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学生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19963发布日期:2018-12-28 19:06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可折叠学生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领域,尤其涉及了可折叠学生椅。



背景技术:

学校中学生经常会出现考试,集会,翻桌的情况,这些情况下,都需要对椅子进行腾挪移动,现在学校中的椅子都是螺纹固定好的椅子,在移动的过程中容易发生磕碰,在大型集会中,若组织不当,容易造成安全事故,且因为发育时间的不同,低年级的有些学生无法长距离搬动椅子,强制搬离,会对学生的身体造成伤害,故学校中需要一种折叠方便,携带方便的可折叠学生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的缺点,提供了可折叠学生椅。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可折叠学生椅,包括椅座,椅座上方对称设有两根连接杆,靠板,椅座和连接杆之间设有第一连接装置,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一连接装置固定,连接杆的另一端与靠板固定;椅座下方前侧对称设有两根前椅脚,椅座下方后侧对称设有两根后椅脚,椅座和前椅脚之间设有第二连接装置,椅座和后椅脚之间设有第三连接装置,第二连接装置、第三连接装置和第一连接装置结构相同;两根后椅脚之间的距离小于两根前椅脚之间的距离,前椅脚的后侧壁上还安装有滑轮;椅座的后侧壁上设有提手,提手和椅座之间设有两个连接块,连接块上方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可用于挂放书包,前椅脚的后侧壁上还安装有滑轮,当前椅脚向前折时,滑轮可用于滑动,使用者拉住提手,并依靠滑轮拖动椅子,节约了体力。

作为优选,第一连接装置是由按钮、前转动盖、卡轮、弹簧、后转动座依次组成,后转动座的中心设有轴柱,后转动座内侧壁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有四根第一立柱;前转动盖内侧壁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有四根第二立柱;卡轮中心设有与轴柱配合的通孔,卡轮外侧沿圆周方向均匀开设有四个第二凹槽,卡轮套在后转动座的轴柱上且卡轮的四个第二凹槽卡在四根第一立柱和四根第二立柱之间;弹簧套设在轴柱上且设在卡轮和后转动座之间;按钮一端套在前转动盖内,按钮的另一端伸出前转动盖外,且按钮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有四个缺口,按钮的缺口与前转动盖的第二立柱配合。通过按钮实现卡轮下移,使前转动盖和后转动座实现平面转动,从而实现了前椅脚、后椅脚和连接杆的折叠,且因为设有四根立柱,可实现前椅脚、后椅脚和连接杆90°以及180°的折叠,使得椅子不仅可折叠,且可配合滑轮进行滑动拉行。

作为优选,前转动盖的外壁上还固定有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与椅座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前转动盖的右侧设有卡条,后转动座上设有与卡条嵌套配合的卡槽。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设置了第一连接装置、第二连接装置、第三连接装置,可将前椅脚、后椅脚和连接杆向内折叠,且还可以将前椅脚向外折叠,配合滑轮进行滑动拉行,使一些年纪较小体力不足的学生可以用更加轻便的方法携带椅子,并且因为椅子可折叠,在学生集会搬运时,大大降低了安全隐患,保证了学生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是第一连接装置的结构爆炸图。

图4是前转动盖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其中,1—椅座、2—连接杆、3—靠板、41—第一连接装置、42—第二连接装置、43—第三连接装置、5—前椅脚、6—后椅脚、7—滑轮、8—提手、9—连接块、10—第一凹槽、11—按钮、12—前转动盖、13—卡轮、14—弹簧、15—后转动座、16—轴柱、17—第一立柱、18—第二立柱、19—通孔、20—第二凹槽、21—缺口、22—第一连接板、23—卡条、24—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可折叠学生椅,包括椅座1,椅座1上方对称设有两根连接杆2,椅座1上还设有靠板3,椅座1和连接杆2之间设有第一连接装置41,连接杆2的一端与第一连接装置41固定,连接杆2的另一端与靠板3固定;椅座1下方前侧对称设有两根前椅脚5,椅座1下方后侧对称设有两根后椅脚6,椅座1和前椅脚5之间设有第二连接装置42,椅座1和后椅脚6之间设有第三连接装置43,第二连接装置42、第三连接装置43和第一连接装置41结构相同;两根后椅脚6之间的距离小于两根前椅脚5之间的距离,前椅脚5的后侧壁上还安装有滑轮7;椅座1的后侧壁上设有提手8,提手8和椅座1之间设有两个连接块9,连接块9上方开设有第一凹槽10。

第一连接装置41是由按钮11、前转动盖12、卡轮13、弹簧14、后转动座15依次组成,后转动座15的中心设有轴柱16,后转动座15内侧壁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有四根第一立柱17;前转动盖12内侧壁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有四根第二立柱18;卡轮13中心设有与轴柱16配合的通孔19,卡轮13外侧沿圆周方向均匀开设有四个第二凹槽20,卡轮13套在后转动座15的轴柱16上且卡轮13的四个第二凹槽20卡在四根第一立柱17和四根第二立柱18之间;弹簧14套设在轴柱16上且设在卡轮13和后转动座15之间;按钮11一端套在前转动盖12内,按钮11的另一端伸出前转动盖12外,且按钮11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有四个缺口21,按钮11的缺口21与前转动盖12的第二立柱18配合。

前转动盖12的外壁上还固定有第一连接板22,第一连接板22与椅座1固定连接。

前转动盖12的右侧设有卡条23,后转动座15上设有与卡条23嵌套配合的卡槽24。

本实用新型通过按钮11实现卡轮13下移,使前转动盖12和后转动座15可以实现平面移动,从而使得连接杆2、前椅脚5和后椅脚6实现移动,连接杆2、前椅脚5和后椅脚6可向内折叠,折叠后,学生方便携带搬运,在学生集会搬运时,大大降低了安全隐患,保证了学生的安全,当前椅脚5向外折叠时,配合滑轮7可实现滑动行进,使一些年纪较小体力不足的学生可以用更加轻便的方法携带椅子。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