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装灵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39778发布日期:2019-02-12 21:24阅读:5139来源:国知局
拼装灵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殡葬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拼装灵屋。



背景技术:

民间在殡葬时多采用烧灵屋的方式进行祭祀,祭祀用的灵屋大多采用人工将竹条扎成房屋框架结构,并通过绳、带、铁丝等进行绑扎,再将灵屋的墙纸粘接在房屋框架上,但是该结构的灵屋不仅编织过程复杂,无法批量化生产,而且由于体积较大,在运输和携带的过程中十分不便,经常在运输过程中造成灵屋结构的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拼装灵屋,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灵屋结构运输不便、无法批量化生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拼装灵屋,包括主体骨架和与主体骨架相连接的墙面层,所述主体骨架包括尺寸依次增大的顶层、中间层和底层,所述顶层、中间层和所述底层均由至少一个可折叠方体框架拼装成型,还包括第一连接框架和第二连接框架,所述第一连接框架和第二连接框架为可折叠方体框架,所述第一连接框架分别与所述顶层和所述中间层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框架分别与所述中间层和所述底层可拆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拼装灵屋,可以在运输时将顶层、中间层和底层的方体框架拆卸并折叠,减小了体积便于运输和携带,在需要使用时可以再次进行拼装,而且通过预制的单元化或模块化的方体框架可以拼接呈各种形状,不仅能够批量生产,还能使灵屋的形状多变,满足各类用户的需求。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拼装灵屋,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所述第一连接框架设置在所述中间层的中部,所述第一连接框架的上部与所述顶层相连接,下部置于所述中间层内并与所述中间层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所述第二连接框架设置在所述底层的中部,所述第二连接框架的上部与所述中间层相连接,下部置于所述底层内并与所述底层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所述第一连接框架分别与所述顶层和所述中间层相粘接或相卡接或通过连接件相连接,和/或,所述所述第二连接框架分别与所述中间层和所述底层相粘接或相卡接或通过连接件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所述中间层为一层或多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所述可折叠方体框架包括多个硬质条/片和多个软质连接件,多个所述硬质条/片通过所述软质连接件拼接成方体框架,所述软质连接件与所述硬质条/片之间通过紧固件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所述硬质条/片的材质为塑料、木质、硬纸、竹材中的一种或多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所述软质连接件的材质为塑料或织物。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所述墙面层的材质为纸质或塑料。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所述顶层的上部为尖顶结构。

以上附加方面的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拼装灵屋的主体骨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拼装灵屋的主体骨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拼装灵屋的主体骨架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拼装灵屋的主体骨架的俯/仰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拼装灵屋的主体骨架的侧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主体骨架;2、顶层;3、中间层;4、底层;5、第一连接框架;6、第二连接框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结合附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拼装灵屋,包括主体骨架1和与主体骨架相连接的墙面层(未示出),主体骨架1包括横截面尺寸依次增大的顶层2、中间层3和底层4,顶层2是由一个可折叠的方体框架和位于方体框架顶部两侧的三角形框架组成的尖顶结构,不仅仿真效果好,而且提升了美观性,另外,本实施例的中间层3和底层4均由多个可折叠方体框架拼装成型,中间层3位于顶层2和底层4之间,在中间层内可以设有第一连接框架5和第二连接框架6,第一连接框架5和第二连接框架6为可折叠方体框架,第一连接框架5分别与顶层2和中间层3可拆卸连接,第二连接框架6分别与中间层3和底层4可拆卸连接,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第一连接框架5可以是顶层的一部分,也可以是中间层层的一部分,也可以是单独的连接框架,只要能够满足将顶层2、中间层3连接呈一整体即可,第二连接框架的结构与第一连接框架的原理相同。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框架5设置在中间层的中部,第一连接框架5的上部与顶层2相连接,下部置于中间层3内并与中间层3相连接,而第二连接框架6设置在底层4的中部,第二连接框架6的上部与中间层3 相连接,下部置于底层4内并与底层4相连接,当然连接框架的连接方式和位置关系不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获知的任意一种结构变化均在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具体的,本实施例的方体框架的连接方式有多种,例如将第一连接框架 5分别与顶层2和中间层3通过粘接、卡接、连接件等方式连接,第二连接框架6分别与中间层3和底层4通过粘接、卡接、连接件等方式连接,当然也可以是其他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连接方式,这里不过多赘述。

有利地,本实施例的中间层可以为一层或多层,图示中为双层结构,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调整。

具体的,本实施例的可折叠方体框架包括多个硬质条/片和多个软质连接件,多个硬质条/片通过软质连接件拼接成方体框架,更具体的,硬质条/ 片的材质为塑料、木质、硬纸、竹材中的一种或多种,软质连接件的材质为塑料或织物,墙面层的材质为纸质(例如牛皮纸)、塑料。当然也可以是其他具有相同功能的材料。软质连接件与所述硬质条/片之间通过紧固件相连接,本实施例的紧固件可以是微型的螺钉或螺栓结构。

综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拼装灵屋,可以在运输时将顶层、中间层和底层的方体框架拆卸并折叠,减小了体积便于运输和携带,在需要使用时可以再次进行拼装,而且通过预制的单元化或模块化的方体框架可以拼接呈各种形状,不仅能够批量生产,还能使灵屋的形状多变,满足各类用户的需求。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