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材引水槽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53387发布日期:2018-11-16 20:55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幕窗连接结构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型材引水槽结构。



背景技术:

玻璃幕墙,是指由支承结构体系可相对主体结构有一定位移能力、不分担主体结构所受作用的建筑外围护结构或装饰结构;墙体有单层和双层玻璃两种;玻璃幕墙是一种美观新颖的建筑墙体装饰方法,是现代主义高层建筑时代的显著特征。

现代化高层建筑的玻璃幕墙采用了由镜面玻璃与普通玻璃组合,隔层充入干燥空气或惰性气体的中空玻璃,中空玻璃有两层和三层之分,两层中空玻璃由两层玻璃加密封框架,形成一个夹层空间;三层玻璃则是由三层玻璃构成两个夹层空间。中空玻璃具有隔音、隔热、防结霜、防潮、抗风压强度大等优点。据测量,当室外温度为-10℃时,单层玻璃窗前的温度为-2℃,而使用三层中空玻璃的室内温度为13℃。而在炎热夏天,双层中空玻璃可以挡住90%的太阳辐射热。阳光依然可以透过玻璃幕墙,但晒在身上大多不会感到炎热。使用中空玻璃幕墙的房间可以做到冬暖夏凉,极大地改善了生活环境。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渐渐对居住环境及办公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幕窗结构逐渐成为室内围护结构的主流,相比于传统的小面积的玻璃窗结构,幕窗结构的玻璃覆盖面积较大,幕窗结构的最大特点是增设了相应的连接件,在现有使用的幕窗结构中,幕窗边缘经常由于储水而导致幕窗结构的腐蚀,进而影响幕窗结构的使用寿命。

因此,亟需一种能够解决上述幕窗边缘储水问题的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型材引水槽结构,设置在幕窗结构的边缘,用于将滴落在幕窗结构边缘的水引出,使幕窗结构的边缘免于长期储水的腐蚀,提高幕窗结构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型材引水槽结构,包括水平支撑部和与所述水平支撑部的两端连接的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

所述第一支脚与所述第二支脚上均设置有引流槽,所述引流槽为开口槽结构,并且,两个所述引流槽的开口相对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型材引水槽结构主要是用于保护幕窗结构的边缘不会经受储水的困扰,具体实施中,型材引水槽结构设置在幕窗结构的边缘,可以设置在上部、中部或下部的任意位置,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位置的设定;另外,型材引水槽结构主要是通过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的作用实现水流的流出,即,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上均设置有引流槽,引流槽的结构特征如上述特征描述,较现有技术相比,上述的引流槽的设置,完全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幕窗结构边缘储水的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脚上设置有相互垂直连接的第一槽边和第二槽边,所述第一槽边设置在所述第二槽边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槽边与竖直面形成第一夹角;所述第二槽边与水平面形成第二夹角。

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方案的第一槽边、第二槽边均为窄边结构,如图2所示,为第一支脚的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第一槽边相对第一支脚向外倾斜,即,第一槽边与竖直面之间的夹角为第一夹角,相对应地,第二槽边相对第一支脚向上倾斜,即,第二槽边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第二夹角;需要指出的是,本技术方案的第一槽边和第二槽边之间的最优方式为垂直设置,但不仅限于两者的垂直设置,还可以两者之间形成钝角结构,只要能够确保第一槽边相对第一支脚向外倾斜,第二槽边相对第一支脚向上倾斜即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角与所述第二夹角的角度相同,均为锐角。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槽边的上部设置有第一遮挡部,所述第一遮挡部上设置有第一斜面,水滴能够沿所述第一斜面向所述第二槽边滑落。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第一遮挡部为带有斜面的凸块结构,该第一遮挡部与第一槽边为一体成型结构,需要指出的是,第一遮挡部上设置有第一斜面,能够确保水滴沿第一斜面落入第二槽边,从而实现第一槽边的引流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槽边的最外端设置有第二遮挡部,所述第二遮挡部上设置有第二斜面,水滴能够沿所述第二斜面向所述第二槽边滑落。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第二遮挡部为带有斜面的凸块结构,该第二遮挡部与第二槽边为一体成型结构,需要指出的是,第二遮挡部上设置有第二斜面,能够确保水滴沿第二斜面落入第二槽边,从而实现第二槽边的引流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脚上设置有相互垂直连接的第三槽边和第四槽边,所述第三槽边设置在所述第四槽边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槽边竖直设置,所述第四槽边水平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槽边的上部设置有第三遮挡部,所述第三遮挡部上设置有第三斜面,水滴能够沿所述第三斜面向所述第四槽边滑落。

进一步的,所述第四槽边的最外端设置有第四遮挡部,所述第四遮挡部上设置有第四斜面,水滴能够沿所述第四斜面向所述第四槽边滑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型材引水槽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为: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型材引水槽结构,包括水平支撑部和与所述水平支撑部的两端连接的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所述第一支脚与所述第二支脚上均设置有引流槽,所述引流槽为开口槽结构,并且,两个所述引流槽的开口相对设置。实际应用时,本技术方案的型材引水槽结构设置有一个,其中,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分设在幕窗结构边缘的两侧;或者,本技术方案的型材引水槽结构设置有多个,其中,多个第一支脚、多个第二支脚共同作用,避免幕窗结构边缘受到储水的腐蚀,均可以通过第一支脚及第二支脚进行多余水滴的排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型材引水槽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型材引水槽的第一支脚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型材引水槽的第二支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标:

1-水平支撑部;2-第一支脚;3-第二支脚;4-伸出部;

21-第一槽边;22-第二槽边;

31-第四槽边;32-第三槽边;

211-第一遮挡部;221-第二遮挡部;

311-第四遮挡部;321-第三遮挡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1-3对本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的型材引水槽结构,具体如下:

如图1-3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型材引水槽结构,包括水平支撑部1和与水平支撑部1的两端连接的第一支脚2和第二支脚3;第一支脚2与第二支脚3上均设置有引流槽,引流槽为开口槽结构,并且,两个引流槽的开口相对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型材引水槽结构主要是用于保护幕窗结构的边缘不会经受储水的困扰,具体实施中,型材引水槽结构设置在幕窗结构的边缘,可以设置在上部、中部或下部的任意位置,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位置的设定;另外,型材引水槽结构主要是通过第一支脚2和第二支脚3的作用实现水流的流出,即,第一支脚2和第二支脚3上均设置有引流槽,引流槽的结构特征如上述特征描述,较现有技术相比,上述的引流槽的设置,完全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幕窗结构边缘储水的问题。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为,第一支脚2上设置有相互垂直连接的第一槽边21和第二槽边22,第一槽边21设置在第二槽边22的上方。

需要补充的是,本实施例的第一支脚2上除了设置有上述的第一槽边21和第二槽边22,还设置有用于支撑第二槽边22的第一支柱结构,第一支柱结构设置在水平支撑部1与第二槽边22之间,并且第一支柱结构分别与水平支撑部1、第二槽边22固定连接;或者,第一槽边21、第二槽边22、第一支柱结构和水平支撑部1为一体成型结构。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为,第一槽边21与竖直面形成第一夹角;第二槽边22与水平面形成第二夹角。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第一槽边21、第二槽边22均为窄边结构,如图2所示,为第一支脚2的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第一槽边21相对第一支脚2向外倾斜,即,第一槽边21与竖直面之间的夹角为第一夹角,相对应地,第二槽边22相对第一支脚2向上倾斜,即,第二槽边22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第二夹角;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的第一槽边21和第二槽边22之间的最优方式为垂直设置,但不仅限于两者的垂直设置,还可以两者之间形成钝角结构,只要能够确保第一槽边21相对第一支脚2向外倾斜,第二槽边22相对第一支脚2向上倾斜即可。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为,第一夹角与第二夹角的角度相同,均为锐角。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为,第一槽边21的上部设置有第一遮挡部211,第一遮挡部211上设置有第一斜面,水滴能够沿第一斜面向第二槽边22滑落。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第一遮挡部211为带有斜面的凸块结构,该第一遮挡部211与第一槽边21为一体成型结构,需要指出的是,第一遮挡部211上设置有第一斜面,能够确保水滴沿第一斜面落入第二槽边22,从而实现第一槽边21的引流作用。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为,第二槽边22的最外端设置有第二遮挡部221,第二遮挡部221上设置有第二斜面,水滴能够沿第二斜面向第二槽边22滑落。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第二遮挡部221为带有斜面的凸块结构,该第二遮挡部221与第二槽边22为一体成型结构,需要指出的是,第二遮挡部221上设置有第二斜面,能够确保水滴沿第二斜面落入第二槽边22,从而实现第二槽边22的引流作用。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为,第二支脚3上设置有相互垂直连接的第三槽边32和第四槽边31,第三槽边32设置在第四槽边31的上方。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第二支脚3与第一支脚2的结构不完全相同,但也可相同,其中,第三槽边32与第四槽边31可以垂直连接,也可以相互交叉连接,只要第三槽边32与第四槽边31之间能够形成用于引流的开口槽结构即可。

需要补充的是,本实施例的第二支脚3上除了设置有第三槽边32和第四槽边31,还设置有第二支柱结构,第二支柱结构用于支撑第四槽边31,并且,第二支柱结构设置在第四槽边31与水平支撑部 1之间,第三槽边32、第四槽边31、第二支柱结构和水平支撑部1 之间为一体成型结构,或者第三槽边32、第四槽边31、第二支柱结构和水平支撑部1之间为相互可拆卸的结构,当四者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时,可以采用简便的卡接方式进行连接,相互连接的部位设置有卡扣即可;或者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也可。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为,第三槽边32竖直设置,第四槽边 31水平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第三槽边32竖直设置,主要是用于本实施例的型材引水槽结构安装时的基准,便于安装平稳,然而,第四槽边31可以水平设置,也可以相对水平面倾斜设置,只要能便于水滴落入第四槽边31即可。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为,第三槽边32的上部设置有第三遮挡部321,第三遮挡部321上设置有第三斜面,水滴能够沿第三斜面向第四槽边31滑落。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槽边32上设置有第三斜面,能够确保水滴沿第三斜面落入第四槽边31,从而实现第三槽边32的引流作用。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为,第四槽边31的最外端设置有第四遮挡部311,第四遮挡部311上设置有第四斜面,水滴能够沿第四斜面向第四槽边31滑落。

需要说明的是,第四槽边31上设置有第四斜面,能够确保水滴沿第四斜面落入第四槽边31,从而实现第四槽边31的引流作用。

需要补充的是,本实施例的水平支撑部1的一侧还设置有伸出部 4,伸出部4为凸出的块结构,用于与其他部件的抵接安装。

采用本实施例的型材引水槽结构,包括水平支撑部1和与水平支撑部1的两端连接的第一支脚2和第二支脚3;第一支脚2与第二支脚3上均设置有引流槽,引流槽为开口槽结构,并且,两个引流槽的开口相对设置。实际应用时,本技术方案的型材引水槽结构设置有一个,其中,第一支脚2和第二支脚3分设在幕窗结构边缘的两侧;或者,本技术方案的型材引水槽结构设置有多个,其中,多个第一支脚 2、多个第二支脚3共同作用,避免幕窗结构边缘受到储水的腐蚀,均可以通过第一支脚2及第二支脚3进行多余水滴的排出。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