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柜门的挡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82429发布日期:2018-07-20 20:23阅读:507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领域,特别是一种柜门的挡门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家具需要用到挡门条的产品,普遍采用的是与家具柜体同材质的材料,通过传统的家具生产工艺加工,加工工序多,耗费人工大,费时费力,且因材质因素的制约无防撞、静音效果。现有技术往往采用防撞胶粒来弥补,虽有一定的改善,但因防撞胶粒为点状,撞击力集中于一点,又无缓冲结构,最终防撞效果差强人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柜门的挡门装置,该装置与柜门接触面积大,阻挡效果好。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柜门的挡门装置,包括固定件和挡门条,所述挡门条包括安装主体部、基座部和缓冲部;

所述安装主体部和基座部为硬质材料,所述安装主体部和所述基座部均为长条形片状,所述基座部设置于所述安装主体部下方,所述基座部前表面相对于所述主体部前表面面向后方凹陷;

所述缓冲部设置于所述基座部的前表面,所述缓冲部为软质材料,所述缓冲部和所述基座部的前表面之间开设有缓冲腔。

较佳地,所述主体部开设有安装孔;

所述安装孔开设有多个,所述安装孔用于穿设紧固螺钉。

较佳地,所述固定件包括紧固螺钉,所述紧固螺钉穿过所述安装孔将所述挡门条固定于柜子的门框的内面。

较佳地,所述固定件还包括压紧条,所述压紧条为硬质片状,所述压紧条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压紧条通过所述紧固螺钉压紧于所述主体部的背面。

进一步地,所述紧固螺钉为不锈钢材质。

进一步地,所述紧固螺钉为防松螺钉。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主体部为硬质塑料,所述安装主体部内部设有金属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缓冲部使用了软质材料,因此缓冲部和柜门之间的接触为柔性接触,此外,缓冲部和基座部开设有缓冲腔,因此缓冲部在受力之后,有收缩的空间,再者,挡门条是长条状结构,因此其和柜门有较大的接触面积,最后,挡门条是通过固定件进行固定的,也就是说,挡门条在磨损之后,是可以进行更换的;2、压紧条的作用是增大紧固螺钉和挡门条的着力面积,也挡门条的阻挡强度,避免挡门条受力后形变,造成材料疲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固定件100、紧固螺钉110、压紧条120、挡门条200、安装主体部210、基座部220、缓冲部230、缓冲腔240、安装孔25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一种柜门的挡门装置,包括固定件100和挡门条200,所述挡门条200包括安装主体部210、基座部220和缓冲部230;

所述安装主体部210和基座部220为硬质材料,所述安装主体部210和所述基座部220均为长条形片状,所述基座部220设置于所述安装主体部210下方,所述基座部220前表面相对于所述主体部210前表面面向后方凹陷;

所述缓冲部230设置于所述基座部220的前表面,所述缓冲部230为软质材料,所述缓冲部230和所述基座部220的前表面之间开设有缓冲腔240。

缓冲部230使用了软质材料,因此缓冲部230和柜门之间的接触为柔性接触,此外,缓冲部230和基座部220开设有缓冲腔240,因此缓冲部230在受力之后,有收缩的空间,再者,挡门条是长条状结构,因此其和柜门有较大的接触面积,最后,挡门条200是通过固定件100进行固定的,也就是说,挡门条200在磨损之后,是可以进行更换的。

其中,所述主体部210开设有安装孔250;

所述安装孔250开设有多个,所述安装孔250用于穿设紧固螺钉110。

挡门条200的材质为硬质材料和软质材料构成,因此挡门条在生产中,完全可以采用挤出成型的方式进行生产,所以在挡门条200预先开设安装孔250,也是有利于挡门条的安装和使用。

其中,所述固定件100包括紧固螺钉110,所述紧固螺钉110穿过所述安装孔250将所述挡门条200固定于柜子的门框的内面。

紧固螺钉110的固定方式较为可靠,并且安装方便。

此外,所述固定件100还包括压紧条120,所述压紧条120为硬质片状,所述压紧条120开设有安装孔250,所述压紧条120通过所述紧固螺钉110压紧于所述主体部的背面。

压紧条120的作用是增大紧固螺钉110和挡门条200的着力面积,也挡门条的阻挡强度,避免挡门条受力后形变,造成材料疲劳。

此外,所述紧固螺钉110为不锈钢材质。

其中,所述紧固螺钉110为防松螺钉。

其中,所述安装主体部210为硬质塑料,所述安装主体部210内部设有金属片。

在安装主体部210内嵌金属片,同样是为了增大紧固螺钉110和挡门条200的着力面积,也挡门条的阻挡强度,避免挡门条受力后形变,造成材料疲劳。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