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拉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53813发布日期:2019-04-09 21:26阅读:4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层拉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拉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层拉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里厨房的餐具越来越多,种类也非常繁多。目前,市面上出现了可安装在柜体内的拉篮,拉篮内设有可放置盘碗的盘碗架,方便人们餐具拿取与整理,这样的拉篮由于方便深受喜爱。

为了节约空间,经常将设置双层拉篮,但是现有的双层拉篮,由于结构简单,功能单一,导致正常使用过程中放盘碗不稳和不能适应不同用户家盘碗数量不同的情况。另外现有的双层拉篮一般是固定不可拆卸的,导致了生产包装过程中多余空间浪费,而且体积较大,消费者使用之前的运输,储存中存在占用空间大和搬运工作量大的缺点;此外整体焊接构造的拉篮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变形,与橱柜组合时不能配合安装,即使纠正后能安装,推拉篮框时不顺畅,影响橱柜的使用效果 。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层拉篮,能够自由规划拉篮规格,满足使用需求,而且拆装方便,便于运输,免焊接结构,连接牢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层拉篮,包括下拉篮和上拉篮,下拉篮包括拉篮框体和隔板,拉篮框体包括底板、第一侧板和支撑件,第一侧板通过连接件与支撑件可拆卸连接,第一侧板包括第一型材板、第二型材板、第三型材板和第四型材板,第一型材板、第二型材板、第三型材板和第四型材板依次首尾相连围成横截面为矩形的腹腔,第一型材板设有向腹腔内凹陷的第一卡槽,第四型材板设有向腹腔凹陷的第二卡槽,底板通过卡设于第二卡槽内与第四型材连接,隔板通过连接扣与第一侧板连接,连接扣一侧卡设于第一卡槽内,连接扣另一端设有第二滑槽,隔板嵌设于第二滑槽内,支撑件包括第五型材板、第六型材板、第七型材板和第八型材板,第五型材板、第六型材板、第七型材板和第八型材板依次首尾相连围成横截面为矩形的主体,第五型材板和第六型材板分别设有安装槽,第五型材板通过安装槽安装有面板,面板上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导向板, 上拉篮包括拉篮框体和隔板,上拉篮的第一侧板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滑板, 第一滑板上设有第一连接槽, 第一滑板通过第一连接槽与导向板滑动连接,上拉篮通过第一滑板与导向板配合进而与下拉篮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下拉篮的安装槽内还安装有第二侧板,第二侧板通过连接件与支撑件可拆卸连接,第二侧板与第一侧板的结构相同,面板底部卡设于第二侧板的第一卡槽内。

进一步的,导向板与第一滑板之间还设有第二滑板,第二滑板上设有第二连接槽,第二滑板通过第二连接槽与导向板滑动连接,第一滑板通过第一连接槽与第二滑板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腹腔内设有中间板,中间板一端与第二型材板垂直连接,中间板另一端与第四型材板垂直连接,连接件设置于中间板上,腹腔内还设有与第二型材板垂直连接的第一限位边以及与第四型材板垂直连接的第二限位边,第一限位边与第二限位边呈相对设置且分别位于中间板上端,第一限位边、第二限位边与中间板配合以对连接件限位,第四型材板上还设有通孔,连接件侧壁卡设于通孔内。

进一步的,底板包括基板,基板一侧设有连接槽,基板另一侧设有与连接槽配合的卡块,多个基板通过卡块与连接槽配合依次拼接形成底板。

进一步的,下拉篮的的安装槽内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一端卡设于安装槽内,连接板另一端设有第一滑槽,连接板通过第一滑槽安装有面板。

进一步的,支撑件上扣设有盖板,盖板向外延伸有翻边,翻边与连接板配合以将面板固定。

进一步的,第五型材板与安装槽之间设有安装板,安装板上设有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层拉篮, 包括下拉篮和上拉篮, 上拉篮和下拉篮滑动连接,使得上拉篮能够相对下拉篮抽出,下拉篮和上拉篮分别包括拉篮框体、隔板,拉篮框体包括底板、侧板和支撑件,侧板通过连接件与支撑件可拆卸连接,底板通过卡设于第二卡槽内与侧板连接,隔板通过连接扣与侧板连接,使得下拉篮和上拉篮拆装方便,减少了安装劳动强度,便于清洁拉篮以及便于库存和运输,拉篮无焊接结构,加工方便,连接牢靠,此外隔板通过连接扣与侧板连接,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自由规划拉篮内隔板数量以及隔板之间的位置,从而规划满足实际使用需求的放置区的数量和规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基板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板与连接件配合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侧板截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件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件截面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盖板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板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扣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扣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拉篮;10.拉篮框体;11.底板;111.基板;112.连接槽;113.卡块;12.第一侧板;121.第一型材板;122.第二型材板;123.第三型材板;124.第四型材板;125.第一卡槽;126.第二卡槽;127.中间板;128.第一限位边;129.第二限位边;13.支撑件;131.第五型材板;132.第六型材板;133.第七型材板;134.第八型材板;135.安装槽; 136.安装板;137.安装孔;14.盖板;141.翻边;15.隔板;16.第二侧板;2.上拉篮;3.连接件;4.连接板;41.第一滑槽;5.面板;6.连接扣;61.第二滑槽;7.导向板;8.第一滑板;81.第一连接槽;9.第二滑板;91.第二连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阐释。

参见图1至图10所示的一种双层拉篮,包括下拉篮1和上拉篮2,下拉篮1包括拉篮框体10和隔板15,拉篮框体10包括底板11、第一侧板12和支撑件13,第一侧板12通过连接件3与支撑件13可拆卸连接,第一侧板12包括第一型材板121、第二型材板122、第三型材板123和第四型材板124,第一型材板121、第二型材板122、第三型材板123和第四型材板124依次首尾相连围成横截面为矩形的腹腔,腹腔内设有中间板127,中间板127一端与第二型材板122垂直连接,中间板127另一端与第四型材板124垂直连接,连接件3设置于中间板127上,腹腔内还设有与第二型材板122垂直连接的第一限位边128以及与第四型材板124垂直连接的第二限位边129,第一限位边128与第二限位边129呈相对设置且分别位于中间板127上端,第一限位边128、第二限位边129与中间板127配合以对连接件3限位,第四型材板124上还设有通孔,连接件3侧壁卡设于通孔内。第一型材板121设有向腹腔内凹陷的第一卡槽125,第四型材板124设有向腹腔凹陷的第二卡槽126,底板11通过卡设于第二卡槽126内与第四型材连接,底板11包括基板111,基板111一侧设有连接槽112,基板111另一侧设有与连接槽112配合的卡块113,多个基板111通过卡块113与连接槽112配合依次拼接形成底板11,拆装方便,隔板15通过连接扣6与第一侧板12连接,连接扣6一侧卡设于第一卡槽125内,连接扣6另一端设有第二滑槽61,隔板15嵌设于第二滑槽61内,第一型材板121与第四型材板124连接处设有凹角, 连接扣6上设有与凹角配合的凸块,通过凸块与凹角配合使得连接扣6与侧板之间连接牢靠, 连接扣6通过勾部分别卡设于相邻两隔板15,再将隔板15嵌设于连接扣6的第二滑槽61内以将规划满足实际使用需求的放置区的数量和规格, 连接扣6通过勾部卡设于隔板15上时,连接扣6未设有凸块。

支撑件13包括第五型材板131、第六型材板132、第七型材板133和第八型材板134,第五型材板131、第六型材板132、第七型材板133和第八型材板134依次首尾相连围成横截面为矩形的主体,第五型材板131和第六型材板132分别设有安装槽135,第一侧板12通过连接件3与支撑件13可拆卸连接,通过从通孔内转动连接件3,使得连接件3的锁杆伸出,从而卡设于安装槽135内,进而使连接件3与支撑件13连接,当需要拆卸连接件3与支撑件13时,转动连接件3,使得连接件3的锁杆回缩脱离安装槽135,使得连接件3与支撑件13不再连接。

第五型材板131通过安装槽135安装有面板5, 下拉篮1的的安装槽135内设有连接板44,连接板44一端卡设于安装槽135内,连接板44另一端设有第一滑槽41,连接板44通过第一滑槽41安装有面板5,支撑件13上扣设有盖板14,盖板14向外延伸有翻边141,翻边141与连接板44配合以将面板5固定。下拉篮1的第五型材板131与安装槽135之间设有安装板136,安装板136上设有安装孔137,支撑件13可通过安装孔137安装拉手,从而便于拉出拉篮。

上拉篮2包括拉篮框体10和隔板15,拉篮框体10包括底板11、第一侧板12和支撑件13,第一侧板12通过连接件3与支撑件13可拆卸连接,第一侧板12包括第一型材板121、第二型材板122、第三型材板123和第四型材板124,第一型材板121、第二型材板122、第三型材板123和第四型材板124依次首尾相连围成横截面为矩形的腹腔,腹腔内设有中间板127,中间板127一端与第二型材板122垂直连接,中间板127另一端与第四型材板124垂直连接,连接件3设置于中间板127上,腹腔内还设有与第二型材板122垂直连接的第一限位边128以及与第四型材板124垂直连接的第二限位边129,第一限位边128与第二限位边129呈相对设置且分别位于中间板127上端,第一限位边128、第二限位边129与中间板127配合以对连接件3限位,第四型材板124上还设有通孔,连接件3侧壁卡设于通孔内。第一型材板121设有向腹腔内凹陷的第一卡槽125,第四型材板124设有向腹腔凹陷的第二卡槽126,底板11通过卡设于第二卡槽126内与第四型材连接,底板11包括基板111,基板111一侧设有连接槽112,基板111另一侧设有与连接槽112配合的卡块113,多个基板111通过卡块113与连接槽112配合依次拼接形成底板11,拆装方便,隔板15通过连接扣6与第一侧板12连接,连接扣6一侧卡设于第一卡槽125内,连接扣6另一端设有第二滑槽61,隔板15嵌设于第二滑槽61内,第一型材板121与第四型材板124连接处设有凹角, 连接扣6上设有与凹角配合的凸块,通过凸块与凹角配合使得连接扣6与侧板之间连接牢靠, 连接扣6通过勾部分别卡设于相邻两隔板15,再将隔板15嵌设于连接扣6的第二滑槽61内以将规划满足实际使用需求的放置区的数量和规格, 连接扣6通过勾部卡设于隔板15上时,连接扣6未设有凸块。支撑件13包括第五型材板131、第六型材板132、第七型材板133和第八型材板134,第五型材板131、第六型材板132、第七型材板133和第八型材板134依次首尾相连围成横截面为矩形的主体,第五型材板131和第六型材板132分别设有安装槽135,第一侧板12通过连接件3与支撑件13可拆卸连接,通过从通孔内转动连接件3,使得连接件3的锁杆伸出,从而卡设于安装槽135内,进而使连接件3与支撑件13连接,当需要拆卸连接件3与支撑件13时,转动连接件3,使得连接件3的锁杆回缩脱离安装槽135,使得连接件3与支撑件13不再连接。

下拉篮1的安装槽135内还安装有第二侧板16,第二侧板16位于面板5下方,第二侧板16通过连接件3与支撑件13可拆卸连接,第二侧板16与第一侧板12的结构相同,面板5底部卡设于第二侧板16的第一卡槽125内,从而将面板5固定,防止面板5掉落。面板5上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侧壁上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导向板7,上拉篮2的第一侧板12上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第一滑板8, 第一滑板8上设有第一连接槽81, 导向板7与第一滑板8之间还设有第二滑板9,第二滑板9上设有第二连接槽91,第二滑板9通过第二连接槽91与导向板7滑动连接,第一滑板8通过第一连接槽81与第二滑板9滑动连接,进而使得上拉篮2和下拉篮1滑动连接,便于上拉篮2抽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层拉篮, 包括下拉篮1和上拉篮2, 上拉篮2和下拉篮1滑动连接,使得上拉篮2能够相对下拉篮1抽出,下拉篮1和上拉篮2分别包括拉篮框体10、隔板15,拉篮框体10包括底板11、侧板和支撑件13,侧板通过连接件3与支撑件13可拆卸连接,底板11通过卡设于第二卡槽126内与侧板连接,隔板15通过连接扣6与侧板连接,使得下拉篮1和上拉篮2拆装方便,减少了安装劳动强度,便于清洁拉篮以及便于库存和运输,拉篮无焊接结构,加工方便,连接牢靠,此外隔板15通过连接扣6与侧板连接,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自由规划拉篮内隔板15数量以及隔板15之间的位置,从而规划满足实际使用需求的放置区的数量和规格。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