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随意分隔板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00445发布日期:2019-03-27 09:57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一种随意分隔板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收纳用品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随意分隔板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人越来越注重生活品质的提高。因此,无论在办公场所还是在家庭生活中的家居领域普遍使用到各种收纳箱、收纳柜,等等。它们的应用使得家居用品变得更加有条理,办公更加游刃有余。

文献CN103211400A公开一种随意调节水平方向间隔间距的金属文件柜。其中配置有水平分隔板,用于调整文件柜间隔之间的大小。

文献CN203676375U公开一种随意隔收纳盒。其中通过搁板和搁板上插槽带的配置,调节收纳盒中的空间的大小。

一般而言,无论是家居收纳盒也好,还是办公文具柜也好,还是抽屉中的收纳件也好,一般都具有用于承受物品的底板和用于分隔的隔片。目前现有的大多数构成为间隔件的例如插片或者隔片,大多整体上构成为长方体,侧面多为细长的长方形,上下等宽。因此,这样的插片或隔片与底板装配在一起之后,由于长方形侧面的细长特征,因此插片或隔片与底板的接触面积很小,经常出现插片或隔片容易摇晃甚至在突然大的力度下折断的情况,况且其稳固性也非常差。



技术实现要素: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随意分隔板组件,包括:一个或多个隔片,所述隔片用于空间分隔;底板,所述底板与所述一个或多个隔片垂直连接并且对其进行承载,其中所述隔片包括与底板连接的第一端部和与第一端部相对的第二端部,并且所述隔片的侧面横截面由第一端部到第二端部越来越细。

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于,通过这种隔片的侧面横截面由第一端部到第二端部越来越细的设计,使得当隔片与底板接合例如插接在一起的情况下,隔片与底板的接触面积大于第二端部顶部的面积,当底板是基本上水平放置的情况下,整个隔片的重心偏下,从而使得隔片与底板的插接稳固性非常好,并且还可以有效防止隔片容易摇晃甚至在突然大的力度下折断的情况。

有利地,所述隔片的侧面横截面是梯形,其中所述第一端部构成梯形的长边,而第二端部构成梯形的短边。

有利地,当所述隔片的侧面横截面是梯形的情况下,梯形底角的角度为80°至90°,优选为88.3°。

有利地,所述隔片的侧面横截面由第一端部波浪式地越来越细地过渡到第二端部。由此,不仅可以实现隔片与底板的插接稳固性,还能实现更好的人体工程学的感受。当然,不只是波浪式过渡,其他任何相似形式的过渡都是可以考虑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这些附图对于本实用新型来说并不是限制性的,而是起示例性的作用。其中:

图1示出按照本发明的随意分隔板组件1的一个实施例的隔片2的截面图;

图2示出按照图1的隔片2的立体图;

图3示出按照本发明提出的随意分隔板组件1在插接状态下的示意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按照本发明的随意分隔板组件1的一个实施例的隔片2的截面图。

按照本发明,图1中的随意分隔板组件1包括隔片2和底板3,隔片2可以有一个或多个,用于分隔由隔片2和底板3包围的空间,该空间可以用于容纳收容物品;底板3与一个或多个隔片2垂直连接并且对其进行承载,其中隔片2包括与底板3连接的第一端部6和与第一端部6相对的第二端部7。

由图1可见,隔片2的侧面横截面是梯形,其中第一端部6构成梯形的长边,而第二端部7构成梯形的短边。根据该实施例,该梯形底角的角度为88.3°,当然在80°至90°范围中的其他角度也是可以考虑的。由此实现了隔片2的侧面横截面由第一端部6到第二端部7越来越细的效果,从而使得当隔片3与底板2接合(例如按照本实施例插接)在一起的情况下,隔片2与底板3的接触面积大于第二端部7顶部的面积,当底板是基本上水平放置的情况下,整个隔片3的重心偏下,从而使得隔片与底板的插接稳固性非常好,并且还可以有效防止隔片容易摇晃甚至在突然大的力度下折断的情况。

此外,图2示出按照图1的隔片2的立体图。

图3示出按照图2的随意分隔板组件1在插接状态下的示意立体图。其中,在底板3上以行和列的形式构成多个方形插孔,各个插孔按照行和列相互之间具有相同的间隔。在隔片2上构成相应的插头,通过插孔与插头的连接可以实现隔片2插接在底板3上。

对所提出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应当理解,以上实施例中所公开的特征,除了有特别说明的情形外,都可以单独地或者相结合地使用。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文所公开的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而是意在涵盖如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之内的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