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78805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结构设计,尤其涉及一种门。



背景技术:

地铁隧道通常平行设置,隧道中间间隔设置有站台。在两个站台之间还设置有连接两条隧道的人行通道。在人行通道内,通常设置有防火门。当一条隧道内发生火灾时,该防火门能起到隔断烟雾的作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门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参照图1,当列车高速行进时,将在隧道内产生活塞风,使得人行通道中的防火门的两侧(称为门内和门外)具有不同风压。若人行通道内防火门未正常锁闭,将会导致未锁闭的防火门在活塞风的作用下,会急速往复开关,造成门体、合页损坏,甚至造成门体脱落。

脱落的门体进入隧道中,会影响地铁的行车安全,甚至引起列车脱轨,现有人行通道中的防火门存在易损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至少一个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门,用于解决现有防火门存在的易损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门,包括:门体,所述门体包括第一门板和第二门板;

所述第一门板的第一侧边与固定装置铰接,所述第一门板的第二侧边与所述第二门板的第三侧边铰接;

所述第二门板(13)的顶面和/或底面设置有滑动转轴(15),在所述门体(11)闭合时,所述滑动转轴(15)与所述第一侧边的距离,和所述滑动转轴(15)与所述第二门板(13)的第四侧边的距离相等;

所述滑动转轴(15)在所述门体(11)打开或闭合时,沿所述门体(11)两侧的固定装置之间的轴线方向移动。

如上所述的门,所述门体(11)两侧的固定装置(14)之间设置有导轨(16);所述滑动转轴(15)沿所述导轨(16)滑动。

如上所述的门,所述第一门板的长度为所述门体闭合时的长度的四分之一,所述第二门板的长度为所述门体闭合时的长度的四分之三。

如上所述的门,所述导轨的长度为所述门体闭合时的长度的二分之一。

如上所述的门,所述门体的顶部设置有密封部,用于遮盖所述门体与所述固定装置之间的缝隙。

如上所述的门,所述第二门板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长度为所述第二部分的长度的一半,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一门板连接;所述密封部包括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

所述第二部分的顶部的拉门侧设置有第一密封部;

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一门板的顶部的推门侧设置有第二密封部。

如上所述的门,所述第二门板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长度为所述第二部分的长度的一半,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一门板连接;所述密封部包括第三密封部和第四密封部;

所述固定装置的与所述第二部分的顶部的推门侧的对应位置处,设置有第三密封部;

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一门板的顶部的推门侧设置有第四密封部。

如上所述的门,所述第一门板的第一侧边与所述固定装置通过至少一个第一合页连接;所述第一门板的第二侧边与所述第二门板通过至少一个第二合页连接。

如上所述的门,所述第二门板上设置有把手。

本实用新型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实用新型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门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门的结构俯视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门的结构俯视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提供的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1—门体; 12—第一门板; 13—第二门板;

14—固定位置; 15—滑动转轴; 141—门框;

16—导轨; 17—密封部; 18—第一密封部;

19—第二密封部; 20—第三密封部; 21—第四密封部;

22—第一合页; 23—第二合页; 24—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门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如图1所示,列车在相邻的两个隧道内沿相反的方向行进,当列车离开站台时,列车运行速度越来越快,当列车行进在人行通道附近时,速度较高,当列车即将到达下一个站台时,列车速度逐渐降低。因此,高速行进的列车,在隧道的人行通道附近产生活塞风,使得防火门的两侧(称为门内和门外)具有不同风压,施加在防火门上的风压差较大。若人行通道内防火门未正常锁闭,将会导致未锁闭的防火门在较大的风压差的作用下,急速往复开关,造成门体、合页损坏,甚至造成门体脱落。脱落的门体进入隧道中,会影响地铁的行车安全,甚至引起列车脱轨,现有人行通道中的防火门存在易损坏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门。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门进行详细说明。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门的结构俯视图一,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门的结构俯视图二。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门包括:门体11,门体11包括第一门板12和第二门板13;

第一门板12的第一侧边与固定装置14铰接,第一门板12的第二侧边与第二门板13的第三侧边铰接;

第二门板13的顶面和/或底面设置有滑动转轴15,在门体11闭合时,滑动转轴15与第一侧边的距离,和滑动转轴15与第二门板13的第四侧边的距离相等;

滑动转轴15在门体11打开或闭合时,沿门体11两侧的固定装置之间的轴线方向移动。

示例性的,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门包括门体11,门体11打开时,行人可以穿过人行通道;门体11闭合时,行人无法穿过人行通道,也隔断了火灾、烟雾等。

本实用新型以下各实施例中,以人行通道中的防火门仅包括一扇门为例进行详细说明。可选的,人行通道中的防火门还可以由两扇门构成,两扇门均可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门体11的结构。

示例性的,门体11包括铰接的第一门板12和第二门板13。在门体11打开时,第一门板12和第二门板13折叠,贴在一起。可以是两个门板的正面贴在一起,也可以是两个门板的反面贴在一起,即行人无论面对门的正面还是反面均可通过推门实现第一门板12和第二门板13的折叠。其中,第一门板12的第一侧边与固定装置14铰接,第一门板12的第二侧边与第二门板13的第三侧边铰接,第二门板13的第四侧边为活动侧边。在门体11闭合时,第一门板12、第二门板13与固定装置14均在同一平面上,在门体11打开时,第一门板12绕固定装置14转动,与固定装置14成一定夹角,夹角的大小取决于第一门板12与固定装置14的铰接方式。可选的,固定装置14可以为墙面,还可以为用于固定门体11的门框等。

示例性的,第二门板13上设置有滑动转轴15,沿着滑动转轴15的轴线,可将门体11划分为左右两部分,滑动转轴15设置在门体11的中部,从而使得门体11的左部与右部的面积相等。滑动转轴15通常设置在门体11的顶部和/或底部。滑动转轴15示例性的还可以为贯穿门体11的一根轴。滑动转轴15在门体11打开或闭合时,沿门体11两侧的固定装置之间的轴线方向移动。第一门板12与第二门板13的铰接处相比滑动转轴15更靠近固定装置14。可通过调整第一门板12和第二门板13的长度比例,控制门体11的最大打开角度。

如图3所示,图3上侧为门闭合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下侧为门完全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当门完全打开时,无论是否存在活塞风,都不会使门急速往复开关。而当门闭合时,由于门体11的左部与右部的面积相等,从而使得施加在门体11的左部的风压差与施加在门体11的右部的风压差相同,门体11不会以滑动转轴15为轴进行转动,当列车行进,出现活塞风时,门体11将不会急速往复开关,从而使得门体11不易损坏,保护了门体11,提高了列车运行的安全性。

示例性的,参照图2,由于滑动转轴15在门体11打开或闭合时,沿门体11两侧的固定装置之间的轴线方向移动,使得门体11的左部和右部,在门体11打开任意角度时,力矩相同,滑动转轴15两侧的门体11受到的风压差大小相同,方向相同,因此,无论门体11处于任何打开角度,在门体11内外存在风压差的情况下,门体11依旧保持平衡。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门,包括门体,门体进一步包括第一门板和第二门板,两个门板铰接,使得门体可以打开。门体上设置有滑动转轴,滑动转轴沿着门体两侧的固定装置之间的轴线方向移动,使得滑动转轴两侧的门体受到相同的风压差,实现了风压自平衡,门体将不会急速往复开关,从而使得门体不易损坏,保护了门体,提高了列车运行的安全性。

示例性的,在图2和图3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门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对门的结构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图4左部为正视图,图4右部为滑动转轴15处的剖视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门体11两侧的固定装置14之间设置有导轨16;滑动转轴15沿导轨16滑动。

示例性的,参照图4,本实施例提供的门体11两侧的固定装置14之间设置有导轨16。固定装置14示例性的可以为门框141,门体11嵌入在门框141内,门框141固定在墙体上。进一步地,门体11中的第一门板12的第一侧边与门框141铰接。第二门板13示例性的可以通过门锁固定在门框141上。

门框141上设置有导轨16,滑动转轴15沿导轨16滑动。示例性的,门框141的与地面平行的面向门体11的两个平面上均可设置有导轨16。示例性的,导轨16的长度可以为门体11闭合时的长度的二分之一。可选的,导轨16的长度也可以为与门体11的长度相同。示例性的,滑动转轴15为门体11上的凸起,导轨16为对应的凹槽,滑动转轴15在导轨16中滑动。当门体11由闭合逐渐打开时,滑动转轴15从门框141的中间部位滑动至第一门板12的第一侧边位置处。

示例性的,滑动转轴15具体可以包括连接部分和滑动部分。连接部分与门体11连接,滑动部分可以为球状,圆柱状。滑动部分可以与连接部分固定连接,还可以与连接部分活动连接。

可选的,当门仅包括门体11时,还可将导轨16设置在墙体上。

本实施例提供的门中,门体两侧的固定装置之间设置有导轨,滑动转轴沿导轨滑动,确保了滑动转轴沿着门体两侧的固定装置之间的轴线移动,使得滑动转轴两侧的门体受到相同的风压差,保护了门体,提高了列车运行的安全性。

示例性的,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一门板12的长度为门体11闭合时的长度的四分之一,第二门板13的长度为门体11闭合时的长度的四分之三。

示例性的,滑动转轴15设置在门体11的中部,第一门板12和第二门板13的铰接处设置在门体11的四分之一处,且第一门板12和第二门板13的铰接处相比滑动转轴15更靠近第一门板12与门框141的铰接处。由于第一门板12的长度为门板长度的四分之一,使得门板11在打开时,可将第一门板12和第二门板13完全折叠,垂直于导轨16,使得门板11的打开角度最大。

示例性的,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门体11的顶部还设置有密封部17;密封部17用于遮盖门体11与固定装置14之间的缝隙。

示例性的,考虑到门板11和固定装置14之间存在缝隙,会影响门的防火性能,故可在门体11的顶部设置密封部17。密封部17可以为密封挡板、密封橡胶、密封垫板等。可选的,门体11的底部也可设置有密封部17。

示例性的,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密封部17设置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可能的密封部17结构: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第二门板13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的长度为第二部分的长度的一半,第一部分与第一门板12连接;密封部17包括第一密封部18和第二密封部19;

第二部分的顶部的拉门侧设置有第一密封部18;第一部分和第一门板12的顶部的推门侧设置有第二密封部19。

示例性的,参照图6,当门板11的打开方式如图6所示,可将密封部17设置在门板11上。示例性的,考虑到可将门板11沿滑动转轴15所在的垂线划分为两部分,两部分分别在门框141的前后两侧移动。故需将密封部17分开设置。示例性的,第二门板13沿滑动转轴15所在的方向划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的长度为第二部分的长度的一半,第一部分与第一门板12相邻。第二部分的顶部的拉门侧设置有第一密封部18,第一部分和第一门板12的顶部的推门侧设置有第二密封部19。其中,拉门侧指行人在该侧需拉门才能将门打开。

另一种可能的密封部结构: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提供的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第二门板13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的长度为第二部分的长度的一半,第一部分与第一门板12连接;密封部17包括第三密封部20和第四密封部21;

固定装置14的与第二部分的顶部的推门侧的对应位置处,设置有第三密封部20;第一部分和第一门板12的顶部的推门侧设置有第四密封部21。

示例性的,参照图7,当门板11的打开方式如图7所示,可将密封部17设置在门框141上。

示例性的,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一门板12的第一侧边与固定装置14通过至少一个第一合页22连接,第一门板12的第二侧边与第二门板13通过至少一个第二合页23连接。

示例性的,如图3所示,第一门板12的第一侧边与固定装置14通过至少一个第一合页22连接。第一门板12的第二侧边与第二门板13的第三侧边通过至少一个第二合页23连接。

示例性的,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4所示,第二门板13上设置有把手24。

可选的,第二门板13的正面和反面均设置有把手24,方便行人打开门板11。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