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温度显示的热水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39601发布日期:2019-05-11 00:35阅读:1225来源:国知局
带温度显示的热水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温度显示的热水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使用热水壶倒水喝时,由于不便掌握壶内的水温,导致过烫或过凉饮用。此外,泡茶或者冲泡奶粉时,需要合适温度的热水,才能达到最佳的冲泡效果。针对上述问题,有人在壶盖上设置温度显示装置。由于壶盖内部结构设计比较紧凑和精密,空间狭小,如果在壶盖上装一个温度表,温度表内侧的温度探针会影响壶盖的内部结构,结构设计不够合理。

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温度显示的热水壶,需要喝水或冲泡茶叶和奶粉等饮料时可了解壶内水的温度,有利于获得合适温度的热水,为使用者提供方便、结构设计合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温度显示的热水壶,包括壶体和壶盖,所述壶盖包括盖芯和设于盖芯顶部的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上设有温度表,盖芯内设有出水通道和出水开关装置,出水通道的进水口位于盖芯的内底部,出水通道的出水口位于盖芯的外侧;

所述出水开关装置包括设于盖芯进水口处的内塞、内塞杆、第一压缩弹簧、横压杆,内塞杆的下端与内塞连接,内塞杆上设有卡接件,第一压缩弹簧套设于内塞杆外且置于卡接件与盖芯之间,内塞杆通过第一压缩弹簧使内塞常塞闭于出水通道的进水口处,横压杆的一端活动铰连接于盖芯内,横压杆的另一端作为动力臂穿出盖芯外,横压杆的中部压接于内塞杆的上端部,通过对该横压杆的动力臂施以向下的压力,可推动内塞杆使内塞下移打开出水通道;

温度表的内侧面上设置有通向盖芯和壶体内部的温度探针,横压杆、内塞和内塞杆的中部分别设置有与温度探针对应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所述温度探针自上而下贯穿横压杆、内塞杆、内塞,温度探针的下端部伸出盖芯外。

优选的是,所述盖芯的内底部还设有排汽通道,所述内塞常塞闭于排汽通道的内出口处,排汽通道的外出口与盖芯外部气压连通。

优选的是,所述横压杆的铰接端为勾状端,盖芯内设有对勾状端进行限位的限位件,该限位件上设有供勾状端插入的限位孔。

优选的是,所述顶盖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温度表的安装孔,温度表镶嵌在所述安装孔上,该安装孔的下端边缘处设有至少2个用于固定温度表的卡爪。

优选的是,所述内塞上的第三通孔处设置有一用于密封所述盖芯与温度探针之间的缝隙的密封件,内塞与密封件为一体式结构。

优选的是,所述壶盖上设有用于和壶体互相扣合或分离的锁扣机构,所述锁扣机构包括两块水平对称设置的卡钩控制板、第二压缩弹簧,卡钩控制板的内侧通过第二压缩弹簧与盖芯内设置的挡板连接,卡钩控制板的相对外侧的上端设有按压块,顶盖上对称设有两个下凹手持位,所述按压块从两个下凹手持位的相对内侧壁穿出,卡钩控制板的相对外侧的下端设有卡钩,盖芯侧壁上对称设有供卡钩伸出的卡钩穿口,壶体上对应于所述卡钩和卡钩穿口在壶体的壶口处设有卡槽。

优选的是,所述卡钩控制板的相对内侧设有弹簧安装柱,所述第二压缩弹簧套于卡钩控制板的弹簧安装柱上。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具有温度表,需要喝水或冲泡茶叶和奶粉等饮料时可了解壶内水的温度,有利于获得合适温度的热水,为使用者提供方便;温度表的温度探针自上而下贯穿横压杆、内塞杆和内塞,不会破坏壶盖的出水开关装置,结构设计合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热水壶的壶体和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热水壶的壶盖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热水壶的温度表、横压杆、内塞和内塞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热水壶的盖芯锁扣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热水壶的壶盖的机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参照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带温度显示的热水壶,包括壶体2和壶盖,所述壶盖包括盖芯1和设于盖芯顶部的顶盖3,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3上设有温度表4。

盖芯1内设有出水通道10和出水开关装置,出水通道10的进水口位于盖芯1的内底部,出水通道10的出水口位于盖芯1的外侧。

所述出水开关装置包括设于盖芯进水口处的内塞50、内塞杆5、第一压缩弹簧51、横压杆5,内塞杆5的下端与内塞50连接,内塞杆5上设有卡接件52,第一压缩弹簧51套设于内塞杆5外且置于卡接件52与盖芯1之间,内塞杆5 通过第一压缩弹簧51使内塞常塞闭于出水通道10的进水口处,横压杆7的一端活动铰连接于盖芯1内,横压杆7的另一端作为动力臂穿出盖芯1外,横压杆7的中部压接于内塞杆5的上端部,通过对该横压杆7的动力臂施以向下的压力,可推动内塞杆5使内塞下移打开出水通道10进行排汽和倒水。

所述盖芯的内底部还设有排汽通道6,所述内塞50常塞闭于排汽通道10的内出口处,排汽通道的外出口与盖芯外部气压连通。壶内装有热水时,壶内气压比外界高,设置排汽通道可以快速泄压,避免倒水时热水蒸气从出水通道直冲而出,烫伤人体。

所述横压杆7的铰接端为勾状端70,盖芯1内设有对勾状端进行限位的限位件12,该限位件12上设有供勾状端插入的限位孔。这样设计可以减少零件的数量。

顶盖3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温度表4的安装孔31,温度表4的镶嵌在所述安装孔31上。该安装孔31的下端边缘处设有至少2个用于固定温度表的卡爪310。

温度表4的内侧面上设置有通向盖芯1和壶体2内部的温度探针40,横压杆7、内塞50和内塞杆5的中部分别设置有与温度探针40对应的第一通孔01、第二通孔02和第三通孔03,所述温度探针40自上而下贯穿横压杆7、内塞杆5、内塞50,温度探针40的下端部伸出盖芯外。内塞上的第三通孔03处设置有一用于密封所述盖芯与温度探针之间的缝隙的密封件,内塞与密封件为一体式结构。

壶盖上设有用于和壶体互相扣合或分离的锁扣机构。所述锁扣机构包括两块水平对称设置的卡钩控制板8、第二压缩弹簧83,卡钩控制板8的内侧通过第二压缩弹簧83与盖芯内设置的挡板13连接,卡钩控制板8的相对外侧的上端设有按压块81,顶盖3上对称设有两个下凹手持位30,所述按压块81从两个下凹手持位30的相对内侧壁穿出,卡钩控制板8的相对外侧的下端设有卡钩 82,盖芯1侧壁上对称设有供卡钩伸出的卡钩穿口14。壶体2上对应于所述卡钩82和卡钩穿口14在壶体的壶口处设有卡槽21,对按压块81施以内向的压力使卡钩82收缩于卡钩穿口14内,松开按压块81后第二压缩弹簧83压迫卡钩控制板8向外弹出进而将卡钩82卡入壶口的卡槽21内从而将壶盖扣合在壶体上。

两块卡钩控制板8的相对内侧设有弹簧安装柱830,所述第二压缩弹簧83 套于卡钩控制板的弹簧安装柱830上以免弹簧发生移位。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