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几板凳一体家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11034发布日期:2019-04-16 22:35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一种茶几板凳一体家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几板凳一体家具。



背景技术:

目前,茶几一般分方形、矩形两种,高度与扶手椅的扶手相当。通常情况下是两把椅子中间夹一茶几,用以放杯盘茶具,故名茶几,茶几在中国是入清之后开始盛行的家具。从明代绘画中所见,当时香几兼有茶几的功能,到了清代,茶几才从香几中分离出来,演变为一个独立的新品种,但是现有的茶几使用时需要配合简易板凳使用,不使用茶几时,茶几和板凳的占地面积较大,而一般家庭的空间较小,不利于家居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的现有的茶几使用时需要配合简易板凳使用,不使用茶几时,茶几和板凳的占地面积较大,不利于家居使用的问题,提供一种茶几板凳一体家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茶几板凳一体家具,包括家具本体,所述家具本体的一端设置有茶几,所述茶几的顶端设置有茶几面板,所述茶几面板的底端设置有若干弧形支撑柱,所述茶几面板的底端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和所述茶几面板之间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部安装有板凳,所述板凳的一端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顶端设置有格栅,所述板凳的顶端安装有软包,所述弧形支撑柱的两端均设置有护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座由三根支撑板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弧形支撑柱具有一定的弧度,所述弧形支撑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底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挡板固定连接所述板凳,所述软包固定连接在所述板凳的顶端,所述软包使用皮革材质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茶几面板、所述弧形支撑柱、所述底座和所述板凳使用实木材质制成。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操作简便,茶几面板、弧形支撑柱、底座和板凳使用实木材质制成从而具有较好的质量,同时由挡板顶部的格栅使家具具有中国风的风格,造型美观,同时将板凳和茶几通过卡槽结合在一起,在使用板凳和茶几同时便于放置板凳,且不使用时减少家具本体的体积和占地面积,有利于家居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板凳抽出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板凳合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中:1、家具本体;2、茶几面板;3、软包;4、格栅;5、挡板;6、板凳;7、卡槽;8、底座;9、弧形支撑柱;10、护板;11、茶几。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茶几板凳一体家具,包括家具本体1,家具本体1的一端设置有茶几11,茶几11的顶端设置有茶几面板2,茶几面板2的底端设置有若干弧形支撑柱9,茶几面板2的底端设置有底座8,底座8和茶几面板2之间设置有卡槽7,卡槽7的内部安装有板凳6,板凳6的一端设置有挡板5,挡板5的顶端设置有格栅4,板凳6的顶端安装有软包3,弧形支撑柱9的两端均设置有护板10。

底座8由三根支撑板制成,便于板凳6从底座8的一端推入或拉出,便于使用的同时也有利于放置板凳6,减少家具本体1的使用面积。

弧形支撑柱9具有一定的弧度,弧形支撑柱9的底端固定连接底座8,弧形支撑柱9和底座8便于支撑茶几面板2。

挡板5固定连接板凳6,软包3固定连接在板凳6的顶端,软包3使用皮革材质制成,便于增加板凳5的舒适感。

茶几面板2、弧形支撑柱9、底座8和板凳6使用实木材质制成,从而使家具本体1具有较好的质量。

该装置是一种茶几板凳一体家具,首先在通过茶几面板2放置茶杯等物品,当需要使用茶几11时,将板凳5从卡槽7内抽出,便于使用茶几11,当不要使用茶几11时,将板凳5推入卡槽7内,从而减少家具本体1的体积和占地面积,有利于家居使用,且挡板5顶部的格栅4使家具具有中国风的风格,造型美观大气,茶几面板、弧形支撑柱、底座和板凳使用实木材质制成,增加家具本体1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操作简便,茶几面板、弧形支撑柱、底座和板凳使用实木材质制成从而具有较好的质量,同时由挡板顶部的格栅使家具具有中国风的风格,造型美观,同时将板凳和茶几通过卡槽结合在一起,在使用板凳和茶几同时便于放置板凳,且不使用时减少家具本体的体积和占地面积,有利于家居使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