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菜机框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02172发布日期:2019-03-27 10:08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炒菜机框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家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炒菜机框架。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如今社会正在快速步入智能化时代,传统厨房中,自炒自制的做饭方式需要做出新的变革,而传统的厨房设备已不能满足智能化的需求;而食品加工厂内的食品自动加工设备,由于体积庞大,显然不能适应人们日常生活的需求。随着科技的发展,市面上出现了智能炒菜机,使得人们可以远离厨房油烟的同时也能品尝到可口的饭菜。

然而,现有的炒菜机中实现自动炒菜的各个装置分布不合理,使得其结构不稳定且占用空间大,而且还加大了维修和安装的难度,并导致生产制造成本提高;炒菜机不便于移动,且由于其底部直接接触地面,在雨天容易受潮进而影响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炒菜机框架,该框架能够方便炒菜内部各装置的拆装,进而能够方便炒菜机的维护和维修,便于移动,防震防潮;而且其结构稳定、占用空间较小,有利于降低成本。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炒菜机框架,所述炒菜机框架包括两块侧板、前封板、背板、底板和顶盖板,所述侧板、所述前封板、所述背板、所述底板和所述顶盖板围成用于安装炒菜机各个装置的空腔结构,所述底板安装有滑轮及与所述滑轮相配合的防震脚杯,以与所述前封板所在平面相垂直并穿过所述空腔结构的竖直中心线的平面作为参考面,两块所述侧板关于所述参考面对称,所述前封板和所述顶盖板分别可拆卸地安装于两块所述侧板之间。

进一步地,每一所述侧板分别设有用于安装驱动装置的驱动安装口,两块所述侧板的驱动安装口关于所述参考面对称。

进一步地,所述空腔结构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用于安装上料装置的上料安装部、用于安装炉体装置的炉体安装部、用于安装出菜装置的出菜安装部和用于安装辅料装置的辅料安装部,所述前封板设有通至所述炉体装置的进料口、用于与所述出菜装置相对应的出料口及与所述辅料装置相配合的辅料口。

进一步地,所述空腔结构设置有用于安装油烟处理装置的油烟安装部,所述油烟安装部位于所述上料安装部的侧部,每一所述侧板靠近其顶端均设有用于与所述油烟处理装置出烟口相配合的排烟口,且两块所述侧板的排烟口关于所述参考面对称。

进一步地,所述背板包括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所述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通过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一板部用于安装所述油烟处理装置,所述第二板部用于安装与所述炉体装置相配合的锅盖装置。

进一步地,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两端分别与两块所述侧板相连接,所述固定板抵靠于所述油烟处理装置外部。

进一步地,所述侧板设有多个镂空孔,所述底板设有多个散热孔。

进一步地,所述顶盖板由水平板和倾斜板固接而成,所述倾斜板用于安装操作面板。

进一步地,所述水平板设有用于安装顶盖门的顶盖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侧板、所述前封板、所述背板、所述底板和所述顶盖板均为折弯板件或冲压板件。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炒菜机框架的内部立体化地安装炒菜机的各个装置,有效减少炒菜机的占用空间,左右对称分布的炒菜机框架使得炒菜机各个装置对称地安装于框架内,从而使炒菜机整体受力均衡结构稳定,且对称结构可有效减少炒菜机的生产成本,而两块侧板为对称结构,可减少侧板的制造成本;底板4安装有滑轮及与滑轮相配合的防震脚杯,便于炒菜机框架及炒菜机的移动,且提高炒菜机的稳定性,防震脚杯使得炒菜机框架底部距离地面有一定的高度,由此实现防潮;顶盖板和前封板可拆卸安装,两块侧板为对称结构,由此便于炒菜机的安装与拆卸,进而便于炒菜机的维护和维修。

2、每一侧板分别设有用于安装驱动装置的驱动安装口,两块侧板的驱动安装口关于参考面对称,当炒菜机驱动装置需要维修或零件更换时,可在驱动安装口对驱动装置进行维修和更换,不需要拆除整个框架,进而简化驱动装置的维修与安装,而对称分布的驱动安装口使得炒菜机更加稳定。

3、油烟处理装置安装于第一板部,连接板与上料装置连接,第二板部开设的可供锅盖装置穿过的圆口使得锅盖装置更加稳定地安装于炒菜机框架内,且节省了锅盖装置的占用空间。

4、固定板抵靠于所述油烟处理装置外部,由此,使得油烟处理装置的安装结构更加稳定,同时固定板可以校准侧板是否安装错位,尺寸是否达到标准。

5、侧板设有多个镂空孔,由此减少侧板的重量,且镂空孔也提高了炒菜机框架内部的散热性,底板设有用于多个散热孔,从而使得炒菜机框架内的散热性良好。

6、顶盖板由水平板和倾斜板固接而成,倾斜板的设置可以使得操作面板与水平面呈一定的夹角,便于用户操作操作面板。

7、侧板、前封板、背板、底板、和顶盖板均为折弯板件或冲压板件,折弯成型的炒菜机框架的各板材,可以减少研发成本,适合于小批量生产;冲压成型的炒菜机框架各板材适用于大批量生产,提高了制造的精度和工艺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装有炒菜机的炒菜机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安装有炒菜机的炒菜机框架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背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侧板,2-前封板,3-背板,4-底板,5-顶盖板,6-框架封板,7-固定板,8-上料装置,9-炉体装置,10-出菜装置,11-辅料装置,12-油烟处理装置,13-锅盖装置,14-自动清洗装置,15-接水装置,16-电控模块,17-操作面板;1a-驱动安装口,1b-排烟口,1c-加强筋,1d-镂空孔,3a-第一板部,3b-第二板部,3c-连接板,5a-水平板,5b-倾斜板,5c-顶盖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炒菜机框架,包括两块侧板1、前封板2、背板3、底板4和顶盖板5,所述侧板1、前封板2、背板3、底板4和顶盖板5围成用于安装炒菜机各个装置的空腔结构,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炒菜机的各个装置包括有上料装置8、用于实现炒菜的炉体装置9、出菜装置10、辅料装置11、油烟处理装置12、锅盖装置13、自动清洗装置14、接水装置15及与上述装置电连接的电控模块16,电控模块16控制上述各装置协同运作从而实现炒菜功能。底板4安装有滑轮及与滑轮相配合的防震脚杯,需要指出的是,滑轮和防震脚杯均可拆卸地安装于底板4,从而便于其安装及拆卸,由此在炒菜机框架需要移动时,将防震脚杯升起,可将整个炒菜机框架及炒菜机一并移动;当需要固定炒菜机框架时,只需下调防震脚杯至地面,防震脚杯使得炒菜机框架底部距离地面有一定的高度,由此可防止其底部直接接触地面而受潮。本实施例中的防震脚杯为在普通脚杯外围套接橡胶,由此实现防震,从而可减少炒菜机在工作时产生的震动,进而提高炒菜机的稳定性。炒菜机立体化地安装于炒菜机框架内,从而保护炒菜机各个装置不受外界环境影响,且减少炒菜机的占用空间,以与前封板2所在平面相垂直并穿过空腔结构的竖直中心线的平面作为参考面,两块侧板1关于参考面对称,左右对称分布的炒菜机框架使得炒菜机各个装置对称地安装于框架内,从而使炒菜机整体受力均衡结构稳定,且对称分布的结构可以同批次生产炒菜机的零件,可有效减少生产成本,另外两块侧板1为对称结构,也可减少侧板1的制造成本。前封板2和顶盖板5分别可拆卸地安装于两块侧板1之间,由此在需要安装及维修炒菜机时,不需要拆除整个框架,只需要拆下前封板2和顶盖板5,便可以对炒菜机进行拆卸和安装,由此便于炒菜机的维护和维修。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炒菜机框架的内部立体化地安装炒菜机的各个装置,有效减少炒菜机的占用空间,左右对称分布的炒菜机框架使得炒菜机各个装置对称地安装于框架内,从而使炒菜机整体受力均衡结构稳定,且对称结构可有效减少炒菜机的生产成本,而两块侧板1为对称结构,也可减少侧板1的制造成本;底板4安装有滑轮及与滑轮相配合的防震脚杯,便于炒菜机框架及炒菜机的移动,且提高炒菜机的稳定性,防震脚杯使得炒菜机框架底部距离地面有一定的高度,由此实现防潮;前封板2和顶盖板5可拆卸地安装于空腔结构,且两块侧板1呈现对称结构,由此便于炒菜机的拆卸与安装,进而便于炒菜机的维护和维修。

进一步地,每一侧板1分别设有用于安装驱动装置的驱动安装口1a,且两块侧板1的驱动安装口1a关于参考面对称,本实施例中的驱动装置具体包括上料装置8的驱动装置和炉体装置9的驱动装置,当炒菜机的驱动装置需要维修或零件更换时,可在驱动安装口1a其进行维修和更换,不需要拆除整个框架,进而简化驱动装置的维修与安装,而对称分布的驱动安装口使得炒菜机更加稳定。

本实施例中的炒菜机的各个装置包括有上料装置8、用于实现炒菜的炉体装置9、出菜装置10、辅料装置11、油烟处理装置12、锅盖装置13、自动清洗装置14、接水装置15及与上述装置电连接的电控模块16,电控模块16控制上述各装置协同运作从而实现炒菜功能。空腔结构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用于安装上料装置8的上料安装部、用于安装炉体装置9的炉体安装部、用于安装出菜装置10的出菜安装部和用于安装辅料装置11的辅料安装部,由此炒菜机的装置可对应安装于上述炒菜机框架,且该框架密封性良好,避免炒菜机裸露在外部从而保护炒菜机各个装置不受外界环境影响,炒菜机各个装置安装后形成一个整体,提高炒菜机的稳定性,而炒菜机的各个装置安装部分布合理,减少占地空间,前封板2设有通至炉体装置9的进料口、用于与出菜装置10相对应的出料口及与辅料装置11相配合的辅料口,炒菜机的装置与前封板2的开口对应,由此,炒菜机在炒菜机框架内完成烹饪功能后将食物通过出料口运至外部,完成炒菜功能。

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中的进料口连接有便于进料的抽屉式导向板,由此食物可通过抽屉式导向板进入炉体装置9,防止食物外洒。

进一步地,空腔结构设置有用于安装油烟处理装置12的油烟安装部,油烟安装部位于上料安装部的侧部,每一侧板1靠近其顶端均设有用于与油烟处理装置12出烟口相配合的排烟口1b,且两块侧板1的排烟口1b关于参考面对称,对称分布的排烟口使得炒菜机的排烟性能良好,炒菜机产生的油烟通过油烟处理装置12的出烟口和排烟口1b排出到外部的大气环境中。进一步地,排烟口1b和驱动安装口1a外延固定连接有加强筋1c,从而提高侧板1的结构强度,保证炒菜机运行时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背板3包括第一板部3a和第二板部3b,第一板部3a和第二板部3b通过连接板3c连接,第一板部3a用于安装油烟处理装置12,第二板部3b用于安装与炉体装置9相配合的锅盖装置13,从而根据炒菜的需要智能启动锅盖装置13,使菜品更加美味。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板部3a、连接板3c和第二板部3b呈折线状依次连接,由此,油烟处理装置12安装于第一板部3a,连接板3c与上料装置8连接,第二板部3b开设的可供锅盖装置13穿过的圆口使得锅盖装置13更加稳定地安装于炒菜机框架内,且节省了锅盖装置13的占用空间。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中的背板3连接有用于密封防水的框架封板6,框架封板6用于与自动清洗装置14连接,由此防止自动清洗装置14内的污水流出框架污染地面,且避免水体流至电控模块16造成短路。

为了使得油烟处理装置12稳定地安装于炒菜机框架内,本实施例的炒菜机框架还包括固定板7,固定板7两端分别与两块侧板1相连接,固定板7抵靠于所述油烟处理装置12外部,由此,使得油烟处理装置12的安装结构更加稳定,同时固定板7可以校准侧板1是否安装错位,尺寸是否达到标准。

本实施例中的侧板1设有多个镂空孔1d,由此减少侧板1的重量,且镂空孔1d也提高了炒菜机框架内部的散热性,底板4设有用于多个散热孔,从而使得炒菜机框架内的散热性良好。

本实施例中,顶盖板5由水平板5a和倾斜板5b固接而成,倾斜板5b用于安装操作面板17,用户在操作面板17输入指令从而控制炒菜机实现炒菜功能,倾斜板5b的设置可以使得操作面板17与水平面呈一定的夹角,便于用户操作操作面板17。进一步地,水平板5a设有用于安装顶盖门的顶盖开口5c,顶盖开口5c的设置也便于整个装置的拆卸与安装。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侧板1、前封板2、背板3、底板4和顶盖板5均为折弯板件或冲压板件。折弯成型的炒菜机框架的各板材不需要开冲压模具,在产品研发的初期,采用折弯成型工艺可以减少研发成本,适合于小批量生产;冲压成型的炒菜机框架的各板材适用于大批量生产,通过开设冲压模具,从而提高制造的精度和工艺稳定性,以上两种工艺根据实际生产需要合理选用。

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炒菜机框架,炒菜机框架的内部立体化地安装炒菜机的各个装置,有效减少炒菜机的占用空间,左右对称分布的炒菜机框架使得炒菜机各装置对称地安装于框架内,从而使炒菜机整体受力均衡结构稳定,且对称结构可有效减少炒菜机的生产成本,而两块侧板1为对称结构,也可减少侧板1的制造成本;底板4安装有滑轮及与滑轮相配合的防震脚杯,便于炒菜机框架及炒菜机的移动,且提高炒菜机的稳定性,防震脚杯使得炒菜机框架底部距离地面有一定的高度,由此实现防潮;顶盖板和前封板可拆卸安装,两块侧板1呈现对称结构,由此便于炒菜机的安装与拆卸,进而便于炒菜机的维护和维修。每一侧板1分别设有用于安装驱动装置的驱动安装口1a,且两块侧板1的驱动安装口1a关于参考面对称,当炒菜机驱动装置需要维修或零件更换时,可在驱动安装口1a对驱动装置进行维修和更换,不需要拆除整个框架,进而简化驱动装置的维修与安装,而对称分布的驱动安装口使得炒菜机更加稳定。油烟处理装置12安装于第一板部3a,连接板3c与上料装置8连接,第二板部3b开设的可供锅盖装置13穿过的圆口使得锅盖装置13更加稳定地安装于炒菜机框架内,且节省了锅盖装置13的占用空间。固定板7抵靠于所述油烟处理装置12外部,由此,使得油烟处理装置12的安装结构更加稳定,同时固定板7可以校准侧板1是否安装错位,尺寸是否达到标准。侧板1设有多个镂空孔1d,由此减少侧板1的重量,且镂空孔1d也提高了炒菜机框架内部的散热性,底板4设有用于多个散热孔,从而使得炒菜机框架内的散热性良好。顶盖板5由水平板5a和倾斜板5b固接而成,倾斜板5b的设置可以使得操作面板17与水平面呈一定的夹角,便于用户操作操作面板17。侧板1、前封板2、背板3、底板4和顶盖板5均为折弯板件或冲压板件,折弯成型的炒菜机框架的各板材,可以减少研发成本,适合于小批量生产;冲压成型的炒菜机框架各板材适用于大批量生产,提高了制造的精度和工艺的稳定性。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术语“上”、“下”、“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