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降温的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25658发布日期:2019-01-25 16:54阅读:12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快速降温的杯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杯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快速降温的杯子。



背景技术:

现有快速降温水杯,如一种名为55℃杯的降温水杯声称采用化学降温剂的方案达到降温的目的,还有的水杯采用其他的方案来降温。但是总结一下,现有的降温水杯具有如下的缺点:1、降温速度慢,倒入热水后需要等较长时的时间,等到热水降温到合适温度后方能够饮用;2、连续使用时,间隔时间很长,需要等待降温剂冷却后,才能够再次使用,否则达不到降温的效果;3、使用化学降温剂存在危险性,化学试剂一旦泄漏极易导致安全事故,造成人身伤害。

另一方面,有的快速降温水杯采用了降温导管,但是,需要将降温导管设置在降温剂中才能正常使用,否则连续使用性差。而且这种结构还存在杯体体积大,重量增加,携带不便的缺陷。

现有技术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快速降温的杯子,可有效解决喝水时,水温太高不能直接饮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快速降温的杯子,包括杯体和杯盖,所述杯体包括外杯体和内胆,所述外杯体包裹在内胆外侧,在所述外杯体与内胆之间设置有导管,所述杯盖封盖在内胆以及外杯体的开口部,在所述内胆的底部设置了出水孔和上压板,所述出水孔通过软性导水管与导管的下端相连通,在所述杯盖上设置了吸管,在所述杯盖中设置了吸水道,所述导管的上端通过吸水道与吸管的下端相连通,在所述外杯体的底部设置有上下活动的杯座,所述杯座通过其上的扣合结构与外杯体活动联接,在所述杯座上设置有下压板,当杯子放置在台面时,所述外杯体以及内胆一起向下沉降,所述内胆的上压板与杯座的下压板相互抵压使得软性导水管变形,并使其通水管路被阻断关闭,阻止内胆的盛水通过;当杯子拿起离开台面时,所述杯座自重向下移动,所述内胆的上压板与杯座的下压板相互分离,所述软性导水管恢复导通状态让内胆的盛水通过。

进一步地,在所述杯盖上还设置了吸管盖,所述吸管盖将吸管压迫在其底部的容腔中,所述吸管盖通过吸管盖轴活动地连接在杯盖上。

进一步地,在所述吸管盖的侧部设置释放按钮,按压所述释放按钮,所述吸管盖从杯盖上扣合处松脱绕吸管盖轴转动,所述吸管自动从杯盖上弹起复位。

进一步地,所述导管呈螺旋形,或直线形,或曲线形缠绕在外杯体的内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导管采用导热性良好的材质制造。

进一步地,所述外杯体使用导热性良好的材质制造。

进一步地,所述内胆包括内外两层,所述内胆的内层用于盛装液体。

进一步地,所述杯座的扣合结构包括扣环,所述扣环突设在杯座的外周缘,所述扣环卡合在外杯体的底部孔边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快速降温的杯子,在所述外杯体与内胆之间设置有导管,在所述内胆的底部设置了出水孔和上压板,所述出水孔通过软性导水管与导管的下端相连通;在所述杯盖上设置了吸管,在所述杯盖中设置了吸水道,所述导管的上端通过吸水道与吸管的下端相连通;在所述外杯体的底部设置有上下活动的杯座,在所述杯座上设置有下压板。通过内胆的上压板与杯座上的下压板相互分离或抵压来控制软性导水管的导通或阻断,仅当需要喝水时,拿起杯子软性导水管才导通,从吸管中才能喝到水;不喝水时,将杯子放置在台面,软性导水管又被关闭,导管内没有热水,为下次喝水做准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及时降温,使热水能快速地达到饮用的适宜温度,实用性强,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2中隔热杯套与杯座组合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照图1以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快速降温的杯子的较佳实施例,包括杯体1、杯盖2和吸管盖3,所述吸管盖3设置在杯盖2上。

所述杯体1包括外杯体4和内胆5,所述外杯体4包裹在内胆5外侧。所述内胆5包括内外两层,所述内胆5的内层用于盛装液体,例如用于盛水。在所述外杯体4与内胆5之间设置有导管7。所述杯盖2封盖在内胆5以及外杯体4的开口部。打开杯盖2可以给内胆5倒入热水。所述导管7呈螺旋形,或直线形,或曲线形缠绕在外杯体4的内壁上。在本实施例中,导管7呈螺旋形地设置在外杯体4的内壁上。所述导管7采用导热性良好的材质制造,所述外杯体4使用导热性良好的材质制造,例如:铜材或铝材。导管7中液体(例如水或牛奶或咖啡等饮料)的热量能快速地传导到外杯体4上,使得液体快速降温。外杯体4的面积大,其上的热量又能快速地散发到外界空气中,使得外杯体4和导管7能持续地降低导管7中液体温度。内胆5采用双层结构的作用是增强其保温性防止内胆5中热水的热量传导到导管7上。

请同时参照图2和图3所示,在所述内胆5的底部设置了出水孔8上压板6。所述出水孔8通过软性导水管9与导管7的下端相连通。在所述杯盖2上设置了吸管10。在所述杯盖2中设置了吸水道11,所述导管7的上端通过吸水道11与吸管10的下端相连通。所述吸管10、吸水道11、导管7、软性导水管9和出水孔8相互连成一个封闭的水道,允吸吸管10就可以喝到内胆5中盛有的水。

在所述外杯体4的底部设置有上下活动的杯座12。所述杯座12通过其上的扣合结构与外杯体4活动联接。在所述杯座12上设置有下压板13。当杯子放置在台面时,所述外杯体4以及内胆5一起向下沉降,所述内胆5的上压板6与杯座12的下压板13相互抵压使得软性导水管9变形,并使其通水管路被阻断关闭,阻止内胆5的盛水通过。当杯子拿起离开台面时,所述杯座12自重向下移动,所述内胆5的上压板6与杯座12的下压板13相互分离,所述软性导水管9恢复导通状态让内胆5的盛水通过。杯子放置在台面时,依靠杯子的自重来关闭软性导水管9,不能喝到杯子里面的水,而当拿起杯子时,依靠杯座12的自重使得软性导水管9导通,人可以喝到杯子里面的水,这样的喝水方式符合一般人的习惯,并不会给用户带来不便。

所述吸管盖3将吸管10压迫在其底部的容腔中,所述吸管盖3通过吸管盖轴14活动地连接在杯盖2上。在所述吸管盖3的侧部设置释放按钮15,按压所述释放按钮15,所述吸管盖3从杯盖2上扣合处松脱绕吸管盖轴14转动,所述吸管10自动从杯盖2上弹起复位。

所述杯座12的扣合结构包括扣环16。所述扣环16突设在杯座12的外周缘,所述扣环16卡合在外杯体4的底部孔边上,防止杯座12从外杯体4的底部孔内松脱出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