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抽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00321发布日期:2019-03-27 09:56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抽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盛物收纳工具技术领域,特指一种便携式抽屉。



背景技术:

抽屉是桌子、柜子、壁橱等家具中用于收纳的匣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通常情况下,传统抽屉是依附于家具的起收纳盛物作用的附属品,但是对于外出之人来说,可能有许多杂物需要收纳,此种情况下这种家具的携带显得尤为不便,各种便携式抽屉便应运而生。市面上一些便携式抽屉虽然解决了外出携带不便的问题,但是抽屉受到颠簸震荡的话容易滑出与外框分离滑出,造成物品从抽屉中洒出散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抽屉,在震荡颠簸时储物格不会与壳体分离,收纳储物效果好。此外,还可以多个抽屉组合平稳叠放,方便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便携式抽屉,包括壳体和储物格,壳体上设有一端开口的滑移腔,储物格可在滑移腔上轴向滑移并在滑入滑移腔后封堵住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开口处设有安装孔或凹槽,安装孔或凹槽上嵌设有按钮,所述按钮上设有限制储物格轴向滑移的阻挡部;按钮按下:阻挡部抬起并卡住储物格以对储物格限位;按钮抬起:阻挡部沉入安装孔或凹槽内使储物格可自由滑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滑移腔开口部位设有带按钮的安装孔或凹槽,按钮上设有限制储物格轴向滑移的阻挡部,阻挡部埋设于安装孔内时,储物格可以自由滑动,阻挡部露出时卡住储物格,对其起限位锁止作用,储物格就被限定在壳体内无法滑动。

优选的,所述按钮上设有控制阻挡部露出的操作端,所述按钮上位于阻挡部与操作端之间设有凸柱,凸柱上端部被限位在安装孔或凹槽上相应的凸柱安装槽内,凸柱下端部顶接在安装孔或凹槽中部设有的凸条上的弧形槽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端可以是像自动铅笔一样按压式动作的,也可以是像杠杆一样弹起式动作的,通过控制操作端可以使阻挡部露出,限定储物格运动。操作端具体是类似杠杆一样弹起式动作的,凸柱下端与弧形槽的弧面接触,可以使按钮产生摆动,凸柱的上端被限位在安装孔上相应的凸柱安装槽内,可以使按钮仅在一定位置摆动,方便弹出和埋入阻挡部。

优选的,所述阻挡部的厚度大于操作端的厚度,阻挡部尾端设有与安装孔边缘限位卡合的楔形凸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阻挡部尾端的上升楔形凸起与安装孔边缘限位卡合,可以使阻挡部弹出时限位卡住,挡住储物格。

优选的,所述储物格上设有配合阻挡部凸出时被卡住的槽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阻挡部卡住的是储物格上的槽口,限位作用更好。

优选的,所述滑移腔内设有供储物格轴向滑动的滑槽,滑槽末端有弧形凹坑;所述储物格靠近后壁的下表面上配合弧形凹坑设有相对应的弧形凸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合上储物格将其推入壳体内,当储物格的弧凸到达滑槽末端的弧形凹坑位置时,弧形凹坑的存在会引导弧凸往凹坑内掉,使得储物格能在壳体内很好地合上。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上表面至少横向设有一个限位槽,壳体的下表面设有可与该限位槽配合的限位凸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壳体可以自由组合,上方壳体下表面的限位凸起置于下方壳体的限位槽内,避免两壳体之间产生纵向偏移,使结合更稳固。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上表面横向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限位槽,分别设置在壳体上表面的前部和后部:壳体下表面的前部和后部分别设有可与该限位槽配合的限位凸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壳体自由自合的同时,通过前后限位槽的限定作用,可以使上下壳体更好地结合。

优选的,所述壳体下表面上位于限位凸起的两侧设有防滑凸起,防滑凸起可限位在限位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壳体放置时可以防滑,稳定性更好。

优选的,所述壳体后壁上端设有第一定位杆或第一定位槽,壳体后壁下端设有与第一定位杆或第一定位槽处于同一垂直线上的第二定位杆或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杆或第一定位槽可通过相应的锁紧件与另一壳体的第二定位杆或第二定位槽锁合在一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锁紧件将上壳体的第二定位杆与下壳体的第一定位杆锁合在一起,使上下壳体组合紧密,避免两壳体产生横向偏移,即使震荡颠簸也不会使组合而成的抽屉轻易分离。

优选的,所述壳体及与其配合的储物格构成储物盒,所述的储物盒上下罗列有两层以上,每层储物盒由一个以上的储物盒组合而成,每层储物盒的宽度之和相等,有两个以上的储物盒组合成一层时,相邻两储物盒的对接缝与上层储物盒的底壁或/和下层储物盒的顶壁相对应,上层储物盒的壳体的限位凸起卡接在下层壳体的限位槽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自由组合,且组合体结合的比较紧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爆炸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爆炸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一。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二。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示意图。

附图标记:1、壳体;2、储物格;3、限位凸起;4、锁紧件;5、弧形凹坑;6a、第一定位杆;6b、第二定位杆;7、按钮;7a、阻挡部;7b、操作端;7c、凸柱;8、凸柱安装槽;9、弧形槽;10、滑槽;11、弧形凸起;12、限位槽;13、槽口;14、楔形凸起;15、安装孔;16、防滑凸起;17、脚轮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6:

本实用新型为便携式抽屉,该抽屉包括壳体1和储物格2,壳体1上设有滑移腔可供储物格2轴向滑移。由图4可知,壳体1的滑移腔内设有滑槽10,滑槽10的末端为弧形凹坑5,由图3可知,储物格2靠近后壁的下表面上配合弧形凹坑5设有相对应的弧形凸起11,当我们合上储物格2将其推入壳体1内,储物格2的弧形凸起11到达弧形凹坑5位置时,由于弧形凹坑5下陷弧面的引导,使得弧形凸起11在重力作用下往凹坑内掉,储物格2便能很好的跟壳体1贴合,有搬动抽屉或是运输过程有轻微震荡时,储物格2一般不容易滑出。为使储物格2合上时能和壳体1结合得更为牢固,由图2和4可知,在滑移腔开口部位开设有按钮7,按钮7嵌设在安装孔15或凹槽内。按钮7包括操作端7b和阻挡部7a,通过控制操作端7b可以让阻挡部7a露出,阻挡部7a露出时卡住储物格2上的槽口13,锁住储物格2避免其轴向滑移。即便是强烈的震荡颠簸,也不会轻易把储物格2和壳体1分离,避免了储物格2中的物品散落。需要从抽屉中取物时,只要将阻挡部7a按下,沉入安装孔15或凹槽内,储物格2便可自由滑动抽出。

结合图3、图4和图6可知,按钮7的动作的具体实现方式如下,按钮7上位于阻挡部7a与操作端7b的中间位置设有凸柱7c,凸柱上端部被限位在安装孔15上相应的凸柱安装槽8内,凸柱下端部与安装孔15或凹槽中部设有的弧形槽9弧面接触。阻挡部7a的厚度大于操作端7b的厚度,阻挡部7a尾端设有与安装孔15边缘限位卡合的楔形凸起14。操作端7b是类似杠杆一样弹起式动作的,凸柱下端与弧形槽9的弧面接触,可以使按钮7产生摆动,凸柱的上端被限位在安装孔15或凹槽上相应的凸柱安装槽8内,可以使按钮7仅在一定位置摆动,方便阻挡部7a的弹出和埋入。阻挡部7a尾端的楔形凸起14凸起与安装孔15或凹槽边缘限位卡合,可以使阻挡部7a弹出时被限位卡住进而挡住储物格2。

当我们有多个这样的抽屉时,可以组合叠放。由图1和图2可知,壳体1的上表面设有限位槽12,分别平行设置在壳体1的上表面的前端和后端,壳体1的下表面设有与另一壳体1限位槽12配合的限位凸起3。叠放时,将上方壳体1下表面的限位凸起3置于下方壳体1的限位槽12内,如此一来,两壳体1之间便不会产生纵向偏移。壳体1下表面上位于限位凸起3的两侧设有防滑凸起16,防滑凸起16可限位在限位槽12内。防滑凸起16由橡胶材料制成,当我们将壳体1放置在地面时,橡胶制的防滑凸起16与地面产生摩擦,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滑作用。当壳体1组合叠放时,防滑凸起16可以嵌在限位槽12内,相应也会产生一些摩擦力,起到一定的防滑作用,使得稳定性更好。

由图5可知,壳体1后壁上端设有第一定位杆6a,壳体1后壁下端设有与第一定位杆6a处于同一垂直线上的第二定位杆6b,通过相应的锁紧件4可以将壳体1的第一定位杆6a与另一壳体1的第二定位杆6b锁合在一起,避免两壳体1产生横向偏移,使两壳体1结合更为紧密,第一定位杆6a和第二定位杆6b也可以是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通过对应的锁紧件锁合第一定位槽和另一壳体的第二定位槽,也可以使组合体结合紧密,即使运输过程中剧烈震荡也不会使组合而成的抽屉轻易分离。

结合图1和图3可知,抽屉底部靠近防滑凸起处设有脚轮安装孔17,脚轮安装孔17内设有用于脚轮安装的凸条,脚轮上部设有与凸条对应的槽,安装脚轮时,将脚轮上部的槽对准凸条插入即可将脚轮安装固定。装上4个脚轮后,便携式抽屉便可自由滑动。

由图7可知,该便携式抽屉可以做成高度、深度相同,但宽度不相同的长方体,可供使用者根据自身储物需要自由选择不同的规格,单独使用和组合使用均可,十分方便。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