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展示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18092发布日期:2018-08-07 22:01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展览展示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展示柜。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展示柜和展览柜是彼此分离的,当需要展示文物、钻石首饰和艺术收藏品等名贵物品时,需要将名贵物品小心翼翼的从保管柜中取出,然后小心翼翼的将名贵物品放入展示柜内进行展示,展示结束后又需要将名贵物品从展示柜中取出再放入保管柜中进行保管,在人员多次搬运移动过程中,易发生名贵物品丢失和损坏的情况。

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240763Y,公告了一种便携式模型展示箱,其技术方案的要点是:在一上敞口的箱体内活动装放一托板,托板上固定有模型体,托板的四角分别与四根升降绳索的下端相连接,在箱体内周壁的两个对称壁面上部各活动装设有两个绳轮,四根升降绳索各自兜套过绳轮并分别与箱体内的升降杆的两外段相连接,而升降杆置于箱体内未设置绳轮的一侧纵向空间横向,盖板平时与上敞口的箱体相插盖而构成一封闭的可提拿的箱体,而需展出时可竖立起向下推压升降杆,以使升降杆牵动绳索沿纵向升降牵拉托板及托板上的模型从箱内升起或回位,以达到装提及展示双重效果。

前述展示箱需要额外的盖板将上敞口封闭,而且操作时需将盖板取下,然后插入箱体侧部以推压升降杆进行操作,因此操作复杂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展示柜,具有自动对承载于托板上的模型从箱内升起或回位,以达到自动装提及展示双重效果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展示柜,包括上端开口的具有内腔的柜体,设于柜体内可相对于柜体上下移动的托板,还包括驱动所述托板上下移动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于柜体内的承载体,所述承载体上设有安装有蜗轮的竖直通孔、以及安装有与所述蜗轮啮合的蜗杆的水平通孔,所述蜗轮中心设置有螺纹连接有丝杆的螺纹通孔,所述丝杆上端与所述托板固定连接,所述蜗杆连接有电动机。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电动机驱动蜗杆转动,蜗杆驱动蜗轮转动,蜗轮转动带动丝杆上下移动,丝杆顶端顶住托板上下移动,将托板向上顶出柜体,用于展示模型,向下携带模型进入柜体内,上述技术方案,具有自动对承载于托板上的模型从箱内升起或回位,达到了自动装提及展示双重效果的优点。

进一步,所述柜体的内腔为矩形,所述托板为与所述内腔相适配的矩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丝杆顶端与托板固定连接,且该托板与箱体的矩形内腔外形相适配,使得蜗轮与丝杆配合时,丝杆不会随蜗轮一起转动,而是在蜗轮的驱动下沿竖直方向运动。

进一步,所述柜体的内腔为圆柱形,所述托板为与所述内腔相适配的圆柱形,且所述内腔设置有竖直引导槽,托板上设置有嵌入所述竖直引导槽内的凸块。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凸块在引导槽内上下滑移,使得蜗轮与丝杆配合时,丝杆不会随蜗轮一起转动,而是在蜗轮的驱动下沿竖直方向运动。

进一步,所述柜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贯穿柜体内外的竖直滑槽,所述竖直滑槽内插设有可沿竖直滑槽上下滑移的带有螺纹的滑移柱,所述滑移柱上螺纹连接有位于柜体内腔的限位块,所述滑移柱位于所述柜体外部固定有方便拧动该滑移柱的拧动块。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旋转拧动块带动滑移柱转动,使得限位块与拧动块之间的距离增大,这样滑移柱即可沿竖直滑槽滑动,滑动滑移柱至限位块抵触于托板底面后,拧紧拧动块,通过拧动块与限位块夹持在柜体的侧壁上,这样托板升起后就不会下滑,提高了安全性。

进一步,所述限位块上设置有嵌入所述竖直滑槽内且与竖直滑槽两侧贴合的防转块。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止在旋转拧动块的过程中,限位块容易随滑移柱一起转动。

进一步,所述竖直滑槽两个侧壁上设置有相互对插以封堵所述竖直滑槽的防尘毛。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少灰尘从竖直滑槽内进入柜体内。

进一步,所述托板外侧壁枢接有截面为“L形”的内盖。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L形”的内盖张开,围设在托板外周具有保护作用。

进一步,所述托板与所述内盖的枢接处设置有提供将所述内盖向外翻开的弹性力扭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扭簧提供将所述内盖向外翻开的弹性力,即内盖不是单独靠自重打开,使内盖打开的过程更加稳定。

进一步,所述展示柜侧壁顶端设置有用于抵触在所述内盖的滚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滚轮与展示柜侧壁顶端抵触,减小了内盖沿展示柜侧壁滑动的摩擦力,使打开过程平稳、安静。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电动机带动驱动组件运动,从而实现自动对承载于托板上的模型从箱内升起或回位,达到了自动装提及展示双重效果的优点;

2、通过限位块支撑在托板下方,防止托板升起后下滑,提高了安全性;

3、通过设置围设在托板外周的内盖,可以保护托板上的展品,防止其由于意外跌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一种展示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的一种展示柜柜体和托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柜体;101、托板;102、承载体;103、内腔;110、竖直通孔;111、水平通孔;112、蜗轮;113、蜗杆;114、电动机;115、螺纹通孔;117、丝杆;118、轴向轴承;119、竖直引导槽;120、凸块;200、上盖;201、安全锁;202、竖直滑槽;203、滑移柱;204、限位块;205、拧动块;206、防转块;207、防尘毛;210、内盖;220、扭簧;230、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展示柜,参见图1,包括上端开口的柜体100,柜体100内部设置有可相对于柜体100上下移动的托板101,托板101用于放置模型,箱体内部还设置有用于驱动该托板101上下滑移的驱动组件。

具体的,参见图1和图2,该驱动组件包括,固定于柜体100内的承载体102,该柜体100具有矩形的内腔103,托板101也为矩形,且大小与该矩形内腔103相适配,承载体102上设有相互连通的竖直通孔110和水平通孔111,竖直通孔110内安装有蜗轮112、水平通孔111内安装有与该蜗轮112啮合的蜗杆113,蜗杆113通过电动机114驱动。该蜗轮112中心设置有螺纹通孔115,此螺纹通孔115内设有与该螺纹通孔115相配合的丝杆117,丝杆117上位于蜗轮112两端还套设有夹持蜗轮112的轴向轴承118,承载体102上通过螺纹件安装有压盖,通过压盖将两个轴向轴承118限制在竖直通孔110内。丝杆117上端通过法兰连接于托板101底端。

通过电动机114驱动蜗杆113转动,蜗杆113驱动蜗轮112转动,蜗轮112转动带动丝杆117上下移动;由于丝杆117顶端与托板101固定连接,且该托板101与箱体的矩形内腔103外形相适配,使得蜗轮112与丝杆117配合时,丝杆117不会随蜗轮112一起转动,而是在蜗轮112的驱动下沿竖直方向运动。

参见图1,该展示柜上还设置有盖合于柜体100上用于封堵上端开口的上盖200,容易想到,为了使展示过程更加方便,该上盖200可采用铰接的方式安装于柜体100上。为了提高展示的安全性,防止托板101升起后不稳定或下滑,该柜体100还提供一种安全锁201,具体的,参见图1和图3,在柜体100的侧壁上设置有贯穿柜体100内外的竖直滑槽202,竖直滑槽202内插设有可沿竖直滑槽202上下滑移的带有螺纹的滑移柱203,该滑移柱203上螺纹连接有位于柜体100内腔103的限位块204,该滑移柱203位于柜体100外部固定有方便拧动该滑移柱203的拧动块205。通过旋转拧动块205带动滑移柱203转动,使得限位块204与拧动块205之间的距离增大,这样滑移柱203即可沿竖直滑槽202滑动,滑动滑移柱203至限位块204抵触于托板101底面后,拧紧拧动块205,通过拧动块205与限位块204夹持在柜体100的侧壁上,这样托板101升起后就不会下滑,提高了安全性。

容易想到,在旋转拧动块205的过程中,限位块204容易随滑移柱203一起转动,为此,限位块204上设置有嵌入竖直滑槽202内且与竖直滑槽202两侧贴合的防转块206。

为了减少灰尘从竖直滑槽202内进入柜体100内,竖直滑槽202两个侧壁上设置有相互对插以封堵竖直滑槽202的防尘毛207。

为了进一步提高箱体的安全性,该展示柜还设置有内盖210,具体的内盖210枢接于托板101外侧壁上且纵截面为“L形”,该枢接处还设置有扭簧220,该扭簧220提供将内盖210向外翻开的弹性力。具体的,当托板101向上移动时,在扭簧220提供的将内盖210向外翻开的弹性力的作用下,内盖210外表面与柜体100上端抵触并慢慢张开,当托板101移动至与展示柜的上端齐平时停止移动。通过“L形”的内盖210张开,围设在托板101外周具有保护作用。优选的,展示柜侧壁顶端设置有用于抵触在内盖210的滚轮230。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展示柜,其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参见图4,该展示柜具有圆柱形的内腔103和圆柱形的托板101,为了防止蜗轮112在驱动丝杆117升降的过程中,丝杆117、托板101随丝杆117转动,在圆柱形的内腔103设置竖直引导槽119,托板101上设置有嵌入该竖直引导槽119内的凸块120。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