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洗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14307发布日期:2019-02-19 18:51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洗手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洗手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中国家庭大多数采用香皂洗手,每次洗手都要用手摩擦香皂很多次,才能沾满洗手所需用的肥皂量,而且家庭成员或者亲朋好友每天都是多人多次反复使用同一块香皂,造成多次污染甚至交叉感染。

近十几年年来,伴随着各种不同新型顽固病毒的肆虐,很多家庭、酒店、商场、宾馆、机场、医院等各类公共场所的洗手间,很多都配备了洗手液代替香皂洗手,但基本都是采用手压式乳液泵,多人多次的按压同一个泵头,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污染和交叉感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洗手机,解决了或部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洗手间采用手压式乳液泵,多人多次的按压同一个泵头造成污染和交叉感染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洗手机包括:盖板;出液装置,与所述盖板活动连接;壳体,与所述出液装置连接;液体容器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释放装置,一端与所述出液装置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液体容器装置活动连接;感应装置,设置在所述出液装置上;动力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动力装置与所述出液装置连接,所述动力装置与所述液体容器装置连通;输送装置,一端与所述液体容器装置连通,另一端通过液体混合器与所述出液装置连通;控制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感应装置及动力装置连接,所述控制器接受所述感应装置发送的感应信号,根据所述感应信号向所述动力装置发送动作信号;电源装置,与所述壳体及出液装置连接,所述电源装置与所述控制器、动力装置及感应装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出液装置包括:出液嘴上盖板;出液嘴下盖板,一端与所述出液嘴上盖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壳体连接;出液管,设置在所述出液嘴上盖板上;第一出液管接头,设置在所述出液嘴上盖板上,所述第一出液管接头的第一端与所述出液管第一端连通;第二出液管接头,设置在所述出液嘴上盖板上,所述第二出液管接头第一端与所述出液管第二端连通,所述第二出液管接头第二端与所述输送装置第二端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出液装置还包括:喷雾嘴,与所述第一出液管接头的第一端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液体容器装置包括:液体容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液体瓶盖,与所述液体容器连接,所述液体瓶盖上开设有透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释放装置包括:释放按钮,设置在所述出液装置上;释放杆,一端通过弹簧及垫圈与所述释放按钮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液体容器装置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感应装置包括:出液感应器,设置在所述出液装置上。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装置包括:泵上盖,与所述出液装置连接;泵下盖,通过O型密封圈与所述泵上盖连接,所述泵上盖及所述泵下盖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泵上盖与所述泵下盖连接形成一容置空间;隔膜泵,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隔膜泵与所述液体容器装置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装置包括:第一进液管接头,第一端与所述液体容器装置连通;进液管,第一端通过密封圈与所述第一进液管接头的第二端连通;第二进液管接头,第一端与所述进液管的第二端连通;起泡器,第一端通过所述液体混合器与所述第二进液管接头的第二端连通,所述起泡器第二端与所述出液装置连通,所述液体混合器的液体混合器上盖板上开设有进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装置包括:充电电池,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充电电池与所述控制器、动力装置及感应装置连接;电源开关按钮,设置在所述出液装置上,所述电源开关按钮与所述充电电池连接;USB充电口,设置在所述出液装置上,所述USB充电口与所述充电电池连接,所述USB 充电口上活动设置有橡胶塞。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洗手机还包括:照明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出液装置上及所述出液装置与所述壳体连接处,所述照明装置与所述电源装置连接;所述照明装置包括:LED灯及灯环;所述LED灯设置在所述出液装置上,所述LED灯与所述电源装置连接;所述灯环设置在所述出液装置与所述壳体连接处,所述灯环与所述电源装置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启动电源装置,电源装置向控制器、动力装置及感应装置供电,当需要洗手时,将手放在出液装置处,感应装置将感应信号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感应信号向动力装置发送动作信号,动力装置与液体容器装置连通,动力装置工作形成负压,将液体容器装置内的液体通过输送装置、液体混合器输送到出液装置,出液装置将液体输送到人手,可以进行洗手,可以避免使用手压泵头产生的交叉感染且能达到消毒、杀菌的效果,当液体容器装置内的液体用完后,通过释放装置释放液体容器装置,对液体容器装置进行更换或对液体容器装置内的液体进行添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洗手机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洗手机包括:盖板1出液装置2、壳体3、液体容器装置4、释放装置5、感应装置6、动力装置7、输送装置8、控制器11及电源装置10。

所述出液装置2与所述盖板1活动连接;

所述壳体3与所述出液装置2连接。

所述液体容器装置4设置在所述壳体3内。

所述释放装置5一端与所述出液装置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液体容器装置4活动连接。

所述感应装置6设置在所述出液装置2上。

所述动力装置7设置在所述壳体3内,所述动力装置7与所述出液装置2连接,所述动力装置7与所述液体容器装置4连通。

所述输送装置8一端与所述液体容器装置4连通,另一端通过液体混合器9与所述出液装置2连通。

所述控制器11设置在所述壳体3内,所述控制器11与所述感应装置6及动力装置7连接,所述控制器11接受所述感应装置6发送的感应信号,根据所述感应信号向所述动力装置7发送动作信号。

所述电源装置10与所述壳体3及出液装置2连接,所述电源装置10 与所述控制器11、动力装置7及感应装置6连接。

本申请技术方案通过启动电源装置,电源装置向控制器、动力装置及感应装置供电,当需要洗手时,将手放在出液装置处,感应装置将感应信号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感应信号向动力装置发送动作信号,动力装置与液体容器装置连通,动力装置工作形成负压,将液体容器装置内的液体通过输送装置、液体混合器输送到出液装置,出液装置将液体输送到人手,可以进行洗手,可以避免使用手压泵头产生的交叉感染且能达到消毒、杀菌的效果,当液体容器装置内的液体用完后,通过释放装置释放液体容器装置,对液体容器装置进行更换或对液体容器装置内的液体进行添加。

详细介绍出液装置的结构。

所述出液装置包括:出液嘴上盖板2-1、出液嘴下盖板2-2、出液管 2-3、第一出液管接头2-4及第二出液管接头2-5。

所述出液嘴上盖板2-1与所述盖板1活动连接。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盖板1中间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的二个内侧面均有凹槽,凹槽与所述出液嘴上盖板2-1二侧的二个凸起的柱子相互配合,可以使所述盖板1旋转翻开,所述盖板1与其他外部配件形成该机器完整的整体,并能盖住该机器内部的功能按键。

所述出液嘴下盖板2-2一端与所述出液嘴上盖板2-1固定连接,所述出液嘴下盖板2-2另一端与所述壳体3连接。

所述出液管2-3固定设置在所述出液嘴上盖板2-1上。

所述第一出液管接头2-4固定设置在所述出液嘴上盖板2-1上,所述第一出液管接头2-4的第一端与所述出液管2-3第一端连通。

所述第二出液管接头2-5固定设置在所述出液嘴上盖板2-1上,所述第二出液管接头2-5第一端与所述出液管2-3第二端连通,所述第二出液管接头2-5第二端与所述输送装置8第二端连通。

所述出液装置还包括:喷雾嘴。

所述喷雾嘴与所述第一出液管接头2-4的第一端连通。在第一出液管接头2-4的管腔内插入所述喷雾嘴,该机器则泵出的是雾状,从而实现一机多用的功能。

详细介绍液体容器装置的结构。

所述液体容器装置包括:液体容器4-1及液体瓶盖4-2。

所述液体容器4-1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3内。

所述液体瓶盖4-2与所述液体容器4-1连接。

所述液体瓶盖4-2通过螺纹式和按压式与所述液体容器4-1连接,采用螺纹式时,可以拧开所述液体瓶盖4-2直接往所述液体容器4-1内加注液体;采用按压式时,所述液体瓶盖4-2无法打开,所述液体容器4-1和内部的液体就变是一次性使用,不可再加注液体,用完必须采购整套容器和液体。

详细介绍释放装置的结构。

所述释放装置包括:释放按钮5-1及释放杆5-2。

所述释放按钮5-1固定设置在所述出液装置2上。

所述释放杆5-2一端通过弹簧5-4及垫圈5-3与所述释放按钮5-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液体容器装置4活动连接。释放所述液体容器装置4操作时,可通过按压所述释放按钮5-1,带动所述释放杆5-2下移,所述释放杆5-2上的凸台结构与所述动力装置7的泵下盖7-2的凸台结构互相干涉,进而使释放杆底部挂钩向左和向右变形,从而达到释放所述液体容器装置4的操作。

详细介绍感应装置的结构。

所述感应装置包括:出液感应器6-1。

所述出液感应器6-1固定设置在所述出液装置2上,所述出液感应器 6-1将感应信号发送给控制器11。

详细介绍动力装置的结构。

所述动力装置包括:泵上盖7-1、泵下盖7-2及隔膜泵7-4。

所述泵上盖7-1与所述出液装置2连接。

所述泵下盖7-2通过O型密封圈7-3与所述泵上盖7-1连接,所述泵上盖7-1及所述泵下盖7-2设置在所述壳体3内,所述泵上盖7-1与所述泵下盖7-2连接形成一容置空间。所述泵上盖7-1和泵下盖7-2的紧密配合,以实现了整个空腔的密闭性,避免与潮湿空气的接触而损坏了内部电子元器件。

所述隔膜泵7-4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隔膜泵7-4通过橡胶垫圈7-5与所述液体容器装置4连通。

详细介绍输送装置的结构。

所述输送装置包括:第一进液管接头8-1、进液管8-2、第二进液管接头8-4及起泡器8-5。

所述第一进液管接头8-1第一端与所述液体容器装置4连通。

所述进液管8-2第一端通过密封圈8-3与所述第一进液管接头8-1的第二端连通。

所述第二进液管接头8-4第一端与所述进液管8-2的第二端连通。

所述起泡器8-5第一端通过所述液体混合器9与所述第二进液管接头 8-4的第二端连通,所述起泡器8-5第二端与所述出液装置2连通。

所述液体混合器9的液体混合器上盖板9-1上开设有进气孔,空气会通过所述进气孔和同时被吸入的洗手液混合变成泡沫,然后泡沫被吸入隔膜泵7-4,再通过所述起泡器8-5进入所述出液装置2的出液管2-3,最后泡沫通过所述出液装置2的第一出液管接头2-4泵出;如果把所述液体混合器上盖板9-1顶部的进气孔堵死,再把所述起泡器8-5二端的丝网去掉,该机器就可以泵出液体而不再是泡沫。

详细介绍电源装置的结构。

所述电源装置包括:充电电池10-1、电源开关按钮10-2及USB充电口。

所述充电电池10-1设置在所述壳体3内,所述充电电池10-1与所述控制器11、动力装置7及感应装置6连接,所述充电电池10-1为所述控制器11、动力装置7及感应装置6供电,同时,可以使机器在停电状况下也可继续使用。

所述电源开关按钮10-2设置在所述出液装置上,所述电源开关按钮 10-2与所述充电电池10-1连接,控制所述充电电池10-1的通断电。

所述USB充电口设置在所述出液装置2上,所述USB充电口与所述充电电池10-1连接,当所述充电电池10-1电量过低时,通过所述USB充电口与进行充电。所述USB充电口上活动设置有橡胶塞10-3,避免所述USB 充电口进水导致损坏。

本实用新型洗手机还包括:照明装置12。

所述照明装置12分别设置在所述出液装置2上及所述出液装置2与所述壳体3连接处,所述照明装置12与所述电源装置10连接。

所述照明装置包括:LED灯12-1及灯环12-2。

所述LED灯12-1固定设置在所述出液装置2上,所述LED灯12-1与所述电源装置10连接。所述LED灯12-1用于对出液装置上的各操作按钮进行照明。

所述灯环12-2固定设置在所述出液装置2与所述壳体3连接处,所述灯环12-2与所述电源装置10连接。所述灯环12-2用于对机器进行照明,同时保证机器外观美观。

为了更清楚的介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下面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方法上予以介绍。

将电源开关按钮10-2、释放按钮5-1及USB充电口设置在出液嘴上盖板2-1上,盖板1与出液嘴上盖板2-1活动连接,将电源开关按钮10-2、释放按钮5-1及USB充电口罩住,避免污染和其它干扰,当要操作各个按钮时,将盖板1打开即可。

当要使用时,按下电源开关按钮10-2,启动充电电源10-1,充电电源 10-1向控制器11、隔膜泵7-4及出液感应器6-1供电。当需要洗手时,将手放在出液嘴下盖板2-2上设置的第一出液管接头2-4处,出液感应器6-1 将感应信号发送给控制器11,控制器11根据感应信号向隔膜泵7-4发送动作信号,隔膜泵7-4通过液体瓶盖4-2与液体容器7-1连通,隔膜泵7-4 工作形成负压,将液体容器7-1内的液体通过依次通过第一进液管接头 8-1、进液管8-2、第二进液管接头8-3、液体混合器9、第二出液管接头 2-5、出液管2-3输送到第一出液管接头2-4,第一出液管接头2-4将液体输送到人手,可以进行洗手,可以避免使用手压泵头产生的交叉感染且能达到消毒、杀菌的效果。

当液体容器7-1内的液体用完后,可通过按压所述释放按钮5-1,带动释放杆5-2下移,释放杆5-2上的凸台结构与动力装置7的泵下盖7-2 的凸台结构互相干涉,进而使释放杆5-2底部挂钩向左和向右变形,从而达到释放液体容器装置4的操作,对液体容器7-2进行更换或对液体容器 7-2内的液体进行添加。

液体混合器9的液体混合器上盖板9-1上开设有进气孔,空气会通过进气孔和同时被吸入的洗手液混合变成泡沫,然后泡沫被吸入隔膜泵7-4,再通过起泡器8-5进入出液管2-3,最后泡沫通过第一出液管接头2-4泵出;如果把液体混合器上盖板9-1顶部的进气孔堵死,再把起泡器8-5二端的丝网去掉,该机器就可以泵出液体而不再是泡沫。如果在第一出液管接头2-4的管腔内插入喷雾嘴,该机器则泵出的是雾状,从而实现一机多用的功能。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