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井现场施工作业组合梯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38841发布日期:2019-02-12 21:20阅读:460来源:国知局
录井现场施工作业组合梯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天然气勘探和其它需要登高作业装置,具体地说是录井现场施工作业组合梯凳。



背景技术:

在综合录井日常施工中,经常需要站在一定的高度上进行作业。所谓高处作业是指人在一定位置为基准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国家标准GB/T 3608-2008《高处作业分级》规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作业,都称为高处作业。 "根据这一规定,在建筑业中涉及到高处作业的范围是相当广泛的。在建筑物内作业时,若在2m(石油工业定义在1.8m)以上的架子上进行操作,即为高处作业。为了便于操作过程中做好防范工作,有效地防止人与物从高处坠落的事故,根据建筑行业的特点,在建筑安装工程施工中,对建筑物和构筑物结构范围以内的各种形式的洞口与临边性质的作业、悬空与攀登作业、操作平台与立体交叉作业,以及在结构主体以外的场地上和通道旁的各类洞、坑、沟、槽等工程的施工作业,只要符合上述条件的,均作为高处作业对待,并加以防护。脚手架、井架、龙门架、施工用电梯和各种吊装机械设备在施工中使用时所形成的高处作业,其安全问题,都是各工程或设备的安全技术部门各自作出规定加以处理。对操作人员而言,当人员坠落时,地面可能高低不平。上述标准所称坠落高度基准面,是指通过最低的坠落着落点的水平面。而所谓最低的坠落着落点,则是指当在该作业位置上坠落时,有可能坠落到的最低之处。这可以看作是最大的坠落高度。因此,高处作业高度的衡量,以从各作业位置到相应的坠落基准面之间的垂直距离的最大值为准。

高处作业的保护措施是梯凳和安全带。但是,对于某些高度的施工来说,如1.8m 以下,在这个高度内如果需要动用高梯子系安全带,就会在各个方面限制人的动作,同时也会占用不必要的空间,而在综合录井施工中这种现象更为突出。所以,亟待有一种灵活方便的实用装置来解决此类问题。

综合录井仪是标准集装箱式的正压防爆房,尺寸8000×2500×2790mm。综合录井仪器房的内部是由机柜、计算机系统和电力控制系统组成的网络结构。操作人员在仪器房内进行的日常操作基本上都是计算机操作和化学分析实验,该类部分实验也需要在地质值班房内进行。综合录井所获得的各类信号都是经过传感器采集的,分布在钻井各部位的传感器经过信号线的架设直达录井仪器房,然后在仪器房房顶上经过整理再进入仪器房内部。在整个的施工操作中,无论是安装架设还是房内的日常操作,都离不开工作椅的支撑。常规的工作椅是基本上是靠背式的,尺寸600(高)×600mm(宽)×600(椅背高)。在安装架设中,录井有伸缩梯可以应用,用完后需要腾出空间存放。但是,在日常工作中,由于某些高度作业是不需要或是不必须用专业梯子的,否则会费时费力或是没有摆放支撑梯子的空间,操作人员习惯上或是只能踩在椅子上,或是在一个椅子上再叠放一个板凳类的垫高物方式进行一些操作,如上橱柜取物、换灯具、以及仪器房体的维护等等。操作椅是软的不适合踩踏,两个相同的操作椅也没法叠放;操作椅上垫高其它的物体也不安全,巴登虽然坐高稍微高点,但是稳定性差,所有这些都不适合登高作业用,其共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缺点:

①工作椅不易踩踏,高度调整有限,无法实现高度作业;

②工作椅的座面多为软料,踩踏稳定性差;

③在工作椅上叠放其它垫高物后的整体稳定性差,不安全;

④一般高度用梯子时没有必要,梯子用完后需要占据一定的存放空间,降低了物品的应用价值;

⑤梯子的基准面稳定性差,登高作业需要专人扶持,占用了人力资源;

⑥梯子的应用需要一定的撑扶空间,在狭隘的空间内无法施展;

⑦梯子的作用单一,无法实现一物多用的价值。

所以,在有限的高度内进行登高作业需要一种多用途的合理装置,以实现一物多用的价值。

经过检索专利文献,申请号:201520246791.6申请日:2015-04-22公开了一种高空作业平台的可折叠伸缩护栏,包括平台底座,包括由平台底座伸出的折叠护栏组、插入折叠护栏组内且与折叠护栏组滑动连接的伸缩护栏组,所述的折叠护栏组绕铰接点向内转动;所述的伸缩护栏组设置于折叠护栏组上方。

申请号:201610821176.2申请日:2016-09-13公开了一种带有可折叠平台的建筑施工用伸缩梯,包括第一梯架和第二梯架,所述的第一梯架和第二梯架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件;所述的第一梯架通过所述的连接件连接有第二平台,所述的第二梯架通过所述的连接件连接有第一平台;所述的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通过螺纹转轴活动连接。

申请号:201320338890.8申请日:2013-06-14一种建筑施工用折叠式可伸缩工具架,包括支腿及支撑板,支撑板底面的四角设置有连接座,支腿设置在连接座内,支腿通过连接座支撑在支撑板的四角,所述的支腿为可伸缩支腿,所述的支撑板为可折叠支撑板。

申请号:201510092136.4申请日:2015-02-28公开了一种可伸缩折叠作业平台,包括作业平台底框、侧支架、侧上门和伸缩扶手;通过侧支架和作业平台底框之间的转动连接、侧上门和侧支架之间的转动连接、伸缩扶手分别与侧支架和侧上门之间的滑动连接、以及各部件的机械限位和加强加固,实现作业平台可伸缩且可折叠,从而实现收车状态高度足够低、展开状态高度可达到作业要求,达到收车高度在500mm以下、展开高度在1100mm以上,解决一般作业平台安装空间较大致使作业机车超高和传统作业平台承载能力较小而不便同时多人多设备作业的问题。

以上公开专利文献虽然也能实现折叠和伸缩等功能,但在整体技术方案、技术效果和解决的技术问题上都与本实用新型不相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录井现场施工作业组合梯凳,在现场施工操作和日常应用中能够充分消除其上述多种不利因素,实现了一物多用的价值,提高了性价比。该梯凳安全可靠,作业应用效率高。该梯凳采用联轴两体组合,叠放为梯、合体为登,坐站合一,高度伸缩,方便实用。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录井现场施工作业组合梯凳,包括梯凳基体、梯凳旋转折放体,所述梯凳基体整体呈梯形台状,纵截面为直角梯形状,所述梯凳旋转折放体整体呈梯形台状,纵截面为直角梯形状,所述梯凳基体具有一个大台面和一个小台面,所述梯凳旋转折放体也具有一个大台面和一个小台面,其中梯凳基体的小台面和梯凳旋转折放体的长和宽均相同,所述梯凳旋转折放体利用自身的大台面和梯凳基体的小台面相互铰接在一起,当所述梯凳旋转折放体旋转到使梯凳旋转折放体的大台面和梯凳基体的小台面呈180°时,梯凳基体和梯凳旋转折放体共同组合成一个立方体状的凳子平台,当所述梯凳旋转折放体旋转到使梯凳旋转折放体的大台面和梯凳基体的小台面呈0°时,梯凳基体和梯凳旋转折放体共同叠合成一个大直角梯形台状的梯子。

所述梯凳旋转折放体整体呈三角形台状,纵截面为三角形状。

所述梯凳基体包括基体直撑柱、基体斜撑柱、基体伸缩腿、基体踏板,所述基体直撑柱、基体斜撑柱下端均套接所述基体伸缩腿,所述基体伸缩腿通过伸缩腿活销与基体直撑柱、基体斜撑柱连接固定;基体直撑柱、基体斜撑柱均设置两根,基体直撑柱、基体斜撑柱相互之间连接基体踏板。

所述基体伸缩腿底端设置底盘。

所述梯凳旋转折放体包括折放体直撑柱、折放体斜撑柱、折放体踏板,所述折放体直撑柱、折放体斜撑柱均设置两根,折放体直撑柱、折放体斜撑柱相互之间连接折放体踏板。

所述折放体直撑柱和基体直撑柱等长,所述折放体斜撑柱和基体斜撑柱等长,所述折放体斜撑柱通过第一联轴铰接在基体斜撑柱的上端。

当所述梯凳旋转折放体旋转到使梯凳旋转折放体的大台面和梯凳基体的小台面呈 180°时,梯凳旋转折放体的大台面和梯凳基体的小台面上放置一块活板。

所述活板通过第二联轴铰接在折放体直撑柱上。

所述折放体直撑柱还连接靠背,所述靠背包括靠背立柱、立柱伸缩杆、伸缩杆活销、竖撑、横撑,所述靠背立柱设置两根,分别连接在两根折放体直撑柱上,所述立柱伸缩杆在靠背立柱上端插入靠背立柱内,所述立柱伸缩杆通过伸缩杆活销连接固定在靠背立柱上;两根靠背立柱之间连接纵横交织的竖撑和横撑。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①梯凳易踩踏,高度调整灵活,可实现一定高度内的施工作业;

②梯凳的座面为硬料,踩踏稳定性好;

③梯凳折叠稳定性好,安全性能高;

④梯、凳两用,实用价值高;

⑤梯凳稳定性好,登高作业不需要专人扶持,解放了人力资源;

⑥梯凳可在狭隘的空间内折叠撑扶,占用操作空间小;

⑦梯凳作用广泛,实现了一物多用的价值。

录井现场施工作业组合梯凳在现场施工操作和日常应用中能够充分消除其上述多种不利因素,实现了一物多用的价值,提高了性价比。该梯凳安全可靠,作业应用效率高。该梯凳采用联轴两体组合,叠放为梯、合体为登,坐站合一,高度伸缩,方便实用。

录井现场施工作业组合梯凳可广泛应用于石油天然气勘探和其它需要登高作业的施工环境中,是综合录井日常工作、有限高度内登高作业、架设施工的重要安全性装置,同时,也可广泛应用在其它日常生活领域,是一种方便灵活的实用工具和设施。

附图说明

图1为录井现场施工作业组合梯凳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梯凳基体100、梯凳旋转折放体200、靠背300、活板400;

基体直撑柱101、基体斜撑柱102、基体伸缩腿103、伸缩腿活销104、底盘105、第一踏板106、第二踏板107、第三踏板108、第四踏板109;

折放体直撑柱201、折放体斜撑柱202、第五踏板203、第六踏板204、第七踏板205、第一联轴206、第二联轴207;

靠背立柱301、立柱伸缩杆302、伸缩杆活销303、竖撑304、横撑305。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配合附图说明如下,然而附图仅为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如附图1所示,录井现场施工作业组合梯凳,包括梯凳基体100、梯凳旋转折放体 200,所述梯凳基体整体呈梯形台状,纵截面为直角梯形状,所述梯凳旋转折放体整体呈梯形台状,纵截面为直角梯形状,所述梯凳基体具有一个大台面和一个小台面,所述梯凳旋转折放体也具有一个大台面和一个小台面,其中梯凳基体的小台面和梯凳旋转折放体的长和宽均相同,所述梯凳旋转折放体利用自身的大台面和梯凳基体的小台面相互铰接在一起,当所述梯凳旋转折放体旋转到使梯凳旋转折放体的大台面和梯凳基体的小台面呈180°时,梯凳基体和梯凳旋转折放体共同组合成一个立方体状的凳子平台,当所述梯凳旋转折放体旋转到使梯凳旋转折放体的大台面和梯凳基体的小台面呈0°时,梯凳基体和梯凳旋转折放体共同叠合成一个大直角梯形台状的梯子。

所述梯凳旋转折放体整体呈三角形台状,纵截面为三角形状。

所述梯凳基体包括基体直撑柱101、基体斜撑柱102、基体伸缩腿103、基体踏板,所述基体直撑柱101、基体斜撑柱102下端均套接所述基体伸缩腿,所述基体伸缩腿通过伸缩腿活销104与基体直撑柱、基体斜撑柱连接固定;基体直撑柱、基体斜撑柱均设置两根,基体直撑柱、基体斜撑柱相互之间连接基体踏板。基体踏板包括第一踏板106、第二踏板107、第三踏板108、第四踏板109。所述基体伸缩腿底端设置底盘105。

所述梯凳旋转折放体包括折放体直撑柱201、折放体斜撑柱202、折放体踏板,所述折放体直撑柱、折放体斜撑柱均设置两根,折放体直撑柱、折放体斜撑柱相互之间连接折放体踏板。折放体踏板包括第五踏板203、第六踏板204、第七踏板205。

所述折放体直撑柱和基体直撑柱等长,所述折放体斜撑柱和基体斜撑柱等长,所述折放体斜撑柱通过第一联轴206铰接在基体斜撑柱的上端。

当所述梯凳旋转折放体旋转到使梯凳旋转折放体的大台面和梯凳基体的小台面呈 180°时,梯凳旋转折放体的大台面和梯凳基体的小台面上放置一块活板400。

所述活板通过第二联轴207铰接在折放体直撑柱上。

所述折放体直撑柱还连接靠背300,所述靠背包括靠背立柱301、立柱伸缩杆302、伸缩杆活销303、竖撑304、横撑305,所述靠背立柱设置两根,分别连接在两根折放体直撑柱上,所述立柱伸缩杆在靠背立柱上端插入靠背立柱内,所述立柱伸缩杆通过伸缩杆活销连接固定在靠背立柱上;两根靠背立柱之间连接纵横交织的竖撑和横撑。

录井现场施工作业组合梯凳的主要组成部分有:基底面、折放面和靠背,活板为木质,其余不锈钢制。以活板为基准面,基底面和折放面的撑腿垂直接触地面,活板长600mm ×宽500mm×厚20mm。撑腿为不锈钢钢管,管外径50mm,壁厚5mm;底盘直径80mm,厚 10mm,加上靠背上的两个底盘共8个底盘支撑。

基底面。基底面为直角梯形,高750mm,下底长600mm×宽450mm,上底长600mm×宽300mm。在基底面上平衡排列踏板1、踏板2、踏板3和踏板4,四层踏板,踏板面和四个撑脚连接,供攀高踩踏用。其中踏板;踏板间距平衡排列,3mm厚不锈钢板材质,焊接在四面撑脚上。基底面的底部有伸缩杆收缩在撑脚内,材质为钢管,外径39mm,长250mm,拉出后弹簧锁销固定,压迫弹簧锁销则缩回,用来延长凳体高度,底盘和伸缩杆一体。伸缩杆拉出后的基底面整体高度为1000mm。

折放面。折放面为倒置的直角梯形,高750mm,下底直接连接底盘,上底长600mm ×宽300mm。折放面和基底面通过联轴1连接,折放后,折放面的上底和基底面的上底吻合。在折放面上平衡排列踏板5、踏板6、踏板和踏板7,三层踏板,踏板间距250mm,踏板面和四个撑脚连接,折合后供攀高踩踏用。

靠背。靠背的整体材质为不锈钢钢管,外径50mm,壁厚5mm。靠背长750mm×宽500mm。活板通过联轴2活动和靠背连接。靠背和折放面为固定连接,斜度10°。靠背折放到基底面前部,和基底面并列,此时活板垂向水平面。靠背折回坐姿后,活板水平折放到基底面和折放面上,供坐着操作使用。靠背的撑腿上部有伸缩杆收缩在撑脚内,材质为钢管,外径39mm,长250mm,拉出后弹簧锁销固定,压迫弹簧锁销则缩回,用来延长靠背长度和基底面撑高一样,底盘和伸缩杆一体。伸缩杆拉出后的靠背整体长度为1000mm。靠背撑脚间有固定撑,固定撑材质为直径30mm的不锈钢钢管,以坐姿高度的靠背中间为基准为一横撑,纵向焊接两个竖撑,竖撑间距200mm。中间横撑向上居中位置再配接一个竖撑,靠近伸缩杆底盘处为一横撑。

录井现场施工作业组合梯凳通过折合面和基底面的折放实现了高度伸缩,伸缩杆拉出后整体高度可达1750mm,在安全作业高度以内。梯凳结构可以为座椅、可以为蹬梯,组合应用,一体两用,实用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其他运用本实用新型专利精神的等效变化,均应俱属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