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矫正排便姿势的坐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46123发布日期:2018-12-21 19:24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可矫正排便姿势的坐便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矫正排便姿势的坐便器,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以大腿抬起膝盖变高的姿势坐在排便时能够使肠运动顺畅,进而使排便顺畅的可矫正排便姿势的坐便器。



背景技术:

通常坐便器是人在其上进行小便和大便的水洗式坐便器,目前在大部分的卫生间中使用。

图1是图示现有坐便器的概略图,参照图1,现有的坐便器在坐便器的本体上部具有可供使用者坐在其上的坐板,坐板上具有可供使用者坐在其上进行大便或者小便的结构。

此外,坐板可旋转地与坐便器本体结合,必要时,可抬起以便于男士小便使用。

现有的坐便器的坐板的上面形成平面,使用者坐在其上进行大便时,保持背部和大腿面间的角度为垂直或者最小在70度以上的姿势。

如上所述,使用者的排便姿势成为背部和大腿面间的角度为垂直或者最小在70度以上的姿势,使体内肠和肛门周边发生弯曲,阻碍肠运动,甚至为阻塞肠的姿势。

因此,使用现有的坐便器进行排便时,不能轻易进行排便,需要腹部用力,成为排便时间变长的因素。

由此,反复使用现有的坐便器,以僵硬的直角姿势排便时,严重的情况下,可诱发便秘、痔疮、敏感性大肠综合症、癌症或者大肠有关疾病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课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将排便时姿势矫正为传统的排便池上排便时的姿势,防止体内在肠和肛门周边发生弯曲,使排便顺畅的可矫正排便姿势的坐便器。

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涉及可矫正排便姿势的坐便器,该坐便器具有可供使用者坐的坐垫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部的上面形成倾斜以使大腿所处的前侧位置的高度高于臀部所处的后侧位置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坐垫部形成倾斜以使坐在所述坐垫部的使用者的大腿抬起,从而使其上肢和大腿之间的角度保持为35°~50°。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坐垫部的后端侧可具有从安置使用者的臀部的后端侧向背部弯曲形成的环形支撑部。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环形支撑部的后端部的低度高于或者等于倾斜的所述坐垫部的前端的高度而形成。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坐垫部通过可旋转地铰接在所述坐便器主体的上面的后侧能够安置在所述坐便器主体的上面或者能够被抬起,所述坐便器主体的上面具有用于安置坐垫部的环形坐垫支撑部,所述坐垫的上面形成倾斜以使大腿所处的前侧位置的高度高于臀部所处的后侧位置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坐垫部可分离地位于所述坐便器主体的上面,所述坐垫部通过可旋转地铰接在所述坐便器主体的上面的后侧能够安置在所述坐便器主体的上面或者能够被抬起。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坐垫部通过可旋转地铰接在所述坐便器主体的上面的后侧能够安置在所述坐便器主体的上面或者能够被抬起,所述坐便器主体的上面具有用于安置所述坐垫部的环形坐垫支撑部,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可矫正排便姿势的坐便器的一实施例还包括坐垫安置支撑部件,其插接在所述坐垫支撑部上,所述坐垫安置支撑部件的上面形成从后侧至前侧高度逐渐增高的倾斜面。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可矫正排便姿势的坐便器的一实施例,还包括脚垫板部件,其位于所述坐便器主体的下部且向前侧突出形成,用于支撑使用者的脚。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脚垫板部件的上面突出地具有一双脚支撑部,所述脚支撑部具有用于安置脚底的脚安置面,所述脚支撑部的脚安置面形成前侧高于后侧的倾斜面,使使用者的脚沿着弯曲的方向倾斜。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坐便器主体的两侧面具有用于引导所述脚垫板部件前后移动的移动引导槽,所述脚垫板部件的两侧具有用于插入所述移动引导槽并进行前后移动的移动突起部,所述移动引导槽中分离地布置有制动器插入凹槽或者制动器突起部,所述移动突起部中具有插入所述制动器插入凹槽的制动器突起部或者用于插入所述制动器突起部的制动器插入凹槽。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坐垫部通过可旋转地铰接在所述坐便器主体的上面的后侧能够安置在所述坐便器主体的上面或者能够被抬起,所述坐便器主体的上面具有用于安置坐垫部的环形坐垫支撑部,还包括:坐垫支撑面板部件,其位于所述坐垫部的下部,并支撑所述坐垫部的下部,与所述坐垫部的铰链轴以相同的铰链轴进行旋转;坐垫角度调整仪器,其安装在所述坐垫支撑面板部件和所述坐垫支撑部之间,通过抬起所述坐垫支撑面板部件的前侧,用于调节所述坐垫支撑面板部件的倾斜角度;脚垫移动仪器,其用于在所述坐便器主体的下部前后移动所述脚垫板部件;以及操作控制部,其用于控制所述坐垫角度调整仪器和脚垫移动仪器的工作。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脚垫板部件上具有脚垫板部,所述脚垫板部通过其后端一侧具有的铰链部可旋转地安装,其上面可安置脚底,还包括脚垫板角度调整仪器,通过抬起或者放下所述脚垫板部的前侧,可调节脚垫板部的角度。

所述操作控制部通过联动所述坐垫角度调整仪器和所述脚垫板角度调整仪器,进行调节使所述坐垫部和所述脚垫板部具有相同的角度。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坐垫角度调整仪器是一端部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坐垫支撑部上,另一端部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坐垫支撑面板部件的下部面的第一油压圆筒,所述脚垫板角度调整仪器是一端部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脚垫板部的前侧的下部面,另一端部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脚垫板部件内部的用于支撑的第二油压圆筒。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脚垫板部件是连接在所述脚垫移动仪器上,基于所述脚垫移动仪器进行前后退移动的脚垫主体部;升降脚垫部,其在所述脚垫主体部内可上下移动地结合,其内部内置有所述脚垫板部和所述脚垫板角度调整仪器;脚垫高度调整仪器,安装在所述脚垫主体部内部,用于上下移动所述升降脚垫部。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操作控制部包括:开关按钮,升高所述坐垫角度调整仪器的角度的第一升降按钮,降低所述坐垫角度调整仪器的角度的第一下降按钮,通过控制所述脚垫高度调整仪器的操作使所述升降脚垫部向上部移动的第二升降按钮及使所述升降脚垫部向下部移动的第二下降按钮,用于存储各使用者设定的所述坐垫部的角度、所述脚垫板部的角度、所述脚垫主体部的高度数据的存储部,根据所述存储部中储存的各使用者的数据可调节所述坐垫部的角度、所述脚垫板部的角度、所述脚垫主体部的高度的多个使用者选择开关。

实用新型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排便时的姿势矫正为传统的排便池上排便的姿势即,使用者的上身和大腿之间的角度保持为35°~50°的姿势,从而可防止体内,肠和肛门周边发生弯曲,能够使排便顺畅,从而缩短排便时间,通过防止排便时腿部发生发麻,从而大大提供排便时的满足感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能够使排便顺畅,排便时促进肠运动,可预防便秘、痔疮、过敏性大肠综合症、癌症或者其他大肠有关的疾病。

附图说明

图1是图示现有坐便器的概略图。

图2是图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可矫正排便姿势的坐便器的一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3是图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可矫正排便姿势的坐便器的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4是图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可矫正排便姿势的坐便器中脚支撑座的一实施例的截面图。

图5是图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可矫正排便姿势的坐便器的另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6是图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可矫正排便姿势的坐便器的另一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7是图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可矫正排便姿势的坐便器的另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8是图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可矫正排便姿势的坐便器的另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9是图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可矫正排便姿势的坐便器的另一实施例中脚垫板部件的实施例的放大截面图。

符号说明

100:坐便器主体 100a:坐垫支撑部

100b:水存储部 110:坐垫部

111:环形支撑部 120:弹性支撑部

130:移动引导槽 131:制动器插入凹槽

200:坐垫覆盖部件 300:脚垫板部件

301:脚垫主体部 302:升降脚垫部

303:脚垫高度调整仪器 310:脚支撑部

320:移动突起部 321:制动器突起部

330:脚垫板部 400:坐垫安置支撑部

500:坐垫支撑面板部件 600:坐垫角度调整仪器

610:第一油压圆筒 700:脚垫移动仪器

800:操作控制部 810:开关按钮

820:第一升降按钮 830:第一下降按钮

840:第二升降按钮 850:第二下降按钮

860:使用者选择开关 900:脚垫板角度调整仪器

910:第二油压圆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

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如下。在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之前,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对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用语和词汇不应局限于词典和通常的含义进行解释。因此,本说明书中记载的实施例和附图中图示的结构只代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不代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的全部,在本实用新型申请时,可能存在能够代替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实施例的各种等同物和变形实例。

图2是图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可矫正排便姿势的坐便器的一实施例的透视图,图3是图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可矫正排便姿势的坐便器的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参照图2及图3,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可矫正排便姿势的坐便器的一实施例包括坐便器主体100,坐便器主体100在其内部可形成空间,以承接小便或者大便,并且可承装一部分的水,而且具有将部分承装的水和小便或者大便一同向外部排除的排出口。

需要声明的是,坐便器主体100可变形为内部承接小便或者大便的公知的各种形状并实施。

此外,坐便器主体100具有水存储部100b,其位于坐便器主体后侧用于储存水并向内部提供水,需要声明的是,水存储部100b已经在常规的坐便器中被公开,故省略对其详细说明。

坐便器主体100的上部具有坐垫部110可供使用者坐,坐垫部110通过可旋转地铰接在坐便器主体100的上面的后侧能够安置在坐便器主体100的上面或者能够被抬起。

需要声明的是,附图中,坐垫部110虽然可图示为与坐便器主体100另行制造,且可旋转地铰接在坐便器主体100的上面的后侧,但是也可以与坐便器主体100的上面一体形成。

坐便器主体100的上面具有用于安置坐垫部110的环形坐垫支撑部100a,坐垫部110安置在坐垫支撑部100a上,中央具有可通小便或者大便通过的中空部。

此外,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可矫正排便姿势的坐便器的一实施例中,还可包括可旋转地铰接在坐便器主体100的上面,且通过覆盖坐垫部110的上面,从而盖住中空部的坐垫覆盖部件200。

坐垫覆盖部件200中央部厚,中央部的周边形成倾斜面,因此清扫时使用的水可沿着倾斜面流掉,从而大大缩短干燥时间,有利于保持清洁。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可矫正排便姿势的坐便器的最大特点是坐垫部110的上面形成倾斜使前侧的高度高于后侧的高度。

即,具体而言,坐垫部110形成倾斜的上面使大腿所处的前侧位置的高度高于臀部所处的后侧位置的高度,作为一例,可倾斜10°~50°,从而当使用者作者坐便器上时使大腿抬起,从而使使用者的上身上身和大腿之间的角度保持为35°~50°。

这样等同于矫正为如同使用传统的便池蜷缩地蹲着排便的姿势,使用者的上身上身和大腿之间的角度保持为35°~50°,可通过防止排便时体内肠和肛门周边发生弯曲,从而能够实现顺畅地排便。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可矫正排便姿势的坐便器通过将位于坐便器主体100的上面,用于安置坐垫部110的环形坐垫支撑部100a的形状形成从后侧向前侧高度逐渐变高的倾斜面,使坐便器主体100的上面利用从后侧向前侧高度逐渐变高的倾斜面稳定地托住并支撑形成的坐垫部110。

此外,坐垫支撑部100a由从后侧向前侧高度逐渐变高的倾斜面形成,安置平面的坐垫部110时,坐垫部110的上面可形成倾斜使大腿所处的前侧位置的高度高于臀部所处的后侧位置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可矫正排便姿势的坐便器中,通过在坐便器主体100的上面以非分离的一体型形成,坐便器主体100的上面可由从后侧向前侧高度逐渐变高的倾斜面形成。

此外,坐垫部110和坐垫支撑部100a之间具有弹性支撑部120,从而当使用者坐在坐垫部110时通过提供缓冲垫增强舒适度,可吸收当坐垫部110安置在坐垫支撑部100a时发生的冲击。

作为一例,在坐垫部110的下部面和坐垫支撑部100a的上部面中任意一侧分离地可具有多个弹性支撑部120。

坐垫部110的后端一侧具有从使用者臀部安置的后端一侧向背部弯曲形成的环形支撑部111,从而臀部的后部向背部连接的部分能够稳定地托住并支撑臀部的后部。

环形支撑部111在从使用者的臀部的后部结束的位置向背部连接的部分上形成曲面,从而稳定地托住使用者的臀部后部并支撑,使用者坐上时,增强舒适度,在采取抬起大腿的姿势时,可感受到舒适感。

环形支撑部111的后端部一侧的高度低于或者等于倾斜的坐垫部110的前端的高度,从而可提高体重集中的臀部的稳定性,在抬起大腿的姿势中,可确保姿势的舒适感。

此外,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可矫正排便姿势的坐便器还包括位于坐便器主体100的下部,向前侧突出形成的用于支撑使用者的脚的脚垫板部件300。

脚垫板部件300的上面具有突出的脚支撑部310,所述脚支撑部310具有可安置脚底的脚安置面,脚支撑部310的脚安置面由向脚弯曲的方向倾斜的倾斜面形成。

此外,作为一例,支撑部件的上面分离地具有一双可支撑使用者的两只脚的脚支撑部310。

脚垫板部件300通过脚支撑部310,以抬起脚的状态支撑,从而以大腿被抬起的状态,使用者可舒适地坐在坐垫部110上,从而可最小化坐在坐垫部110上时的不适感。

脚垫板部件300可前后移动地与坐便器主体100结合,并且只有当使用者需要时,向前侧拉出并使用。

具体而言,坐便器主体100的两侧面具有用于引导脚垫板部件300前后移动的移动引导槽130,脚垫板部件300的两侧具有用于插入移动引导槽130并用于前后移动的移动突起部320。

此外,移动引导槽130上分离地布置有制动器插入凹槽131或者制动器突起部321,移动突起部320具有用于插入制动器插入凹槽131的制动器突起部321或者用于供制动器突起部321插入的制动器插入凹槽131。

作为一例,移动引导槽130中布置的制动器插入凹槽131或者制动器突起部321在脚垫板部件300最大拉出的位置和最大插入的位置上分别对应移动突起部320中具有的制动器突起部321或者制动器插入凹槽131。

制动器突起部321具有插入制动器插入凹槽131中并施加超出预先设定的力时才能分离的结构。

即,制动器突起部321和制动器插入凹槽131被施加超出预先设定的力使脚垫板部件300移动时,制动器突起部321从制动器插入凹槽131脱离并可移动,需要声明的是,在预先设定的力以下,可进行各种变形且变形为可控制脚垫板部件300的移动的公知的任何形状。

本实用新型中,移动引导槽130上可分离地形成制动器插入凹槽131,移动突起部320具有插在制动器插入凹槽131中的制动器突起部321,作为一例,制动器突起部321和制动器插入凹槽131分别形成有相互对应的半圆形突起和半圆形槽。

脚垫板部件300在最大拉出的状态和最大插入的状态下,分别基于制动器插入凹槽131中插入的制动器突起部321卡住并被支撑,移动被受到限制,当通过以制动器突起部321从插入凹槽内脱离的力以上的力握住并拉或者推,拉到使用位置并使用,或者不使用时向内插入以至于不向前侧突出并进行保管。

需要声明的是,脚垫板部件300可从坐便器主体100分离,并可在其他坐便器上使用,现有坐便器中也可使用。

图5是图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可矫正排便姿势的坐便器的另一实施例的侧视图,坐垫部110可分离地形成于坐便器主体100的上面,可旋转地铰接在坐便器主体100的上面的后侧,从而安置在坐便器主体100的上面或者能够被抬起。

即,坐垫部110的上面形成倾斜使大腿所处的前侧位置的高度高于臀部所处的后侧位置的高度,在后端一侧具有从安置使用者臀部的后端一侧向背部弯曲形成的环形支撑部111,坐垫部110可从坐便器主体100的上面分离,也可在其他坐便器上使用。

图6是图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可矫正排便姿势的坐便器的另一实施例的透视图,图7是图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可矫正排便姿势的坐便器的另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可矫正排便姿势的坐便器还可包括坐垫安置支撑部件400,其由上面从后侧向前侧高度逐渐变高的倾斜面形成,并与坐垫支撑部100a结合。

坐垫安置支撑部件400由对应于坐垫支撑部100a的环形形状形成,下部面具有用于插接坐垫支撑部100a的插槽,作为一例,与坐垫支撑部100a插接。

作为一例,坐垫安置支撑部件400由对应于坐垫支撑部100a的环形形状形成。

坐垫安置支撑部件400安置平面的坐垫部110时,坐垫部110的上面形成倾斜使大腿所处的前侧位置的高度高于臀部所处的后侧位置的高度。

坐垫安置支撑部件400由合成橡胶或者氨基甲酸乙酯材料制造,通过支撑使用者的荷重,使用者的大腿所处的前侧位置的高度高于臀部所处的后侧位置高度具有可稳定地支撑的刚性,具有微弱的弹性,可吸收使用者坐上时的部分冲击,可提高就坐时的舒适度。

此外,坐垫安置支撑部件400可在现安置的坐便器上结合坐垫支撑部100a并使用,无需更换已经安装的坐便器,也能矫正使用者的排便姿势。

图8是图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可矫正排便姿势的坐便器的另一实施例的侧视图,图9是图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可矫正排便姿势的坐便器的另一实施例中脚垫板部件的实施例的放大截面图。

参照图8及图9,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可矫正排便姿势的坐便器还可包括:位于坐垫部110的下部并支撑坐垫部110的下部,与坐垫部110的铰链轴以相同的铰链轴旋转的坐垫支撑面板部件500;及安置在坐垫支撑面板部件500和坐垫支撑部100a之间,抬起坐垫支撑面板部件500的前侧并调节坐垫支撑面板部件500的倾斜角度的坐垫角度调整仪器600;在坐便器主体100的下部前后移动脚垫板部件300的脚垫移动仪器700;控制坐垫角度调整仪器600和脚垫移动仪器700的操作的操作控制部800。

作为一例,坐垫角度调整仪器600是一端部可旋转地安装在坐垫支撑部100a,另一端部可旋转地安装在坐垫支撑面板部件500的下部面的第一油压圆筒610。即,作为一例,第一油压圆筒610中,圆筒的一端部可旋转地安装在坐垫支撑部100a上,进行直线往返移动的活塞杆的端部可旋转地安装在坐垫部110的下部。

第一油压圆筒610的两端部利用球形接头分别安装在坐垫部110的下部面和坐垫支撑部100a的上部,从而可顺利地工作。

第一油压圆筒610基于进行直线往返移动的活塞杆的工作,抬起或者放下坐垫支撑部100a的前侧,从而调节坐垫部110的倾斜角度。

此外,脚垫板部件300具有脚垫板部330,所述脚垫板部330可基于后端部一侧的铰链部可旋转地安装,并且可将脚底放置在脚垫板部330上面,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可矫正排便姿势的坐便器还包括通过抬起或放下脚垫板部330的前侧,调节脚垫板部330角度的脚垫板角度调整仪器900。

作为一例,脚垫板角度调整仪器900是一端部可旋转地安装在脚垫板部330前侧的下部面,另一端部可旋转地安装在脚垫板部件300内部并用于支撑的第二油压圆筒910。

作为一例,脚垫板部330的后端部具有可旋转地安装在脚垫板部件300的铰链部,脚垫板部330的前侧的下部面可旋转地连接脚垫板角度调整仪器900即,第二油压圆筒910的活塞杆的端部。

即,第二油压圆筒910作为一例,圆筒的一端部可旋转地安装在脚垫板部件300上并进行支撑,进行直线往返移动的活塞杆的端部可旋转地安装在脚垫板部330的下部。

坐垫角度调整仪器600和脚垫板角度调整仪器900由通过液压管路控制工作的第一油压圆筒610和第二油压圆筒910构成,可最小化电力布线,从而可在多水和多潮气的浴室或者卫生间安装的坐便器上稳定地工作。

脚垫板角度调整仪器900连接在操作控制部800上,并基于操作控制部800的控制进行工作。

脚垫板部330的前侧抬起,向脚弯曲的方向倾斜并定位,保持与坐垫部110的角度相同的倾斜度,大腿抬起时脚也以相同的角度倾斜,从而可最大化使用者坐在坐垫部110时的状态稳定感,从而最大化提升使用者坐在坐垫部110时的舒适度。

操作控制部800包括开关按钮810,提高坐垫角度调整仪器600的角度的第一升降按钮820和降低坐垫角度调整仪器600的角度的第一下降按钮830,坐垫角度调整仪器600工作时,脚垫板角度调整仪器900也一同工作,从而可进行控制,使由坐垫角度调整仪器600调节的坐垫部110的倾斜角度和由脚垫板角度调整仪器900调节的脚垫板部330的倾斜角度相同。

开关按钮810可转换操作控制部800的开和关状态,操作控制部800按下开关按钮810,使操作控制部800的电源为开状态,同时驱动脚垫移动仪器700工作,使脚垫板部件300向前移动,将使用者的脚转换为关开状态,开状态时自动向前同时将脚垫板部件300移至可托起使用者的脚并使用的位置。

操作控制部800在开状态,按下开关按钮810,在变为关状态之前,使脚垫部件300向后退,脚垫板部件300重新恢复原位,即,不向坐便器主体100的前面突出的位置之后,电源被关掉。

即,坐垫角度调整仪器600和脚垫板角度调整仪器900基于操作控制部800而联动,并一起进行角度调节,通过联动使坐垫部110和脚垫板部330具有相同的角度。

脚垫板部件300包括:脚垫主体部301,其连接于脚垫移动仪器700且基于脚垫移动仪器700进行前进后退移动,升降脚垫部302,其可上下移动地结合在脚垫主体部301上且内部内置有脚垫板部330和脚垫板角度调整仪器900,脚垫高度调整仪器303,其安装在脚垫主体部301内且可上下移动升降脚垫部302。

作为一例,脚垫高度调整仪器303为油压缸,连接于操作控制部800基于操作控制部800的控制而工作。

操作控制部800可包括通过控制脚垫高度调整仪器303的工作使升降脚垫部302向上部移动的第二升降按钮840和使升降脚垫部302向下部移动的第二下降按钮850。

脚垫高度调整仪器303基于使用者的按键调节脚垫主体部301的高度,从而当使用者坐上时使脚稳定地放置在脚垫板部330上。

此外,操作控制部800具有存储部以储存适合各使用者坐垫部110的角度、脚垫板部330的角度、脚垫主体部301的高度的数据,还可包括多个使用者选择开关860,其根据存储部中储存的各使用者的数据,调节坐垫部110的角度、脚垫板部330的角度、脚垫主体部301的高度。

使用者通过调节适合于本人的坐垫部110的角度脚垫板部330的角度、脚垫主体部301的高度后,以预先设定的时间以上的时间按下多个使用者选择开关860中任意一个,并在该使用者选择开关860上储存适合于本人的坐垫部110的角度、脚垫板部330的角度、脚垫主体部301的高度的数据。

比用于存储数据的预先设定的时间更短的时间按下使用者选择开关860时,基于储存的数据,对坐垫部110的角度、脚垫板部330的角度、脚垫主体部301的高度进行调节。

此外,以后使用者按下储存本人数据的使用者选择开关860,则操作控制部800驱动坐垫角度调整仪器600、脚垫板角度调整仪器900、脚垫高度调整仪器303使其工作,并基于储存的该数据,对坐垫部110的角度、脚垫板部330的角度、脚垫主体部301的高度进行调节。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排便时姿势矫正为在传统排便池上排便时的姿势,可防止体内肠和肛门周边发生弯曲,能够顺畅地进行排便,可缩短排便时间,通过防止排便时腿部发麻,从而可大大提高排便时的满意度。

本实用新型能够使排便顺畅,排便时促进肠运动,可预防便秘、痔疮、过敏性大肠综合症、癌症或者其他大肠有关的疾病。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述的实施例,在不超出本实用新型的主旨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变形和实施,所述各种变形和实施皆属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