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梯柜组合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66874发布日期:2018-09-07 22:08阅读:108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梯柜组合床。



背景技术:

组合床实现了房间空间利用的最大化。组合床让房间看起来干净利落。组合床一般包括上床、书柜、书桌以及爬梯。上床距离地面一定的高度。书柜和书桌放置在上床的底部。爬梯用来爬到上床上。如果在空间允许的情况下,爬梯可以设置为梯柜,梯柜中设置有抽屉。梯柜的正面和侧面都可以进行储物。

但是,一般组合床是批量生产的,其高度不可调,不能适应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梯柜组合床,具有便于改变组合床高度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梯柜组合床,包括上床,所述上床与地面之间设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上端可拆卸有若干增高件,所述增高件可拆卸连接有上床,所述支架的端部设有卡接槽,所述增高件的端部固定有卡接柱,所述卡接柱与卡接槽的形状相适应,所述增高件背离卡接柱的一端设有连接槽,所述上床的底部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与连接槽的形状相适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高件与增高件之间可拆卸连接;增高件与上床之间可拆卸连接;增高件与支架的端部可拆卸连接;增高件安装拆卸方便,便于调整组合床的高度,适用不同身高的人的使用需求。卡接柱与卡接槽的形状相适应,连接柱与连接槽的形状相适应,卡接柱与卡接槽紧密连接在一起,连接柱和连接槽紧密连接在一起,进而该组合床的结构稳定,使用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卡接槽和卡接柱之间固定有第一插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插销进一步将卡接柱限位在卡接槽内,限制卡接柱的竖向活动,提高卡接槽和卡接柱连接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卡接槽的内壁固定有第一加固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加固层提高了卡接槽的内部结构强度,使卡接槽的内部不易受力被破坏。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插销和支架的端部的外表面之间设有第一缓冲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缓冲垫减少第一插销和支架之间的磨损,增加了该组合床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连接柱与连接槽之间固定有第二插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插销进一步将连接柱限位在连接槽内,限制连接柱的竖向活动,提高连接槽和连接柱连接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连接槽的内壁固定有第二加固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加固层提高了连接槽的内部结构强度,使连接槽的内部不易受力被破坏。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二插销和增高件的外表面之间设有第二缓冲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缓冲垫减少第二插销和增高件之间的磨损,增加了该组合床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支架和增高件连接处设有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分为上部和下部,所述第一环形槽的上部位于增高件的边缘,所述第一环形槽的下部位于支架的边缘,所述上部和下部均为内凹面,所述第一环形槽内设有第一密封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架和增高件的连接处具有缝隙,虫子和灰尘容易残留到缝隙中,衍生很多的病菌,影响身体健康。第一密封环固定在第一环形槽内时,先将第一密封环套在增高件或支架上,然后将增高件卡合固定在支架上,最后将第一密封环卡接在第一环形槽上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上床的底部和增高件连接处设有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二环形槽分为上部和下部,所述第二环形槽的上部位于上床的底部边缘,所述第二环形槽的下部位于增高件的边缘,所述上部和下部均为内凹面,所述第二环形槽设有第二密封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床和增高件的连接处具有缝隙,虫子和灰尘容易残留到缝隙中,衍生很多的病菌,影响身体健康。第二密封环固定在第二环形槽内时,先将第二密封环套在增高件或上床上,然后将上床卡合固定在增高件上,最后将第二密封环卡接在第二环形槽上即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该组合床的高度可以调节,连接稳定,安全系数高;

2、该组合床安装方便,使用寿命长;

3、该组合床的结构强度高,使用稳定。

总的来说本实用新型,摆脱了传统的设计思维,具有新的设计工艺,符合不同人群的实际需求,使组合床拥有更多的人性化设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部分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上床;11、连接柱;12、书桌;13、梯柜;2、支架;21、卡接槽;211、第一加固层;3、增高件;31、卡接柱;32、连接槽;321、第二加固层;4、第一插销;41、第一缓冲垫;5、第二插销;6、第二缓冲垫;7、第一环形槽;8、第一密封环;9、第二环形槽;10、第二密封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梯柜组合床,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上床1,上床1与地面之间设有支架2,上床1的下方设有书桌12,上床1的一侧还设置有梯柜13,梯柜13用于存储物品和供使用者爬上上床1。支架2的上端可拆卸有若干增高件3,增高件3可拆卸连接于上床1,支架2的端部设有卡接槽21,增高件3的端部固定有卡接柱31,卡接柱31与卡接槽21的形状相适应。卡接槽21和卡接柱31之间固定有第一插销4。第一插销4进一步将卡接柱31限位在卡接槽21内,限制卡接柱31的竖向活动,提高卡接槽21和卡接柱31连接的稳定性。卡接槽21的内壁固定有第一加固层211。第一加固层211提高了卡接槽21的内部结构强度,使卡接槽21的内部不易受力被破坏。第一加固层211可为不锈钢层。第一插销4和支架2的端部的外表面之间设有第一缓冲垫41。第一缓冲垫41减少第一插销4和支架2之间的磨损,增加了该组合床的使用寿命。

增高件3背离卡接柱31的一端设有连接槽32,上床1的底部设有连接柱11,连接柱11与连接槽32的形状相适应。连接柱11与连接槽32之间固定有第二插销5,第二插销5进一步将连接柱11限位在连接槽32内,限制连接柱11的竖向活动,提高连接槽32和连接柱11连接的稳定性。连接槽32的内壁固定有第二加固层321。第二加固层321提高了连接槽32的内部结构强度,使连接槽32的内部不易受力被破坏。第二加固层321可为不锈钢层。第二插销5和增高件3的外表面之间设有第二缓冲垫6。第二缓冲垫6减少第二插销5和增高件3之间的磨损,增加了该组合床的使用寿命。

支架2和增高件3连接处设有第一环形槽7,第一环形槽7分为上部和下部,第一环形槽7的上部位于增高件3的边缘,第一环形槽7的下部位于支架2的边缘,第一环形槽7的上部和下部均为内凹面,第一环形槽7内设有第一密封环8。

上床1的底部和增高件3连接处设有第二环形槽9,第二环形槽9分为上部和下部,第二环形槽9的上部位于上床1的底部边缘,第二环形槽9的下部位于增高件3的边缘,上部和下部均为内凹面,第二环形槽9设有第二密封环10。

使用过程及其原理:在组合该支架2时,先将支架2放置在地面,接着将第一密封环8套在增高件3的外表面,然后将卡接柱31卡合固定在卡接槽21内;将第一缓冲垫41套在第一插销4上,紧接着将第一插销4穿过支架2、卡接槽21以及卡接柱31,第一插销4的另外一端连接有螺帽,进而将第一密封环8移动到第一环形槽7内即可;同理,在组合增高件3和上床1的步骤与上述相同。当该组合床组装了之后需要改变其高度时,只需将上床1与增高件3之间拆开,增加新的增高件3,再将上床1安装上去即可。增高件3与增高件3之间可拆卸连接;增高件3与上床1之间可拆卸连接;增高件3与支架2的端部可拆卸连接;增高件3安装拆卸方便,便于调整组合床的高度,使用不同高度的人的使用需求。卡接柱31与卡接槽21的形状相适应,连接柱11与连接槽32的形状相适应,卡接柱31与卡接槽21紧密连接在一起,连接柱11和连接槽32紧密连接在一起,进而该组合床的结构稳定,使用安全。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