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10445发布日期:2019-05-07 21:02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家用电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家用电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一些家用电器,例如豆浆机、温奶机、电饭煲和破壁料理机等,都包括加热容器和控制装置等结构。为确保对加热容器中的液体的加热温度的精准控制,通常需要通过测温元件来监测液体的实时温度,以及时反馈给控制装置控制家用电器的运行程序。

其中,测温元件包括温度传感器或熔断体等,测温元件的安装结构形式多样。以豆浆机的温度传感器的安装结构为例,温度传感器通常安装在机头内或桶身上。当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机头内部时,往往需要破坏机头下盖,使得温度传感器穿过机头下盖伸入到液面以下的位置,这样不仅容易导致机头存在进水的风险,而且由于温度传感器离机头内的电机很近,电机在工作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量,容易造成对温度传感器的测温准确性的干扰,同时在电能转化电机的机械能的过程中,产生的电磁辐射也会干扰温度传感器的测量精度。

另一种固定在加热容器(如杯桶)的底壁或侧壁上的温度传感器,通常需要采用碰焊和螺钉紧固等复杂的工艺来固定安装,操作流程繁琐、生产成本高,同时碰焊还会影响产品的外观的美观性。此外,由于温度传感器安装效果不好,例如温度传感器未贴紧在加热容器上,直接影响了温度传感器的测温精准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家用电器,该家用电器的测温元件的安装结构较为简单,且测温元件的测温效果更好、更精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家用电器,包括加热容器和测温元件,所述家用电器还包括固定压片和柔性垫块,所述固定压片包括固定端和从所述固定端悬臂延伸出的悬臂抵压端,所述悬臂抵压端朝向所述加热容器的外壁压靠所述柔性垫块,所述柔性垫块设有抵接所述外壁的人字形限位脚,所述人字形限位脚将所述测温元件抵压于所述外壁上。

优选地,所述柔性垫块为矩形块,所述人字形限位脚包括两个侧护翼脚,两个所述侧护翼脚沿所述柔性垫块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沿宽度方向外扩,所述测温元件嵌装于两个所述侧护翼脚之间。

优选地,所述测温元件呈U形并包括长条状的温度传感器元件和两端伸出的出线端,所述温度传感器元件嵌设于两个所述侧护翼脚之间的容置凹槽中。

优选地,所述柔性垫块伸出有柱状拉手,所述悬臂抵压端设有贯穿孔,所述柱状拉手朝向所述贯穿孔穿出。

优选地,所述柱状拉手的穿出端形成有防松脱的拉手扣位。

优选地,所述悬臂抵压端形成有沿所述悬臂抵压端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所述柔性垫块限位安装于所述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之间。

优选地,所述固定压片呈长条板状,所述外壁连接有安装凸台,所述固定压片的所述固定端通过紧固件紧固安装在所述安装凸台上,所述固定端形成有朝向所述外壁延伸的支撑翻边,使得所述固定压片能够平压于所述柔性垫块上。

优选地,所述支撑翻边的高度大于所述安装凸台的凸出高度,所述支撑翻边的抵接面与所述外壁适配。

优选地,所述固定压片包括位于所述固定端与所述悬臂抵压端之间的中间折弯部,所述中间折弯部朝向所述外壁延伸。

优选地,所述中间折弯部与所述支撑翻边之间的所述固定压片的边缘部分还形成有边缘翻边,所述安装凸台限位安装于所述中间折弯部、所述边缘翻边和所述支撑翻边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家用电器中,测温元件设置在可固定安装的固定压片压设的柔性垫块的人字形限位脚之下,使得测温元件整体安装结构较为简单。同时,当将固定压片固定地锁紧于加热容器的外壁上时,还可使人字形限位脚可变形地压紧于外壁上,使得测温元件抵压于外壁上,从而测温元件能更贴紧于加热容器的外壁上,以便及时、准确地检测加热容器中液体的实时温度,确保了测温元件的测温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家用电器(豆浆机),图中展示了该家用电器的加热容器上的测温元件的安装结构;

图2为图1中的圈起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主视图;

图4为图3中的圈起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5、图6为以不同视角展示测温元件、固定压片与柔性垫块装配关系的立体图;

图7为图5的爆炸图;

图8、图9为柔性垫块在不同视角下的立体图;

图10为柔性垫块的剖视图;

图11至图13为固定压片在不同视角下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固定压片 2 柔性垫块

3 测温元件 4 加热容器

5 安装凸台 6 紧固件

11 固定端 12 悬臂抵压端

13 中间折弯部 21 人字形限位脚

22 柱状拉手 23 容置凹槽

31 温度传感器元件 32 出线端

41 外壁 42 铝板

111 支撑翻边 112 边缘翻边

121 贯穿孔 122 第一翻边

123 第二翻边 221 拉手扣位

211 侧护翼脚 A 支撑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各部件相互位置关系描述用词。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家用电器中的测温元件存在安装工艺复杂以及测温效果差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家用电器。如图1至图4所示,该家用电器包括加热容器4和测温元件3,另外还包括固定压片1和柔性垫块2,固定压片1(参见图11至图13)包括固定端11和从固定端11悬臂延伸出的悬臂抵压端12,悬臂抵压端12朝向加热容器4的外壁41压靠柔性垫块2,柔性垫块2设有抵接外壁41的人字形限位脚21,人字形限位脚21将测温元件3抵压于外壁41上。

可见,在本实用新型的家用电器中,测温元件3设置在可固定的固定压片1压设的柔性垫块2的人字形限位脚21之下,使得测温元件3的安装结构更为简单。同时,当将固定压片1锁紧于加热容器4的外壁41上时,还可使人字形限位脚21产生变形并压紧于外壁41上,使得测温元件3抵压于外壁41上,从而使得测温元件3更贴紧于加热容器4的外壁41上,以及时、准确地检测加热容器4中液体的实时温度,确保了测温元件3的测温精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家用电器为具有加热容器的豆浆机、温奶机、电饭煲和破壁料理机等,测温元件3可以为或包括温度传感器和熔断体等,下文将以豆浆机的温度传感器为例具体阐述说明。

其中,如图7至图9所示,柔性垫块2优选为矩形块,其人字形限位脚21包括两个侧护翼脚211,两个侧护翼脚211沿柔性垫块2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沿宽度方向外扩,测温元件3嵌装于两个侧护翼脚211之间。如图5和图6所示,两个向外扩张的侧护翼脚211的靠近柔性垫块2本体的上方没有本体支撑,从而使得柔性垫块2整体在受压时,便于两个侧护翼脚211弹性变形,减少了反向受力的损失,固定压片1的固定端11传递至悬臂抵压端12的压紧力能最优地压紧测温元件3,从而使得嵌于其中的测温元件3与外壁41形成最优贴合,同时人字形限位脚21还能限制测温元件3发生位移和脱落的现象。

通常,柔性垫块2优选为具有一定弹性变形功能的硅胶或橡胶材质。

如图5至图7所示中的一种常见的测温元件3,测温元件3呈U形并包括长条状的温度传感器元件31和两端伸出的出线端32,温度传感器元件31嵌设于两个侧护翼脚211之间的容置凹槽23中。温度传感器元件31包裹在长条形的耐热管中,两端的出线端32连接该家用电器的控制电路,实现实时的信息反馈和逻辑控制,同时测温元件3通过折弯操作,将温度传感器元件31置于容置凹槽23中,确保柔性垫块2与测温元件3适配性更好,从而容置凹槽23和人字形限位脚21能共同作用于测温元件3,进一步地确保测温元件3更贴紧外壁41上。

为加强柔性垫块2限位并固定于固定压片1下,柔性垫块2可伸出有柱状拉手22,悬臂抵压端12设有贯穿孔121(参见图7),柱状拉手22朝向贯穿孔121穿出,以限定柔性垫块2沿柱状拉手22的轴向窜动。

进一步地,如图8和图10所示,柱状拉手22的穿出端可形成有防松脱的拉手扣位221。当柔性垫块2与固定压片1在进行装配时,其柱状拉手22穿过贯穿孔121,利用拉手扣位221与贯穿孔121的倒扣作用,能防止柱状拉手22从贯穿孔121中窜出,因此可预先地将柔性垫块2与固定压片1组成一个组件,便于为后续的固定锁紧操作以及测温元件3的压紧安装操作奠定更好的基础。

如图11所示,在固定压片1中,悬臂抵压端12形成有沿悬臂抵压端12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一翻边122和第二翻边123,通过在第一翻边122和第二翻边123之间的限定空间,使得柔性垫块2限位安装于第一翻边122和第二翻边123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以豆浆机为例,其加热容器4的外壁41可以为加热容器4的底壁或侧壁。当测温元件3设置在底壁的外壁41上时,通常由于其底壁上还设置有导热性良好的铝板42,外壁41上设有将铝板42固定在外壁41上的多个螺丝柱。因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家用电器中,为使得整机加工更为方便,在加工螺丝柱时可预先增设一个作为安装凸台5的螺丝柱,该螺丝柱的位置不限于加热容器4的底壁,还可以设置于加热容器4的侧壁上。如图1和图4所示的为安装凸台5设置在加热容器4的底壁上的情形。

另外,上述第二翻边123可向下延伸以限位抵接铝板42的外边缘。

如图4所示,固定压片1呈长条板状,外壁41(具体为外壁41上的铝板42)上连接有安装凸台5,固定压片1的固定端11通过紧固件6紧固安装在安装凸台5上,固定端11形成有朝向外壁41延伸的支撑翻边111,图4中的支撑翻边111延伸并抵接铝板42,使得固定压片1能够平压于柔性垫块2上。

其中,作为安装凸台5的螺丝柱,通常是通过碰焊的方式焊接在外壁41上,因此很难保证安装凸台5为垂直设置在外壁41上,且安装凸台5的顶面作为固定压片1的支撑面有相对地较小,很难保证固定压片1的安装平整度。而在本实用新型中,固定压片1的固定端11形成有支撑翻边111,通过支撑翻边111良好地抵接于铝板42上,并且具有一定的支撑宽度A(参见图12),可保证固定压片1的悬臂抵压端12平压于柔性垫块2上。从而可以防止因为安装凸台5歪斜不平使得固定压片1的悬臂抵压端12歪斜,导致柔性垫块2的受力不均而失控翘起。另外,由于固定压片1采用为可拆卸地方式安装于安装凸台5上,具有便于维护的优点。

同时,支撑翻边111的高度优选地大于安装凸台5的凸出高度,支撑翻边111的抵接面与外壁41适配。如图4所示,支撑翻边111上留有与铝板42之间形成有挤压变形余量长度,支撑翻边111与外壁41之间的适配的面接触以使得固定压片1能够平压于柔性垫块2上.

另外,如图11所示,固定压片1包括位于固定端11与悬臂抵压端12之间的中间折弯部13,中间折弯部13朝向外壁41延伸,以使得固定端11的中间折弯部13和支撑翻边111之间限定出一个相对狭小的空间,可将安装凸台5限制在该相对小的距离内,便于锁紧装配时固定端11的定位。

进一步地,中间折弯部13与支撑翻边111之间的固定压片1的边缘部分还形成有边缘翻边112,安装凸台5限位安装于中间折弯部13、边缘翻边112和支撑翻边111之间。从而使得固定端11围成一个绕安装凸台5方形的相对狭小的空间,将安装凸台5限制在相对小的空间内,便于锁紧装配时紧固件固定、安装凸台5与固定压片1的定位。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