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力清垢的饮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76197发布日期:2019-10-15 17:59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力清垢的饮水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化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力清垢的饮水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饮水器包括:单热、冷热等类型饮水器,所述类型的饮水器有热胆和/或冷胆,分别用于加热水和制冷水。传统的冷、热胆上除了进水口、出水口以及气口外,都是一个封闭的桶体,并且通常用焊接、螺钉加盖封死。因此,用户无法自行讲所述冷、热胆拆洗。这样时间长了,尤其是热胆,在加热时产生的水沟因无法清洗只能堆积在热单中;如果长期饮用这种水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所有有必要设计一种能清理这些水垢的饮水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压力清垢的饮水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力清垢的饮水器,包括饮水器本体、水胆本体、上封盖和污水回收桶;饮水器本体为上端面上成型有台阶孔状的安装孔的圆柱体;水胆本体升降设置在安装孔内并且外形与安装孔相配合;水胆本体的上端面成型有圆周槽状的储水槽;上封盖安装在饮水器本体的上端面上;储水槽内升降设置有上下分布的上过滤板和下过滤板;上过滤板和下过滤板内部设置有活性炭;下过滤板的上端面中心垂直固定有连接杆;连接杆上套设有遮蔽单元;遮蔽单元包括圆筒状的旋转套筒和均匀圆周固定在旋转套筒的外圆柱面底部的若干扇形的遮蔽板;旋转套筒套设在连接杆;旋转套筒自上而下穿过上过滤板;连接杆上端固定有螺纹杆;螺纹杆向上穿过上封盖的上侧壁并螺接有限位螺母;上封盖的顶部左右两侧分别成型有进水管;上封盖的上侧壁内设置有旋转驱动装置;旋转驱动装置用于驱动遮蔽单元旋转;饮水器本体左侧下部成型有方形的回收桶安装孔;回收桶安装孔内侧上端面与安装孔的底面左侧连通;污水回收桶可插设在回收桶安装孔内;安装孔的底面中部成型有圆筒状的出水管插筒;储水槽的底面成型为圆锥台状的凹槽;储水槽的底面中心安装有出水管;出水管可自上而下插设在出水管插筒内;储水槽的底面位于出水管的四周安装有圆周分布的落水管;落水管上设置有压力阀;落水管自上而下倾斜向下设置;落水管的下端出口位于出水管插筒的四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储水槽的内侧壁左右两侧分别成型有方形的下升降槽;下升降槽的下端位于储水槽侧壁的最下端;储水槽的内侧壁前后两侧分别成型有方形的上升降槽;上升降槽的形状与下升降槽的形状相同;上升降槽和下升降槽上不封口;上升降槽的下端面高于下升降槽的下端面;上过滤板的外圆柱面上成型有四个均匀圆周分布的与上升降槽和下升降槽配合的上过滤限位安装板;四个上过滤限位安装板可分别插设在一对下升降槽和一对上升降槽内;下过滤板的外圆柱面上成型有一对对称设置的与下升降槽配合的下过滤限位安装板;一对下过滤限位安装板可插设在一对下升降槽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上过滤板和下过滤板的上下侧壁均匀成型有若干过滤孔;遮蔽板具有两种状态,一种为遮挡住下过滤板的上侧壁的全部的过滤孔,另一种为放开下过滤板的上侧壁的全部的过滤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安装孔的底面为自右向左倾斜而下的倾斜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当水胆本体处于最下端时,水胆本体的上端面与上封盖的上侧壁之间设置有间隙;饮水器本体的左右侧壁上分别成型有长孔状的升降槽;升降槽与安装孔连通;水胆本体的外圆柱面的左右两侧分别成型有圆柱状的升降驱动手柄;升降驱动手柄可升降设置在升降槽内;升降驱动手柄的外端超出饮水器本体的外圆柱面;升降驱动手柄的升降间距小于水胆本体的上端面与上封盖的上侧壁之间的间隙。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上封盖的上侧壁中部车成型有上下贯穿的上窄下宽的台阶孔状的通行孔;连接杆的螺纹杆自上而下穿过通行孔;上封盖的上侧壁内部中间成型有方形的传动驱动槽;传动驱动槽右部与通行孔连通;旋转驱动装置包括旋转驱动齿轮、旋转驱动中心柱、旋转驱动旋钮和旋转从动齿轮;旋转从动齿轮枢接在传动驱动槽右部的上下侧壁之间;旋转从动齿轮的中部成型上下贯穿的圆柱槽状的避让槽;旋转从动齿轮的避让槽的旋转中心轴与通行孔的旋转中心轴共轴;旋转套筒的上端面成型有一对左右对称的圆柱状的连接柱;旋转从动齿轮的避让槽的左右两侧成型有供连接柱插入的连接槽;一对连接柱分别插设在一对连接槽内;旋转驱动齿轮枢接在传动驱动槽左部的上下侧壁之间;旋转驱动齿轮与旋转从动齿轮啮合;传动驱动槽的右部的上下侧壁分别贯穿设置有升降伸缩槽;升降伸缩槽位于传动驱动槽的上侧壁的直径大于升降伸缩槽位于传动驱动槽的下侧壁的直径;旋转驱动齿轮的中部成型有上下贯穿的十字形的驱动齿轮槽;旋转驱动中心柱的下部为与升降伸缩槽的下部配合的圆柱体、上部为与旋转驱动齿轮的驱动齿轮槽配合的十字形柱体;旋转驱动旋钮位于上封盖的上方并且固定在旋转驱动中心柱的上端;旋转驱动旋钮的下端面上成型有一对旋转限位柱;上封盖的上端面成型有若干对与一对旋转限位柱配合的旋转旋转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出水管的上端入口高于储水槽的底面的最下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遮蔽过滤孔的下过滤板下降形成的压力压迫水对水胆本体内部底部的水垢进行清洗,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遮蔽板242的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的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饮水器本体;100、安装孔;101、升降槽;102、回收桶安装孔; 11、出水管插筒;20、水胆本体;200、储水槽;201、下升降槽;202、上升降槽; 203、落水管;204、压力阀;21、上过滤板;211、上过滤限位安装板;22、下过滤板;220、过滤孔;221、下过滤限位安装板;23、连接杆;24、遮蔽单元;241、旋转套筒;2410、连接柱;242、遮蔽板;25、出水管;26、限位螺母;27、升降驱动手柄;30、上封盖;300、通行孔;301、传动驱动槽;302、升降伸缩槽;40、污水回收桶;50、旋转驱动装置;51、旋转驱动齿轮;52、旋转驱动中心柱;53、旋转驱动旋钮;54、旋转限位柱;55、旋转从动齿轮;550、连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一种压力清垢的饮水器,包括饮水器本体10、水胆本体20、上封盖30和污水回收桶40;饮水器本体10为上端面上成型有台阶孔状的安装孔100的圆柱体;水胆本体20升降设置在安装孔100内并且外形与安装孔100相配合;水胆本体20的上端面成型有圆周槽状的储水槽200;上封盖30安装在饮水器本体10的上端面上;储水槽200内升降设置有上下分布的上过滤板21和下过滤板22;上过滤板21 和下过滤板22内部设置有活性炭;下过滤板22的上端面中心垂直固定有连接杆23;连接杆23上套设有遮蔽单元24;遮蔽单元24包括圆筒状的旋转套筒241和均匀圆周固定在旋转套筒241的外圆柱面底部的若干扇形的遮蔽板242;旋转套筒241套设在连接杆23;旋转套筒241自上而下穿过上过滤板21;连接杆23上端固定有螺纹杆;螺纹杆向上穿过上封盖30的上侧壁并螺接有限位螺母26;上封盖30的顶部左右两侧分别成型有进水管31;上封盖30的上侧壁内设置有旋转驱动装置50;旋转驱动装置50 用于驱动遮蔽单元24旋转;饮水器本体10左侧下部成型有方形的回收桶安装孔102;回收桶安装孔102内侧上端面与安装孔100的底面左侧连通;污水回收桶40可插设在回收桶安装孔102内;安装孔100的底面中部成型有圆筒状的出水管插筒11;储水槽 200的底面成型为圆锥台状的凹槽;储水槽200的底面中心安装有出水管25;出水管 25可自上而下插设在出水管插筒11内;储水槽200的底面位于出水管25的四周安装有圆周分布的落水管203;落水管203上设置有压力阀204;落水管203自上而下倾斜向下设置;落水管203的下端出口位于出水管插筒11的四周。

如图1所示,储水槽200的内侧壁左右两侧分别成型有方形的下升降槽201;下升降槽201的下端位于储水槽200侧壁的最下端;储水槽200的内侧壁前后两侧分别成型有方形的上升降槽202;上升降槽202的形状与下升降槽201的形状相同;上升降槽 202和下升降槽201上不封口;上升降槽202的下端面高于下升降槽201的下端面;上过滤板21的外圆柱面上成型有四个均匀圆周分布的与上升降槽202和下升降槽201配合的上过滤限位安装板211;四个上过滤限位安装板211可分别插设在一对下升降槽 201和一对上升降槽202内;下过滤板22的外圆柱面上成型有一对对称设置的与下升降槽201配合的下过滤限位安装板221;一对下过滤限位安装板221可插设在一对下升降槽301内。

如图2所示,上过滤板21和下过滤板22的上下侧壁均匀成型有若干过滤孔220;遮蔽板242具有两种状态,一种为遮挡住下过滤板22的上侧壁的全部的过滤孔220,另一种为放开下过滤板22的上侧壁的全部的过滤孔220。

如图1所示,安装孔100的底面为自右向左倾斜而下的倾斜面。

如图1所示,当水胆本体20处于最下端时,水胆本体20的上端面与上封盖30的上侧壁之间设置有间隙;饮水器本体10的左右侧壁上分别成型有长孔状的升降槽 101;升降槽101与安装孔100连通;水胆本体20的外圆柱面的左右两侧分别成型有圆柱状的升降驱动手柄27;升降驱动手柄27可升降设置在升降槽101内;升降驱动手柄27的外端超出饮水器本体10的外圆柱面;升降驱动手柄27的升降间距小于水胆本体20的上端面与上封盖30的上侧壁之间的间隙。

如图1、图3所示,上封盖30的上侧壁中部车成型有上下贯穿的上窄下宽的台阶孔状的通行孔300;连接杆23的螺纹杆自上而下穿过通行孔300;上封盖30的上侧壁内部中间成型有方形的传动驱动槽301;传动驱动槽301右部与通行孔300连通;旋转驱动装置50包括旋转驱动齿轮51、旋转驱动中心柱52、旋转驱动旋钮53和旋转从动齿轮55;旋转从动齿轮55枢接在传动驱动槽301右部的上下侧壁之间;旋转从动齿轮 55的中部成型上下贯穿的圆柱槽状的避让槽;旋转从动齿轮55的避让槽的旋转中心轴与通行孔300的旋转中心轴共轴;旋转套筒241的上端面成型有一对左右对称的圆柱状的连接柱2410;旋转从动齿轮55的避让槽的左右两侧成型有供连接柱2410插入的连接槽550;一对连接柱2410分别插设在一对连接槽550内;旋转驱动齿轮51枢接在传动驱动槽301左部的上下侧壁之间;旋转驱动齿轮51与旋转从动齿轮55啮合;传动驱动槽301的右部的上下侧壁分别贯穿设置有升降伸缩槽302;升降伸缩槽302位于传动驱动槽301的上侧壁的直径大于升降伸缩槽302位于传动驱动槽301的下侧壁的直径;旋转驱动齿轮51的中部成型有上下贯穿的十字形的驱动齿轮槽;旋转驱动中心柱52的下部为与升降伸缩槽302的下部配合的圆柱体、上部为与旋转驱动齿轮51的驱动齿轮槽配合的十字形柱体;旋转驱动旋钮53位于上封盖30的上方并且固定在旋转驱动中心柱52的上端;旋转驱动旋钮53的下端面上成型有一对旋转限位柱54;上封盖30的上端面成型有若干对与一对旋转限位柱54配合的旋转旋转槽。

如图1所示,出水管25的上端入口高于储水槽200的底面的最下端。

净水器的清垢的工作原理如下:

首先加热时产生的水垢堆积在储水槽200底面中部的圆锥台凹槽的侧壁上,然后通过旋转驱动旋钮53向上拔出转驱动中心柱52,接着旋转一定角度,这样通过齿轮驱动带动遮蔽单元24旋转一定角度,直到遮蔽板242遮挡住下过滤板22的上侧壁的全部的过滤孔220;然后通过旋转驱动旋钮53向下插入转驱动中心柱52,由于一对旋转限位柱54的存在,旋转驱动旋钮53固定,即遮蔽单元24保持遮蔽全部过滤孔220的状态,然后关闭出水管25,然后通过一对连接杆23向上提升水胆本体20,这样下过滤板22相对水胆本体20下降,这样储水槽200下部被挤压产生压力,当压力达到压力阀204的开启压力时,落水管203打开,这样在水的压迫下,堆积在储水槽200底面中部的圆锥台凹槽的侧壁上的水垢随着水沿着落水管203离开储水槽200,最后沿着安装孔100的底面进入到污水回收桶40内,这样完成清垢。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