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旅行便携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35809发布日期:2019-03-05 17:54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一种旅行便携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被子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旅行便携被。



背景技术:

羽绒被的填充物主要是羽绒,羽绒是长在鹅、鸭的腹部,成芦花朵状的绒毛,成片状的叫羽毛。由于羽绒是一种动物性蛋白质纤维,比棉花(植物性纤维素)保温性高,且羽绒球状纤维上密布千万个三角形的细小气孔,能随气温变化而收缩膨胀,产生调温功能,可吸收人体散发流动的热气,隔绝外界冷空气的入侵。

现有的旅行用被子需要额外的携带包装装置,整体使用非常的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一种旅行便携被,包括被子本体,所述被子本体主要由被套以及被套内部的羽绒填充构成;所述被套的下边沿位置设有套装结构,所述套装结构主要由前包裹布以及后包裹布构成,前包裹布以及后包裹布均呈方形结构,且前包裹布以及后包裹布的上边沿与被套的下边沿采用缝合的形式固定连接,所述前包裹布的下边沿外表面位置缝合固定有子扣,后包裹布的下边沿外表面位置缝合固定有母扣,其中子扣与母扣呈子母扣合式结构,且子扣与母扣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前包裹布和后包裹布的左右侧边上均缝合相对应的拉链,利用拉链实现前包裹布与后包裹布左右侧边的连接;此时在收纳的过程中,通过将被子本体由上至下卷起,然后将前包裹布与后包裹布分别覆盖在被子本体的前后面上,此时通过子扣与母扣实现前包裹布与后包裹布上边沿的固定扣合,然后再利用拉链将前包裹布与后包裹布左右侧边的封闭连接,此时整个被子本体便可快速的收纳至前包裹布和后包裹布形成的袋体内,这样提高了整体的收纳速度,而且无需额外的收纳装置,因此非常便携;所述前包裹布和后包裹布均采用双层复合式结构,所述前包裹布和后包裹布均由绒毛布层以及人造皮革层缝合而成,利用人造皮革层实现整体的包装防水,而绒毛布层可以加长整个被子本体的覆盖面积,从而使得前包裹布和后包裹布的功效能加多样。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绒毛布层与人造皮革层的厚度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前包裹布和后包裹布的结构大小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前包裹布和后包裹布均呈方形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前包裹布的左右宽度大于被子本体的左右宽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前包裹布和后包裹布的下边沿位置均缝合固定有提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收纳的过程中,通过将被子本体由上至下卷起,然后将前包裹布与后包裹布分别覆盖在被子本体的前后面上,此时通过子扣与母扣实现前包裹布与后包裹布上边沿的固定扣合,然后再利用拉链将前包裹布与后包裹布左右侧边的封闭连接,此时整个被子本体便可快速的收纳至前包裹布和后包裹布形成的袋体内,这样提高了整体的收纳速度,而且无需额外的收纳装置,因此非常便携;所述前包裹布和后包裹布均采用双层复合式结构,所述前包裹布和后包裹布均由绒毛布层以及人造皮革层缝合而成,利用人造皮革层实现整体的包装防水,而绒毛布层可以加长整个被子本体的覆盖面积,从而使得前包裹布和后包裹布的功效能加多样。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被套、2-羽绒填充、4-前包裹布、5-后包裹布、6-子扣、7-母扣、8-提手、9-拉链、10-绒毛布层、11-人造皮革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旅行便携被,包括被子本体,所述被子本体主要由被套1以及被套1内部的羽绒填充2构成;所述被套1的下边沿位置设有套装结构,所述套装结构主要由前包裹布4以及后包裹布5构成,前包裹布4以及后包裹布5均呈方形结构,且前包裹布4以及后包裹布5的上边沿与被套1的下边沿采用缝合的形式固定连接,所述前包裹布4的下边沿外表面位置缝合固定有子扣6,后包裹布5的下边沿外表面位置缝合固定有母扣7,其中子扣6与母扣7呈子母扣合式结构,且子扣6与母扣7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前包裹布4和后包裹布5的左右侧边上均缝合相对应的拉链9,利用拉链9实现前包裹布4与后包裹布5左右侧边的连接;此时在收纳的过程中,通过将被子本体由上至下卷起,然后将前包裹布4与后包裹布5分别覆盖在被子本体的前后面上,此时通过子扣6与母扣7实现前包裹布4与后包裹布5上边沿的固定扣合,然后再利用拉链9将前包裹布4与后包裹布5左右侧边的封闭连接,此时整个被子本体便可快速的收纳至前包裹布4和后包裹布5形成的袋体内,这样提高了整体的收纳速度,而且无需额外的收纳装置,因此非常便携;所述前包裹布4和后包裹布5均采用双层复合式结构,所述前包裹布4和后包裹布5均由绒毛布层10以及人造皮革层11缝合而成,利用人造皮革层11实现整体的包装防水,而绒毛布层10可以加长整个被子本体的覆盖面积,从而使得前包裹布4和后包裹布5的功效能加多样。

所述绒毛布层10与人造皮革层11的厚度相同。

所述前包裹布4和后包裹布5的结构大小相同。

所述前包裹布4和后包裹布5均呈方形结构。

所述前包裹布4的左右宽度大于被子本体的左右宽度。

所述前包裹布4和后包裹布5的下边沿位置均缝合固定有提手8。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收纳的过程中,通过将被子本体由上至下卷起,然后将前包裹布4与后包裹布5分别覆盖在被子本体的前后面上,此时通过子扣6与母扣7实现前包裹布4与后包裹布5上边沿的固定扣合,然后再利用拉链9将前包裹布4与后包裹布5左右侧边的封闭连接,此时整个被子本体便可快速的收纳至前包裹布4和后包裹布5形成的袋体内,这样提高了整体的收纳速度,而且无需额外的收纳装置,因此非常便携;所述前包裹布4和后包裹布5均采用双层复合式结构,所述前包裹布4和后包裹布5均由绒毛布层10以及人造皮革层11缝合而成,利用人造皮革层11实现整体的包装防水,而绒毛布层10可以加长整个被子本体的覆盖面积,从而使得前包裹布4和后包裹布5的功效能加多样。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