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清洁条的清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04974发布日期:2018-08-21 07:39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由us6253408b1已知一种具有清洁条的清洁装置。但是,清洁条只能通过复杂的制造方式才实现铺展,以便使所述清洁条在宽广的面上延伸。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洁装置,其在简单的制造之后就具有良好的清洁性能。此外,应实现尽可能为面式/大面积的擦拭,以便实现更快的清洁。

本发明通过权利要求1的特征来实现所述目的。

根据本发明使用织物的清洁条,所述清洁条在其连接区域中固定到清洁装置上。清洁条优选在其中央处加固/固化,使得构成清洁条的织物可以铺开。同时可以保留目前为止已知的制造工艺。此外根据本发明,不同的清洁条和/或清洁区具有不同的宽度。使用不同宽度的织物清洁条。因此,可实现最大的覆盖面。通过加宽的清洁条和/或清洁区提高了强效的外部清洁条的面式接触面。由此提高了织物的效率。

该清洁装置、也就是拖把设计成,一些清洁条的宽度大于其余清洁条的宽度。由其自由端优选位于外侧的加宽的清洁条和宽度较小的清洁条形成的组合实现了清洁装置、即拖把的总体加宽。可以保留目前为止已知的制造方法,其中所需的材料使用量只是略有提高。

所述加固和加宽组合地使得拖把能够铺开,从而可以覆盖更大的擦拭面。如果仅设有较宽的清洁条或仅设置加固结构,则不会产生这种效果。此外,可以用已知的工作步骤来完成所述加宽,并且对于所述加宽不需要其他的加工步骤。由此可以实现成本优化且简单的制造并且得到良好的清洁性能。

因此实现了前面所述的目的。

连接区域可具有层叠结构。加固结构可以设计为层叠结构。因此为了制造所固定的清洁条,可以使用单一的织物材料。

清洁条也可以设计成悬带或绳套。

不同的清洁区可以互为补充。有利地设有不同的清洁区。例如,存在这样的清洁区,所述清洁区可以实现更多地呈面式的擦拭接触部,并且因此类似于平面擦拭器,所述清洁区可以实现快速而彻底的清洁。其它清洁区通过适当的设计,例如通过更精细的端部,可以特别有利地实现对角落和其它难以接近的位置进行清洁。这些不同的清洁区在清洁装置中或上设置成,使它们相互支持。具体而言,可以设置三种清洁条,这三种清洁条具有借助微纤维织物所形成的中央层叠结构并且附加地在下部区域中具有植绒部。优选在一种清洁条上实现多个清洁区。所有三种清洁条在擦拭过程中都可以将这些清洁区同时投入使用,使得可以用第二种清洁条上的绒毛和第三种清洁条上的绒毛对第一种清洁条上的绒毛进行补充。

清洁装置可以构造成,使得一个或多个清洁区设计成交叉形结构。由此指示优选的擦拭方向。因此对上述的面式接触给予专门的支持。

两个不同的所述宽度相互可以成1:1.1至2的比例,优选1:1.25至1.5的比例。这种比例关系已经证明是特别有利的。

至少一个清洁区可以设计成比另一个清洁区宽大/面积大。由此可以以宽的擦拭接触实现擦拭过程。

至少一个清洁区设计成比另一个清洁区窄。因此实现了逐点的清洁。此外,可以实现触及难以接近的位置。

拖把头可具有非圆形的形状。因此有助于实现具有不同宽度的应用方式。由于拖把头具有非圆形形状而有助于实现面式的接触。因此指示使用者,沿纵向进行逐点清洁和能够如何到达难以接近的位置,以及沿横向进行面式的使用。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

图1示出具有悬垂的清洁条的清洁装置的侧视图,

图2示出清洁装置的仰视图,其中可以看到,设有具有不同宽度的清洁条和清洁区,以及

图3示出基于单根清洁条示出的三种清洁条。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2示出清洁装置1,所述清洁装置包括设计成拖把头的基体2,其中清洁条4、4a、4c在其连接区域5、5c处连接在基体2上,其中清洁条4、4a、4c分别具有清洁区6、6a、6c,其中至少一个清洁条4、4c在其连接区域5、5c处加固到基体2上,并且清洁条4、4c的清洁区6、6c与连接区域5、5c相比加固的程度较低或没有加固。

不同的清洁条4、4a、4c和/或清洁区6、6a、6c具有不同的宽度。连接区域5、5c具有层叠结构。不同的清洁区6、6a、6c相互补充。两个不同的所述宽度相互成1:1.1至2的比例,优选1:1.25至1.5的比例。至少一个清洁区6设计成比另一个清洁区域6a、6c更宽大。至少一个清洁区6a、6c设计成比另一个清洁区域6窄。拖把头具有非圆形形状。

图1示出了清洁装置1,即拖把,所述拖把包括基体2和手柄3,通过手柄,操作人员可以在要清洁的面上移动清洁装置1。

连接区域5、5c延伸经过清洁条4、4c的中央并终止于清洁区6、6c。清洁区6、即朝向自由端7的清洁区6与连接区域5相比加固程度较低。

在这里所示的实施例中,通过层叠结构来实现加固。在连接区域5、5c上,将一个单独的织物材料层压到例如清洁条4、4c的织物基体材料上。但在技术上也可以设想的是,例如,通过对基体材料进行更强的热处理或通过将基体材料更为牢固地缝合在连接区域5、5c上来实现加固。

图2示出清洁装置1的仰视图,不同的清洁条4、4a、4c和不同的清洁区6、6a、6c具有不同的宽度。较宽的清洁条4的自由端7比宽度较小的清洁条4a的自由端7a沿径向向外伸出得更远,清洁条4a局部地以两个分条4b散开。

图3示出单个清洁条4、4a、4c及其宽度。中间较宽的清洁条4的宽度x为5厘米。左侧较窄的清洁条4a的宽度z为3.75厘米。左侧清洁条4a局部散开成两个分条4b,每个分条具有1.875厘米的宽度y。在右侧示出另一个清洁条4c,该清洁条比中间较宽的清洁条4窄。清洁区6a由分条4b的两个清洁区6b组成。

连接区域5、5c也可以发挥清洁作用。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清洁装置(1),包括基体(2),其中在基体(2)上到连接区(5、5c)处连接清洁条(4、4a、4c),所述清洁条(4、4a、4c)分别具有清洁区(6、6a、6c),至少一个清洁条(4、4c)在其连接区域(5、5c)处加固到基体(2)上,并且该清洁条(4、4c)的清洁区(6、6c)与连接区域(5、5c)相比加固程度较低或没有加固,为了实现这样的目的,即:提供一种清洁装置,其在简单的制造之后就具有良好的清洁性能,此外,还应实现尽可能为面式的擦拭,以便实现更快的清洁,所述清洁装置的特征在于,不同的清洁条(4、4a、4c)和/或清洁区(6、6a、6c)具有不同的宽度。

技术研发人员:D·蒂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卡尔·弗罗伊登伯格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1.18
技术公布日:2018.08.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