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盖夹钳的手柄开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4180发布日期:2019-02-10 23:05阅读:542来源:国知局
一种锅盖夹钳的手柄开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盖,尤其涉及一种锅盖夹钳的手柄开合结构。



背景技术:

高压锅又叫做压力锅,是一种厨房的锅具。压力锅通过液体在较高气压下沸点会提升这一物理现象,对水施加压力,使水可以达到较高温度而不沸腾,以加快炖煮食物的效率。用它可以将被蒸煮的食物加热到100℃以上,在高海拔地区,利用压力锅可避免水沸点降低而不易煮熟食物的问题。

由于压力锅内的气压较大,生产使用时对与其配合使用的锅盖的气密性和安全性的要求较高,根据锅盖的开合方式可将现有的锅盖大致区分为旋合式锅盖和夹钳式锅盖两种,旋合式锅盖在使用时一般是通过水平旋转锅盖上的手柄带动整个锅盖的开合,这种开合方式导致锅盖在进行打开和闭合操作时不能准确快速定位,且旋转锅盖时需要双手配合操作,使用起来较为费力且操作难度较大,采用夹钳式锅盖能够解决旋合式锅盖打开和闭合时难以准确快速定位的问题,在闭合锅盖时不需要对准位置,在任意位置均可以用夹钳闭合锅盖,同时操作起来也更为简便。

现有的夹钳式锅盖一般设置有至少一对的夹钳,夹钳上设置有配合使用的连接片,使用时一般是通过水平转动手柄,从而通过手柄带动控制装置控制连接片的内外移动而开启或闭合夹钳,但这种开合的方式需要使用者用手水平转动较大的角度,而人的手本身水平转动的角度有限,使用时往往需要通过整个身体的转动才能达到开合夹钳所需的角度,使用时较为费力,同时现有的夹钳式锅盖打开和闭合的操作方式也较为复杂,降低了产品使用的便捷性,需要对此作出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水平转动手柄带动连接片的内外移动而开启或闭合夹钳导致的锅盖打开时较为费力,锅盖打开和闭合操作方式较为复杂等缺陷,提供了一种新的锅盖夹钳的手柄开合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锅盖夹钳的手柄开合结构,包括锅盖、支撑件、提手、至少两个夹钳,所述支撑件设置于锅盖上,所述提手上设置有转动轴,所述提手通过转动轴与支撑件转动连接,各个夹钳的连接片上还设置有导柱,所述转动轴上设置有分别与各个导柱相对应的斜滑槽,所述导柱的头部伸入到斜滑槽中,当提手通过转动斜滑槽驱动导柱向外移动时夹钳与锅盖之间形成开启位置,当提手通过转动斜滑槽驱动导柱向内移动时夹钳与锅盖之间形成闭合位置。

提手上设置的转动轴用于转动连接提手与支撑件,转动轴还用于设置与导柱配合使用的斜滑槽,夹钳连接片上设置的导柱用于伸入转动轴上的斜滑槽中,导柱随转动轴的转动在斜滑槽中移动,斜滑槽通过驱动导柱的向内和向外移动实现连接片的向内和向外移动,从而使夹钳和锅盖之间达到开启和闭合的状态。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在提手上的转动轴和转动轴上设置的斜滑槽与连接片上的导柱相配合使用,使得使用者只需要转动提手就可以控制夹钳的开合,实现提手的旋转也只需要使用者施加极小的力,极大的简化了夹钳式锅盖打开和闭合的操作方式,提高了产品使用便捷性。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锅盖夹钳的手柄开合结构,所述转动轴上还设置有转动滑块,所述斜滑槽设置于所述转动滑块上。

将斜滑槽设置在转动滑块上能够提高导柱与斜滑槽卡合的紧密度和转动轴转动的灵活度,使得操作时更加顺畅。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锅盖夹钳的手柄开合结构,还包括导向板,所述导向板设置于锅盖上,所述导向板上设置有与各个导柱相对应的导向槽,所述导柱位于导向槽内并沿导向槽向内、向外移动。

导向槽用于限制位导柱的移动方向,避免导柱在移动过程中偏离移动轨迹,从而保证导柱驱动连接片对向直线移动,减少导柱驱动连接片移动以带动夹钳开合所花费的时间,提高使用效率。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锅盖夹钳的手柄开合结构,还包括分别与各个夹钳相对应的第一弹性件,所述夹钳的连接片上还设置有连接凸块,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对向夹钳连接片上的连接凸块连接并为夹钳提供弹性回复力。

连接片上设置的连接凸块用于连接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两端分别连接在对向夹钳连接片上的连接凸块上,从而实现第一弹性件对连接片的向内拉动作用,从而通过第一弹性件为夹钳连接片的复位提供弹性回复力,则在提手旋转驱动夹钳闭合时能够加速夹钳的复位,提高使用效率。另一方面在夹钳闭合之后,第一弹性件能够持续提供夹紧力,保证夹钳牢牢地夹紧锅口,保证使用时的安全性。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锅盖夹钳的手柄开合结构,还包括弹性定位组件,所述弹性定位组件位于支撑件上,所述提手端部还设置有定位孔,当处于开启位置时,所述弹性定位组件与提手的定位孔相卡接。

弹性定位组件与提手端部设置的定位孔相互配合,用于实现弹性定位组件对处于开启状态下提手的定位。一方面能够提示使用者提手已旋转到准确的位置,另一方面能够在开启位置将提手保持住,防止使用者的手松开后提手自行下落,从而提升了使用体验。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锅盖夹钳的手柄开合结构,所述弹性定位组件包括定位销、第二弹性件,所述定位销与提手的定位孔相配合,所述第二弹性件为定位销提供向上的弹性回复力。

定位销用于与提手上的定位孔相卡接,从而实现对提手的定位作用,第二弹性件为定位销提供向上的弹性回复力,在提手转动使定位孔与定位销解除卡接状态时,第二弹性件驱动定位销向上回复原位,便于提手定位孔与定位销的下次卡接。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锅盖夹钳的手柄开合结构,所述定位销顶部还设置有定位圆珠,所述定位圆珠与提手的定位孔相配合。

在提手转动过程中,定位圆珠将在定位销、提手之间滚动,从而降低了定位销顶部对提手的摩擦力,使得提手转动时更加顺畅。此外,定位圆珠能够更为顺滑的卡入定位孔,同时定位圆珠与定位孔的连接更为紧密,能够提高定位销与提手卡接的紧密度,保证弹性定位组件对提手的定位作用。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锅盖夹钳的手柄开合结构,所述连接片上还设置有连接端子,所述导柱连接于连接端子上。

连接片上设置的连接端子用于连接导柱,将导柱连接在连接端子上能够提高导柱对连接片的驱动效果,也便于对向连接片上导柱位置的调整,从而有利于提高操作效率。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锅盖夹钳的手柄开合结构,在处于开启位置时,所述提手与锅盖之间相互垂直,当处于闭合位置时,所述提手与锅盖之间相互平行。

通过以上设置,使得在开启位置下,提手便于被使用者提握抬起,且转动提手时也更容易让提手在重力的辅助作用下掉落。而在闭合位置下,提手在无外力作用下始终平放在锅盖上,保证使用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处于开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处于闭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4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它们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锅盖夹钳的手柄开合结构,包括锅盖3、支撑件31、提手1、至少两个夹钳2,所述支撑件31设置于锅盖3上,所述提手1上设置有转动轴11,所述提手1通过转动轴11与支撑件31转动连接,各个夹钳2的连接片5上还设置有导柱51,所述转动轴11上设置有分别与各个导柱51相对应的斜滑槽12,所述导柱51的头部伸入到斜滑槽12中,当提手1通过转动斜滑槽12驱动导柱51向外移动时夹钳2与锅盖3之间形成开启位置,当提手1通过转动斜滑槽12驱动导柱51向内移动时夹钳2与锅盖3之间形成闭合位置。

当需要闭合锅盖3时,转动提手1至提手1与锅盖3之间平行,则提手1转动时转动轴11与提手1同步转动,转动轴11上的斜滑槽12驱动连接片5上的导柱51向内移动,与导柱51相连接的连接片5也随之向内移动,从而带动夹钳2向内移动,最终使夹钳2与锅盖3之间形成闭合位置。

而当需要打开锅盖3时,转动提手1至提手1与锅盖3之间垂直,则提手1转动时转动轴11与提手1同步转动,转动轴11上的斜滑槽12驱动连接片5上的导柱51向外移动,与导柱51相连接的连接片5也随之向外移动,从而带动夹钳2向外移动,最终使夹钳2与锅盖3之间形成开启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转动轴11上还设置有转动滑块13,所述斜滑槽12设置于所述转动滑块13上。

作为优选,还包括导向板6,所述导向板6设置于锅盖3上,所述导向板6上设置有与各个导柱51相对应的导向槽61,所述导柱51位于导向槽61内并沿导向槽61向内、向外移动。

作为优选,还包括分别与各个夹钳2相对应的第一弹性件54,所述夹钳2的连接片5上还设置有连接凸块52,所述第一弹性件54的两端分别与对向夹钳2连接片5上的连接凸块52连接并为夹钳2提供弹性回复力。

作为优选,还包括弹性定位组件4,所述弹性定位组件4位于支撑件31上,所述提手1端部还设置有定位孔14,当处于开启位置时,所述弹性定位组件4与提手1的定位孔14相卡接。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定位组件4包括定位销43、第二弹性件41,所述定位销43与提手1的定位孔14相配合,所述第二弹性件41为定位销43提供向上的弹性回复力。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销43顶部还设置有定位圆珠42,所述定位圆珠42与提手1的定位孔14相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片5上还设置有连接端子53,所述导柱51连接于连接端子53上。

作为优选,在处于开启位置时,所述提手1与锅盖3之间相互垂直,当处于闭合位置时,所述提手1与锅盖3之间相互平行。

具体的,当提手1转动时,提手1通过转动滑块13上的斜滑槽12将提手1的转动力变更为驱动导柱51向内或内外移动的水平推动力,导柱51在移动时将沿着导向槽61水平移动,从而水平带动连接片5向内或向外移动,最终实现夹钳2的向内或向外移动,实现夹钳2的开启、闭合。其中连接片5在向外移动过程中,第一弹性件54将被拉伸从而积累势能并为连接片5提供向内的弹性回复力,则连接片5在向内移动时将更加顺畅且夹钳2在闭合位置更够对锅口进行牢固的夹持。在提手1转动过程中,通过与定位销、定位孔、定位圆珠的相互配合,从而方便使用者通过提手1转动时的振动反馈得知提手1是否已准确地到达开启位置,从而提升了使用体验。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的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