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太阳灶配套使用的专用炊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39775发布日期:2018-10-12 21:55阅读:76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炊具,特别是涉及一种与太阳灶配套使用的专用炊具。



背景技术:

太阳灶是通过太阳聚光获取热量,进行炊事烹饪的一种装置。正常使用与煤气灶速度相似。太阳灶的推广在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方面皆具有明显优势,是国家提倡节能环保的产品。然而就农村目前形势而言,太阳灶却没有得到普及。经过走访调查,太阳灶之所以未被广泛使用的原因是:①民众节能环保观念滞后。②受场地限制,更适合有庭院的家庭使用。③天气的影响大,有效使用时间短。④没有专用配套炊具和高效的烹调方法,使用上的不便利导致不能快速推广。

而且,太阳灶在晴朗天气下一般从上午十点就可以开始使用,其对炊具没有特殊要求,一般的家用锅、水壶都可以正常使用,但太阳灶的特性决定了一些普通的家用炊具无法高效使用,进而阻碍自身的发展。

一般家庭做饭,通常是一边做饭,一边做菜,同时进行,以缩短烹调时间。而使用太阳灶时,只能进行其中的一项。就北方举例,主食一般是米饭和面食。面饭如包子、馒头,从水沸腾到出锅大约30—50分钟左右,米饭需要时间还要长一点,然后再炒菜,用时较长,长时间在太阳下烹饪会引发身体不适。普通太阳灶由于需要调整灶体反射阳光的角度,做饭的有效时间是20—40分钟左右,虽现已经发明出自动追踪阳光的太阳灶,可成本较高,不利于一般家庭使用。

而且太阳灶的火力不能够自如调节,有时炒菜的时候菜或者水放多了,热量吸收的快,火候很不好掌控,有时炒菜的时候天上的云遮住了太阳,后续温度一时上不来,影响食物口感。太阳灶本身的不足和天气的影响无不制约着它的发展。阻碍太阳灶发展的最主要的三个问题:使用太阳灶烹饪时间长,户外高温操作引发身体不适。太阳灶受天气影响大,温度变化或影响食物口感。普通炊具保温效果差,热效率低。

为解决阻碍太阳灶发展的问题,使节能环保项目得到更好的发展,除了广泛宣传外,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外,急需解决与太阳灶配套的炊具问题,来快速推广使用太阳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太阳灶配套使用的专用炊具,该炊具利用太阳能加热,操作方便,使用便捷,具有烹饪、储能保温等多种功能,克服了现有技术的诸多缺陷,提高了太阳能的利用率。

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与太阳灶配套使用的专用炊具,包括加热锅、导热储能装置和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锅由锅体和连接板组成,所述的连接板固定在锅底部位,该连接板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卡翼;所述的导热储能装置由导热储能板和外套板组成,所述的外套板沿圆周方向设有多个卡柱,导热储能板与卡柱连接固定套在外套板内;保温装置是一直径大于加热锅锅体的保温锅,该保温锅的内壁设有保温层,使用时导热储能装置置于太阳灶上,连接板上的卡翼与外套板的卡柱插接,加热锅置于导热储能装置上,实现做菜做饭的功能,烹调完毕后将保温锅套装在加热锅外部,储存热能。

作为优选,所述的连接板沿圆周方向设置有三个卡翼。

作为优选,所述的三个卡翼之间的夹角为120度。

作为优选,所述的外套板上设置有六个卡柱,六个卡柱之间的夹角为60度。

作为优选,所述的六个卡柱分为连接板卡柱和导热储能板卡柱,连接板卡柱与导热储能板卡柱间隔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的连接板卡柱与导热储能板之间留有用于插接连接板的缝隙,连接板的卡翼插接在连接板卡柱的缝隙内,导热储能板卡柱直接弯折包覆在导热储能板上。

作为优选,导热储能板是金属板。

作为优选,所述的保温锅上带有锅盖,保温锅的一侧设有用于卡接加热锅手柄的卡槽,保温锅锅体内分为一层或两层。

作为优选,两层保温锅体内的夹缝间填充有保温材料。

作为优选,所述的导热储能装置设置为两套,一个做饭,另一个烧菜。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炊具外套板通过导热储能板卡柱与导热储能板固定连接,通过连接板卡柱与加热锅锅底的连接板连接,加热锅锅底稳固地放置在导热储能板上与太阳灶配套使用,传热快,温度变化平缓。设置导热储能铁板,在导热储能铁板和太阳灶的双重作用下,炒菜时的温度不易下降,并且热能持续稳定,能及时满足菜品对火候的要求利于太阳灶的推广。做完饭后将加热锅套装在保温装置内,减少热量散失,高效利用能源。同时使用两套炊具,可实现菜、饭烹饪同步进行,缩短烹饪时间。

本实用新型将太阳灶的光能转换成热能,有利于节省石化能源、保护环境,新型配套炊具通过导热储能铁板把热能暂时储存起来,利用保温装置减弱热量的散失,做到了利用单个太阳灶同时烹饪主、副食,从而达到节省时间,提高火力,充分利用太阳能量的目的,也进一步促进了太阳灶走进千家万户。在太阳灶技术成熟的大前提下,该炊具方便适用、经济高效、节能环保、简单易制、干净卫生。同时具有“吸能”、“储能”和“保温”的功能,从根本上上解决了现有技术阻碍太阳灶发展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加热锅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保温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是连接板结构示意图。

图6是导热储能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A-A向剖视图。

图8是显示连接卡柱与导热储能板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标记:保温锅锅盖1,手柄2,柄翅3,加热锅4,导热储能装置5,保温装置6,保温层7,卡槽8,连接板9,卡翼10,连接板卡柱11,导热储能板卡柱12,导热储能板13,外套板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下述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各部件的结构、尺寸、设置位置及形状都是可以有所变化的,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凡根据本实用新型原理对个别部件进行的改进和等同变换,均不应排除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外。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与太阳灶配套使用的专用炊具,其结构参见附图1-7,由加热锅4,导热储能装置5,保温装置6组成。

① 加热锅4

见图1,图2,加热锅4选用不锈钢加热锅体,由锅体和连接板9组成,它的一侧焊接柄翅3,柄翅3与手柄2为一体,方便放入保温装置内。连接板9选用圆形铁板,该圆形铁板沿圆周方向设置有三个卡翼10,三个卡翼沿圆形铁板的圆周方向等分,卡翼于卡翼之间的夹角为120度,连接板9粘接固定在锅体底部。加热锅体的尺寸和家用普通锅具相当,底部为黑色。

②导热储能装置5

导热储能装置5由导热储能板13和外套板14组成,外套板14选用圆形薄铁板,沿圆形薄铁板圆周方向设置六个卡柱,六个卡柱之间的夹角为60度。六个卡柱分为连接板卡柱11和导热储能板卡柱12,如图5、图6、图7所示,连接板卡柱11和导热储能板卡柱12间隔设置,连接板卡柱11留有用于插接连接板9的缝隙,连接板9的卡翼10插接在连接板卡柱11的缝隙内,导热储能板卡柱12直接弯折包覆在导热储能板13上。通过导热储能板卡柱12将导热储能板13套在外套板14内,导热储能装置5在加热时迅速聚能储热,使得加热锅体离开热源后,导热储能板13仍能缓慢均匀地散热,使加热锅体内在一定时间持续保持沸腾状态,达到如同在热源上继续烹饪的功效。

对比各类金属的比热容、普遍性,且考虑到生产成本和加工的便利条件,本实施例的导热储能板13选用导热效果好、成本低的铁板。考虑到灶面的锅圈、支架负荷问题(10kg左右),导热储能板13设置为厚度为两厘米的黑色圆形铁板,直径保持在17~20cm左右(总质量可保持在3~5kg),其黑色的外层能够减少光的透射,增加反射光波,提高热效率。

不锈钢加热锅锅底的直径与导热储能板13(铁板)匹配,导热储能板13表面光滑平整,和锅底紧密接触,以防止能源流失,最大效率的传递热量。移动时可用钳子等工具夹持导热储能板12。本实施例的导热储能板13(铁板)通常准备两块,分别用于主食烹饪和副食烹饪。

③保温装置6

保温装置6能够最大限度的防止热量散失,提高烹饪效率,更好的节约利用能源。

见图1、图3,保温装置6是比加热锅直径大一号的圆柱形双层不锈钢锅体,该圆柱形不锈钢锅锅体的内壁设有一层保温层7,保温层7选用岩棉类耐热材料,保温锅体上带有锅盖1,可以扣住加热锅体。保温锅体一侧设有用于卡接加热锅手柄的卡槽8,保温锅体内分为一层或两层。两层保温锅体内的夹缝间填充保温材料,用以提高其保温性能。使用时将导热储能装置5置于太阳灶上,连接板9上的卡翼10与外套板14的连接板卡柱11插接,加热做饭。

导热储能装置5设置为两套(两块铁板),一个做饭,另一个烧菜。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

使用时,可以依据天气状况和做饭时间,提前把两块储能铁板和加热锅同时放在太阳灶上,其中一块铁板扣好锅体。锅内放水,设置好角度,使之在恰当的时间能够被阳光加热,直至水开。水开后做面食只需要15分钟。如果做米饭,需先将盛米的盆放入锅内,等锅内的水再次烧开后端离太阳灶,放入保温锅内利用导热储能板吸收的太阳能的热量把饭做熟。烹饪副食的炊具为平底铁锅,底部平滑,涂为黑色,尺寸与加热锅相同,底部带搭扣可以扣紧储能铁板。做饭的同时把平底炒锅放在太阳灶的储能铁板上,达到炒菜温度后可以开始炒菜。

在导热储能铁板和太阳灶的双重作用下,炒菜时的温度不易下降,并且热能持续稳定。能及时满足菜品对火候的要求,通过增减导热储能铁板做适当调整,达到对火力调控的目的。此外,平底炒锅的使用,还能够满足年轻人对烧烤,铁板等菜品的需求,满足各年龄段的使用需求,利于太阳灶的推广。

以上是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