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多功能筷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94737发布日期:2018-12-18 21:00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一次性多功能筷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一次性餐具,特别是一种同时兼具勺子、叉子功能的新型一次性筷子。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使用餐具的环保和卫生。随着外出用餐的情况增多,筷子又是与嘴直接接触的餐具,其卫生要求很高。餐厅为了减少人工清洗的成本以及时间,越来越多的餐厅都选择使用一次性筷子。常用的一次性筷子因其方便使用、能减少清洗不净导致的交叉感染而也成为了顾客在外出就餐时的极佳选择。

现有的一次性筷子,一般是简单的两条木棍,中间以易于破坏的方式进行连接,需要使用时,掰开进行使用。

而由于就餐场景的日趋丰富,有时也会需要用到勺子或叉子,此时或者餐厅单独提供一次性的餐具,或者用非一次性的餐具与一次性的筷子一起使用。

第一种方式,商家需要差异化准备各种餐具产品,需要在采购以及就餐前的分发上额外花费人力及资金,进而增加经营成本。

第二种方式,使得清洗成本以及时间上升,同样会增加经营成本,也不够卫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即在提供一种同时兼具勺子、叉子的一次性筷子。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一种一次性多功能筷子,其包含筷子本体,筷子本体分为头部和尾部,筷子本体尾部通过折断部连接延长体,延长体活动连接叉子和勺子;其中,延长体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卡固凸起,勺子和叉子与卡固凸起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供卡固凸起卡置其中的卡固槽;叉子和勺子与延长体相连接的一端在底面设置有第二卡固凸起,延长体顶部端面设置有供第二卡固凸起卡置其中的第二卡固槽。

该折断部为刻痕。

延长体与叉子和勺子通过软性折叠部相连接。

筷子整体为塑料,该软性折叠部为塑料,软性折叠部薄于其他位置。

筷子整体为木材,该软性折叠部为木材,软性折叠部薄于其他位置。

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如下。

同时兼具筷子和叉子以及勺子的功能,商家不需要差异化准备各种餐具产品,在满足了用餐者差异化要求的情况下,又不会过多的增加经营成本。另外,对于使用者来说,也是一种非常方便的、可以满足多种就餐需求的产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次性多功能筷子,其包含筷子本体1,其重点在于,筷子本体1分为头部11和尾部12,筷子本体1尾部11通过折断部13连接延长体14,折断部13一般为刻痕,以方便破坏折断。延长体活动连接叉子2和勺子3;这里的活动连接方式可以是现有的任何方式,例如转轴连接等,但是为了一次性餐具的成本和便利性考虑,在本实施例中,延长体14与叉子2和勺子3通过软性折叠部4相连接为佳,该软性折叠部4为相对较软的塑料或木材材质。例如,如果筷子本身为塑料材质,那么软性折叠部可以是比筷子本体、延长体以及叉子和勺子更薄的塑料,既可以方便的转动,甚至在使用时,可以将其破坏撕开。同样,如果筷子采用木材材质,那么软性折叠部也采用更薄的木材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多功能筷子,在收纳时,为了减少长度,便于储存和运输,通常可以将叉子2和勺子3折叠放置于延长体14的两侧。为了更好的固定,延长体14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卡固凸起141,勺子3和叉子2与卡固凸起141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供卡固凸起141卡置其中的卡固槽142,使得二者相互卡合固定。

叉子2和勺子3与延长体14相连接的一端在底面设置有第二卡固凸起143,延长体14顶部端面设置有供第二卡固凸起143卡置其中的第二卡固槽144。在想要使用叉子的时候,将叉子通过软性折叠部4翻折,通过第二卡固凸起143和第二卡固槽144的卡固关系固定即可进行就餐。

为了方便使用,可以通过折断部将延长体14与筷子本体1折断掰开,从而分别使用筷子和勺子3或者叉子2。

如不使用叉子,可以将叉子2维持与延长体14卡固连接的状态,而将勺子3翻折与延长体14顶部端面相连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