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附式挂钩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25910发布日期:2018-09-14 20:54阅读:50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附式挂钩结构,特指具有多个凹槽得以提供置物架的勾挂杆嵌设的吸附式挂钩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具有吸盘的挂钩因可吸附固定于任意平面的固定面上,并可轻易地将它固定或移除,因此成为一种常见于家庭的日常生活用品,但是市场上常见的具有吸盘挂钩其皆有装设的方向性,再者,其皆仅能勾挂单一置物架的勾挂杆,若其勾挂杆的直径不同,则可能要更换其他相对应的吸盘挂钩而无法通用。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遂以其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研发与制作经验,针对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深入研究,并经长期努力、研发与试作,终于研发出一种吸附式挂钩结构,已可大幅改善现有技术之缺弊,此即为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宗旨。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系在于提供吸附式挂钩结构,特指一种具有多个凹槽得以提供置物架的勾挂杆嵌设的吸附式挂钩结构。

技术方案:吸附式挂钩结构,其主要包含一本体,本体具有一半球形的壳部,壳部的内部形成一半开放容置部,容置部可供容置一弹性件及一吸盘,该壳部相对该吸盘的另一端设有一拉柄,使得借由扳动该拉柄以压缩或释放该弹性件,而令该吸盘可吸附或脱离固定面,该本体的壳部端缘延伸设有一环圈部,该环圈部具有一外表面以及一内表面,该内表面设有多个半开放且不等宽度的凹槽,使其得以提供置物架的勾挂杆嵌设于该凹槽中。

进一步地,该凹槽数量可为四个。

进一步地,该凹槽的形状为长条形。

进一步地,该环圈部的外表面可设有多个通孔。

进一步地,该环圈部的外表面以及内表面系呈平面状。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目的及优点,不难从下述所选用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中,获得深入了解。

当然,本实用新型在某些零件上,或零件的安排上容许有所不同,但所选用的实施例,则于本说明书中,予以详细说明,并于附图中展示其构造。

附图说明

图1系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吸附式挂钩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系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吸附式挂钩结构的另一视角立体图。

图3系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吸附式挂钩结构的剖面部示意图。

图4系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吸附式挂钩结构的实施例示意图。

其中:

1-本体

11-壳部

12-容置部

13-环圈部

131-外表面

132-通孔

133-内表面

134-凹槽

2-弹性件

3-吸盘

4-拉柄

5-置物架

51-勾挂杆

具体实施方式:

关于本实用新型借以达到上述目的的技术手段,兹以下列实施型态配合附图于下文作详细说明。

请同时参考图1~4所示,吸附式挂钩结构,主要系为提供一本体1,其具有一半球形的壳部11,内部形成一半开放容置部12,容置部12用于容置一弹性件2及一吸盘3,该壳部11相对吸盘3的另一端设有一拉柄4,使得借由扳动拉柄4以压缩或释该弹性件2,而令吸盘3可吸附或脱离固定面,本体1的壳部端缘延伸设有一环圈部13,环圈部13具有一外表面131以及一内表面133,其内表面133设有多个半开放且不等宽度的凹槽134,使其得以提供置物架5的勾挂杆51嵌设于其凹槽134中,如此使用者可自行依照置物架5勾挂杆51的杆径来挑选对应的凹槽134,使置物架5得以稳当地嵌设于其中而不致掉落或松脱。

进一步地,前述凹槽134数量为四个,且其四个凹槽134分别可设于其环圈部13的上端、下端、左端、右端,且相互间隔对应设置。

又,前述凹槽134的形状为长条形。

另,前述环圈部13的外表面设有多个通孔132,通孔132主要提供使用者透过通孔确认置物架5勾挂杆51与凹槽134的相对位置,使其得以快速地安装固定并进行使用。

再者,前述环圈部13的外表面131以及内表面133呈平面状。

综上,本实用新型主要借由于本体1的壳部11端缘设有环圈部13,并借多个不同宽度的凹槽134来嵌设不同杆径的置物架5,而无须依照置物架5的杆径替换不同吸盘挂钩,使其大幅增加使用的方便性及附加价值。

当前述系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时,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或进一步的实施例系可被设计出而无须违反其基本范围,且其基本范围系由下列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虽然本实用新型以相关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解释,但是这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应说明的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能够构造出很多其他类似实施例,这些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