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餐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57619发布日期:2019-03-08 17:38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儿童餐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儿童餐椅。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餐椅已经进入千家万户,现有技术中儿童餐椅为提高乘坐体验,大部分的儿童推车或儿童餐椅都会设置有扶手杆,用于儿童扶握,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充当防止儿童从座位上脱落的护栏,保护儿童的安全,因此,从任何角度来说,扶手杆的设置都十分有必要;中国专利CN104622108B公开了一种儿童餐椅,,其椅架包括:前支架;后支架;靠背架,靠背架的下部、前支架的上部与后支架的上部三个中的两个枢轴连接,第三个与前述两个中的至少一个枢轴连接;扶手架,扶手架的后部与靠背架枢轴连接;前撑架,前撑架的上部与扶手架的前部枢轴连接,前撑架的下部与后支架枢轴连接,前撑架与前支架滑动并转动地设置,该儿童餐椅,其扶手杆上安装餐盘后,整体长度较长,为了保证各部件的长短的协调,其前支架、后后支架、靠背架均设置较长,因此该餐椅折叠后整体体积较大。此外其坐杆与靠背架之间还设置有连杆,并通过该连杆实现转动,其结构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新颖,且折叠后体积小的儿童餐椅。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是:

一种儿童餐椅,包括具有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的餐椅架、用于将餐椅架锁定于展开状态下的锁定机构、餐椅架包括位于儿童餐椅两侧的侧支架,侧支架包括前支架、后支架、靠背架、前撑杆、扶手杆,

前支架的上部、后支架的上部以及靠背架的下部三个部件两两转动连接,前撑杆的上部与扶手杆的前部转动连接,前撑杆的下部与后支架转动连接,且,前撑杆的下部相对前支架即滑动又转动地设置;

扶手杆包括沿儿童餐椅的前后方向能够相对滑动的第一杆和第二杆,第一杆的后部与靠背架转动连接,第二杆与前撑杆的上部转动连接。

优选地,前撑杆与第二杆的转动连接处至第二杆后端部的直线距离大于前撑杆与第二杆的转动连接处至第二杆前端部的直线距离。

优选地,第二杆滑动的套设在第一杆的外侧,且,第二杆上设置有用安装儿童餐盘的安装部。

优选地,靠背架包括位于两侧的侧杆、连接在两侧的侧杆的上端部的弧形连接杆,侧杆包括首尾相接的直杆和曲杆,两侧的直杆的上端部之间连接有弧形连接杆,第一杆的后部与直杆转动连接,前支架的上部和\或后支架的上部与曲杆的下端部转动连接。

优选地,侧支架还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坐杆,坐杆的后部与靠背架转动连接,坐杆的前部与前撑杆转动连接。

优选地,侧支架还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坐杆,坐杆的后部形成有呈弧状延伸的弧形段,弧形段的弧形开口的朝上,弧形段的后端与曲杆的上部转动连接。

优选地,餐椅架处于展开状态下,前撑杆相对前支架转动的转动处位于前撑杆与后支架的转动连接处的前上方,前撑杆与坐杆的转动连接处位于前撑杆相对前支架转动的转动处的前上方,前撑杆与扶手杆的转动连接处位于前撑杆与坐杆的转动连接处的前上方。

优选地,餐椅架还包括转动的连接在坐杆前端部的脚踏杆。

优选地,餐椅架还包括沿前支架的长度延伸方向滑动的连接在前支架上的滑套,前撑杆的下部与滑套转动连接,滑套具有第一使用位置和第二使用位置,当餐椅架处于展开状态下,滑套处于第一使用位置,当餐椅架处于折叠状态下,滑套处于第二使用位置,当滑套处于第一使用位置时,锁定机构能够将滑套锁定于第一使用位置,餐椅架被锁定于展开状态。

优选地,餐椅架还包括位于两侧的分别用于将两侧的前支架、后支架以及靠背架同轴转动连接的转动关节,锁定机构包括用于将滑套与前支架相锁定的锁销、趋向于推动锁销运动并使锁销与滑套卡接的弹性件,儿童餐椅还包括用于将锁定机构解锁的解锁机构,解锁机构包括解锁绳,解锁绳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侧的转动关节并与锁销连接。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儿童餐椅的扶手杆由相互之间可以滑动的两根杆构成(不限于两根杆,也可以是两根杆以上的多根杆),在儿童餐椅折叠时,该两根杆可以收缩合拢,使得其折叠后的长度较短,即在餐椅架折叠后保证各部件长短协调的情况下,可以将前支架、后支架、靠背架等部件的长度设置的较短,进而,在儿童餐椅的餐椅架折叠后,可以保证其整体的体积较小,以便于使用者储放或携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儿童餐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部分杆件的连接处炸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儿童餐椅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展开状态);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儿童餐椅的侧视结构示意图(折叠中);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儿童餐椅的侧视结构示意图(折叠状态);

其中:11、前支架;12、后支架;131、直杆;132、曲杆;133、弧形连接杆;14、前撑杆;151、第一杆:152、第二杆;1520、安装部;16、坐杆;160、弧形段;17、脚踏杆;18、滑套;2、解锁绳;100、转动关节;w1、第一使用位置;w2、第二使用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儿童餐椅,包括具有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的餐椅架、用于将餐椅架锁定于展开状态下的锁定机构、餐椅架包括位于儿童餐椅两侧的侧支架,侧支架包括前支架11、后支架12、靠背架、前撑杆14、扶手杆、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坐杆16(坐杆16的后部形成有呈弧状延伸的弧形段160,弧形段160的弧形开口的朝上,)以及转动的连接在坐杆16前端部的脚踏杆17;本例中,餐椅架还包括沿前支架11的长度延伸方向滑动的连接在前支架11上的滑套18,

前支架11的上部、后支架12的上部以及靠背架的下部三者通过转动关节100同轴转动连接,坐杆16的后部与靠背架转动连接,坐杆16的前部与前撑杆14转动连接,前撑杆14的上部与扶手杆的前部转动连接,前撑杆14的下部与后支架12转动连接,前撑杆14的下部与滑套18转动连接,即前撑杆14的下部通过该滑套实现相对前支架11即滑动又转动地设置;

具体地,扶手杆包括前部与后部沿儿童餐椅的前后方向能够相对滑动的第一杆151和第二杆152,第二杆152滑动的套设在第一杆151的外侧,且,第二杆152上设置有用安装儿童餐盘的安装部1520;第一杆151的后部与靠背架转动连接,第二杆152与前撑杆14的上部转动连接。本例中,前撑杆14与第二杆152的转动连接处至第二杆152后端部的直线距离大于前撑杆14与第二杆152的转动连接处至第二杆152前端部的直线距离。

靠背架包括位于两侧的侧杆、连接在两侧的侧杆的上端部的弧形连接杆133,侧杆包括首尾相接的直杆131和曲杆132(本例中,直杆131和曲杆132为一体成型的一根杆构成),两侧的直杆131的上端部之间连接有弧形连接杆133,第一杆151的后端部与直杆131转动连接,前支架11的上端部、后支架12的上端部通过转动关节100与曲杆132的下端部同轴转动连接,此外,坐杆16的弧形段160的后端部与曲杆132的上部转动连接。

本例中,餐椅架处于展开状态下,前撑杆14相对前支架11转动的转动处位于前撑杆14与后支架12的转动连接处的前上方,前撑杆14与坐杆16的转动连接处位于前撑杆14相对前支架11转动的转动处的前上方,前撑杆14与扶手杆的转动连接处位于前撑杆14与坐杆16的转动连接处的前上方。

进一步地,滑套具有第一使用位置w1和第二使用位置w2,当餐椅架处于展开状态下,滑套处于第一使用位置w1,当餐椅架处于折叠状态下,滑套处于第二使用位置w2,当滑套处于第一使用位置w1时,锁定机构能够将滑套锁定于第一使用位置w1,餐椅架被锁定于展开状态,本例中,锁定机构包括用于将滑套18与前支架11相锁定的锁销(图中未示出)、趋向于推动锁销运动并使锁销与滑套卡接的弹性件(图中未示出),儿童餐椅还包括用于将锁定机构解锁的解锁机构,解锁机构包括解锁绳2,解锁绳2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侧的转动关节100并与锁销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儿童餐椅折叠时情况如下:

如图2、图3所示,拉动解锁绳2,使锁定机构解锁,向前推动靠背架,靠背架则绕转动关节100向前转动,并带动扶手杆、坐杆16、前撑杆14向前转动,靠背架、扶手杆、坐杆16以及前撑杆14逐渐与前支架11和后支架12靠拢,上述各部件靠拢的同时,扶手杆中的第二杆152向第一杆151一侧滑动并与之靠拢,此外,前撑杆14通过滑套18沿前支架11向下滑动。直至餐椅架收折完毕(见图4)。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儿童餐椅的扶手杆由相互之间可以滑动的两根杆构成(不限于两根杆,也可以是两根杆以上的多根杆),在儿童餐椅折叠时,该两根杆可以收缩合拢,使得其折叠后的长度较短,即在餐椅架折叠后保证各部件长短协调的情况下,可以将前支架、后支架、靠背架等部件的长度设置的较短,进而,在儿童餐椅的餐椅架折叠后,可以保证其整体的体积较小,以便于使用者储放或携带。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儿童餐椅的靠背架两侧的侧杆设置有曲杆,坐杆的后部设置有呈弧形的弧形段,通过该曲杆与弧形段的配合设置,使得在保证其折叠原理的情况下,可以去除连杆的应用,使得整体杆件较少,结构更为紧凑,制作成本降低。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尽的描述,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且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