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具清洗装置及电茶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41114发布日期:2019-02-12 21:30阅读:492来源:国知局
一种茶具清洗装置及电茶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茶炉。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一种电茶炉,包括底壳、电热水壶、耦合器、水泵、加水管、电源盒、线路板控制盒和茶具清洗装置,清洗装置包括电磁发热组件、上开口的锅体和锅盖。存在问题是:清洗茶具不方便,清洗进需刷子刷洗;需要用夹体将茶具取出,然后将锅体内的水倒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茶具清洗装置,它具有自劝清洗、自动排水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茶炉,它具有自动加水,清洗茶具快捷方便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茶具清洗装置,包括内桶体、电发热体、外壳、盖体、电机、水波轮、支架、进出水件和电动排水阀,

内桶体的上开口上设有外环形翻边,内壁板上设有至少一个梯级;

电发热体设在内桶体的底板上,电机轴与内桶体的底板枢接且液密封,水波轮与电机的轴固定连接,进出水件与内桶体内腔相通,进出水件上的排水接口与电动排水阀连接;支架设在梯级并可拆卸配合;内桶体的外环形翻边搭靠在外壳的顶部,盖体与内桶体扣合。

所述的一种茶具清洗装置,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梯级设有二个。

所述的一种茶具清洗装置,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外壳具有上开口,上开口设置有环形支撑板,环形支撑板的中心孔上设有沉孔;

所述外环形翻边与沉孔嵌合。

所述的一种茶具清洗装置,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支架包括内环形座、外环形座和将内、外环形座连接的径向支撑杆。

所述的一种茶具清洗装置,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水波轮包括轴座、外圆环形圈和叶片,叶片一端与轴座连接、另一端与外圆环形圈连接。

一种电茶炉,包括底壳、电热水壶、耦合器、水泵、加水管、电源盒、线路板控制盒和茶具清洗装置,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清洗装置包括内桶体、电发热体、外壳、盖体、电机、水波轮、支架、进出水件和电动排水阀,

内桶体的上开口上设有外环形翻边,内壁板上设有至少一个梯级;

所述外壳具有上开口,上开口设置有环形支撑板,环形支撑板的中心孔上设有沉孔;下端设有法兰,法兰上设置有贯通孔;

电发热体设在内桶体的底板上,电机轴与内桶体的底板枢接且液密封,水波轮与电机的轴固定连接,进出水件与内桶体内腔相通,进出水件上的排水接口与电动排水阀连接;支架设在梯级并可拆卸配合;内桶体的外环形翻边与沉孔嵌合,盖体环形外翻边扣合;

所述外环形翻边与沉孔嵌合。

还包括面板、支撑座板和进水转换阀,

面板上设置有安装孔;

支撑座板上设有耦合器孔和与清洗装置配合的贯通孔;

支撑座板设在底壳的上开口上;所述耦合器固定在面板上的安装孔上,面板设在支撑座板上,耦合器穿过支撑座板上的耦合孔;外壳设在支撑座板的另一侧,所述出水管的接口穿过法兰上的贯通孔和支撑座板的贯通孔且转动配合,水泵与水源连通,水泵与进水转换阀连通,进水转换阀与进出水件连通和出水管连通。

本实用新型一种茶具清洗装置,它可以自动加热水,高温消毒、自动清洗和自动排水的特点,清洗方便;一种电炉炉,它可以对茶具加水,且清洗茶具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是图1的A—A视图。

图3是图1的B—B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之一。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之一。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之二。

图7是本实用新型水波轮的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之二。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之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茶具清洗装置,包括内桶体1、电发热体2、外壳3、盖体4、电机5、水波轮6、支架7、进出水件8和电动排水阀9,

内桶体1的上开口上设有外环形翻边1A,内壁板上设有梯级1B;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二梯级1B,一个级上设有一个支架7;

电发热体2设在内桶体1的底板上,电机5轴与内桶体1的底板枢接且液密封,水波轮6与电机5的轴固定连接,进出水件8的出水接口与内桶体1内腔相通,进出水件8上的排水接口与电动排水阀9连接、进水接口与水源连通;支架7设在梯级1B并可拆卸配合;内桶体1的外环形翻边1A搭靠在外壳3的顶部,盖体4与内桶体1扣合。即与内桶体1的外环形翻边扣合。

所述外壳3具有上开口,上开口设置有环形支撑板31,环形支撑板31的中心孔上设有沉孔32;

所述外环形翻边1A与沉孔32嵌合。

所述支架7包括内环形座71、外环形座72和将内、外环形座连接的径向支撑杆73。

如图7所示,所述水波轮6包括轴座61、外圆环形圈62和叶片63,叶片63一端与轴座61连接、另一端与外圆环形圈62连接。

实施例2

如图1、图2、图4所示,一种电茶炉,包括底壳10、电热水壶11、耦合器12、水泵13、加水管14、电源盒15、线路板控制盒16和茶具清洗装置。

所述清洗装置包括包括内桶体1、电发热体2、外壳3、盖体4、电机5、水波轮6、支架7、进出水件8和电动排水阀9,

内桶体1的上开口上设有外环形翻边1A,内壁板上设有梯级1B;

所述外壳3具有上开口,上开口设置有环形支撑板31,环形支撑板的中心孔上设有沉孔32;下端设有法兰33,法兰上设置有贯通孔34;

电发热体2设在内桶体1的底板上,电机5轴与内桶体1的底板枢接且液密封,水波轮6与电机5的轴固定连接,进出水件8的出水接口与内桶体1内腔相通,进出水件8上的排水接口与电动排水阀9连接、进水接口与水源连通;支架7设在梯级1B并可拆卸配合;内桶体1的外环形翻边1A搭靠在外壳3的顶部,盖体4与内桶体1扣合。即与内桶体1的外环形翻边扣合。

所述外环形翻边与沉孔嵌合。

还包括面板17、支撑座板18和进水转换阀19,

面板17上设置有安装孔;

支撑座板18上设有耦合器孔和与清洗装置配合的贯通孔;

支撑座板18设在底壳10的上开口上;所述耦合器12固定在面板17上的安装孔上,面板17设在支撑座板18上,耦合器12穿过支撑座板18上的耦合孔;电热水壶11的耦合器与面板17上的耦合器12可拆卸配合;外壳4设在支撑座板18的另一侧,法兰33的一侧与面板17对接;所述出水管14的接口穿过法兰33上的贯通孔34和支撑座板18的贯通孔且转动配合,水泵13与水源连通,水泵与进水转换阀19连通,进水转换阀18与进出水件8连通和出水管14连通。

所述面板17设置有茶具清洗装置的控制键及电热水壶11的控制键。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