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装撬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92714发布日期:2018-11-09 20:34阅读:105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居安装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安装撬棒。



背景技术:

家具是人们维持日常生活、从事生产实践和开展社会活动的器具的统称,其种类繁多,用途不一。在家居施工和装修中,家具多指床、桌、衣橱和沙发等大型物品,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具的摆放位置越来越受到重视,通常需要根据设计图纸摆放至相应的位置。

在实际安装作业中,家具搬运并摆放至相应位置后,仍需要人工对其摆放位置进行进一步校正,以使其符合安装要求。而当针对大型家具进行校正时,因大型家具的重量较大,不便于推动调整;则施工人员需要反复抬起家具以确定安装位置,劳动强度大,不便于施工人员对其位置进行精确调整,现有技术存在可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撬棒,施工人员可通过该安装撬棒对大型家具的摆放位置进行调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安装撬棒,包括有撬棒本体,所述撬棒本体包括有用于嵌入家具底部的嵌入部,所述嵌入部倾斜向上延伸形成有延伸部,且所述延伸部末端形成有便于使用者撬动撬棒本体的撬动部,所述嵌入部底端与地面平行设置,所述嵌入部顶端设置为弧面,使用者向下压动所述撬动部并通过延伸部带动嵌入部向上撬起家具;所述撬动部包括有便于使用者脚踏的脚踏板,所述脚踏板底端延伸形成有便于勾住家具底端的钩子,所述钩子外壁上设置有便于嵌入家具底部的斜面;使用者将所述钩子嵌入家具底部以抬升家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嵌入部的上端设置为弧面,底端设置为平面,以便于嵌入部插入家具底部和地面之间。使用者首先将嵌入部嵌入地面和家具底部之间,再向下压动撬动部并通过延伸部带动嵌入部向上撬起家具,延伸部起到增大力臂的作用,以达到省力的目的,便于安装人员对大型家具的位置进行进一步调整定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嵌入部与延伸部相连接处的底端设置为圆弧结构;当撬动家具时,所述圆弧结构与地面相接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嵌入部与延伸部相结合的底端设置为圆弧结构,撬动家具时,圆弧结构与地面相接触,以达到提高撬动家具时的顺畅性的目的,减少撬棒本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阻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弧面上设置有用于保护家具外表面的橡胶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面上设置橡胶垫,相较于撬棒本体与家具底部直接接触,橡胶垫与家具底部直接接触,有利于保护家具,防止在对家具的摆放位置进行调整的过程中,对家具底部造成损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橡胶垫与弧面之间通过螺丝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垫与弧面通过螺丝相连接,以达到固定橡胶垫的目的,防止橡胶垫在作业过程中发生偏位或者脱离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嵌入部底端与撬动部的顶端之间的垂直间距为10-12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撬棒本体的垂直高度为10-12mm,在可以实现撬动家具的前提下,将撬棒本体的垂直高度设置为便于使用者脚踏的高度,使用者可通过脚踏撬动部以撬起家具,便于使用者用力,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延伸部上设置有便于使用者手持撬棒本体的手持部,所述手持部包括有设置于延伸部上的防滑套,所述防滑套上设置有用于增大摩擦的若干凸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延伸部上设置有手持部,且手持部包括有防滑套,防滑套上设置有若干用于增大摩擦的凸起,在对家具进行平移作业时,使用者可握持防滑套,以便于使用者撬棒本体,防止在作业中途发生脱手现象,进而达到提高使用安全性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滑套与延伸部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即所述防滑套与延伸部实现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套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与延伸部相连接,以便于使用者更换或清理防滑套,以达到提高实用性的目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使用者可通过两种方式实现对家具位置的调整,一个是将嵌入部嵌入家具底部和地面之间,再向下压动撬动部并通过延伸部带动嵌入部向上撬起家具;另一个是将钩子嵌入家具底部和地面之间,并通过握持手持部以提升家具。通过以上两种方式对初步摆放好的家具位置进行进一步调整,有利于降低安装人员的作业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安装撬棒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安装撬棒的侧面视图。

附图标记:1、撬棒本体;11、嵌入部;111、弧面;12、延伸部;13、撬动部;131、脚踏板;132、钩子;133、斜面;2、橡胶垫;3、圆弧结构;4、手持部;41、防滑套;411、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安装撬棒,包括有撬棒本体1,撬棒本体1包括有用于嵌入家具底部的嵌入部11,嵌入部11倾斜向上延伸形成有延伸部12,使用者通过向下压动延伸部12末端并带动嵌入部11向上撬起家具,以达到便于安装人员对家具摆放位置进行调整的目的。

如图1所示,上述嵌入部11为块状结构,且嵌入部11底端与地面平行设置,结合图2所示,嵌入部11顶端设置为弧面111,以便于安装人员将嵌入部11插入家具底部和地面之间。在进行撬动作业时,弧面111与家具相接触,为达到保护家具的目的,上述弧面111上通过螺丝固定有橡胶垫2,螺丝穿设橡胶垫2和嵌入部11,且螺丝的头部嵌入橡胶垫2中,防止螺丝头部与家具底部发生结构干涉。

为了便于安装人员撬动家具,如图2所示,上述嵌入部11与延伸部12相连接处的底端设置为圆弧结构3;当撬动家具时,圆弧结构3与地面相接触,以达到省力的目的,降低安装人员的劳动强度。

如图1所示,上述延伸部12末端延伸形成有便于使用者撬动撬棒本体1的撬动部13,撬动部13包括有脚踏板131以及脚踏板131倾斜向地面延伸形成的钩子132,且撬动部13顶端与嵌入部11底端之间的垂直距离为10-12mm,使用者可通过脚踏于脚踏板131上向下压动撬动部13,并通过延伸部12带动嵌入部11向上运动,从而实现撬动作业。

如图1所示,上述钩子132可嵌入家具底部和地面之间,使用者再通过提拉撬棒本体1,从而实现对家具的提升作业。为了便于安装人员将钩子132嵌入家具底部和地面之间,结合图2所示,钩子132外壁上设置有便于嵌入家具底部的斜面133;为了便于使用者提拉撬棒本体1,上述延伸部12上设置有便于安装人员握持的手持部4。

如图1所示,上述延伸部12为杆件,手持部4包括有防滑套41,防滑套41同轴套设于延伸部12上,并与延伸部12通过螺纹连接,且防滑套41的外表面上均匀设置有若干用于增大摩擦的凸起411,以便于使用者握持。

下面结合具体动作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当需要通过撬动的方式对家具进行微调整时,使用者先将嵌入部11嵌入家具底部和地面之间,再通过踩踏脚踏板131以向下压动撬动部13,撬动部13向下运动并通过延伸部12带动嵌入部11向上撬起家具;

当需要对家具进行提升平移作业时,多个使用者配合作业,将钩子132嵌入家具底部和地面之间,并通过握持防滑套41平稳提升撬棒本体1,进而带动家具向上提升,以便于进行平移作业。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