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防火卷帘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19631阅读:7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防火卷帘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火卷帘门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新型防火卷帘门。



背景技术:

火灾一直是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重大灾害,为了减少火灾所造成的人员和财产损失,我们应尽可能做好预防火灾的各项工作,不仅要预防火灾的发生,而且在火灾发生后能够及时发现险情,有效控制险情。

防火卷帘门以其防火、防烟、隔热等优点,成为工业与民用建筑防火隔断区的首选,但现有的防火卷帘门仅具备防火功能,却不配备灭火的功能,因此我们设计提供了自带减缓火势蔓延的一种新型防火卷帘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防火卷帘门,具有减缓火势蔓延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新型防火卷帘门,包括门框、防火帘以及固定连接于防火帘底端的底梁,门框内两侧开设有供防火帘滑移的滑移腔,所述滑移腔顶端与底梁顶端之间设有随底梁上、下滑移而伸缩的气囊,所述底梁设有与气囊连通的容器,所述容器容纳有灭火气体,所述容器出口端开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与气囊之间连通有充气管,所述容器内设有控制通气孔开启或者关闭的控制组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移腔以供防火卷帘门以及气囊的滑动,气囊随底梁的下降而下降,使得气囊可布置在整个滑移腔中,并通过控制组件给气囊中灭火充气,以使得防火卷帘门封闭时,滑移腔形成密封,以提高防火卷帘门的密封效果;当火势过大时,气囊烧破,从而灭火气体喷出,从而达到减缓火势的作用。

进一步,所述充气管连通有两个支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两个支管,以便于设置在防火帘两端的气囊同时充气,以实现快速密闭的效果。

进一步,所述充气管与通气孔插接处设有垫片。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垫片起到密封充气管与通气孔插接间隙的作用,以防止灭火气体朝向气囊流通时泄露。

进一步,所述容器内开设有方形框,所述方形框内滑移连接有挡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板在方形框内滑移可实现控制通气孔的开启与关闭。

进一步,所述挡板与方形框之间固定连接有弹性件。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弹性件的拉力,使得预先封闭通气孔的挡板被拉起,以实现气囊的自动充气,火灾发生时可快速实现对气囊充气,使用方便快捷。

进一步,所述挡板靠近通气孔的一端连接有拉绳,所述拉绳另一端连接有挂环。

采用上述方案,拉住挂环,以实现拉住挂环的拉力与弹性件拉住挡板的拉力平衡,以使得挡板封闭通气孔。

进一步,所述门框设有用于固定挂环的挂钩,且挂钩自带钩体朝向地面设置。

采用上述方案,由于挂钩朝向地面设置,拉绳随着防火帘的下滑,拉绳弯曲,拉力消失,挡板脱离通气孔,容器开始对气囊充气,当防火帘下滑高度低于挂钩时,拉绳脱离挂钩,通气孔不受挡板的遮挡,整个过程可控性能强,充气效率高。

进一步,所述灭火气体为二氧化碳气体。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二氧化碳灭火时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也不会与容器和气囊发生反应,可以有效隔绝氧气,减缓火势蔓延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滑移腔内设置随底梁上、下滑移的气囊,火灾发生时,气囊随防火帘滑移下来封闭门框,并通过盛有灭火气体的容器对气囊充气,可实现气囊密封防火帘与滑移腔间隙的作用,减少大火浓烟由防火帘与滑移腔间隙侵入防火帘内的现象;当大火燃破气囊后,气囊内的灭火气体散发出来,起到减缓大火蔓延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中:1、门框;11、滑移腔;2、防火帘;21、底梁;3、容器;31、通气孔;32、方形框;33、挡板;34、弹性件;4、充气管;41、垫片;42、支管;5、气囊;6、固定块;61、挂钩;62、拉绳;621、挂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一种新型防火卷帘门,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防火卷帘门,包括门框1,门框1内设有两层防火帘2,防火帘2滑移连接于门框1内。

防火帘2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梁21,底梁21上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容纳灭火气体的容器3,本实施例中灭火气体为二氧化碳,容器3设置于两层防火帘2之间。

如图1和图2所示,门框1内两侧竖直方向分别开设有滑移腔11,滑移腔11的顶端与底梁21朝向地面端连接有可压缩的气囊5,当底梁21下降时,气囊5被底梁带动拉伸;当底梁21上升时,气囊5被压缩在底梁21与滑移腔11顶端之间;气囊5由弹性橡胶制成。

容器3朝向滑移腔11端开设有通气孔31,通气孔31出口处插接有充气管4,充气管4连通两个支管42;充气管4远离通气孔31的一端与气囊5连通,可通过充气管4对气囊5充气,从而实现气囊5密封滑移腔11与防火帘2之间的间隙,起到尽可能减少大火浓烟侵入防火帘2内的作用。容器3内通气孔31处设有控制通气孔31开启或者关闭的控制组件。

充气管4与通气孔31连通的一端设有垫片41,本实施例中垫片41选用弹性橡胶,垫片41热熔在通气孔31出口处的容器3上。垫片41可以密封充气管4插接于通气孔31的间隙,当容器3对气囊5充气时,垫片41起到尽可能减少灭火气体的泄露。

控制组件包括开设于容器3内的方形框32,方形框32内滑移连接有挡板33,挡板33上表面焊接有弹性件34,本实施例中弹性件34为弹簧,弹性件34远离挡板33上表面的一端焊接在方形框32相对于挡板33上表面的一侧。

挡板33底端固定连接有拉绳62,拉绳62穿过方形框32的底部并穿插底梁21中,从底梁21底部穿出,拉绳62远离挡板3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挂环621。

门框1焊接有固定块6,固定块6朝向防火帘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挂钩61,挂钩61呈L形且朝下设置,挂环621套接固定于挂钩61,使拉绳62固定于挂钩61,此时,通过拉绳62的拉力作用拉动挡板33下移密封通气孔31,使弹性件34发生形变,实现挡板33控制容器3通过充气管4对气囊5充气;当出现火灾时,底梁21随防火帘2向下滑移至一定距离,拉绳62脱离挂钩61,拉绳62对挡板33的拉力消失,弹性件34回复形变,弹性件34通过其弹性回复力的作用将挡板33拉至初始位置,挡板33脱离通气孔31,实现容器3对气囊5充气。

工作过程及原理:通过在底梁21上端设置容纳灭火气体的容器3,容器3内设有控制通气孔31开合和关闭的挡板33,拉绳62通过拉动挡板33密封通气孔31,弹性件34受到拉绳62的拉力作用发生形变,拉绳62另一端固定于门框1的挂钩61上,当底梁21沿滑移腔11向下滑移至一定距离时,拉绳62脱离挂钩61,挡板33在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实现容器3对气囊5充气,从而可使气囊5密封滑移腔11与防火帘2之间的间隙,起到减少大火浓烟侵入防火帘2内的作用;当大火燃爆气囊5,气囊5内的灭火气体散发出来,起到延缓大火火势蔓延的作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