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麻将桌桌腿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49524发布日期:2019-01-18 19:15阅读:1518来源:国知局
一种麻将桌桌腿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桌腿结构,具体的说,涉及了一种麻将桌桌腿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现存的麻将桌桌腿通常通过焊接的方式直接焊在桌面下方的底板上,构成桌面的支撑结构,焊接部位外露,十分难看,边框也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底板上,这种结构虽然较为稳定,但是在长途运输过程中,整个麻将桌无法拆分,桌腿占用空间过大,而且由于运输过程中的颠簸,麻将桌极易受影响,导致结构松动。

为了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人们一直在寻求一种理想的技术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设计科学、桌腿安装部位隐藏、边框安装快捷、运输安全性高、美观大方的一种麻将桌桌腿安装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麻将桌桌腿安装结构,包括桌腿和设置在所述桌腿顶端的两个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的内侧与所述桌腿固定,所述固定件包括相互垂直的前侧立柱固定面和外侧边框挂接面,两个固定件的前侧立柱固定面之间的夹角为90度。

基上所述,所述前侧立柱固定面上开设固定孔,所述固定件的后侧空置。

基上所述,所述外侧边框挂接面上开设有挂接长槽,所述挂接长槽的开口端高于槽底端。

基上所述,所述固定件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封板,所述封板分别与所述前侧立柱固定面、所述外侧边框挂接面和所述桌腿固定。

基上所述,所述外侧边框挂接面上开设有平行设置的上下两个挂接长槽,所述挂接长槽的开口端高于槽底端。

基上所述,所述挂接长槽包括平滑过渡的水平入口、弧形拐点和竖向挂槽,所述水平入口的宽度大于所述弧形拐点的宽度和所述竖向挂槽的宽度。

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在桌腿的顶端安装固定件,用于固定底板立柱和边框,其中底板立柱安装在前侧立柱固定面上,可通过螺栓固定,固定部位隐藏在桌面内部,自上而下形成通腿结构,即桌腿延伸到桌面内部至面板一侧,不仅能够支撑上部面板,也能够支撑桌面底板,桌面封住后,从外观上看不到连接部位,只有从内部伸出的桌腿,外形更加美观;边框安装在外侧边框挂接面上,可设置挂接长槽,边框两端设置挂轴,装入挂接长槽中,由于两部分的连接结构可拆卸,在运输过程拆分分别运输,节约空间,麻将桌单独固定,也更稳固。

进一步的,挂接长孔设计为平滑过渡带有拐点的槽体,且开口较宽,跟容易挂接,挂接后结构也更稳定,不易脱出。

进一步的,由于桌腿的安装部位隐藏在桌面内部结构中,分别被桌腿、边框和立柱包围,从桌面外部仅能看到桌腿,更加美观。

其具有设计科学、桌腿安装部位隐藏、边框安装快捷、运输安全性高、美观大方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桌腿安装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桌腿安装结构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固定件中外侧边框挂接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桌腿;2.固定件;3.前侧立柱固定面;3-1.固定孔;4.外侧边框挂接面;5.挂接长槽;5-1.水平入口;5-2.弧形拐点;5-3.竖向挂槽;6.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图4所示,一种麻将桌桌腿安装结构,包括桌腿1和设置在所述桌腿1顶端的两个固定件2,所述固定件2的内侧与所述桌腿1固定,所述固定件包括相互垂直的前侧立柱固定面3和外侧边框挂接面4,两个固定件的前侧立柱固定面3之间的夹角为90度。

所述前侧立柱固定面3上开设固定孔3-1,所述固定件的后侧空置。

将其安装在底板立柱上时,将立柱置入两个前侧立柱固定面3的90度夹角中,立柱的两个面分别与两个前侧立柱固定面3贴合且安装孔正对,通过螺栓旋拧固定,固定件的后侧空置,作为操作空腔,保护螺栓不受外界结构的干扰。

所述外侧边框挂接面4上开设有挂接长槽5,所述挂接长槽5的开口端高于槽底端。

安装边框时,将边框两端的挂轴分别放入两条桌腿上对应的两个挂接长槽5中即可,然后安装压框条,将边框压紧,安装过程十分方便。

更优选的,所述固定件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封板6,所述封板6分别与所述前侧立柱固定面3、所述外侧边框挂接面4和所述桌腿1固定,形成一个框体,结构强度更高。

更优的,为了保证边框挂接稳定不偏移,所述外侧边框挂接面4上开设有平行设置的上下两个挂接长槽5。

其中,所述挂接长槽5包括平滑过渡的水平入口5-1、弧形拐点5-2和竖向挂槽5-3,所述水平入口5-1的宽度大于所述弧形拐点5-2的宽度和所述竖向挂槽5-3的宽度。挂轴更易进入槽中,而拐点的存在保证了挂轴在一般振动的影响下不会轻易脱离挂接长槽5。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