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洗碗机的碗篮可翻转结构及洗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38504发布日期:2018-08-10 19:36阅读:38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洗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洗碗机的碗篮可翻转结构及洗碗机。



背景技术:

在现有洗碗机产品中,大多数洗碗机都采用碗架可调节结构,扩充碗篮的使用方式。但大多数现有洗碗机产品中的碗篮都是采用一些比较复杂的结构,通过相应塑料件的配合,将碗架放置于不同的位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用于洗碗机的碗篮可翻转结构及洗碗机,通过简单的结构,在不使用塑料件的前提下,完成碗架的翻转动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包括碗篮、碗架,所述的碗架设有挂钩,通过该挂钩将碗架挂在碗篮上,且所述的挂钩根据碗架的立起、平放状态将碗架放置在碗篮所设有的不同的凹槽中。

作为优选,所述的碗架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挂钩,且该挂钩呈对称分布。

作为优选,所述的挂钩为C形钩。

作为优选,所述的碗篮的前后两端上设有用于放置C形钩的第一凹槽、第二凹槽。

作为优选,所述的碗篮上的第一凹槽上方设有对碗架起限位固定作用的窄缝。

作为优选,所述的碗篮上的第一凹槽的其中一侧边设有将碗架限制在第一凹槽内、并防止碗架被取出的侧边凸起。

作为优选,所述的碗篮底部设有对碗架起限位作用、并防止碗架发生左右晃动的底部凸起,该底部凸起交错排列在碗架下方。

作为优选,所述的碗架底部放置在第一凹槽里面,两侧的C形钩放置在第一凹槽上方的窄缝中,此时碗架为立体状态。

作为优选,所述的碗架底部放置在第一凹槽内,碗架两侧的C形钩放置在第二凹槽里,此时碗架为平放状态。

一种洗碗机,所述的洗碗机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用于洗碗机的碗篮可翻转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简单的结构,在不使用塑料件的前提下,完成碗架的翻转动作,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被洗餐具的具体情况,将碗架立起和平放,通过碗篮的可翻转结构使洗碗机内部空间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通过实际的操作使用,碗篮可翻转结构使用方便,对洗碗机整体使用体验效果有明显提升;

2)、第一凹槽上方设有的窄缝对碗架起限位固定作用;

3)、第一凹槽的其中一侧边设有的侧边凸起将碗架限制在第一凹槽内、并防止碗架被取出;

4)、碗篮底部设有的底部凸起对碗架起限位作用、并防止碗架发生左右晃动;

5)、碗架为立体状态时,可以摆放碗盘等餐具;

6)、碗架为平放状态视,可以摆放一些大型餐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碗架立起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碗架平放状态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号分别为:1、碗篮;2、碗架;3、第一凹槽;4、第二凹槽;5、挂钩;6、底部凸起;7、侧边凸起;31、窄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介绍:

实施例一:如附图1、2所示,这种碗篮可翻转结构,包括碗篮1、碗架2,所述的碗架2设有挂钩5,通过该挂钩5将碗架2挂在碗篮1上,且所述的挂钩5根据碗架2的立起、平放状态将碗架2放置在碗篮1所设有的不同的凹槽中;实现对活动碗架2的翻转操作,通过碗篮的可翻转结构使洗碗机内部空间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

实施例二: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碗架2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挂钩5,且该挂钩5呈对称分布。

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二的区别之处在于,所述的挂钩5为C形钩。

实施例四: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碗篮1的前后两端上设有用于放置C形钩的第一凹槽3、第二凹槽4。

实施例五:与实施例四的区别之处在于,所述的碗篮1上的第一凹槽3上方设有对碗架2起限位固定作用的窄缝31。

实施例六:与实施例四的区别之处在于,所述的碗篮1上的第一凹槽3的其中一侧边设有将碗架2限制在第一凹槽3内、并防止碗架2被取出的侧边凸起7。

实施例七: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碗篮1底部设有对碗架2起限位作用、并防止碗架2发生左右晃动的底部凸起6,该底部凸起6交错排列在碗架2下方。

实施例八:如附图1所示,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碗架2底部放置在第一凹槽3里面,两侧的C形钩放置在第一凹槽3上方的窄缝31中,此时碗架2为立体状态,可以摆放碗盘等餐具。

实施例九:如附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碗架2底部放置在第一凹槽3内,碗架2两侧的C形钩放置在第二凹槽4里,此时碗架2为平放状态,可以摆放一些大型餐具。

实施例十:一种洗碗机,所述的洗碗机包括上述实施例1至9任一所述的用于洗碗机的碗篮可翻转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碗架2从立体状态转换为平放状态时,需首先将碗架2上提,将C形钩5的末端从第一凹槽3的窄缝31里提出,放置在第二凹槽4内,由于侧边凸起7的存在,可以将碗架2限制在第一凹槽3内,防止碗架2被取出;同时又留有一定空间供碗架2上下移动,从而调整碗架2的放置状态。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不论在其形状或材料构成上作任何变化,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结构设计,都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变形,均应认为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