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衣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37502发布日期:2019-03-19 21:02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衣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衣物晾晒工具,尤其涉及一种衣架。



背景技术:

衣架作为一种常见生活用品,遍及千家万户,款式多样,功能多样。用其晾晒衣服,可以保持衣服形态,又可以挂在柜子里储放衣物,防止衣服折叠储放后产生褶皱变形,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

目前市场上的衣架结构大同小异,都是由挂钩和撑架组成,其结构适合撑外套、衬衫、裤子类的衣服。现有的衣架通常挂钩和撑架是一体的,衣架尺寸固定,晾晒衣物及收衣物时,需要手动挂取衣物,操作不便,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衣架,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衣架在晾晒及收取衣物时操作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衣架,包括挂钩部和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所述衣架还包括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弹性装设于所述挂钩部内,并将所述第一支撑臂和所述第二支撑臂可调节地安装于所述挂钩部上。

可选地,所述挂钩部包括安装主体,所述安装主体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支撑臂对应所述第一安装孔开设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支撑臂对应所述第一安装孔及所述第二安装孔开设第三安装孔,所述定位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及所述第三安装孔,将所述第一支撑臂及所述第二支撑臂安装于所述挂钩部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及所述第三安装孔为齿轮孔,所述定位件外缘对应所述齿轮孔凸设有定位齿。

可选地,所述挂钩部的所述第一安装孔内还安装有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弹性抵靠于所述定位件端面与所述挂钩部主体的所述第一安装孔内壁之间。

可选地,所述挂钩部还包括固定于所述挂钩部主体外的保护盖,所述挂钩部主体与所述保护盖之间形成收容腔,所述第一支撑臂和所述第二支撑臂自所述收容腔内凸伸于所述挂钩部外部。

可选地,所述保护盖上设有开孔,所述定位件具有圆柱状基体,所述基体穿过所述开孔露设于所述保护盖之外。

可选地,所述定位件外缘沿所述保护盖上的所述开孔的轴向开设有定位槽,所述保护盖侧壁沿所述开孔的径向对应所述定位槽凸设有定位杆。

可选地,所述定位齿的数量设置在8-30颗。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衣架,通过在挂钩部内安装第一支撑臂及第二支撑臂,并设置弹性安装于所述挂钩部内的定位件,将所述第一支撑臂及所述第二支撑臂可调节地安装于所述挂钩部上,使用衣架时,可以通过按压所述定位件对所述第一支撑臂及所述第二支撑臂的角度进行调节,并实现自动收合,使用方便,并能根据需求用于晾晒大小不同的衣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衣架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衣架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衣架完全打开使用时的组装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衣架收合时的组装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衣架打开至任意角度时的组装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衣架,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衣架在晾晒及收取衣物时操作不便的问题。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电源插板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衣架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衣架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请参阅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衣架,包括挂钩部10和支撑架30,所述支撑架30包括第一支撑臂31和第二支撑臂32,所述衣架还包括定位件50,所述定位件50弹性装设于所述挂钩部10内,并将所述第一支撑臂31和第二支撑臂32可调节地安装于所述挂钩部10上。

具体地,所述挂钩部10包括安装主体11及位于所述安装主体11上方的挂钩13。所述安装主体11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110,所述第一支撑臂31对应所述第一安装孔110开设第二安装孔310,所述第二支撑臂32对应所述第一安装孔110及所述第二安装孔310开设第三安装孔310,所述定位件50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110、所述第二安装孔310及所述第三安装孔320,将所述第一支撑臂31及所述第二支撑臂32安装于所述挂钩部10上。

进一步地,为了将所述第一支撑臂31及所述第二支撑臂32更加牢固地安装于所述挂钩部10上,所述第一安装孔110、所述第二安装孔310及所述第三安装孔320内壁分别开设有齿轮槽111、311及321,所述定位件50外缘对应所述齿轮槽111、311及321凸设有定位齿51。其中,所述第一安装孔110、所述第二安装孔310及所述第三安装孔320上的齿轮槽111、311及321的设置间距及数量相同。所述定位齿51可以同时与所述第一安装孔110、所述第二安装孔310及所述第三安装孔320的齿轮槽111、311及321啮合,从而将所述第一支撑臂31及所述第二支撑臂32定位于所述挂钩部10上。

具体的,所述定位件50具有圆柱状的基体52,所述定位齿51自所述基体52的一端沿径向凸设形成。其中,所述基体52的外径与所述齿轮槽111、311及321的内径大致相等。可选地,为了保证所述第一支撑臂31及所述第二支撑臂32的可调整角度及卡固强度,所述定位齿51的数量有多个,且沿所述基体52表面均匀凸设,形成齿轮状。可选地,所述定位齿51的数量设置在8-30颗。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调节所述第一支撑臂31及所述第二支撑臂32的角度,所述挂钩部10的安装主体110的所述第一安装孔110内还安装有弹性元件60,所述弹性元件60弹性抵靠于所述定位件50的端面与所述安装主体110的所述第一安装孔110内壁之间。具体地,所述弹性元件60可以为弹簧。

具体地,所述挂钩部10还包括固定于所述挂钩部主体11外的保护盖15,所述挂钩部主体11与所述保护盖15之间形成收容腔,所述第一支撑臂31和所述第二支撑臂32自所述收容腔内凸伸于所述挂钩部10外部。所述保护盖15上设有开孔151,所述定位件50的基体52穿过所述开孔151露设于所述保护盖15之外。

图3为本实用新型衣架完全打开使用时的组装状态示意图。

请同时参阅图3,使用时,所述第一支撑臂31和所述第二支撑臂32在所述挂钩部10两侧打开,用于晾晒衣物。此时,所述第一支撑臂31和所述第二支撑臂32之间的角度最大。

图4为本实用新型衣架收合时的组装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衣架打开至任意角度时的组装状态示意图。

请参阅图4及图5,当需要收取衣物时,握住衣架的挂钩部10,从所述挂钩部10的保护盖15外部按压所述定位件50的基体52,所述定位件50向内运动,挤压所述弹性元件60,则所述定位件50上的定位齿51滑入所述挂钩部10的齿轮槽中111、311,所述第一支撑臂31的第二安装孔310和所述第二支撑臂32的第三安装孔320滑动至所述定位件50的基体52上,所述第一支撑臂31及所述第二支撑臂32与所述定位件50的定位齿51脱离,在重力作用下自动向下掉落,收合在一起,此时松开所述定位件50,所述弹性元件60回弹,所述定位齿51再次滑入所述第一支撑臂31的第二安装孔310和所述第二支撑臂32的第三安装孔320中,和所述齿轮槽311和321啮合,从而将所述第一支撑臂31及所述第二支撑臂32固定在收合位置,实现自动收合衣架。

当需要使用衣架晾晒不同大小的衣物时,向内按压所述定位件50,所述定位件50压缩所述弹性元件60并向所述第一安装孔110内运动,使所述第一支撑臂31及所述第二支撑臂32与所述定位件50的定位齿51脱离。然后握住所述第一支撑臂31及所述第二支撑臂32中的其中一条向外掰动。当所述第一支撑臂31及所述第二支撑臂32运动到需要的位置时,松开所述定位件50,所述弹性元件60回弹,则所述定位齿51再次滑入所述第一支撑臂31的第二安装孔310和所述第二支撑臂32的第三安装孔320中,和所述齿轮槽311和321啮合,从而将所述第一支撑臂31及所述第二支撑臂32固定在设定角度。

进一步地,为了防止所述第一支撑臂31和所述第二支撑臂32在沿所述定位件50的基体52轴向运动的过程中从基体52上脱出,所述定位件50外表面开设有定位槽53,所述定位槽沿53所述保护盖10上的所述开孔151轴向延伸,所述保护盖15的内侧壁沿所述开孔151的径向凸设有与所述定位槽53对应的定位杆153。当按压所述定位件50时,所述定位杆153沿所述定位槽53滑动。

可选地,所述定位齿51也可以设置为可弹性伸缩的。当需要收放衣架时,可以转动所述第一支撑臂31及所述第二支撑臂32中的其中一条,所述定位件50的定位齿51在所述第一支撑臂31及所述第二支撑臂32的齿轮槽311及321边缘的压迫下向内回缩,所述定位齿51即可转动至不同的齿轮槽内卡合,从而将所述第一支撑臂31及所述第二支撑臂32收合起来,或者固定在所需角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衣架,通过在挂钩部内安装第一支撑臂及第二支撑臂,并设置弹性安装于所述挂钩部内的定位件,将所述第一支撑臂及所述第二支撑臂可调节地安装于所述挂钩部上,使用衣架时,可以通过按压所述定位件对所述第一支撑臂及所述第二支撑臂的角度进行调节,实现自动收合,使用方便,并能根据需求用于晾晒大小不同的衣物。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