插杆组中,两个插杆之间设置有一第二压缩弹簧,所述第二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顶在一卡环上,并且两个所述卡环分别套在一个所述插杆上,所述卡环的内径大于所述插杆的外径,从而使得所述插杆能够在所述卡环内移动,所述两个插杆的相对一侧分别开设有与所述卡环相配合的卡槽,在每个所述卡环的远离所述第二压缩弹簧的一侧设置有一顶杆,所述顶杆的远离所述第二压缩弹簧的端部能够穿出位于所述盒体侧壁上的通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智能书架,由相互拼合的支撑部以及架体组合而成,连接件用于连接所述支撑部以及架体,使用时以插杆的轴向与支撑部以及架体的接触平面平行的状态将连接件推入到支撑部上开设的容纳槽内,当该连接件的一半进入到容纳槽内时,位于连接件一侧的两个顶杆被容纳槽底部顶住从而缩回通孔内,因此致使顶杆带动卡环移动并将第二压缩弹簧进行压缩,当卡环继续运动直至从卡槽内脱离时,第一压缩弹簧将插杆的外端顶出至盒体外部,插杆的外端插入至位于容纳槽侧壁上开设的插孔内;然后以同样的方式将该连接件的另一半插入到架体上开设的容纳槽内,从而完成拼装。通过盒体的限制,支撑部以及架体无法在左右、前后方向上进行移动,通过四个插杆的限制两个智能家具部件无法在上下方向上进行移动。

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设置了支撑部,可以从下方将安装有万向轮的支撑杆插入到支撑腿内部,当插销插入到第二插孔时,万向轮位于支撑腿内部,此时智能书架放置于地面上,无法进行推动;当需要移动智能书架时,拉拔所述插销的拉出端,使插入端从第二插孔内被拉出,然后向上抬起支撑板,从而使支撑杆在顶出弹簧的作用下向下移动,使万向轮从支撑腿内部伸出,然后释放所述拉出端,插销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移动,使插入端插入到第一插孔内,该支撑腿调节完毕,再调节其他支撑腿使万向轮伸出,然后可以推动智能书架。本实用新型的智能书架,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书架,提供了两种状态,即固定状态和可推动状态,并且两种状态可任意变换,调节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件的安装状态一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件的安装状态二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件的安装状态三示意图。

图6为图5的A-A向剖视图。

图7为图6的分解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件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分解示意图。

图10本实用新型中的支撑部处于固定状态的示意图。

图11为图10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支撑部处于可移动状态的示意图。

图13为图12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14为图10中沿着B折面剖切的示意图。

图15为图14中C部局部放大图。

图16为插销与支撑杆的分解示意图。

图中:架体1;连接件8;盒体801;上盒体801a;下盒体801b;插杆802;外端 802a;内端802b;边板803;滑槽803a;限位块803b;第一压缩弹簧804;挡块804a;第二压缩弹簧805;卡环806;凸块806a;卡槽807;顶杆808;通孔809;板体一810;容纳槽一810a;插孔一810b;板体二811;容纳槽二811a;插孔二811b;插杆组820;支撑部9;支撑板91;遮板部91a;支撑部插槽91b;支撑腿92;通孔92a;支撑杆 93;第一插孔93a;第二插孔93b;滑块93c;键93d;顶出弹簧94;万向轮95;插销 96;插入端96a;拉出端96b;挡板96c;复位弹簧97;限位板98;穿孔98a。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首先提供了一种用于智能家具的连接件,如图3-9所示,所述连接件 8包括长方形的盒体801以及位于所述盒体801内的四个圆柱状插杆802,图中,盒体 801包括上盒体801a和下盒体801b两部分。四个所述插杆802分为两个插杆组820,每个插杆组820的两个插杆802平行并列设置,两个所述插杆组820分别位于所述盒体801的长方向上的左右两侧;每个所述插杆802包括外端802a以及内端802b,所述外端802a能够伸出至所述盒体801的外侧,所述内端802b设置有一边板803,所述边板803压在一第一压缩弹簧804上,所述第一压缩弹簧804另一端顶在所述盒体 801内的挡块804a上;在每个所述插杆组820中,两个插杆802之间设置有一第二压缩弹簧805,所述第二压缩弹簧805的两端分别顶在一卡环806上,并且两个所述卡环806分别套在一个所述插杆802上,所述卡环806的内径大于所述插杆802的外径,从而使得所述插杆802能够在所述卡环806内移动,所述两个插杆802的相对一侧分别开设有与所述卡环806相配合的卡槽807,在每个所述卡环806的远离所述第二压缩弹簧805的一侧设置有一顶杆808,所述顶杆808的远离所述第二压缩弹簧805的端部能够穿出位于所述盒体801侧壁上的通孔809。

所述边板803为方形,并且所述盒体801内设置有用于所述边板803滑动的滑槽 803a。

在所述滑槽803a的靠近所述插杆802的外端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块803b。

所述卡环806的靠近所述第二压缩弹簧805的一侧的外侧壁为平板状并且设置有一插入到所述第二压缩弹簧805内的柱状凸块806a。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连接件8能够对两个部件进行组合拼接,如图3-6所示,以板体一810和板体二811的连接为例,图3为组合前的状态示意图。使用时以插杆 802的轴向与板体一810和板体二811的接触平面平行的状态将连接件8推入到板体一810上开设的容纳槽一810a内,当该连接件的一半进入到容纳槽一810a内时,位于连接件一侧的两个顶杆808被容纳槽一810a底部顶住从而缩回通孔内,因此致使顶杆808带动卡环806移动并将第二压缩弹簧805进行压缩,当卡环806继续运动直至从卡槽807内脱离时,第一压缩弹簧804将插杆802的外端顶出至盒体801外部,插杆802的外端插入至位于容纳槽一810a侧壁上开设的插孔一810b内,如图4所示的状态。然后以同样的方式将该连接件的另一半插入到板体二的容纳槽二811a内,使位于该部分中的插杆802插入到容纳槽二811a侧壁上的插孔二811b内,从而完成两个板体的拼装,如图5所示的状态。通过盒体801的限制,两个板体无法在上下、左右方向上进行移动,通过四个插杆802的限制两个板体无法在前后方向上进行移动。

本实用新型其次提供了一种用于智能家具的支撑部结构。如图10-16所示,所述支撑部9包括支撑板91,所述支撑板91下端设置有多个圆筒状的支撑腿92,所述支撑腿92的下端开放并且一支撑杆93从所述支撑腿92的下端插入到所述支撑腿92内,所述支撑杆93的上方设置有一顶出弹簧94,所述顶出弹簧94顶住所述支撑杆93从而给所述支撑杆93一向下的弹力;所述支撑杆93的下端安装有一万向轮95;所述支撑腿92的侧壁上设置有一通孔92a,一插销96的一端为插入端96a,另一端为拉出端 96b,所述插入端96a能够穿过所述通孔92a从而进入到所述支撑腿92内侧,在所述插销96上设置有一挡板96c,一复位弹簧97的一端顶在所述挡板96c的远离所述插入端96a的一侧,另一端顶住一固定于所述支撑板91的限位板98;所述插销96的拉出端96b穿过位于所述限位板98上的穿孔98a;在所述支撑杆93上设置有能够与所述插销96相配合的第一插孔93a和第二插孔93b,所述第二插孔93b位于所述第一插孔93a竖直下方;当所述插销96插入到所述第一插孔93a内时所述万向轮位于所述支撑腿92外部,当所述插销96插入到所述第二插孔93b内时所述万向轮位于所述支撑腿92内部。

在所述支撑杆93上设置有一滑块93c,所述滑块93c上设置有键93d,所述支撑腿92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键93d相配合的键槽结构(图中未示出)。

在所述支撑板91的侧壁设置有多个向下延伸的遮板部91a,每个所述遮板部91a 对应设置于一个所述插销96、复位弹簧97以及限位板98的外侧,用于将所述插销96、复位弹簧97以及限位板98遮挡住,避免外露意外损坏,也能够保持外观美观。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提供了一种智能书架,如图1、2所示,所述智能书架包括通过所述连接件8进行拼接的位于下方的所述支撑部9以及位于上方的架体1;在所述支撑部9的支撑板91上设置有若干用于连接件8插入的支撑部插槽91b,在所述架体1 的下端面上设置有若干用于连接件8插入的架体插槽(图中未示出)。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书架,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书架,提供了两种状态,即固定状态和可推动状态,并且两种状态可任意变换,调节非常方便。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