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堵塞效果理想的饮品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97313发布日期:2018-11-02 21:10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饮品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饮品机。



背景技术:

现有饮品机一般包括水箱及为水箱供水的锅炉,所述锅炉上设有锅炉出水口,所述锅炉出水口处设有单向出水阀,所述单向出水阀具有液流单向通过功能,当阀芯发生偏斜、阀芯与阀体或阀芯与阀罩贴合过紧时,单向出水阀的进水通道或出水通道可能会出现堵塞,从而引起锅炉出水不畅,影响饮品冲泡,同时锅炉内压力也会不断变大,用户使用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堵塞效果理想的饮品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堵塞效果理想的饮品机,包括水箱及为水箱供水的锅炉,所述锅炉上设有锅炉出水口,所述锅炉出水口处设有单向出水阀,其中,所述单向出水阀包括阀芯、阀体和阀罩,所述阀罩与锅炉出水口密封配合,阀体密封连接于阀罩上,所述阀芯位于阀体与阀罩围成的腔体内,所述单向出水阀上设有防堵塞结构,所述防堵塞结构包括设置在阀芯与阀体之间的间隙不等的出水通道。

优选的,所述阀芯包括第一阀杆及与第一阀杆连接的密封部,所述第一阀杆伸入阀体的出水通道内,且可沿轴心方向相对于阀体运动,所述阀罩上设有与锅炉出水口连通的进水孔,所述密封部密封阀罩的进水孔。

优选的,所述阀体的内壁设有多条由径向向中心延伸的凸筋,所述第一阀杆与凸筋的端部配合;或者,所述第一阀杆呈横截面为一字形、Y字形、十字形或发散式多筋条形,所述阀体的内壁呈截面圆形。

优选的,所述防堵塞结构还包括设于密封部与第一阀杆之间的台阶部,所述台阶部位于阀体的出水通道外。

优选的,所述台阶部的直径小于阀体的内壁的直径,且大于凸筋端部的直径;或者,所述台阶部的直径小于第一阀杆的筋条端部直径。

优选的,所述阀芯还包括连接于密封部另一端的第二阀杆,所述第二阀杆伸入阀罩的进水孔,且可沿轴心方向相对于阀罩运动,所述防堵塞结构还包括第二阀杆与进水孔内壁之间设置的间隙不等的进水通道。

优选的,所述第二阀杆呈横截面为一字形、十字形、Y字形或发散式多筋条形;或者,所述进水孔的内壁设有多条由径向向中心延伸的凸筋,所述第二阀杆与凸筋的端部配合。

优选的,所述锅炉出水口处设有三通,所述三通包括进水通路、进气通路及外排通路,所述进水通路与锅炉出水口连接,所述单向出水阀设于三通的进水通路上,所述阀体与三通的进水通路一体成型,所述进气通路上设有单向进气阀,所述单向进气阀上也设有所述防堵塞结构。

优选的,所述单向出水阀还包括套设于阀芯上的弹簧及第一密封圈,所述弹簧位于阀芯与阀体之间,所述第一密封圈位于阀芯与阀罩之间,所述阀体与阀罩之间设有限位连接结构及第二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限位连接结构包括设于阀罩侧壁上的弧形开口、设于阀体外壁上的环槽和通过弧形开口插入环槽内的固定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 本实用新型所述单向出水阀上设有防堵塞结构,所述防堵塞结构包括设置在阀芯与阀体之间的间隙不等的出水通道,通过设置间隙不等的出水通道,既可以用于通过冲泡饮品所需的冲泡液流,也可以避免阀芯与阀体内壁之间相互贴合形成紧密配合造成堵塞,使得单向出水阀不易堵塞,锅炉出水顺畅,锅炉内部压力保持正常;此外,所述出水通道的间隙不等,可以避免阀芯相对阀体偏斜,使得阀芯相对阀体移动平稳顺畅,单向出水阀的单向出水功能可以稳定实现。

2.通过阀芯的密封部密封阀罩的进水孔,使得当水泵工作时,锅炉内压力变大,冲开密封部,液体从进水孔流出进入单向阀内,而第一阀杆与阀体之间设有间隙不等的出水通道,液体进而可以通过出水通道流出,液体流动过程顺畅,不会出现堵塞;当水泵停止工作,锅炉内压力变小,密封部又重新密封进水孔,阻止水流通过,实现出水阀的单向出水功能。

3. 通过在所述阀体的内壁设有多条由径向向中心延伸的凸筋,所述第一阀杆与凸筋的端部配合,凸筋与阀体内壁之间形成内径不等的出水通道,在第一阀杆伸入阀体与凸筋的端部配合时,第一阀杆与阀体出水通道之间形成所述防堵塞结构;或者,通过将所述第一阀杆横截面设为一字形、Y字形、十字形或发散式多筋条形,所述阀体的内壁呈截面圆形,在第一阀杆伸入阀体的出水通道时,第一阀杆与阀体之间形成间隙不等的出水通道,形成所述防堵塞结构。

4. 通过在所述密封部与第一阀杆之间设置台阶部,且台阶部位于阀体的出水通道外,使得所述密封部不会直接与阀体贴合,进一步保证阀体不会出现堵塞,增大了第一阀杆与阀体之间的液体流动间隙,同时提升了阀体单位时间内的液体流量。

5. 通过将所述台阶部的直径设为小于阀体的内壁的直径,且大于凸筋端部的直径,既保证所述台阶部不会伸入阀体内,使得阀芯的密封部与阀体端部接触而堵塞阀体的出水通道,也不会出现因台阶部直径过大抵靠阀体时堵塞阀体的出水通道,并且即使台阶部抵靠阀体端部,液体可以经凸筋与阀体内壁之间的间隙通过,也不会出现堵塞;当所述台阶部的直径小于第一阀杆的筋条端部直径时,第一阀杆的筋条与阀体内壁形成间隙不等的出水通道,台阶部与阀体端部之间形成辅助出水通道,阀体通过液体流量变大。

6. 所述防堵塞结构还包括第二阀杆与阀罩进水孔内壁之间设置的间隙不等的进水通道,所述进水通道底部与锅炉出水口连通,第二阀杆经进水通道伸入锅炉出水口,锅炉内的液体可以经所述进水通道进入单向出水阀内,第二阀杆不会抵靠进水孔内壁,避免了锅炉出水口端堵塞,防止锅炉内压力变大。

7. 通过将所述第二阀杆横截面设为一字形、十字形、Y字形或发散式多筋条形,或者,在所述进水孔的内壁设有多条由径向向中心延伸的凸筋,使得第二阀杆与进水孔内壁之间可以形成间隙不等的进水通道,第二阀杆与进水孔内壁配合时不会出现堵塞,避免锅炉出水口端堵塞。

8. 通过在三通的进气通路上设置单向进气阀,且在所述单向进气阀上设置所述防堵塞结构,使得所述三通进气通路进气顺畅,配合三通已有的进水过程,在饮品胶囊内加速粉末混合溶解,可以产生更理想的饮品冲泡效果,浆液排出阶段,向胶囊内通气可以加速饮品排出速度,提升浆液排出率,减少浪费。

9. 通过在阀芯与阀罩之间设置第一密封圈,第一密封圈可以增加密封部的密封性,防止液体从阀芯与阀罩之间溢出,使得出水阀的单向出水作用更理想;所述阀体与阀罩之间设有限位连接结构及第二密封圈,其中限位连接结构可以防止阀罩相对阀体脱落,而第二密封圈可以增加阀体与阀罩连接处气密性,防止气体溢出。

10. 通过设于阀罩侧壁上的弧形开口、设于阀体外壁上的环槽和通过弧形开口插入环槽内的固定件组成限位连接结构,一方面限位连接结构可以避免阀罩相对阀体脱落,另一方面,通过在环槽内插入固定件的方式实现限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并且,固定件插入弧形开口内不会出现转动,可以保证限位连接结构作用更加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饮品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锅炉、单向出水阀的分解图;

图3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单向出水阀的结构图;

图4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阀芯的结构图;

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阀罩的剖视图;

图6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阀芯的结构图;

图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所述阀芯的主视图;

图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所述阀芯的左视图;

图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所述锅炉、单向出水阀、三通和单向进气阀的分解图;

图1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所述单向出水阀、单向进气阀和三通的剖视图。

图中所标各部件名称如下:

1. 机座;2. 冲泡头;3. 进水刺针;4. 引出刺针;5. 冲泡杯;6. 出浆嘴;7. 接水盘;8. 胶囊收纳盒;9. 水箱;10. 水泵;11. 锅炉;12. 锅炉出水口;13. 单向出水阀;14. 阀芯;15. 阀体;16. 阀罩;17. 出水通道;18. 第一阀杆;19. 密封部;20. 第二阀杆;21. 凸筋;22. 弹簧;23. 第一密封圈;24. 第二密封圈;25. 弧形开口;26. 环槽;27. 卡簧;28. 台阶部;29. 三通;30. 进水通路;31. 进气通路;32. 外排通路;33. 单向进气阀;34.锅炉进水口;35.安装支架;36. 进水孔;37.阀罩侧壁;38.阀罩底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防堵塞效果理想的饮品机,所述饮品机为卧式饮品机,包括机座1、冲泡头2、供水组件和控制单元,所述冲泡头2、供水组件及控制单元均设置在机座1上,所述供水组件提供水至冲泡头2,所述供水组件与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冲泡头2设有进水刺针3和引出刺针4,且所述进水刺针3与引出刺针4均横向设置于冲泡头2的同一侧,且引出刺针4位于进水刺针3下方,其中,胶囊饮品机还包括用于容纳所述胶囊的冲泡杯5,所述进水刺针3插入胶囊内并将液流引入胶囊冲泡腔,冲泡好的饮品浆液由引出刺针4引出,并经设于机座1上的出浆嘴6流出,所述出浆嘴6下方的机座1上设有接水盘7,冲泡杯5下方靠近接水盘7处设有胶囊收纳盒8,方便对冲泡杯5内脱包掉下的胶囊进行收纳。

如图1所示,所述供水组件包括水箱9、与水箱9连接的水泵10和与水泵10连接的锅炉11,水箱9中的水在水泵10的作用下,进入锅炉11加热,锅炉11内的热水在水泵10作用下通过进水刺针3引入胶囊内,溶解或者萃取胶囊内的物料形成饮品,进水刺针3持续向胶囊内注入液流,使得胶囊内部存在一定的压力,最后推动混合后的饮品从引出刺针4引出胶囊。

如图2所示,所述锅炉11底部设有锅炉进水口34,锅炉11顶部设有锅炉出水口12,锅炉11侧壁设有安装支架35,所述锅炉出水口12处设有单向出水阀13,其中,所述单向出水阀13包括阀芯14、阀体15和阀罩16,所述阀罩16与锅炉出水口12密封配合,阀体15密封连接于阀罩16上,所述阀芯14位于阀体15与阀罩16围成的腔体内,所述单向出水阀13上设有防堵塞结构,所述防堵塞结构包括设置在阀芯14与阀体15之间的间隙不等的出水通道,所述间隙不等的出水通道由阀芯14与阀体15相互配合形成。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通过设置间隙不等的出水通道,既可以用于通过冲泡饮品所需的冲泡液流,也可以防止阀芯14与阀体15之间出现紧密配合造成堵塞,因此锅炉11出水顺畅,内部压力始终保持安全范围内;此外,所述出水通道的间隙不等,可以避免阀芯14相对阀体15偏斜,使得阀芯14相对阀体15移动平稳顺畅,单向出水阀13的单向出水功能可以稳定实现。

如图2-5所示,所述阀芯14包括第一阀杆18及与第一阀杆18连接的密封部19,所述第一阀杆18伸入阀体15的出水通道17内,且可沿轴心方向相对于阀体15运动,所述阀罩16包括阀罩侧壁37和阀罩底壁38,所述阀罩16上设有与锅炉出水口12连通的进水孔36,所述进水孔36设于阀罩底壁38中心,所述密封部19密封阀罩16的进水孔36。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当水泵10工作时,锅炉11内压力变大,冲开密封部19,液体从进水孔36流出进入单向阀内,而第一阀杆18与阀体15之间设有间隙不等的出水通道,液体进而可以通过出水通道流出,液体流动过程顺畅,不会出现堵塞;当水泵10停止工作,锅炉11内压力变小,密封部19又重新密封进水孔36,阻止水流通过,实现出水阀的单向出水功能。所述阀芯14还包括连接于密封部19另一端的第二阀杆20,所述第二阀杆20伸入阀罩16的进水孔36,且可沿轴心方向相对于阀罩16运动。

如图3所示,所述阀体15的内壁设有多条由径向向中心延伸的凸筋21,所述凸筋21数量为2-6条,本实施例选4条,横截面为十字形,所述第一阀杆18与凸筋21的端部配合,工作稳定,不易偏斜,凸筋21与阀体15内壁之间形成内径不等的出水通道,在第一阀杆18伸入阀体15与凸筋21的端部配合时,第一阀杆18与阀体15出水通道17之间形成所述防堵塞结构。

如图2所示,所述单向出水阀13还包括套设于阀芯14上的弹簧22及第一密封圈23,所述弹簧22位于阀芯14与阀体15之间,所述第一密封圈23位于阀芯14与阀罩16之间,所述阀体15与阀罩16之间设有限位连接结构及第二密封圈24。通过在阀芯14与阀罩16之间设置第一密封圈23,第一密封圈23可以增加密封部19的密封性,防止液体从阀芯14与阀罩16之间溢出,使得出水阀的单向出水作用更理想。所述阀体15与阀罩16之间设有限位连接结构及第二密封圈24,其中限位连接结构可以防止阀罩16相对阀体15脱落,而第二密封圈24可以增加阀体15与阀罩16连接处气密性,防止气体溢出。

如图2所示,所述限位连接结构包括设于阀罩16侧壁上的弧形开口25、设于阀体15外壁上的环槽26和通过弧形开口25插入环槽26内的固定件,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一方面可以避免阀罩16相对阀体15脱落,另一方面,通过在环槽26内插入固定件的方式实现限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所述固定件具体为卡簧27,卡簧27具有弹性,方便进行安装与拆卸,并且一旦卡入不易松脱,并且,卡簧27插入弧形开口25内不会出现转动,可以保证限位连接结构作用更加稳定可靠。

本实施例中,所述饮品机设有胶囊识别功能,冲泡头2上设有识别装置,识别装置具体为红外线识别头,识别头通过红外线识别胶囊表面的微型码,所述微型码为印刷于胶囊密封膜片表面的OID码,以获取与冲泡相关的参数信息,并将信息传递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获取相关信息后调用对应冲泡程序进行冲泡,冲泡程序对于不同的豆浆、奶茶或咖啡饮品,使用相应冲泡程序可以产生更加理想的冲泡效果。

可以理解的,所述饮品机为立式胶囊饮品机,所述冲泡头2内部设有进水刺针3,所述冲泡杯5内设有引出刺针4,所述胶囊的中心轴线竖直设置,即胶囊立式放置,所述胶囊结构竖向放置时,液流自上向下流出冲泡物料粉体形成饮品,所述冲泡杯5内也可以不设引出刺针4,冲泡好的浆液直接从胶囊底部的出浆通道流出进入出浆嘴6。

可以理解的,所述饮品机还可以是豆浆机、咖啡机、奶茶机等。

可以理解的,所述凸筋21数量可以为2、3、5、6条。

可以理解的,所述第一阀杆18呈横截面为一字形、Y字形、十字形或发散式多筋条形,所述阀体15的内壁呈截面圆形,当所述阀体15的内壁呈截面圆形时,在第一阀杆18伸入阀体15的出水通道17时,第一阀杆18与阀体15之间形成间隙不等的出水通道17,不易出现堵塞。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 阀芯14的密封部19与第一阀杆18之间设有台阶部28。

如图6所示,所述防堵塞结构还包括设于密封部19与第一阀杆18之间的台阶部28,所述台阶部28位于阀体15的出水通道17外,使得所述密封部19不会直接与阀体15贴合,进一步保证阀体15不会出现堵塞,增大了第一阀杆18与阀体15之间的液体流动间隙,同时提升了进水阀单位时间内的液体流量。所述台阶部28的直径小于阀体15的内壁的直径,且大于阀体15的凸筋21端部的直径,既保证所述台阶部28不会伸入阀体15内,使得阀芯14的密封部19与阀体15端部接触而堵塞阀体15的出水通道17,也不会出现因台阶部28直径过大抵靠阀体15时堵塞阀体15的出水通道17,并且即使台阶部28抵靠阀体15端部,液体可以经凸筋21与阀体15内壁之间的间隙通过,也不会出现堵塞。本实施例中其他未说明的特征与技术效果和实施例一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所述台阶部28的直径小于第一阀杆18的筋条端部直径,使得第一阀杆18的筋条与所述阀体15内壁之间形成间隙不等的出水通道,台阶部28与阀体15端部之间形成辅助出水通道,阀体15通过液体的流量变大,提升饮品机冲泡饮品效率。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第二阀杆20与阀罩进水孔36内壁之间设置间隙不等的进水通道。

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防堵塞结构还包括第二阀杆20与进水孔36内壁之间设置的间隙不等的进水通道,所述进水通道底部与锅炉出水口12连通,第二阀杆20经进水通道伸入锅炉出水口12,锅炉11内的液体可以经所述进水通道进入单向出水阀13内,第二阀杆20不会抵靠进水孔36内壁,避免了锅炉出水口12端堵塞,防止锅炉11内压力变大。具体的,所述第二阀杆20呈横截面为十字形,与进水孔36内壁配合形成间隙不等的进水通道,结构稳定,不易偏斜,出现堵塞可能性小。本实施例中其他未说明的特征与技术效果和实施例二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所述第二阀杆20呈横截面为一字形、Y字形或发散式多筋条形,不同的第二阀杆20形状可以产生不同的进水效果,适用于不同机器及不同供水需求。

可以理解的,所述进水孔36的内壁设有多条由径向向中心延伸的凸筋,所述第二阀杆20与凸筋的端部配合,使得第二阀杆20与进水孔36内壁之间可以形成间隙不等的进水通道,第二阀杆20与进水孔36内壁配合时不会出现堵塞,从而避免锅炉出水口12端堵塞。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任一项的区别在于:锅炉出水口12处设有三通29,三通29的进气通路31上设有单向进气阀33。

如图9所示,所述锅炉出水口12处设有三通29,所述三通29包括进水通路30、进气通路31及外排通路32,所述进气通路31与外排通路32分布于三通29的两侧,所述进水通路30位于三通29的底部并与锅炉出水口12连接,所述单向出水阀13设于三通29的进水通路30上,所述阀体15与三通29的进水通路30一体成型,所述进气通路31上设有单向进气阀33,单向进气阀33与单向出水阀13结构组成相同,所述单向进气阀33上也设有所述防堵塞结构,即在阀芯14与进气通路31或阀芯14与阀罩16之间形成间隙不等的进气通道。这样设置使得所述三通29进气通路31进气顺畅,配合三通29已有的进水过程,在饮品胶囊内加速粉末混合溶解,可以产生更理想的饮品冲泡效果,同时在浆液排出阶段,向胶囊内通气可以加速饮品排出速度,提升浆液排出率,减少浪费。本实施例中其他未说明的特征与技术效果和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任一项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如图10所示,所述三通29的进水通路30、进气通路31及外排通路32位置与前述不同,进水通路30位于三通29的下部,进气通路31位于三通29的侧部,外排通路32位于三通29的顶部,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进水通路30与外排通路32位于同一直线路径上,外部产生的阻力小,便于液体流动。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为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涵盖,这里不再一一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