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多段读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34527发布日期:2018-09-04 21:23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多段读书架。



背景技术:

读书架是读书或笔记时用于摆放书籍的,可作成多段摆放2本以上的书籍。一般的多段读书架,在已设定的角度倾斜摆放的第1摆放部摆书,在与第1摆放部相同角度倾斜布置或可旋转设置的第2摆放部摆另一本书。因此一直以来,不只是摆放角度不便用户随意调节,体积相对增大,导致携带不便的缺点。

先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大韩民国注册实用新型公报第20-9323号(研究名称:多段读书架)。



技术实现要素:

要解决的课题

本实用新型如上所述,是要解决现有技术所在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更便于调节摆放角度的便携式多段读书架。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易于携带与使用的便携式多段读书架。

课题解决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便携式多段读书架的一型包括:

底板;第1摆放部,设置在上述底板上并且可以旋转,相对于上述底板可以折叠或展开的,可选择性地摆放书籍;及第2摆放部,设置在上述底板上并且可以旋转,相对于上述底板可以折叠或展开的,可选择性摆放书籍;上述第1及第2摆放部相对于上述底板可以折叠或展开,并且能互相反方向旋转。

上述第1摆放部设置在上述底板的后端,并且可以第1合页部为中心旋转,上述第2摆放部设置在上述底板的前端,并且可以与上述第1合页部平行设置的第2合页部为中心旋转,在上述第1及第2摆放部相对于上述底板处于折叠状态时,上述第1摆放部在第2摆放部上方层叠。

上述底板可包括:长方形的底板;及一对凸缘,在上述底板两侧后端部分别延长到上方,并分别形成贯通孔和贯通插槽,所述贯通孔贯通用于支撑可旋转的上述第1摆放部的第1合页部,而所述调节旋钮固定在上述第1摆放部,用于把相对于上述底板展开的上述第1摆放部固定在已设定位置。

上述底板还可包括挡杆,两端连在上述凸缘,相对于上述底板展开并限制上述第1摆放部的范围。

上述第1摆放部可包括:第1摆放板,设置成长方形,用于摆放书籍,并且相对于上述底板以第1合页部为中心可以沿折叠或展开的方向旋转;第1稳定部件,设置在上述第1摆放板的一面,安放书籍一侧;及调节旋钮,贯通在上述底板上形成的贯通插槽,连在上述第1摆放板并将上述第 1摆放板固定在已设定位置上。

上述第1摆放部还可包括支撑臂,在上述第1摆放板一面垂直方向的旋转轴为中心旋转,支撑以展开状态的摆放在上述第1摆放板上的书籍。

上述第1摆放部还可包括贴便笺构件,在上述第1摆放板一面平行方向的旋转轴为中心旋转,并且至少在某一位置其中一部分位于上述第1摆放部外侧。

上述第2摆放部可包括:第2摆放板,设置成长方形,用于摆放书籍,并且相对于上述底板以第2合页部为中心可以旋转;及支撑构件,设置在上述第2摆放板的一面,以在上述第2摆放板一面平行方向的旋转轴为中心可旋转,并且为了将相对于上述底板展开的上述第2摆放板固定在已设定位置上,支撑位于上述底板的支撑部。

上述第2摆放部,连动于相对于上述底板展开的上述第1摆放部的旋转,可为相对于上述底板展开而旋转。

上述第1摆放部还可包括驱动片,所述驱动片设置于上述第1摆放板一端,连动于相对于上述底板展开的上述第1摆放板的旋转,使上述第2 摆放部相对于上述底板旋转。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便携式多段读书架可期待如下效果。

首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摆放书籍的第1及第2摆放部可设置成相对于底板分别旋转。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更便于调节书籍的摆放角度。

并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1及第2摆放部相对于底板折叠状态下上下层叠,或第1及第2摆放部相对于底板展开过程中第2摆放部连动第 1摆放部的旋转而旋转。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更能方便且有效进行携带及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图示本实用新型第1实施例便携式多段读书架折叠状态的立体图

图2为图示本实用新型第1实施例为摆放书籍展开状态的立体图

图3为图示本实用新型第1实施例全面展开状态的立体图

图4至图6为图示本实用新型第1实施例的便携式多段读书架从折叠状态展开过程的动作状态图

图7为图示本实用新型第2实施例便携式多段读书架全面展开状态的立体图

图8至图10为图示本实用新型第3实施例便携式多段读书架从折叠状态展开过程的动作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第1实施例便携式多段读书架的构成。

图1是图示本实用新型第1实施例便携式多段读书架折叠状态的立体图,图2是图示本实用新型第1实施例为摆放书籍的展开状态的立体图,图3是图示本实用新型第1实施例全面展开状态的立体图。

参照图1至图3,本实施例便携式多段读书架(1)包括:底板(100),第 1摆放部(200)及第2摆放部(300)。实际上,上述第1及第2摆放部(200)(300) 是摆放书籍的部分,设在上述底板(100)上可以转动,相对于上述底板(100) 可以折叠或展开。

更详细一些,上述底板(100)包括:底板面(110)及一对凸缘(120)。上述底板面(110)具有长方形板状,实际上相对于上述底板(100)折叠的上述第1及第2摆放部(200)(300)层叠到上述底板面(110)的上方。并且上述凸缘(120)在上述底板面(110)的两侧后端部各个向上延长。上述凸缘(120)分别形成贯通孔(121)和贯通插槽(123)。上述贯通孔(121)贯通用于可旋转的支撑上述第1摆放部(200)的第1合页部。上述贯通插槽(123)贯通调节旋钮(260),用于把相对于上述底板(100)展开的上述第1摆放部(200) 固定在已设定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底板(100)还包括挡杆(130)。上述挡杆两端 (130)连接上述凸缘(120),限制相对于上述底板(100)展开的上述第 1摆放部(200)的范围。换句话说,以上述第1合页部(H1)为中心相对于上述底板(100)展开的方向旋转的上述第1摆放部(200),可旋转到与上述挡杆(130)碰触的位置。

并且上述底板(100)还可包括支撑部(140)。上述支撑部(140)支撑支撑构件(320),把相对于上述底板展开的上述第2摆放部(300)固定在已设定位置。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支撑部包括隔段布置的多数支撑凸点(141)及相邻上述支撑凸点(141)之间的支撑槽(143)。

并且上述底板(100)实际上还可配备腿部(150)在上述底板面(110)的底面。在把上述底板面(110)放在桌面时,上述腿部(150)起对桌面防滑的作用。为此,举例,上述腿部(150)可以使用橡胶材质制作。

另一方面,上述第1及第2摆放部(200)(300)是相对于上述底板(100) 可折叠或展开的方向旋转,摆放书籍的地方。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1及第2摆放部(200)(300),为相对于上述底板(100)折叠或展开,互相反方向旋转,当上述第1及第2摆放部(200)(300)处于对上述底板(100)折叠状态时,上述第1摆放部(200)层叠在上述第2摆放部(300)的上方。

更详细一点,上述第1摆放部(200),设在上述底板(100)之后以上述第 1合页部(H1)为中心旋转。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1摆放部(200)包括:第 1摆放板(210)及第1稳定部件(220)。上述第1摆放板(210)相对于上述底板 (100)以上述第1合页部(H1)为中心旋转。为此,上述第1合页部(H1)贯通上述贯通孔(121)各固定在上述第1摆放板(210)的两侧下端。上述第1摆放板(210)实际上是用于摆放书籍的,可设置为长方形板状。上述第1稳定部件(220)位于上述第1摆放板(210)的一面,当上述第1摆放部(200)处于对上述底板(100)折叠状态时,位于上述第1摆放板(210)的一面,面对上述底板面(110)上端。上述第1稳定部件(220)在上述第1摆放板(210)宽度方向具有已设定的长度,上述第1稳定部件(220)在长度方向形成引导槽(221)。上述第1摆放板(210)上摆放书籍的一侧安放在上述第1稳定部件(220)上。

并且本实施例中,上述第1摆放部(200)还包括支撑臂(240)及贴便笺构件(250)。上述支撑臂(240),设置在上述第1摆放板(210)一侧垂直方向的旋转轴为中心旋转,支撑展开状态摆放在上述第1摆放板(210)上的书籍。并且上述支撑臂(240),根据上述第1摆放板(210)上摆放书籍的宽度,可沿着上述引导槽(221)滑动。并且,上述贴便笺构件(250),设置以上述第1 摆放板(210)一侧平行方向的旋转轴为中心旋转。上述贴便笺构件(250)至少在某一位置,其中一部分位于上述第1摆放部(200)的外侧。因此,当上述第1摆放部(200)上摆放书籍的状态下,用户也可跟书籍无关地在上述贴便笺构件(250)上贴便笺。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1摆放部(200)还包括调节旋钮(260)。上述调节旋钮(260)把上述第1摆放板(210)固定在已设定的位置上。为此,上述调节旋钮(260)在上述第1摆放板(210)相对于上述底板(100)旋转到所定位置时,贯通上述贯通插槽(123)连接在上述第1摆放板(210)。

另一方面,上述第2摆放部(300),可以在上述底板(100)前端与上述第1合页部(H1)平行布置的第2合页部(H2)为中心旋转。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2摆放部(300)包括上述第2摆放板(310)及支撑构件(320)。上述第2摆放板(310),相对于上述底板(100),可以第2合页部(H2)为中心旋转。比如,上述第2合页部(H2),如图1至图3所示,上述底板面(110)的前端及上述第2摆放板(310)相对于上述底板(100)展开的状态下,可以构成为合叶状,连接上述第2摆放板(310)下端。并且,上述第2摆放板(310),实际上用于摆放书籍的,与上述第1摆放板(210)类似,可以是长方形板状。上述支撑构件(320)固定相对于上述底板(100)展开的上述第2摆放板(310)在已设定位置上。

比如,上述支撑构件(320),在大体上以字形构成,其两端设在上述第 2摆放板(310)的一面,可以与上述第2摆放板(310)的一面平行方向的旋转轴为中心旋转。并且,上述支撑构件(320)一侧在上述支撑部(140),实际上在选择插入到上述任一支撑槽(143)时,可由相邻某一上述支撑凸点(141) 支撑。

以下参考附图更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第1实施例便携式多段读书架的作用。

图4至图6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第1实施例便携式多段读书架从折叠状态打开过程的动作状态图。

首先,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第1及第2摆放部(200)(300)相对于底板(100)折叠时,上述第2摆放部(300)的一面位于面对与上述底板(100) 上面,上述第1摆放部(200)的一面位于面对与上述底板(100)的上面及上述第2摆放部(300)的其他面。因此,使得包括上述底板(100)与上述第1及第 2摆放部(200)(300)的便携式多段读书架(1)的体积缩小,便于用户携带。

接着,为了摆放书籍,把上述第1摆放部(200)相对于上述底板(100) 旋转使其在上述底板(100)上展开。即,把上述第1摆放部(200)以第1合页部(H1)为中心在图面上逆时针方向旋转。因此,上述第1摆放部(200),如图5所示,从上述底板(100)分离。这种上述第1摆放部(200)的旋转如图6 所示,可转动到上述第1摆放部(200)一侧与挡杆(130)碰触的范围。

并且,当上述第1摆放部(200)位于所定位置时,可使用调节旋钮(260) 把上述第1摆放部(200)相对于上述底板(100)固定,并可在上述第1摆放部 (200)上摆放书籍。此时用户可使用支撑臂(240)支撑以展开状态摆放在上述第1摆放部(200)上的书籍,或相对于上述第1摆放部(200)旋转贴便笺构件 (250)状态下贴便笺。

另一方面,如图5及图6所示,当上述第1摆放部(200)以上述第1合页部(H1)为中心在图面上逆时针方向旋转时,第2摆放部(300)以第2合页部(H2)为中心在图面上顺时针方向旋转。因此,上述第2摆放部(300)与上述第1摆放部(200)反方向旋转,相对于上述底板(100)展开。

并且当上述第2摆放部(300)开始对上述底板(100)展开时,用户可调节支撑构件(320)的位置,使上述第2摆放部(300)以上述第2合页部(H2)为中心旋转,在所定位置由支撑部(140)支撑。其后,用户可在上述第2摆放部 (300)摆放其他书籍。

以下参照附图更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第2实施例的便携式多段读书架。

图8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第2实施例的便携式多段读书架全面展开状态的立体图。本实施例中与上述本实用新型第1实施例相同的构成要素,引用图1至图7的图面符号,省略对此的详细说明。

参照图8,本实施例的便携式多段读书架(2),支撑部(140)包括凹凸部。上述凹凸部实质上可由多个凹槽与凸出部重复形成。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第3实施例便携式多段读书架的构成。

图8至图10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第3实施例便携式多段读书架折叠状态的动作状态图。在本实施例中与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第1或第2实施例相同的构成要素,引用图1至图7的图面符号,省略对此的详细说明。

参照图8至图10,在本实施例的便携式多段读书架(3),第2摆放部(300) 连动于相对底板(100)展开的第1摆放部(200)的旋转,可为相对于底板(100) 展开而旋转。为此,上述第1摆放部(200)还包括驱动片(230)。

更详细一点,上述驱动片(230),连动于相对上述底板(100)展开的上述第1摆放板(210)的旋转,帮助上述第2摆放部(300)相对于上述底板(100) 旋转。举例,当上述第1摆放板(210)处于相对上述底板(100)展开状态下,上述驱动片(230)可位于上述第1摆放板(210)的下端。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状态下,把上述第1摆放部(200) 以第1合页部(H1)为中心,在图面上逆时针方向旋转。且当上述第1摆放部(200)旋转到已设定位置时,如图9所示,驱动片(230)与上述第2摆放部 (300)的一端碰触。

然后接着把上述第1摆放部(200)以上述第1合页部(H1)为中心在图面上逆时针方向旋转,因上述驱动片(230),上述第2摆放部(300)开始以第2 合页部(H2)为中心在图面上顺时针方向旋转。换句话说,上述第2摆放部 (300)开始连动上述第1摆放部(200)的旋转,与上述第1摆放部(200)反方向旋转,相对于上述底板(100)展开。

如上所述第1摆放部(200)的旋转,如图10所示,可转动到上述第1 摆放部(200)的一侧与挡杆(130)碰触的范围。并且用户在上述第1摆放部 (200)固定在某个位置时,可使用调节旋钮(260)相对于上述底板(100)固定上述第1摆放板(210),此时可在第1摆放部(200)摆放书籍。

在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基本技术思想范围内,具有此行业一般知识的人当然地可进行多种变形,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解析应基于附录的实用新型注册申请范围。

符号说明

100:底板 110:底板面

120:凸缘 130:挡杆

140:支撑部 150:腿部

200:第1摆放部 210:第1摆放板

220:第1稳定部件 230:驱动片

240:支撑臂 250:贴便笺构件

260:调节旋钮 300:第2摆放部

310:第2摆放板 320:支撑构件

H1,H2:合页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