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烤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70043发布日期:2019-03-22 19:34阅读:399来源:国知局
一种烤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烤箱。



背景技术:

现有烤箱内胆中的上加热管,大多固定设置在内胆的顶部,下加热管固定设置在内胆的底部,这种上下加热管固定设置的方式,在同时烘烤多层食物时,往往会出现食物底部烘烤效果较差,或各层食物烘烤的上色一致性较差;对于内胆容积较大,高度较高的烤箱而言,上下加热管的位置相隔较远,需要较差的预热时间,耗能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能烘烤多层食物、且能保证每层食物烘烤效果一致的烤箱。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烤箱,包括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上部设有上移动加热管,所述内胆下部设有下移动加热管;上移动加热管与第一升降驱动机构连接并能在第一升降驱动机构驱动下上下移动,下移动加热管与第二升降驱动机构连接并能在第二升降驱动机构驱动下上下移动,进而能改变上移动加热管和下移动加热管之间的距离。

作为改进,所述内胆上部固设有上固定加热管,上移动加热管设置在上固定加热管下方;所述内胆底部固设有下固定加热管,下移动加热管设置在下固定加热管上方。

再改进,上固定加热管、上移动加热管、下固定加热管和下移动加热管结构相同,均为呈“弓形”的迂回盘绕结构;上固定加热管和上移动加热管平行交错设置;下固定加热管和下移动加热管平行交错设置。

再改进,所述第一升降驱动机构包括:

第一驱动电机;

第一齿轮,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齿轮联接,并驱动第一齿轮转动;

第一齿条,第一齿条上设有齿牙,该齿牙与第一齿轮啮合;

第一滑块,与第一齿条固定;

第一导轨,竖直设置在内胆一侧,第一滑块能沿第一导轨上下滑动;

在第一驱动电机驱动下,第一齿轮转动,转动的第一齿轮带动第一齿条及第一滑块沿第一导轨上下滑动;上移动加热管与第一齿条或第一滑块固定联接。

第一驱动电机设置在内胆外,第一齿条、第一滑块和第一导轨均设置在内胆内;所述内胆内壁开有长条形孔以允许第一齿轮和第一齿条的啮合。

所述第一升降驱动机构设有两组,分别设置在内胆相对的一组对角上,两组第一升降驱动机构中的第一驱动电机并联连接。

所述第二升降驱动机构包括:

第二驱动电机;

第二齿轮,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二齿轮联接,并驱动第二齿轮转动;

第二齿条,第二齿条上设有齿牙,该齿牙与第二齿轮啮合;

第二滑块,与第二齿条固定;

第二导轨,竖直设置在内胆一侧,第二滑块能沿第二导轨上下滑动;

在第二驱动电机驱动下,第二齿轮转动,转动的第二齿轮带动第二齿条及第二滑块沿第二导轨上下滑动;下移动加热管与第二齿条或第二滑块固定联接。

所述第二升降驱动机构设有两组,分别设置在内胆相对的一组对角上,并与第一升降驱动机构分离设置,两组第二升降驱动机构中的第二驱动电机并联连接。

第二驱动电机设置在内胆外,第二齿条、第二滑块和第二导轨均设置在内胆内;所述内胆内壁开有长条形孔以允许第二齿轮和第二齿条的啮合。

所述第一升降驱动机构的结构也可以为: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及与第一驱动电机连接并由第一驱动电机驱动其转动的螺杆,螺纹套设在该螺杆上并能沿螺杆上下移动的螺母,上移动加热管的两个端部分别固定在两个螺母上;第一驱动电机及设置在内胆外,螺杆和螺母设置在内胆内部。

第二升降驱动机构的结构也可以为:包括第二驱动电机及与第二驱动电机连接并由第二驱动电机驱动其转动的第二螺杆,螺纹套设在该第二螺杆上并能沿第二螺杆上下移动的第二螺母,下移动加热管的两个端部分别固定在两个第二螺母上;第二驱动电机及设置在内胆外,第二螺杆和第二螺母设置在内胆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内胆下部设有下移动加热管,在内胆上部设有上移动加热管,并分别设置升降驱动机构驱动其上下移动,从而改变上移动加热管和下移动加热管之间的距离,进而可以根据需要自由改变上移动加热管或下移动加热管与烤盘之间的距离,从而在烘烤多层食物时,能保证每层食物烘烤效果一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烤箱在隐藏外壳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烤箱在隐藏外壳及内胆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第一升降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第二升降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烤箱在隐藏外壳及内胆后的结构示意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第一升降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第二升降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烤箱,包括大致呈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内胆1,内胆1 上部设有上固定加热管4和上移动加热管2,内胆的底板设有下固定加热管5和下移动加热管3,其中上固定加热管4和下固定加热管5均固定设置,上移动加热管2设置在上固定加热管4下方,下移动加热管3设置在下固定加热管5上方,上固定加热管4、上移动加热管2、下固定加热管5和下移动加热管3结构相同,均为呈“弓形”的迂回盘绕结构;上固定加热管和上移动加热管平行交错设置;下固定加热管和下移动加热管平行交错设置。

上移动加热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升降驱动机构6连接并能在第一升降驱动机构6驱动下上下移动,下移动加热管3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升降驱动机构7连接并能在第二升降驱动机构驱动下上下移动,进而能改变上移动加热管2和下移动加热管3之间的距离。两组第一升降驱动机构6和两组第二升降驱动机构7分别设置在内胆的四个角,两组第一升降驱动机构6设置在内胆的一组对角上,两组第二升降驱动机构7设置在内胆的另一组对角上。

其中,所述第一升降驱动机构6包括,参见图3所示:

第一驱动电机61,设置在内胆外部;

第一齿轮62,第一驱动电机61的输出端与第一齿轮62联接,并驱动第一齿轮62 转动;

第一齿条63,第一齿条63上设有齿牙,该齿牙与第一齿轮62啮合;

第一滑块64,与第一齿条63固定;

第一导轨65,竖直设置在内胆一个侧角,第一滑块64能沿第一导轨65上下滑动;

第一齿条63、第一滑块64和第一导轨65均设置在内胆内;内胆内壁侧角处开有长条形孔以允许第一齿轮62和第一齿条63的啮合;在第一驱动电机61驱动下,第一齿轮62转动,转动的第一齿轮62带动第一齿条63及第一滑块64沿第一导轨65上下滑动;上移动加热管2的两端分别与一组第一升降驱动机构6中的第一齿条63或第一滑块64固定联接。两组第一升降驱动机构6中的第一驱动电机61并联连接。

所述第二升降驱动机构7包括,参见图4所示:

第二驱动电机71,设置在内胆外部;

第二齿轮72,第二驱动电机71的输出端与第二齿轮72联接,并驱动第二齿轮72 转动;

第二齿条73,第二齿条73上设有齿牙,该齿牙与第二齿轮72啮合;

第二滑块74,与第二齿条73固定;

第二导轨75,竖直设置在内胆的一个侧角,第二滑块74能沿第二导轨75上下滑动;

第二齿条73、第二滑块74和第二导轨75均设置在内胆内,所述内胆内壁侧角处开有长条形孔以允许第二齿轮72和第二齿条73的啮合;在第二驱动电机71驱动下,第二齿轮72转动,转动的第二齿轮72带动第二齿条73及第二滑块74沿第二导轨75上下滑动;下移动加热管3的两端分别与其中一组第二升降驱动机构7中的第二齿条73 或第二滑块74固定联接。两组第二升降驱动机构7中的第二驱动电机71并联连接。

本实用新型内胆中上、下加热管各有两个,并列交错设置,上固定加热管和下固定加热管固定在内胆的上部和下部,上移动加热管和下移动加热管能在内胆中上下移动,可实现同时烘烤2-3盘食物,也可以通过调节上移动加热管和下移动加热管的距离提高食物的烘烤效率;上移动加热管和下移动加热管可以根据烘烤的实际需求如食材高度差异,烘烤阶段的上色要求来单独调节上移动加热管或下移动加热管的高度;对于单盘烘烤时,上上移动加热管和下移动加热管可并行交错在烤箱顶板、底部,确保内胆空间利用率,不影响常规使用;通过调节上移动加热管和下移动加热管之间的距离,可以缩短预热时间,减少能耗。上移动加热管和下移动加热管采用对角同时驱动的方案,使得上下移动加热管的运动更加平稳。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第一升降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及61与第一驱动电机连接并由第一驱动电机驱动其转动的螺杆66,螺纹套设在该螺杆上并能沿螺杆上下移动的螺母67,上移动加热管2的两个端部分别固定在两个螺母67上;第一驱动电机及61 设置在内胆外,螺杆66和螺母67设置在内胆内部,参见图5、6所示。

第二升降驱动机构7包括第二驱动电机及71与第二驱动电机连接并由第二驱动电机驱动其转动的第二螺杆76,螺纹套设在该第二螺杆上并能沿第二螺杆上下移动的第二螺母77,下移动加热管3的两个端部分别固定在两个第二螺母77上;第二驱动电机及 71设置在内胆外,第二螺杆76和第二螺母77设置在内胆内部,参见图5、7所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