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型抱枕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08265发布日期:2019-04-05 19:38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窝型抱枕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特别涉及一种窝型抱枕床。



背景技术:

当今人类睡眠主要以平床为主,从保暖、舒适、安全感上都是有欠缺的。

现有一些公开专利对床垫进行改进,做成凹型床垫,或者四边包围型床垫。

如专利:《一种防滚落可抱式床垫》CN201320382560.9、《中间凹型床垫》CN200820036929.X。

但是有以下缺点:

这些技术都是需要对床垫进行结构性更改,对于现有的床垫行业生产工艺提出新的要求,且现有床垫保有量十分大,床垫平均寿命十年左右,短时间难以普及。

而且因为结构固定的原因,难以针对人们需要来移动位置。

因为新式床结构上是突起的,对于现有通用的床上用品,如标准配套的床罩、床褥是不完全兼容的,安装后要么出现尺寸偏小,要么出现中部悬空等不实用的问题。要是研发配套的产品,那么多标准必将产生资源浪费。

只能四周包围,但是上部无包围,安全感不太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窝型抱枕床,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窝型抱枕床,包括窝套、头枕、尾枕、左侧枕、右侧枕和胸枕;

所述头枕、尾枕、左侧枕和右侧枕分别安装在所述窝套的相应位置上;

所述胸枕分别安装在所述左侧枕和所述右侧枕上。

进一步地,所述胸枕与所述左侧枕为可拆卸连接,所述胸枕与所述右侧枕为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胸枕与所述左侧枕之间可相对转动,所述胸枕与所述右侧枕之间可相对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窝套为双层结构,双层窝套的边缘位置分别设有头枕腔、尾枕腔、左侧枕腔和右侧枕腔;

所述头枕装置在所述头枕腔内,所述尾枕装置在所述尾枕腔内,所述左侧枕装置在所述左侧枕腔内,所述右侧枕装置在所述右侧枕腔内。

进一步地,所述头枕腔上设有开合件,便于所述头枕的放入和取出。

进一步地,所述尾枕腔上设有开合件,便于所述尾枕的放入和取出,并且可以根据身高调节尾枕放入深度。

进一步地,所述左侧枕腔上设有开合件,便于所述左侧枕的放入和取出,所述右侧枕腔上设有开合件,便于所述右侧枕的放入和取出,所述双层窝套的表层由长毛绒或柔软保暖布料制成,所述双层窝套的底层由纤维素布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开合件为魔术贴或拉链。

进一步地,所述窝套四边上设有可调节长度的固定带,所述固定带上安装床垫勾。

进一步地,所述窝套上对应所述左侧枕和所述右侧枕的位置分别采用可拆除的折叠缝纫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窝型抱枕床,具有如下优点:

1、立体全方位包围结构,且可双手拥抱,给予睡眠者十分强的安全感。

2、通用性强。

本申请不对床、床褥、床垫做任何形式的修改,保持现有床垫标准,无需对现有的床、床褥、床垫的生产技术进行升级,只需要把本申请放置于床、床褥、床垫、床套之上即能使用,不需要时只需移走即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窝型抱枕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附图标记:1-窝套;2-头枕;3-尾枕;4-左侧枕;5-右侧枕;6-胸枕;11-头枕腔;12-尾枕腔;13-左侧枕腔;14-右侧枕腔;7-开合件;15-表层;16-底层;8-固定带;9-床垫勾;17-折叠缝纫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窝型抱枕床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窝型抱枕床,包括窝套1、头枕2、尾枕3、左侧枕4、右侧枕5和胸枕6;

所述头枕2、尾枕3、左侧枕4和右侧枕5分别安装在所述窝套1的相应位置上;

所述胸枕6分别安装在所述左侧枕4和所述右侧枕5上。

具体地,所述胸枕6与所述左侧枕4为可拆卸连接,所述胸枕6与所述右侧枕5为可拆卸连接。

具体地,所述胸枕6与所述左侧枕4之间可相对转动,所述胸枕6与所述右侧枕5之间可相对转动。

具体地,所述窝套1为双层结构,双层窝套1的边缘位置分别设有头枕腔11、尾枕腔12、左侧枕腔13和右侧枕腔14;

所述头枕2装置在所述头枕腔11内,所述尾枕3装置在所述尾枕腔12内,所述左侧枕4装置在所述左侧枕腔13内,所述右侧枕5装置在所述右侧枕腔14内。

具体地,所述窝套1四边上设有可调节长度的固定带8,所述固定带8上安装床垫勾9。

具体地,所述窝套1上对应所述左侧枕4和所述右侧枕5的位置分别设有可拆除的折叠缝纫线17,使窝型床的宽度默认适合单人使用,当拆除折叠缝纫线17后,窝型床宽度能扩展,适合双人使用。

本申请通过上述设置:

1、解决睡眠安全感问题。

人类天生有对黑暗的恐惧,因此睡眠安全感多少会的影响睡眠质量,合适独睡、胆小的人,如儿童、少年、单身人士、孤老等。

针对这个问题本申请窝套1的四面包围形成一个整体窝型的软铺,人睡在窝型床的凹部里面,能够获得相当的安全感。

2、解决跌落床问题。

在儿童、少年、老年阶段常有跌落床而受伤的事情发生,特别是对于睡在上铺的人,危险性很大。

本申请设置有左侧枕4和右侧枕5可以很大程度避免跌落的发生。

3、解决睡眠保暖问题。

因为本申请的立体包围结构,能够在寒冷季节减缓体温外散。

窝套1也能够限制被褥的滑落地面,避免着凉生病。

4、解决人体侧睡时不舒服问题。

设置有左侧枕4和右侧枕5,可用于承腿,也可单手抱。

在失眠时还可以横着身体,靠着左侧枕4或右侧枕5半躺放松。

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睡眠时上方包围不足的问题,特意在左侧枕4和右侧枕5上设置两个可以双手拥抱的胸枕6,以解决在人体平躺睡时上方的安全感防护问题,以及在侧睡时填充胸部和背部空隙,提高安全感。

6、解决现有凹型床垫需升级生产工艺的问题。

本申请无需改造床垫。

制造技术基本与现有通用的被套、抱枕制造技术一致,只需稍加定制即可。

7、解决现有产品功能单一、不通用问题。

本申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性地装配枕体。也可以全拆分,得到若干个通用抱枕,和一张床单或薄被,十分通用灵活。

8、解决现有U型枕结构松散、易移动掉落床问题。

为此设有窝套1,用于连接所有枕体,使之一体化,限制枕体的最大距离,同时因为与床、床垫、床褥间的接触面积很大,摩檫力大,当人体睡在上面时,窝型床根本无法滑动。

窝套1四边上设有若干可调节长度的固定带8,每个固定带8连接床垫勾9,床垫勾9勾住床垫、床褥、床的边缘,当把若干个固定带8与床垫勾9连接距离缩到最短时,整个窝型抱枕床能更加牢固地扣住床垫、床褥、床,在本质上避免睡眠时人体翻身引起U型枕移位、掉落床的问题。

具体地,所述头枕腔11上设有开合件7,便于所述头枕2的放入和取出。

具体地,所述尾枕腔12上设有开合件7,便于所述尾枕3的放入和取出,并且可以根据身高调节尾枕3放入深度。

具体地,所述左侧枕腔13上设有开合件7,便于所述左侧枕4的放入和取出。

具体地,所述右侧枕腔14上设有开合件7,便于所述右侧枕5的放入和取出。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二提供的窝型抱枕床是对实施例一提供的窝型抱枕床的进一步改进,在实施例一以及图1-图2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二提供的窝型抱枕床,包括窝套1、头枕2、尾枕3、左侧枕4、右侧枕5和胸枕6;

所述头枕2、尾枕3、左侧枕4和右侧枕5分别安装在所述窝套1的相应位置上;

所述胸枕6分别安装在所述左侧枕4和所述右侧枕5上。

具体地,所述胸枕6与所述左侧枕4为可拆卸连接,所述胸枕6与所述右侧枕5为可拆卸连接。

具体地,所述胸枕6与所述左侧枕4之间可相对转动,所述胸枕6与所述右侧枕5之间可相对转动。

具体地,所述窝套1为双层结构,双层窝套1的边缘位置分别设有头枕腔11、尾枕腔12、左侧枕腔13和右侧枕腔14;

所述头枕2装置在所述头枕腔11内,所述尾枕3装置在所述尾枕腔12内,所述左侧枕4装置在所述左侧枕腔13内,所述右侧枕5装置在所述右侧枕腔14内。

具体地,所述窝套1四边上设有可调节长度的固定带8,所述固定带8上安装床垫勾9。

具体地,所述窝套1上对应所述左侧枕4和所述右侧枕5的位置分别设有可拆除的折叠缝纫线17,使窝型床的宽度默认适合单人使用,当拆除折叠缝纫线17后,窝型床宽度能扩展,适合双人使用。

本申请通过上述设置:

1、解决睡眠安全感问题。

人类天生有对黑暗的恐惧,因此睡眠安全感多少会的影响睡眠质量,合适独睡、胆小的人,如儿童、少年、单身人士、孤老等。

针对这个问题本申请窝套1的四面包围形成一个整体窝型的软铺,人睡在窝型床的凹部里面,能够获得相当的安全感。

2、解决跌落床问题。

在儿童、少年、老年阶段常有跌落床而受伤的事情发生,特别是对于睡在上铺的人,危险性很大。

本申请设置有左侧枕4和右侧枕5可以很大程度避免跌落的发生。

3、解决睡眠保暖问题。

因为本申请的立体包围结构,能够在寒冷季节减缓体温外散。

窝套1也能够限制被褥的滑落地面,避免着凉生病。

4、解决人体侧睡时不舒服问题。

设置有左侧枕4和右侧枕5,可用于承腿,也可单手抱。

在失眠时还可以横着身体,靠着左侧枕4或右侧枕5半躺放松。

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睡眠时上方包围不足的问题,特意在左侧枕4和右侧枕5上设置两个可以双手拥抱的胸枕6,以解决在人体平躺睡时上方的安全感防护问题,以及在侧睡时填充胸部和背部空隙,提高安全感。

6、解决现有凹型床垫需升级生产工艺的问题。

本申请无需改造床垫。

制造技术基本与现有通用的被套、抱枕制造技术一致,只需稍加定制即可。

7、解决现有产品功能单一、不通用问题。

本申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性地装配枕体。也可以全拆分,得到若干个通用抱枕,和一张床单或薄被,十分通用灵活。

8、解决现有U型枕结构松散、易移动掉落床问题。

为此设有窝套1,用于连接所有枕体,使之一体化,限制枕体的最大距离,同时因为与床、床垫、床褥间的接触面积很大,摩檫力大,当人体睡在上面时,窝型床根本无法滑动。

窝套1四边上设有若干可调节长度的固定带8,每个固定带8连接床垫勾9,床垫勾9勾住床垫、床褥、床的边缘,当把若干个固定带8与床垫勾9连接距离缩到最短时,整个窝型抱枕床能更加牢固地扣住床垫、床褥、床,在本质上避免睡眠时人体翻身引起U型枕移位、掉落床的问题。

具体地,所述头枕腔11上设有开合件7,便于所述头枕2的放入和取出。

具体地,所述尾枕腔12上设有开合件7,便于所述尾枕3的放入和取出,并且可以根据身高调节尾枕3放入深度。

具体地,所述左侧枕腔13上设有开合件7,便于所述左侧枕4的放入和取出。

具体地,所述右侧枕腔14上设有开合件7,便于所述右侧枕5的放入和取出。具体地,所述双层窝套1的表层15由长毛绒或柔软保暖布料制成,在寒冷冬季时睡眠时更加温暖舒服,所述双层窝套1的底层16由纤维素布料制成,在高温的夏天里,窝型床可以整体翻转过来,睡眠时更凉爽舒适。

具体地,所述开合件7为魔术贴或拉链,出于美观的考虑拉链可设置为隐蔽式。

具体地,头枕2、尾枕3、左侧枕4和右侧枕5采用可真空压缩的弹性材料,如涤纶(聚酯纤维),可真空压缩方便运输、收纳。

对于儿童、少年,整体做成熊造型,胸枕6做成熊手拥抱人体的造型,更一步提高安全感。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