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干烧蒸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54064发布日期:2018-11-16 21:04阅读:1728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干烧蒸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具,尤其涉及一种防干烧蒸锅。



背景技术:

人们在蒸煮饭菜过程中,有时离开厨房后会忘记关火,时间久后将造成蒸锅干烧,由此导致饭菜焦糊,锅体被烧坏,甚至引发火灾。目前,已有部分蒸锅采用了防干烧报警器,其通过传感器检测锅体温度,当蒸锅内干水后,锅体温度急剧上升,由此触发报警器报警。由于厨房为高温、高湿、高油等不利环境,传感器在这样的条件下容易损坏,由此导致报警器失效,这使得现有防干烧蒸锅的报警器可靠性不够理想,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干烧蒸锅,以便提高其报警器的可靠性。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防干烧蒸锅,包括锅体,锅体配置有水位探测腔,且锅体与水位探测腔的底部连通,水位探测腔内安装第一探杆和第二探杆,第一探杆的探杆体接口端和第二探杆的探杆体接口端电连接至报警器的相应探测端口,第一探杆的探杆体探测端和第二探杆的探杆体探测端位于设定的安全水位线,以便通过第一探杆的探杆体探测端和第二探杆的探杆体探测端与水体的短接状态改变来触发报警器。

较优地,锅壁的底部开设过水孔来使得锅体与水位探测腔连通。

较优地,水位探测腔的腔壁与锅体的锅壁焊接固定。

较优地,水位探测腔配置有顶塞。

较优地,第一探杆的探杆体和第二探杆的探杆体分别为铝杆。

较优地,第一探杆和第二探杆分别配置有探杆外套。

较优地,第一探杆的探杆外套和第二探杆的探杆外套分别为塑胶套。

较优地,报警器安置于水位探测腔的顶部。

较优地,报警器为声光报警器。

较优地,报警器的报警电路包括蜂鸣器、发光二极管及三极管,其中串接的第一电阻和发光二极管并接于蜂鸣器的正端和负端之间,蜂鸣器的正端连接电源正端,蜂鸣器的负端接三极管的集电极,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的基极经串接的第二电阻、第三电阻接至电源正端,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的节点引出第一探测端口来连接第一探杆的探杆体接口端,报警器的接地端引出第二探测端口来电连第二探杆的探杆体接口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防干烧蒸锅采用普通的导体探杆来检测锅内水位,当其低于安全水位线时可以触发报警,探杆不仅结构简单、成本低,而且对于环境适应性好,其不易损坏,因而有助于提高报警器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防干烧蒸锅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锅体的纵向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2中I-I剖面示意图;

图4是图2中第一探杆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第二探杆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报警器的报警电路第一状态示意图;

图7是图1中报警器的报警电路第二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详细说明。

同时参见图1~图5,示出本实用新型防干烧蒸锅的基本结构。该防干烧蒸锅包括锅体2,锅体2选配锅盖1来盖住锅体2,其中锅盖1配置有防烫的锅盖顶11。上述的锅体2配置有水位探测腔3,具体可以将水位探测腔3的腔壁3 1与锅体的锅壁21焊接固定。锅壁21的底部开设过水孔22,使得锅体2与水位探测腔3连通,由此两者的水位可保持在同一高度。水位探测腔3配置有顶塞32,水位探测腔3内安装第一探杆5和第二探杆6,其中第一探杆5由探杆体51(导体)和探杆外套52构成,其中第二探杆5由探杆体61(导体)和探杆外套62构成,其中探杆外套52、62可分别为塑胶套,探杆体51、52可分别为铝杆,它们的探测端可分别设置球形探头。第一探杆5的探杆体接口端(此处为顶端)和第二探杆6的探杆体接口端(此处为顶端)穿过顶塞32后电连接至报警器4的相应探测端口,第一探杆5的探杆体探测端(此处为底端)和第二探杆6的探杆体探测端(此处为底端)位于设定的安全水位线,这样可以通过第一探杆5的探杆体探测端和第二探杆6的探杆体探测端与水体的短接状态的改变来触发报警器。

当锅体2与水位探测腔3内的水位高于安全水位线时,第一探杆5的探杆体探测端和第二探杆6的探杆体探测端在水体中,两者短路,报警器不报警;当锅体2与水位探测腔3内的水位低于安全水位线时,第一探杆5的探杆体探测端和第二探杆6的探杆体探测端离开水体,两者断路,由此触发报警器报警。

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普通的导体探杆来检测锅内水位,当锅内水位低于安全水位线时可以触发报警,探杆结构简单,成本低,对于使用环境的要求较低,其不易损坏,有助于提高蒸锅防干烧报警器的可靠性。

上述实施例中,报警器4可以方便地安置于水位探测腔3的顶部。可以理解的是,报警器4也可以安置于其它的地方,例如锅体2的其它部位、锅盖1上或是灶具(图未示出)等的地方,以适于可靠固定及便于与第一探杆5和第二探杆6电连接为准。其中,第一探杆5探杆体和第二探杆6的探杆体与报警器4的探测端口之间可以简单地采取常规的插孔-插销方式电连接,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报警器4具有外壳和安装于外壳中的电路板(图1~图2中仅示意性地示出外壳),其中外壳和的电路板安装方式可以采用习知的常规技术,电路板的报警电路可以采取多种方式(优选地采用声光报警方式)。以下为一较优的报警电路,其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的特点。

同时参见图6、图7,示出本实用新型报警器的报警电路的一种电路实例。该报警电路包括蜂鸣器LS1、发光二极管D1、三极管T1等元件,其中串接的电阻R1和发光二极管并接于蜂鸣器LS1的正端和负端之间,蜂鸣器LS1的正端连接电源正端VCC,蜂鸣器LS1的负端接三极管(NPN型)T1的集电极,三极管T1发射极接地,三极管T1基极经串接的电阻R2、电阻R3接至电源正端VCC,其中电阻R2和电阻R3的节点(两者公共端)引出第一探测端口P1,接地端引出第二探测端口P2,第一探测端口P1和二探测端口P2分别电连接第一探杆5的探杆体接口端和第二探杆6的探杆体接口端。电源可为可充电电池,其中VCC=12V,R1=100Ω,R2=R3=4.7kΩ,当然也可采取其它参数组合。

如图6所示,当锅体2与水位探测腔3内的水位高于安全水位线时,第一探杆5的探杆体探测端和第二探杆6的探杆体探测端在水体中,两者短路。由此,电阻R2、R3的节点的短接至地,三极管T1基极为低电位,由此三极管T1截止,蜂鸣器LS1、发光二极管D1和电阻R1串联支路断开,蜂鸣器LS1、发光二极管D1不工作,即报警器不报警。

如图7所示,当锅体2与水位探测腔3内的水位低于安全水位线时(水位进一步下降将形成干烧),第一探杆5的探杆体探测端和第二探杆6的探杆体探测端离开水体,两者断路。由此,电阻R2、R3分压后的节点电位为高电位,三极管T1基极为高电位,此时三极管T1导通,蜂鸣器LS1、发光二极管D1和电阻R1串联支路形成电流回路,由此触发报警器报警,即蜂鸣器LS1发声、发光二极管D1发光报警,由此提示用户及时采取措施。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报警电路的电源配置有开关K1,其可以接于电源正端VCC。按下开关K1时,报警器才可能得电工作;断开开关K1,报警器失电不工作;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