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式婴儿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96434发布日期:2018-11-02 21:03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婴儿用品领域,特别是一种折叠式婴儿床。



背景技术:

随着电商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父母在网上为自己的孩子选购婴儿床。现有婴儿床大多由数量众多的木条或金属条、以及其它的连接构件组成。为了方便将婴儿床寄送给客户,一般是将婴儿床拆解后进行运输的。这样客户的收到的是散乱的婴儿床零件,由于零件数量众多,这给客户的组装带来了许多的不便。在组装过程中,易出现错装漏装的情况,造成婴儿床的安全性能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折叠式婴儿床,该折叠式婴儿床具有运输方便、用户组装简单、使用便利性好、安全性能高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折叠式婴儿床,其特点在于包括主折叠床、副折叠床,其中主折叠床包括由若干框架可折叠地围合而成的主折叠框架、及设置在主折叠框架上的主床板;所述副折叠床包括由若干框架可折叠地围合而成的副折叠框架、及设置在副折叠框架上的副床板;所述副折叠床可摆动地设置在主折叠床上。

在前述的基础上,为进一步优化主折叠床的组装结构,所述主折叠框架包括前框架、后框架、两个折叠架,所述折叠架由两个摆动架构成,两个摆动架可折叠地连接一起;其中一个折叠架上的两个摆动架分别可折叠地设置在前框架左端与后框架左端,另一个折叠架上的两个摆动架分别可折叠地设置在前框架右端与后框架右端,所述前框架、后框架与两个折叠架共同围合形成有主腔体,所述主床板设置在主腔体中。

在前述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折叠式婴儿床组装与使用的便利性,所述前框架与后框架上分别挂装有金属承托挂片,所述主床板前后侧边分别置于对应的金属承托挂片上;所述主折叠床底部设有若干万向轮。

在前述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折叠架结构的可靠性,所述折叠式婴儿床还包括主保持杆、两个定位旋钮,所述折叠架的两个摆动架上部分别设有凸起部,所述主保持杆设置在两个凸起部之间,两个定位旋钮分别穿过两个凸起部锁定在主保持杆上。

在前述的基础上,为进一步优化副折叠床与主折叠床的组装结构,两个折叠架上部分别设有向上延伸的延展部,所述副折叠床活动设置在两个延展部之间,所述副折叠床与两个延展部之间分别设有摆动杆组,所述摆动杆组上端铰接在延展部上,所述摆动杆组下端铰接在副折叠床上。

在前述的基础上,为进一步优化副折叠床的组装结构,所述副折叠框架包括前架体、后架体、两个折叠板体,所述折叠板体由两个摆动板组件构成,两个摆动板组件可折叠地连接一起;其中一个折叠板体上的两个摆动板组件分别可折叠地设置在前架体左端与后架体左端,另一个折叠板体上的两个摆动板组件分别可折叠地设置在前架体右端与后架体右端,所述前架体、后架体与两个折叠板体共同围合形成有副腔体,所述副床板设置在副腔体中。

在前述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副折叠床使用的便利性,所述前架体包括固定架、翻转栏杆,所述固定架上部开设有操作口,所述翻转栏杆可开合地设置在操作口上,所述翻转栏杆与固定架之间设有定位锁扣组件。

在前述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副床板安装的便利性,所述前架体与后架体上分设有金属承托挂片,所述副床板前后侧边分别置于对应的金属承托挂片上。

在前述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折叠板体结构的可靠性,所述折叠式婴儿床还包括副保持杆,所述副保持杆两端分别固定在折叠板体的两个摆动板组件上部。

在前述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折叠式婴儿床的产品档次、市场竞争力与美观性,所述主折叠床与副折叠床分别由实木制造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式婴儿床中,不论是主折叠床,还是副折叠床,都采用了可折叠的结构,这样能有效地提高婴儿床搬运与运输的便利性。由于,其制造完成后相对构件少,不会造成管理的混乱,或出现零件的丢失,能够有效地提高婴儿床存储与管理的难度,提高存储与管理的便利性。且在折叠式婴儿床在出厂后,整个床体大部分的构件都已连接一起。用户购买后,只需将主折叠床与副折叠床展开;然后,将主床板与副床板放置在主折叠床与副折叠床上;最后,将副折叠床可摆动地设置在主折叠床上,就可完成整个折叠式婴儿床的组装。该过程中,用户的组装大大减少,组装十分的简单,能大大提高婴儿床组装的便利性,且组装不会出现错装漏装的情况,能够有效地避免婴儿床的安全性能受到组装过程的影响,提高婴儿床的安全性能。且折叠的结构设计,可在婴儿床存放时减少室内空间的占用,提高使用的便利性。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式婴儿床采用了主折叠床与副折叠床搭配的结构,且副折叠床是可摆动地设置在主折叠床上的。其既能起到固定床的作用,又能提高摇摇床的作用,在副折叠床主要作为放置婴儿的地方时,可在主折叠床上存放婴儿用品,这可提高婴儿用品取拿与存放的便利性,本实用新型的婴儿床能满足多种使用需求,实用性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主折叠框架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主折叠框架折叠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主折叠框架折叠完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副折叠框架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副折叠框架折叠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副折叠框架折叠完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与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折叠式婴儿床,包括主折叠床1、副折叠床2,其中主折叠床1包括由若干框架可折叠地围合而成的主折叠框架11、及设置在主折叠框架11上的主床板12;所述副折叠床2包括由若干框架可折叠地围合而成的副折叠框架21、及设置在副折叠框架21上的副床板22;所述副折叠床2可摆动地设置在主折叠床1上。在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式婴儿床中,不论是主折叠床1,还是副折叠床2,都采用了可折叠的结构,这样能有效地提高婴儿床搬运与运输的便利性。由于,其制造完成后相对构件少,不会造成管理的混乱,或出现零件的丢失,能够有效地提高婴儿床存储与管理的难度,提高存储与管理的便利性。且在折叠式婴儿床在出厂后,整个床体大部分的构件都已连接一起。用户购买后,只需将主折叠床1与副折叠床2展开;然后,将主床板12与副床板22放置在主折叠床1与副折叠床2上;最后,将副折叠床2可摆动地设置在主折叠床1上,就可完成整个折叠式婴儿床的组装。该过程中,用户的组装大大减少,组装十分的简单,能大大提高婴儿床组装的便利性,且组装不会出现错装漏装的情况,能够有效地避免婴儿床的安全性能受到组装过程的影响,提高婴儿床的安全性能。且折叠的结构设计,可在婴儿床存放时减少室内空间的占用,提高使用的便利性。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式婴儿床采用了主折叠床1与副折叠床2搭配的结构,且副折叠床2是可摆动地设置在主折叠床1上的。其既能起到固定床的作用,又能提高摇摇床的作用,在副折叠床2主要作为放置婴儿的地方时,可在主折叠床1上存放婴儿用品,这可提高婴儿用品取拿与存放的便利性,本实用新型的婴儿床能满足多种使用需求,实用性更好。

在前述的基础上,为进一步优化主折叠床的组装结构,如图2至图4所示,所述主折叠框架11包括前框架111、后框架112、两个折叠架113,所述折叠架113由两个摆动架110构成,两个摆动架110通过合页10可折叠地连接一起;其中一个折叠架113上的两个摆动架110分别通过合页10可折叠地设置在前框架111左端与后框架112左端,另一个折叠架113上的两个摆动架110分别通过合页10可折叠地设置在前框架111右端与后框架112右端,所述前框架111、后框架112与两个折叠架113共同围合形成有主腔体20,所述主床板12设置在主腔体20中。在主床板12嵌入主腔体20后,可以对前框架111、后框架112、两个折叠架113形成有效的限位作用,有助于提高整体结构的可靠性。该主折叠框架11的结构十分简单可靠,能有效地提高折叠式婴儿床的使用寿命。其中图4为主折叠框架11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主折叠框架11折叠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主折叠框架11折叠完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所述前框架111上开设有取拿口102,所述取拿口102上铰接设置有设有门架103。通过取拿口102的设置,可方便人们从主折叠床1侧面拿去或放置物品。如图3所示,所述折叠架113上设有呈字母U形的限位扣104,所述限位扣104扣装在折叠架113上的两个摆动架110顶部。以通过限位扣104使两个摆动架110上部保持相对固定,避免其发生变形,从而可提高整体结构的可靠性。

在前述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折叠式婴儿床组装与使用的便利性,如图2与图3所示,所述前框架111与后框架112上分别挂装有金属承托挂片3,所述主床板12前后侧边分别置于对应的金属承托挂片3上;所述主折叠床1底部设有若干万向轮4。该金属承托挂片3可直接挂装在前框架111、后框架112上,其安装十分方便快捷,有助于提高主床板12安装的便利性,从而可提高折叠式婴儿床组装的便利性。而万向轮4的设置可方便人们移动折叠式婴儿床,从而提高其使用的便利性。如图4所示,所述折叠架113的两个摆动架110底部分别设有向下延伸的支撑杆105,所述支撑杆105底部设有万向轮4。通过支撑杆105可以使主床板12远离地面,从而可提高其防潮防虫能力。所述万向轮4带有刹车。

在前述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折叠架结构的可靠性,如图3所示,所述折叠式婴儿床还包括主保持杆5、两个定位旋钮100,所述折叠架113的两个摆动架110上部分别设有凸起部101,所述主保持杆5设置在两个凸起部101之间,两个定位旋钮100分别穿过两个凸起部101锁定在主保持杆5上。通过主保持杆5可以有效地对折叠架113上部起到限位作用,避免两个摆动架110出现自由摆动的情况,从而提高折叠架113的可靠性。

在前述的基础上,为进一步优化副折叠床与主折叠床的组装结构,如图1、图2与图4所示,两个折叠架113上部分别设有向上延伸的延展部114,所述副折叠床2活动设置在两个延展部114之间,并使副折叠床2位于前框架111、后框架112上方,所述副折叠床2与两个延展部114之间分别设有摆动杆组6,所述摆动杆组6上端铰接在延展部114上,所述摆动杆组6下端铰接在副折叠床2上。通过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使折叠式婴儿床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可靠。如图4所示,所述延展部114为摆动架110高出前框架111与后框架112的部分。如图2所示,所述摆动杆组6由两个呈平行的设置摆动杆61构成。

在前述的基础上,为进一步优化副折叠床的组装结构,如图2与图7所示,所述副折叠框架21包括前架体211、后架体212、两个折叠板体213,所述折叠板体213由两个摆动板组件210构成,两个摆动板组件210通过合页10可折叠地连接一起;其中一个折叠板体213上的两个摆动板组件210分别通过合页10可折叠地设置在前架体211左端与后架体212左端,另一个折叠板体213上的两个摆动板组件210分别通过合页10可折叠地设置在前架体211右端与后架体212右端,所述前架体211、后架体212与两个折叠板体213共同围合形成有副腔体30,所述副床板22设置在副腔体30中。其中,图7为副折叠框架21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副折叠框架21折叠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副折叠框架21折叠完成的结构示意图。在副床板22嵌入副腔体30后,可以对前架体211、后架体212与两个折叠板体213形成有效的限位作用,有助于提高整体结构的可靠性。该副折叠框架21的结构十分简单可靠,能有效地提高折叠式婴儿床的使用寿命。通过将两个摆动板组件210设计成板状结构,可以避免婴儿手臂或脚伸入至副折叠床2与主折叠床1的摆动缝隙中,从而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其结构十分安全可靠。

在前述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副折叠床使用的便利性,如图2与图7所示,所述前架体211包括固定架201、翻转栏杆202,所述固定架201上部开设有操作口200,所述翻转栏杆202通过合页10可开合地设置在操作口200上,所述翻转栏杆202与固定架201之间设有定位锁扣组件203。通过操作口200的开设,可提高放置婴儿与抱起婴儿的便利性,以及提高喂食婴儿的便利性。其中图2中,为翻转拉杆202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与图7所示,所述固定架201呈凹形结构,该凹形结构的凹位处形成有操作口200。

在前述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副床板安装的便利性,如图2所示,所述前架体211与后架体212上分设有金属承托挂片3,所述副床板22前后侧边分别置于对应的金属承托挂片3上。该金属承托挂片3可直接挂装在前架体211、后架体212上,其安装十分方便快捷,有助于提高副床板22安装的便利性,从而可提高折叠式婴儿床组装的便利性。

在前述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折叠板体结构的可靠性,如图1、图2与图7所示,所述折叠式婴儿床还包括副保持杆7,所述副保持杆7两端分别固定在折叠板体213的两个摆动板组件210上部。通过副保持杆7可以有效地对折叠板体213上部起到限位作用,避免两个摆动板组件210出现自由摆动的情况,从而提高折叠板体213的可靠性。如图2与图7所示,所述摆动板组件210顶部开设有嵌装头204,该嵌装头204嵌装在副保持杆7上。通过这样的结构设计,能提高副保持杆7安装的便利性。

在前述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折叠式婴儿床的产品档次、市场竞争力与美观性,所述主折叠床1与副折叠床2分别由实木制造而成。通过实木的应用,可提高折叠式婴儿床整体的产品档次与美观性,从而可提高折叠式婴儿床的使用寿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