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热两用保温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37287发布日期:2019-03-30 08:25阅读:8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冷热两用保温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温杯,特别是一种冷热两用保温杯。



背景技术:

传统的保温杯一般设置有真空保温层,通过传导、对流和辐射三个方面去减少杯中热水的热量损失,提高热水的保温时间。冬季时,保温杯可以对热水进行保温,人们可以喝到热水,但夏季却无法用保温杯喝到凉爽的冷水、冰饮料等可饮用液体。目前也有一些与冷热两用保温杯相关的公开文献公布,如专利公告号CN204970640U、CN203137892U的冷热保温杯,需要对电子制冷装置进行通电,产生额外能耗,专利公告号CN205612214U的冷热保温杯,虽然无需耗能,但却结构复杂,成本较高。在降低成本并无需能耗的前提下,设计出一种冷热两用保温杯,将可以更好地满足人员的对冷热水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冷热两用保温杯,以解决现有保温杯在无能耗下无法快速冷却及冷却成本高的问题。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冷热两用保温杯,包括杯盖、杯底座、内壳、外壳、夹层、保温层;

所述内壳设置在外壳的内部,且内壳与外壳同轴,内壳与外壳的上端固接且密封;所述内壳的外径小于外壳的内径,内壳与外壳之间形成中空的夹层;夹层内填充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厚度略小于夹层的厚度,保温层可从夹层中取出;所述杯底座与外壳下端连接,且为可拆卸结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保温杯,设有可拆卸的保温层,通过杯底座可实现对保温层的拆卸与安装,实现了保温杯的不同功能的使用。

(2)在内壳外壁与外壳内壁均设有弹性层,在夹层注水冷冻后,可有效地抵消水结冰后的体积膨胀,避免冰块对壳体的挤压,同时具有密封效果。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温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温杯杯体的纵向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温杯保温状态杯体的横向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温杯冷却状态杯体的横向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技术目的,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介绍。

结合图1、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冷热两用保温杯,包括杯盖1、杯底座2、内壳 3、外壳4、夹层5、保温层6;杯盖1盖在杯体上时,具有保温作用。

所述内壳3设置在外壳4的内部,用于储存饮用水,且内壳3与外壳4同轴,内壳 3与外壳4的上端固接且密封,以避免杯体倒置时夹层5内注水后水的泄漏;所述内壳 3的外径小于外壳4的内径,内壳3与外壳4之间形成中空的夹层5;夹层5内填充有保温材料制作的环形保温层6;所述保温层6厚度略小于夹层5的厚度,使得保温层6 可从夹层5中取出;所述杯底座2与外壳4下端连接,且为可拆卸结构。

优选的,所述杯底座2与外壳4的外壁通过螺纹连接,便于手动拆卸。

进一步的,所述内壳3的外表面、外壳4的内表面均设有弹性层,当夹层5内注入水时,水结冰时其体积会略微变大,弹性层可被压缩,抵消水结冰后的体积膨胀。当取出保温层6时,弹性层可以减少与内壳3之间的摩擦,并增强保温杯的密封性,提高对冰块的保温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层为硅胶层。

进一步的,所述保温层6的内部均为真空空腔结构,可减轻整个杯体的重量,同时也能提高保温杯的保温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杯底座2上端还设有橡胶垫,起到密封的作用,避免夹层5储水时的渗漏。

进一步的,所述保温层6为一整体环形结构,或多个弧形保温层拼接而成的环形结构。

结合图3,保温使用时,夹层5中填充有保温层6,保温层6可对内壳3中的高温饮用水进行保温,使保温杯具有保温效果;旋下杯底座2,将保温层6从夹层5中取出,再旋上杯底座2,此时即可作为普通杯使用;

结合图4,旋下杯底座2,将保温层6从夹层5中取出,并在夹层5中填充冰块或注水,水位超过夹层5高度的80%,形成水层7,然后旋紧杯底座2,将保温杯放冰箱或冷柜之中,至水结冰后取出,使用时可实现保温杯的冷却作业;可对饮用水进行快速冷却,使用户喝到冷水或冷饮料。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无需任何额外的耗能设计,经济实用,具有保温、常温存水、冷却的多功能,可满足不同场合需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