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扫把套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70429发布日期:2019-05-03 19:15阅读:4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扫把套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清洁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扫把套装。



背景技术:

在家庭清扫中,通常通过扫把清扫成堆后,将垃圾扫入至簸箕内,通过簸箕携带倾倒至垃圾桶内。由于扫把毛较为密集,扫把在清扫垃圾的过程中毛发、纸等垃圾容易缠绕在扫把毛上,影响扫把的清扫效果,需要定期用手将扫把毛上的垃圾扯掉,使得扫把恢复至最佳的清扫状态,但是用手清理不够干净卫生,也较为麻烦。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出现了一种带有梳齿的簸箕,该种簸箕上设置了梳齿,扫把在梳齿上梳理即可将毛发、纸等垃圾刮落,从而无需用手清理扫把。这种簸箕中梳齿与簸箕的连接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梳齿直接成型在簸箕上,无法拆卸;另一种梳齿卡配在簸箕本体上,但是两者的卡配非常紧,梳齿同样难以拆卸下来。由于梳齿为齿状结构,从而梳齿的硬度较差,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在外力碰撞等情况下发生断裂;然而上述结构的簸箕中的梳齿难以拆卸,从而无法进行更换;当梳齿发生损坏时,只能更换整个簸箕,簸箕使用寿命短,维修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扫把清理方便、簸箕使用寿命长的新型扫把套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扫把套装,包括扫把和与扫把配合使用的簸箕;所述扫把包括扫把头、设于扫把头上的扫把毛及固连于扫把头上的扫把手柄;所述簸箕包括簸箕本体、连接于该簸箕本体上的簸箕把手及可拆卸连接与所述所述簸箕本体上的梳齿;所述簸箕本体包括一顶板,所述梳齿上设有与该顶板插接配合的插接槽,所述插接槽与该顶板之间设有用于实现插接槽与该顶板插接固连的插接结构;所述梳齿上还设有一用于解除所述插接槽与顶板之间的插接配合的梳齿更换结构。本实用新型中梳齿与顶板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从而梳齿可相对簸箕进行更换,可在梳齿损坏时单独更换梳齿即可,减小维修成本,延长簸箕的使用寿命;且由于梳齿可拆装,从而梳齿的颜色、材质可设置的与簸箕本体不同,外形上更为美观;扫把可以在梳齿上进行由下至上的进行梳理,梳理的过程中扫把上粘附的毛发、容易缠绕的垃圾等可被梳齿刮落,无需用手清理扫把上粘附的垃圾,更为干净卫生;设置了顶板,从而起到了防风的作用,簸箕内的垃圾不会被吹出,防止垃圾被吹出而需要进行二次清理,提高清扫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插接结构包括固设于设于所述插接槽内壁的凸部、设于所述顶板上与该凸部相配合的凹部、对称设于凸部上的两凸起及设于所述凹部内与该凸起相配合的凹槽;插接槽与顶板插接配合时,凸部即可卡入至凹部内,实现凸起自行卡入至凹槽内,实现梳齿与顶板之间的插接固连,装配操作简便,安装容易。

再进一步的,所述凸部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之间具有夹角α;所述凹部的横截面积为三角形结构设置;凸部通过两板体相连,相对实心结构而言,耗材更少,实现节能环保;三角形结构十分稳定,增强凸部的牢固性。

优选的,所述夹角α为15°-30°;夹角的角度较小,使得凹部和凸部的面积不会过大,减少耗材,更为节能环保。

进一步的,所述梳齿更换结构包括对应于所述凸部位置设置的开口槽和一端固连于所述第二板体上的弹性压板,所述弹性压板的另一端穿出于所述开口槽;所述第一板体固连于所述开口槽内壁;由于弹性压板与第二板体相连,第二板体与第一板体相连,第一板体又与开口槽相连;当按压弹性压板时,弹性压板连接第二板体的一端将带动第二板体向上移动,由于第一板体固连在开口槽内壁,使得第一板体无法上移,从而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之间的夹角将增大,使得凸部从凹部中脱出,凸起即可从凹槽内脱出,梳齿此时便不再与顶板插接固连在一起,即可取下梳齿;梳齿更换结构结构简单,解锁操作简便,操作省力且不易损坏。

作为优选的,所述梳齿上表面设有一定位凸部,所述定位凸部上设有用于于所述弹性压片配合抵触的定位凸筋;通过定位凸筋的设置,有效防止弹性压板弹起,从而保证凸部上的凸起由凹部中的凹槽内脱离出来,只需向外拔取梳齿即可将其方便的取下,更换操作更为方便。

再优选的,所述定位凸筋的上表面为弧面结构设置;弹性压板可顺着弧面结构滑入至定位凸筋下部,使得弹性压板上表面与定位凸筋下表面相抵触,有效防止弹性压板弹起,弧面结构的设置使得定位凸筋与弹性压板之间的摩擦力较小,磨损也较小,不易损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扫把可以在梳齿上进行梳理,对扫把上粘附的毛发、容易缠绕的垃圾等进行清理,无需用手清理,更为干净卫生;梳齿与簸箕之间可以更换,可在梳齿损坏时进行更换,延长簸箕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簸箕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扫把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簸箕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图3中B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图1-4所示,一种新型扫把套装,包括扫把1和与扫把配合使用的簸箕2;具体的,所述扫把1包括扫把头11、扫把毛12以及扫把手柄13;所述扫把头11为中空结构设置,下部可拆卸连接一毛盘14,所述的扫把毛12固设在该毛盘14上;所述扫把头11上部具有一柱形连接部15,所述扫把手柄13下部与该柱形连接部固连在一起,优选的,两者之间为螺接;所述簸箕2包括簸箕本体21、簸箕把手22以及梳齿23,所述簸箕本体21包括顶板211、底板212以及三个侧板213,三个侧板围设在底板外,且侧板均上部连接顶板,下部连接底板,使得簸箕本体21成为一个端部为开口设置的腔室;所述顶板211上固设有一柱形开口,所述簸箕把手22的下部与该柱形开口螺接配合;所述梳齿23可拆卸的连接在顶板211的前端位置上,具体的,所述梳齿内设有一插接槽231,该插接槽231的厚度、弧度均与顶板211的厚度、弧度相等,所述插接槽231与该顶板211之间设有一插接结构4,当顶板插入至插接槽内时,该插接结构4可实现插接槽与该顶板插接固连;进一步的,所述梳齿23上设有一梳齿更换结构5,该梳齿更换结构5可解除所述插接槽231与顶板211之间的插接配合,使得梳齿23可由顶板上拆卸下来,对梳齿进行更换。

具体的,所述插接结构4包括凸部41、设于所述顶板上与该凸部相配合的凹部42、两凸起43以及与该凸起相配合的两凹槽44,所述凸部41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板体411和第二板体412,且凸部41固设于设于所述插接槽231内壁,具体的,第一板体411一端与插接槽231相连,另一端与第二板体412相连;所述第一板体411与第二板体412之间具有夹角α,优选的,所述夹角α为15°-30°,使得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形成一个三角结构;所述凹部42的横截面积为三角形结构设置,且该三角形与所述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构成的三角形相等;所述两凸起43的其中一个设置在第一板体411外表面上,另一个设置在第二板体412的外表面上,且两凸起43的位置为对称设置;所述两凹槽44的位置分别对应于两凸起43的位置设置;当梳齿与顶板相连时,顶板插入至插接槽内,凸部即可插入至凹槽内,从而使得凸起卡入至凹槽内,实现梳齿与顶板的插接固连。

所述梳齿更换结构5包括开口槽51和弹性压板52,所述开口槽51对应于所述凸部41位置设置,所述第一板体411的一端固连于所述开口槽51内壁上,第二板体412的一端连接在第一板体411的另一端上,第二板体412的另一端与所述弹性压板52固定连接;弹性压板52的另一端穿出于所述开口槽;优选的,所述第一板体411、第二板体412以及弹性压板51均由塑料制成,具有一定的弹性;从而按压弹性压板时,弹性压板连接第二板体的一端即可翘起,使得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之间的夹角增大,即可从凹部中脱离出来;优选的,所述梳齿23上表面设有一定位凸部6,该定位凸部6靠近于开口槽的一侧上设有一定位凸筋61,当弹性压板被向下压并趋向于与梳齿上表面平行时,弹性压板的前端即可卡在定位凸筋61的下部位置;弹性压片52的上表面与定位凸筋61的下表面相抵触,从而限制弹性压板向上弹起,保持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维持在夹角增大的状态上,此时梳齿即可直接拔出,拆取方便;作为优选的,所述定位凸筋61的上表面为弧面结构设置,可减小弹性压板与定位凸筋之间的磨损。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