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平板拖把清洗和挤水的拖把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28865发布日期:2020-03-31 16:55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平板拖把清洗和挤水的拖把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拖把桶,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平板拖把清洗和挤水的拖把桶,以及应用有该拖把桶的清洁工具。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平板拖把的脱水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脚踩挤压式脱水,其在拖把桶上设置脚踩挤压装置,该脚踩挤压装置包括设置在拖把桶内的挤水篮、铰接在拖把桶上部且与挤水篮相对的踏板,踏板和挤水篮围成一个挤水空间,在脱水时需要首先将平板拖把的拖把板上的拖布脱卸下来,将拖布放置在挤水空间中,然后脚踩踏板使得挤水空间收缩达到将拖布上的水挤干的目的。这种形式的脱水方式需要设计结构复杂的脚踩挤压装置,成本较高;在挤水时需要首先将拖布脱卸下来,且需要抬脚进行踩踏操作,操作比较麻烦。

第二种方式是是离心式旋转脱水,其采用手压旋转式的拖把杆,在脱水时需要将平板拖把的拖把板两端弯折后放置在拖把桶的脱水区域,下压拖把杆,使得平板拖把的拖把板离心旋转脱水。这种形式的脱水方式需要将平板拖把的拖把板设计成可弯折的结构,结构比较复杂,且需要与手压旋转式拖把杆配合,成本较高。

第三种方式是手推挤压式脱水,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171658y(专利号为zl200720192814.5)、cn203074606u(专利号为zl201320019718.6)、cn204146974u(专利号为zl201420624020.1)等,公开了一种平板拖把,其包括拖把杆、活动连接在拖把杆上的平板拖把板,平板拖把板上设置有擦拭物,在拖把杆上设有挤水机构,通过挤水机构和平板拖把板之间的相对移动挤压来实现对平板拖把板上的擦拭物的挤水和清洁。其存在的缺点在于:在进行挤水操作,需要一手握住拖把杆定位、一手握住挤水机构,通过单手推拉挤水机构来实现挤水机构和平板拖把板之间的相对移动挤压运动,挤水操作非常费力,实用性不强,用户使用体验不舒适。

目前还没有一种拖把桶,能适用于平板拖把且能同时实现清洗和脱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平板拖把清洗和挤水的拖把桶,它能对平板拖把上的擦拭物进行清洗和脱水,集双功能于一体,且清洗和脱水效果较好,挤水操作简便省力,使用体验舒适轻松。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对平板拖把上的擦拭物进行清洗和脱水的清洁工具。

本发明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平板拖把清洗和挤水的拖把桶,包括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桶体具有挤水区和清洗区,所述的挤水区与清洗区分别位于两个不同的位置;所述桶体上安装有可与平板拖把的平板拖把头之间相对移动挤压从而对平板拖把头上的擦拭物进行刮擦的挤压装置。

优选地,所述的挤压装置包括挤压架和挤压器,所述的挤压架上开设有供平板拖把插入的挤压口,所述的挤压器设置在挤压口位置,挤压器能接触平板拖把头上的擦拭物而对擦拭物进行刮擦。

挤压器的形状可以有多种选择,优选地,所述的挤压器为挤压条、或挤压片、或可旋转的挤水辊,所述的挤压条、或挤压片、或挤水辊固定安装在所述挤压架的挤压口位置;

或者,所述的挤压条、或挤压片、或挤水辊通过弹性装置活动安装在所述挤压架的挤压口位置;

又或者所述的挤水辊、或挤压条、或挤压片通过设于挤压架上的斜向滑轨而活动安装在所述挤压架的挤压口位置。

优选地,所述的清洗区设置有至少一个挤压装置,所述的挤水区设置有至少一个挤压装置。

优选地,所述的挤压装置仅有一个,该挤压装置可在所述的挤水区和清洗区之间转换。

形成清洗区和挤水区的方式有多种,优选地,所述桶体具有向上延伸部,该向上延伸部内形成所述的挤水区,所述向上延伸部下方的桶体区域形成所述的清洗区。

进一步优选,所述的桶体设有独立的清洗区和独立的挤水区。

通过挤压装置的移动,从而实现挤压装置在清洗区和挤水区中的转换的方式有多种,优选实现方式之一:所述的桶体上设有滑槽,所述的挤压装置可沿所述的滑槽在所述的挤水区与清洗区之间滑动。

实现挤压装置在清洗区和挤水区中的转换的优选实现方式之二:所述的桶体上还设置有头部铰接在桶体顶部边沿的翻转架,所述的挤压装置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翻转架的尾部上,所述的翻转架可相对桶体顶部在水平状态与竖直状态之间定位转换,从而使挤压装置在挤水区和清洗区之间转换。

为了防止用力下压平板拖把时平板拖把头直接与拖把桶的底面发生猛力碰撞,优选地,所述桶体在挤水区中和/或清洗区中设有对平板拖把起到缓冲作用的缓冲机构。

缓冲机构的结构有多种形式,优选地,所述的缓冲机构为设置在桶体底部的弹性垫、或弹性块、或弹簧回弹装置;

所述的弹簧回弹装置包括上顶弹簧和回弹架,所述上顶弹簧的下端相对桶体固定、上端与回弹架相抵。

优选地,所述的桶体上还设有与所述的清洗区和/或挤水区对应的放水阀。

为实现挤水时平板拖把头能尽量少沾水或免沾水,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优选实现方式之一:桶体在挤水区中设有围框。

进一步优选,围框的上端面开设有向下倾斜的导向口。

平板拖把头少沾水或免沾水的优选实现方式之二:桶体在挤水区内设有抽水装置,所述的抽水装置将挤水区内的水抽出。

抽水装置可以采用各种结构,优选实现方式之一:所述的抽水装置包括与桶体的底面固定的抽水筒,所述的抽水筒内设有隔水板,所述的隔水板将抽水筒内部分隔成上部的抽水区和下部的进水区,所述的抽水区连接抽水管;

所述的进水区与桶体联通,所述的抽水区内设有活塞且两者之间密封,所述的活塞与隔水板之间设有弹性装置;

所述的隔水板上设有单向阀,所述的活塞下压该单向阀关闭,所述的活塞上升时该单向阀打开。

抽水装置的优选实现方式之二:所述的抽水装置包括设于所述桶体底部的叶轮泵,所述的叶轮泵连接抽水管,该叶轮泵内设有叶轮,所述叶轮的中央设有驱动轴,所述的驱动轴上设有驱动齿轮;

所述的桶体内设有齿轮架、可升降的升降齿条,所述的齿轮架上设有双联齿轮,该双联齿轮包括伞齿轮以及与所述升降齿条啮合的主动齿轮;

所述的齿轮架上还设有竖向的转轴,所述的转轴上设有上齿轮、下齿轮,所述的上齿轮与所述的伞齿轮啮合,所述的下齿轮与所述的驱动齿轮啮合。

平板拖把头少沾水或免沾水的优选实现方式之三:所述的挤压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挤水区的挤水架、安装在所述清洗区的清洗架和两个挤压器,挤水架开有供平板拖把插入的挤压口,清洗架开有供平板拖把插入的清洗口,两个挤压器分别设置在挤水架位于挤压口的位置、清洗架位于清洗口的位置,挤压器能接触所述平板拖把头上的擦拭物而对擦拭物进行相对刮擦。

优选地,所述的挤水架具有向所述清洗区延伸的水路通道,在挤水区的挤压器刮擦平板拖把头上的擦拭物而挤下来的水通过该水路通道而流至所述的清洗区。

平板拖把头少沾水或免沾水的优选实现方式之四:所述挤水区的中设有向上凸起的抬高凸台。

为了使清洁桶的结构更加合理,优选地,所述的挤水区中设有所述的挤压装置,所述的清洗区中设有清洗器,该清洗器可相对桶体升降;通过清洗器与平板拖把头之间的相对移动,而对平板拖把头上的擦拭物进行清洗。

优选地,所述的清洗器相对桶体升降的实现方式为手动方式。

优选地,所述的平板拖把头下压时驱动所述的清洗器上升,所述的平板拖把头上提时驱动所述的清洗器下降,从而实现清洗器与平板拖把头之间的相对移动。

优选地,所述的清洗器包括分离的第一架体、第二架体,所述的第一架体或第二架体上设有清洁部件,所述的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之间还是有第三架体,所述第一架体的两头铰接有第一支杆,所述第二架体的两头铰接有第二支杆,所述第三支架的两头铰接有靠近第一支架的第三支杆和靠近第二支架的第四支杆,所述第一支杆和第三支杆在下端铰接,所述第二支杆和第四支杆在下端铰接,清洗操作时平板拖把头对准所述的第三架体施力,从而带动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升降。

优选地,所述的清洗器与一齿轮齿条机构连接,所述的齿轮齿条机构由平板拖把头驱动。

优选地,所述的挤压装置包括用于对平板拖把头上的擦拭物进行挤压的挤压器、与挤压器相对的第一支撑件,所述的挤压器直接或间接安装在桶体上,所述的第一支撑件直接设于所述桶体上,所述的挤压器与所述的第一支撑件之间形成挤压夹层,在平板拖把头插入所述的挤压夹层中的状态下,所述的擦拭物与挤压器之间相对竖向移动挤压从而对擦拭物进行挤水。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支撑件为从桶体端面纵向延伸的支撑筋;或从桶体侧面横向延伸的支撑筋;或从桶体端面纵向延伸的支撑架,该支撑架末端设有滚轮;或从桶体的侧面横向延伸的支撑架,该支撑架上设有滚轮。

优选地,在挤水区中设有将挤水区中的水转移到清洗区的过水装置。

优选地,所述过水装置为分别连通挤水区和清洗区的过水流道,该过水流道设置在挤水区和清洗区的上方。如此,所挤下来的水不会流至挤水区底部,而从挤水区的上方直接流向清洗区的上方进入清洗区内。

为使挤压装置结构更简单,装配起来也更方便,优选地,所述的挤压装置设置在挤水区中,该挤压装置包括用于对平板拖把头上的擦拭物进行挤压的挤压器、与挤压器相对的第一支撑件,挤压器直接或间接安装在桶体上,第一支撑件设置在桶体上,所述的挤压器与第一支撑件之间形成挤压夹层,在平板拖把头插入所述的挤压夹层中的状态下,所述的擦拭物与挤压器之间相对移动挤压从而对擦拭物进行挤水。

优选地,所述的清洗区设有用于对擦拭物进行清洗的清洗装置。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支撑件为从桶体的端面纵向延伸的支撑筋;或从桶体的侧面横向延伸的支撑筋;或从桶体的端面纵向延伸的支撑架,该支撑架末端设有滚轮;或从桶体的侧面横向延伸的支撑架,该支撑架上设有滚轮。

优选地,所述的挤压器为挤压辊或挤压片或挤压板。

优选地,所述挤压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桶体上的挤压架,所述挤压器安装该挤压架上。

优选地,在挤水区中设有将挤水区中的水转移到清洗区的过水装置。

优选地,所述过水装置为分别连通挤水区和清洗区的过水流道,该过水流道设置在挤水区和清洗区的上方。如此,所挤下来的水不会流至挤水区底部,而从挤水区的上方直接流向清洗区的上方进入清洗区内。

为使清洗装置结构更简单,装配起来也更方便,优选地,所述的挤压装置设置在挤水区中,所述的清洗区设有用于对擦拭物进行清洗的清洗装置。

优选地,所述的清洗装置包括用于对平板拖把头上的擦拭物进行挤压刮擦的清洗器、与清洗器相对的第二支撑件,所述的清洗器直接或间接安装在桶体上,第二支撑件设置在桶体上,所述的清洗器与第二支撑件之间形成清洗夹层,在平板拖把头插入所述清洗夹层中的状态下,所述的擦拭物与清洗器之间相对移动挤压从而对擦拭物进行刮擦清洗。

优选地,所述的第二支撑件为从桶体的端面纵向延伸的支撑筋;或从桶体的侧面横向延伸的支撑筋;或从桶体的端面纵向延伸的支撑架,该支撑架末端设有滚轮;或从桶体的侧面横向延伸的支撑架,该支撑架上设有滚轮;或从桶体的端面纵向延伸的支撑架,该支撑架中设有弹簧和弹块,所述弹簧作用于弹块而使弹块部分弹出于支撑架的尾部。

优选地,所述的清洗器为清洗刮板或清洗毛刷或清洗齿或清洗软胶片。

优选地,所述清洗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桶体上的清洗架,所述的清洗器安装在该清洗架上。

本发明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清洁工具,包括所述拖把桶和平板拖把,其中,平板拖把包括拖把杆和活动连接在拖把杆上的平板拖把头,所述的平板拖把头上设有擦拭物,该擦拭物能接触拖把桶上的挤压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在桶体上设置挤压装置,使用时可双手握住拖把杆操作进行平板拖把的清洗和脱水,实现平板拖把头与挤压装置之间相对挤压移动进行清洗和挤水,操作时更省力简便,挤水时可将擦拭物挤得更干,且提供了与平板拖把配合的拖把桶,方便随时随地进行清洗和挤水;

同时,平板拖把上不再需要设置其他挤水机构,拖把结构更简洁,使用时更方便。

本发明的清洁工具同样具有上述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拖把桶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拖把桶实施例一的平板拖把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挤压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挤压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挤压装置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挤压装置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挤压装置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挤压装置实施例六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拖把桶实施例一中设置两个实施例六的挤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拖把桶实施例一的缓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拖把桶实施例一的挤水区带围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拖把桶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挤压装置在清洗区);

图13为本发明拖把桶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挤压装置在挤水区);

图14为本发明拖把桶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拖把桶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拖把桶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拖把桶实施例六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拖把桶实施例七的结构示意图(阀板盖住通水孔状态下);

图19为本发明拖把桶实施例七的结构示意图(阀板处于冲开状态下);

图20为图18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21为图19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22为本发明拖把桶实施例八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图22中抽水装置中升降齿条处于下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4为图22中抽水装置中升降齿条处于复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5为本发明拖把桶实施例九的结构示意图;

图26为图25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27为本发明拖把桶实施例十的结构示意图(挤压装置处于清洗区);

图28为本发明拖把桶实施例十的结构示意图(挤压装置处于挤水区);

图29是图27中挤压装置在低位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0是图27中挤压装置在高位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1为本发明拖把桶实施例十一的结构示意图(挤压装置处于清洗区);

图32为本发明拖把桶实施例十一的结构示意图(挤压装置处于挤水区);

图33为本发明拖把桶实施例十二的平板拖把结构示意图;

图34为本发明中清洗器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5为本发明中清洗器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6为本发明中清洗器的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37为本发明中清洗器的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38为本发明中第一支撑件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9为本发明中第一支撑件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0为本发明中第一支撑件的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41为本发明中第一支撑件的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42为本发明中第一支撑件的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

图43为本发明拖把桶实施例十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44为本发明拖把桶实施例十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45为本发明拖把桶实施例十四的清洗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6为本发明拖把桶实施例十五清洗器与齿轮齿条机构配合的示意图;

图47为本发明应用有第一种挤压装置的拖把桶实施例十六的结构示意图;

图48为本发明应用有第二种挤压装置的拖把桶实施例十六的结构示意图;

图49为本发明应用有第三种挤压装置的拖把桶实施例十六的结构示意图;

图50为本发明应用有第四种挤压装置的拖把桶实施例十六的结构示意图;

图51为本发明应用有第五种挤压装置的拖把桶实施例十六的结构示意图;

图52为本发明应用有第六种挤压装置的拖把桶实施例十六的结构示意图;

图53为本发明应用有第一种清洗装置的拖把桶实施例十六的结构示意图;

图54为本发明应用有第二种清洗装置的拖把桶实施例十六的结构示意图;

图55为本发明应用有第三种清洗装置的拖把桶实施例十六的结构示意图;

图56为本发明应用有第四种清洗装置的拖把桶实施例十六的结构示意图;

图57为本发明应用有第五种清洗装置的拖把桶实施例十六的结构示意图;

图58为本发明应用有第六种清洗装置的拖把桶实施例十六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发明拖把桶之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11所示,为本发明用于平板拖把清洗和挤水的拖把桶的第一个优选实施例。该拖把桶包括桶体1和挤压装置7,其中,桶体1具有挤水区5和清洗区6,所述的挤水区5与清洗区6分别位于两个不同的位置,该拖把桶与平板拖把2配合使用,其配套使用的平板拖把2包括拖把杆3和活动连接在拖把杆3上的平板拖把头4,所述的平板拖把头4上设有擦拭物,如图2所示,擦拭物可设于平板拖把头4的正面和/或背面;挤压装置7可与平板拖把2的平板拖把头4之间相对移动挤压,从而对平板拖把头4上的擦拭物进行反复刮擦,从而实现清洗和挤水功能。

挤压装置7的结构采用如下六种形式:

本发明挤压装置的实施例一:

如图3所示,该挤压装置7包括挤压架9和挤压器11,挤压架9上开设有供平板拖把2插入的挤压口10,挤压器11设置在挤压口10位置并外突于挤压口10边沿,在本实施例中的挤压器11采用挤压辊,挤压辊固定安装在挤压口10中,即,挤压口10的宽度不变,在平板拖把头4插入到挤压口10中后,挤压器11能接触平板拖把头4上的擦拭物,从而对擦拭物进行刮擦。

本发明挤压装置的实施例二:

如图4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实施例的挤压装置,该挤压装置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挤压装置的区别点在于,挤压器11采用挤压条,并活动安装于挤压口10中,即在清洗和挤水时,可通过挤压条的移动改变挤压口10的宽度,从而对平板拖把头4上的擦拭物进行刮擦。具体地,挤压条通过弹性装置活动安装在挤压架9的挤压口10的位置,其中,弹性装置为弹簧14,即挤压条通过弹簧14连接在挤压架9上,使挤压器11具有一定的弹性,同时在挤压条上设置有挤水条12和刷柱13,挤水条12的横截面大致呈拱形,其中,挤水条12起主要的挤压作用,刷柱13起次要的挤压作用,当进行挤压操作时,平板拖把头4能够更加顺畅的插入到挤压口10中,并通过挤水条12和刷柱13对平板拖把头4上的擦拭物进行挤压,从而对平板拖把头4上的擦拭物的清洗和挤水产生更好的效果。

本发明挤压装置的实施例三:

如图5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的第三实施例的挤压装置,该挤压装置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挤压装置的区别点在于,挤压器11为挤压条,并固定安装在挤压架9上。具体地,在挤压条上设置有挤水条12和刷柱13,挤水条12的横截面大致呈u型。

本发明挤压装置的实施例四:

如图6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的第四实施例的挤压装置,该挤压装置上述第一实施例的挤压装置的区别点在于,挤压器11采用挤压条,并设置于挤压口10上,具体地,挤压条上设置有挤水条12,挤水条12为挤水棱条。

本发明挤压装置的实施例五:

如图7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的第五实施例的挤压装置,该挤压装置与上述第四实施例的挤压装置的区别点在于,挤压条上设置有刷柱13。

本发明挤压装置的实施例六:

如图8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的第六实施例的挤压装置,该挤压装置与上述第二实施例的挤压装置的区别点在于,挤压器的活动安装方式不同,即通过设于挤压架9上的斜向滑轨而活动安装在挤压架9的挤压口10位置,从而实现挤压口宽度改变的方式不同。具体地,挤压器11采用挤压条,在挤压条的两端设有凸出的滑块15,对应地,在挤压架9上设有与滑块15相配合的斜向滑轨16,滑块15位于斜向滑轨16中,并可在斜向滑轨16中滑移,即实现挤压器11的移动,从而使得平板拖把头4在清洗和挤水时,挤压口10的宽度可改变。

在本实施例中,桶体1内设有隔板8,从而在桶体1内分隔出独立的挤水区5和独立的清洗区6,清洗区6设置有至少一个挤压装置7,挤水区5设置有至少一个挤压装置7。如图1所示,在清洗区6和挤水区5均安装有一个挤压装置7,其中,清洗区6中的挤压装置7用于对平板拖把头4的擦拭物进行挤压清洗,挤水区5的挤压装置7用于对平板拖把头4的擦拭物进行挤压挤水;

如图9所示,在清洗区6和挤水区5设置有两个实施例六的挤压装置7,两个挤压装置7平行排列且分别位于挤压口10的两侧,增加了清洗和挤水效果。

为了防止平板拖把2的平板拖把头4在下压时直接与拖把桶的底面接触,在桶体1的挤水区5中和/或清洗区6中设有对平板拖把2起到缓冲作用的缓冲机构,如图10所示的缓冲机构为设置在桶体1底部的弹簧回弹装置,该弹簧回弹装置包括上顶弹簧17和回弹架18,在清洗区6和挤水区5的底面上设置有固定套筒19,固定套筒19中套设有回弹架18,上顶弹簧17的下端相对桶体1固定,上顶弹簧17的上端与回弹架18相抵,进行清洗和挤水时,平板拖把头4顶在回弹架18上,从而通过上顶弹簧17的弹力形成缓冲。

在挤水区5进行挤水时,挤下来的水积留在挤水区5内,从而在挤水区5中形成一定的水位,为了防止平板拖把头4在下压挤水的过程中沾到挤下来的水,从而影响挤干效果,如图11所示,在挤水区5的底面设置有围框25,围框25的上端面开设有向下倾斜的导向口25a,挤水时,平板拖把头4下压插入围框25中,挤压下来的水绝大部分落在围框25外面,只有极少部分的水滴落在围框25中,平板拖把头4的擦拭物将该极少部分的水再次吸收,如此多次挤水后即可将擦拭物挤干。

在实际使用时,将平板拖把头4旋转至可进行清洗和挤水的状态,即平板拖把头4旋转至与拖把杆3平行(也可转动至非平行状态),从而使得平板拖把头4插入挤压口10中,具体地,在清洗状态下,平板拖把头4在清洗区6与挤压装置7的挤压器11之间移动挤压,从而对擦拭物进行挤压清洗,在挤水状态下,平板拖把头4在挤水区5与挤压装置7的挤压器11之间移动挤压,从而对擦拭物挤压挤水,此外,平板拖把头4在下压时直接触碰到缓冲机构,可避免平板拖把头4直接与桶体1的底面接触,从而形成缓冲作用,使得清洗和挤水操作更加舒适。

为了取得更好的清洗和挤压效果,通常将平板拖把头4与挤压装置7之间相对竖向运动,即平板拖把头4在移动时沿其轴向竖向上下运动,平板拖把头4与挤压装置7之间产生相对移动,从而使得平板拖把头4上的擦拭物与挤压装置7的挤压器11之间移动挤压清洗或挤水,在进行清洗或挤水时,可采用双手握住拖把杆3向下压,操作非常方便且省力。

为了方便平板拖把头4的旋转,在平板拖把头4上设有用于辅助该平板拖把头4旋转的配重块,使得平板拖把头4在配重块的重力作用下能够更加方便的。

本发明拖把桶之实施例二:

如图12至图13所示,为本发明拖把桶的第二个优选实施例。本实施例与上述拖把桶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区别点在于,挤压装置7仅有一个,该挤压装置7可在挤水区5和清洗区6之间转换。具体地,桶体1上设有滑槽1a,挤压装置7可沿滑槽1a在挤水区5与清洗区6之间滑动,从而实现了挤压装置7在挤水区5和清洗区6之间的转换。

本发明拖把桶之实施例三:

如图14所示,为本发明拖把桶的第三个优选实施例。本实施例与上述拖把桶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区别点在于,形成清洗区6和挤水区5的方式不同,具体地,桶体1具有向上延伸部49,该向上延伸部49内形成挤水区5,向上延伸部49下方的桶体区域形成清洗区6。

本发明拖把桶之实施例四:

如图15所示,为本发明拖把桶的第四个优选实施例。本实施例与上述拖把桶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区别点在于,设置于桶体底部的缓冲机构中上顶弹簧17和回弹架18的安装方式不同以及挤水时实现平板拖把头少沾水或免沾水的方式不同。本实施例中,缓冲机构包括上顶弹簧17和回弹架18,挤水区5的底面上设有向上凸起的抬高凸台48,清洗区6的底面和抬高凸台48上均设置有缓冲机构,具体地,清洗区6的底面和抬高凸台48上设有两个固定的弹簧套筒20,每个弹簧套筒20中设有固定的导向柱21,回弹架18的横截面大致呈m型,回弹架18具有能够容纳平板拖把头4的下凹部181,即平板拖把头4在下压时能与该下凹部181相顶,下凹部181的两侧分别形成导向头,导向头上套设有导向套筒23,导向套筒23套设于导向柱21外,上顶弹簧17套设于导向套筒23和导向柱21外,且上顶弹簧17的下端顶在桶体1的底面,上顶弹簧17的上端顶在导向头上;本实施例中,抬高凸台48的外围形成积水夹层,用于容纳挤水时挤压下来的水,而平板拖把头4只能下行至抬高凸台48上回弹架18的下凹部,因此不会与积水相接触。

本发明拖把桶之实施例五:

如图16所示,为本发明拖把桶的第五个优选实施例。本实施例与上述拖把桶的第四个实施例的区别点在于,设置于桶体底部的缓冲机构中上顶弹簧17和回弹架18的安装方式不同。具体地,缓冲机构包括上顶弹簧17和回弹架18,挤水区5和清洗区6的底面上设有两个固定的导向框24,回弹架18具有下凹部22,平板拖把头4在下压时与该下凹部22相顶,下凹部22的两侧分别形成导向头,导向头位于导向框24中,导向头中设有导向套筒23,上顶弹簧17套于导向套筒23外,上顶弹簧17的下端顶在桶体1的底面,上顶弹簧17的上端顶在导向头上。

本发明拖把桶之实施例六:

如图17所示,为本发明拖把桶的第六个优选实施例。本实施例与上述拖把桶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区别点在于,缓冲机构的不同,具体地,缓冲机构包括升降架54、缓冲活塞55和缓冲弹簧56,其中,在升降架54的底面上开设有缓冲凹口,缓冲凹口中设有缓冲活塞55和缓冲弹簧56,缓冲弹簧56的一端顶在缓冲活塞55上,缓冲弹簧56的另一端顶在缓冲凹口的底面上,在挤水或清洗时,平板拖把头4可顶在缓冲活塞55上达到缓冲作用。

本发明拖把桶之实施例七:

如图18至图21所示,为本发明拖把桶的第七个优选实施例。本实施例与上述拖把桶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区别点在于,挤水时实现平板拖把头少沾水或免沾水的方式不同。具体地,该抽水装置包括与桶体1的底面固定的抽水筒27,抽水筒27内设有隔水板28,隔水板28将抽水筒27内部分隔成上部的抽水区29和下部的进水区30,抽水区29连接抽水管;进水区30与桶体1相联通,抽水区29内设有活塞31且两者之间密封,所述的活塞31与所述的隔水板28之间设有弹性装置;隔水板28上设有单向阀,活塞31下压时,该单向阀关闭,活塞31上升时该单向阀打开。

本实施例中,弹性装置为抽水弹簧32,单向阀为枢接在隔水板28上表面上的阀板33,隔水板28上开设有通水孔34,该阀板33可遮盖该通水孔34。

实际使用时,平板拖把头4下行,平板拖把头4将活塞31下压,此时抽水区29的容积减小,在水压的作用下阀板33遮盖住通水孔34,抽水区29内的水通过抽水管排出;当平板拖把头4上升时,抽水区29的容积增大,挤水区内的水经进水区30、冲开阀板34从而进入抽水区29。当然也可以是平板拖把2的其他部分或专门设置一个部件与活塞31产生作用。

本发明拖把桶之实施例八:

如图22至图24所示,为本发明拖把桶的第八个优选实施例。本实施例与上述拖把桶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区别点在于,挤水时实现平板拖把头少沾水或免沾水的方式不同。具体地,抽水装置包括设于桶体1底部的叶轮泵35,叶轮泵35连接抽水管,该叶轮泵35内设有叶轮,叶轮的中央设有驱动轴,驱动轴上设有驱动齿轮36;拖把桶内设有齿轮架37、可受平板拖把驱动的升降齿条38,齿轮架37上设有双联齿轮,该双联齿轮包括伞齿轮39以及与升降齿条38啮合的主动齿轮40;齿轮架37上还设有竖向的转轴41,转轴41上设有上齿轮42和下齿轮43,上齿轮42与伞齿轮39啮合,下齿轮43与驱动齿轮36啮合,在本实施例中,还可在桶体1的底面上设置齿条复位弹簧,齿条复位弹簧顶在升降齿条38上,从而使平板拖把头4上升易于回位。

实际使用时,平板拖把头4下行,平板拖把头4压住升降齿条38下降,升降齿条38下降则带动主动齿轮40转动,主动齿轮40转动则带动伞齿轮39转动,伞齿轮39的转动带动上齿轮42转动,从而转轴41亦转动,亦即下齿轮43转动,下齿轮43转动带动驱动齿轮36转动,从而驱动叶轮转动,进行抽水,并通过抽水管排出。

本发明拖把桶之实施例九:

如图25至图26所示,为本发明拖把桶的第九个优选实施例。本实施例与上述拖把桶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区别点在于,挤水时实现平板拖把头少沾水或免沾水的方式不同。具体地,挤压装置7包括安装在挤水区5的挤水架44、安装在清洗区6的清洗架45和两个挤压器11,挤水架44及清洗架45内均设有对所述平板拖把头4上的擦拭物形成挤压的挤压器11,挤水架44开有供平板拖把2插入的挤压口44a,清洗架45开有供平板拖把2插入的清洗口45a,两个挤压器11分别设置在挤水架44位于挤压口44a的位置、清洗架45位于清洗口45a的位置,挤压器11能接触平板拖把头4上的擦拭物而对擦拭物进行相对刮擦。本实施例中,挤压器11外突于挤压口10和清洗口45a的边沿,而在平板拖把头4插入到挤压口10/清洗口45a中后,挤压器11能接触平板拖把头4上的擦拭物,通过相对移动而反复刮擦,实现清洗和挤水功能。

如图26所示,在挤水架44具有向清洗区6延伸的水路通道46,在挤水区的挤压器11刮擦平板拖把头4上的擦拭物而挤下来的水通过水路通道46而流至清洗区6,本实施例中,水路通道46的末端与清洗架45相联通,挤压器11采用挤压条,挤压条上开设有水口47,该水口47形成水路通道46的进水口,挤压下来的水经过该水口47流入水路通道46中,该结构设计能够将挤压下来的绝大部分的水通过水路通道46直接流至清洗区6,从而减少滴落到挤水区5中的水。

本发明拖把桶之实施例十:

如图27至图30所示,为本发明拖把桶的第十个优选实施例。本实施例与上述拖把桶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区别点在于,桶体1只有一个空间,同时作为清洗区6和挤水区5,并通过挤压装置在两种状态的来回转换,挤压装置处于第一种状态下,桶体1内的空间作为清洗区5,挤压装置处于第二种状态下,桶体1内的空间作为挤水区6。具体地,桶体1内设有开口向上的u形轨架50和升降架54,其中,u形轨架50上设有两条竖向的轨槽51,轨槽51的下端设有横向延伸的下定位槽52,轨槽51的上端设有横向延伸的上定位槽53;升降架54的两侧的下端设有升降头,升降头位于轨槽51中,挤压装置7安装在升降架54的上端。

升降架54位于低位时,升降头滑入下定位槽52中定位,此时桶体1内区域形成清洗区,平板拖把头4来回运动与挤压装置7之间移动挤压清洗;升降架54位于高位时,升降头滑入上定位槽53中定位,此时桶体1上方的升降架54所在区域形成挤水区,平板拖把头4来回运动与挤压装置7之间移动挤压挤水。

本发明拖把桶之实施例十一:

如图31至图32所示,为本发明拖把桶的第十一个优选实施例。本实施例与上述拖把桶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区别点在于,挤水区5和清洗区6位于拖把桶桶体1的同一个空间内,并通过挤压装置的水平状态与竖直状态,从而使挤压装置7在挤水区5和清洗区6之间转换。具体地,桶体上设置有头部57a铰接在桶体1顶部边沿的翻转架57,挤压装置7可转动地安装在翻转架57的尾部57b上,翻转架57可相对桶体1顶部在水平状态与竖直状态之间定位转换,从而使挤压装置7在挤水区5和清洗区6之间转换。

在本实施例中,桶体1的两侧面的上端设有竖向的铰接缝,对应地,翻转架57头部57a的设有两个铰轴,两个铰轴分别位于两条铰接缝中。翻转架57平置时其尾部57b与桶体1之间卡扣连接,此时在桶体1内形成清洗区,平板拖把头4来回运动与挤压装置7之间移动挤压清洗;翻转架57翻转直立后,其尾部57b与桶体1之间卡扣连接,此时桶体1上方的翻转架57所在区域形成挤水区,平板拖把4头来回运动与挤压装置7之间移动挤压挤水。

本发明拖把桶之实施例十二:

如图33至42所示,本实施例的第十二个优选实施例,该拖把桶包括桶体1,其配套使用的平板拖把2,其配套使用的平板拖把2包括拖把杆3和活动连接在所述拖把杆3上的平板拖把头4,所述的平板拖把头4上设有擦拭物,参见图33所示。

所述的桶体1具有独立的挤水区5和独立的清洗区6,挤水区5设有挤压装置,所述的清洗区6设有用于对擦拭物进行清洗的清洗器14’,该清洗器14’可相对桶体1升降;通过清洗器14’与平板拖把头4之间的相对移动,而对平板拖把头4上的擦拭物进行清洗。其中,所谓独立的挤水区5和独立的清洗区6是指桶体1具有两个互不连通的容积体,其中一个容积体形成挤水区5,另一个容积体形成清洗区6。

挤压装置可以采用上述的挤压装置,但在本实施例中,该挤压装置包括挤压器7’和与挤压器7’相对的第一支撑件,挤压器用于对平板拖把头4上的擦拭物进行挤压,所述的第一支撑件直接设于所述的拖把桶上,挤压器7’与第一支撑件之间形成挤水夹层,其中,第一支撑件的存在,可防止平板拖把头4在挤水过程中产生翘转或歪斜。

挤压器7’的具体形状和结构可采用多种形式,如,挤压器7’采用挤压辊或挤压片或挤压板等,此外,挤压器7’直接或间接安装在拖把桶的桶体1上,本实施例中,挤压器7’间接安装在拖把桶的桶体1上,如图10所示,挤压器7’安装在挤压架8’上,再通过挤压架8’安装到所述的拖把桶上。

为了防止平板拖把头4在挤水过程中产生翘转或歪斜,在拖把桶上设置有第一支撑件,第一支撑件对平板拖把4头形成支撑定位作用,在挤水过程,第一支撑件并不一定全程都与平板拖把头接触。

第一支撑件的结构采用以下五种形式:

本发明第一支撑件的实施例一:

如图38所示,第一支撑件为从桶体1的端面纵向延伸的支撑筋9’。

本发明第一支撑件的实施例二:

如图39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一支撑件,该第一支撑件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第一支撑件的区别点在于,第一支撑件安装位置不同,具体地,第一支撑件为从桶体1的侧面横向延伸的支撑筋9’。

本发明第一支撑件的实施例三:

如图40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的第三实施例的第一支撑件,该第一支撑件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第一支撑件的区别点在于,第一支撑件的结构不同,具体地,第一支撑件为从桶体1的侧面横向延伸的导向板12’,在平板拖把头的两侧开设导槽,平板拖把头4插入到挤水夹层中时,导向板12’插入导槽中,从而对平板拖把头4形成支撑定位。

本发明第一支撑件的实施例四:

如图41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的第四实施例的第一支撑件,该第一支撑件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第一支撑件的区别点在于,第一支撑件的结构不同,具体地,第一支撑件为从桶体1的端面纵向延伸的支撑架10’,该支撑架10’末端设有滚轮11’。

本发明第一支撑件的实施例五:

如图42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的第五实施例的第一支撑件,该第一支撑件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第一支撑件的区别点在于,第一支撑件的结构不同,具体地,第一支撑件为从桶体1的侧面横向延伸的支撑架10’,该支撑架10’上设有滚轮11’。

此外,第一支撑件也可是与挤压器7相对的拖把桶的壁面。

为了防止挤出的水在挤水区5滞留,在挤水区5中设有将挤水区5中的水转移到清洗区6的过水装置,所述过水装置可以是现有的各种抽水装置,而直接将挤水区底部的水抽出到清洗区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水装置为分别连通挤水区5和清洗区6的过水流道13’,该过水流道13’设置在挤水区5和清洗区6的上方,如图10至14所示,具体地,当挤压器7安装在挤压架8上时,可将过水流道13’直接设在挤压架8’上,即可通过水流道13’将挤出的水转移至清洗区6,从而防止挤出的水在挤水区5中滞留。

在本实施例中,清洗器14’可升降的设于桶体1中,清洗时,平板拖把头4转至可进行清洗的状态,清洗器14’升降,从而使平板拖把头4与清洗器14之间相对移动,通过清洗器14’对所述的擦拭物进行清洗,其中,平板拖把头4转至可进行清洗状态通常体现为平板拖把头4转动至于拖把杆3平行或基本平行,此外,清洗器14’的结构形式不受限制,只要能对平板拖把头上的擦拭物形成刮擦,从而对擦拭物进行清洁即可。

本实施例中,采用手动升降,从而实现对清洗器14’的升降,如图2至5所示,通过清洗器14’手动升降,从而实现清洗器14与平板拖把头4之间的相对移动,并通过清洗器14’对擦拭物进行清洁。

清洗器的结构采用如下几种形式:

本发明清洗器的实施例一:

如图34所示的清洗器14’具有一块清洗板16’,清洗板14’的一侧设有清洁部件,本实施例中的清洁部件为刷毛17’,通过清洁部件对擦拭物进行清洁。

本发明清洗器的实施例二:

如图35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实施例的清洗器,该清洗器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清洗器的区别点在于,清洁部件的不同,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清洁部件为刮板18’。

本发明清洗器的实施例三:

如图36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的第三实施例的清洗器,该清洗器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清洗器的区别点在于,清洗器结构的不同,具体地,清洗器14’具有一个围框19’,围框19’中有清洁部件,其中,清洁部件为刷毛17’。

本发明清洗器的实施例四:

如图37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的第四实施例的清洗器,该清洗器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清洗器的区别点在于,清洁部件的不同,具体地,清洗器14’具有一个围框19’,围框19’中有清洁部件,其中,清洁部件为刮板18’。

本实施例中的清洗器可采用上述清洗器结构,也可采用清洗器中的清洁部件为软胶,清洗板或围框可通过导轨进行升降的导向,导轨可设于拖把桶的壁面上。

本发明拖把桶之实施例十三:

如图43所示,为本发明拖把桶的第十三个优选实施例。本实施例与上述拖把桶的第十二个实施例的区别点在于,挤压器7’可直接安装在拖把桶上。具体地,挤压器7’的两端直接插入拖把桶的两侧面中,从而实现挤压器7’与拖把桶地直接连接。

本发明拖把桶之实施例十四:

如图44至45所示,为本发明拖把桶的第十四个优选实施例。本实施例与上述拖把桶的第十二个实施例的区别点在于,清洗器的结构不同;清洗器14’升降方式不同(即清洗器14’受平板拖把头4的驱动进行升降),具体地,清洗器14’清洗器包括分离的第一架体21’、第二架体22’以及设置于第一架体21’和第二架体22’之间的第三架体23’,第一架体21’(或第二架体22’上)设有清洁件20’,本实施例中的清洁件可以是刷毛、软胶或刮板等,第一架体21’的两头铰接有第一支杆24’,第二架体22’的两头铰接有第二支杆25’,第三架体23’的两头铰接有靠近第一架体21’的第三支杆26’和靠近所述第二架体22’的第四支杆27’,所述第一支杆24’和第三支杆26’在下端铰接,所述第二支杆25’和第四支杆27’在下端铰接,清洗时所述的平板拖把头4对准所述的第三架体23’下压,即可带动第一架体21’、第二架体22’上升;平板拖把头4回拉时,第一架体21’和第二架体22’自动下降,从而达到清洁件20’对擦拭物的清洁。

实际使用时,平板拖把头4下压,驱动所述的清洗器14’上升,所述的平板拖把头4回拉时驱动所述的清洗器14’下降,从而实现与平板拖把头4之间的相对移动。

本发明拖把桶之实施例十五:

如图46所示,为本发明拖把桶的第十五个优选实施例。本实施例与上述拖把桶的第十四个实施例的区别点在于,清洗器与齿轮齿条机构连接,齿轮齿条机构受平板拖把头驱动从而实现清洗器的升降,具体地,齿轮齿条机构包括竖向设置的驱动齿条28’,驱动齿条28’与拖把桶的底面之间通过弹簧29’连接;还包括竖向设置的从动齿条30’,从动齿条30’和驱动齿条28’之间设有定位在拖把桶内的齿轮31’,齿轮31’分别于驱动齿条28’和从动齿条30’啮合,从动齿条30’的具有齿形的面上设置清洁部件,平板拖把头4下压时对准驱动齿条28’,从而将驱动齿条28’下压,则从动齿条30’上升,通过清洁部件对擦拭物进行清洁;平板拖把头4回拉时驱动齿条28’和从动齿条30’复位,再次通过清洁部件对擦拭物进行清洁。

本发明拖把桶之实施例十六:

如图47所示,为本发明拖把桶的第十六个优选实施例。该拖把桶包括桶体1,其配套使用的平板拖把2包括拖把杆3和活动连接在所述拖把杆3上的平板拖把头4,所述的平板拖把头4上设有擦拭物,参见图33所示。

所述的桶体1具有独立的挤水区5和独立的清洗区6,挤水区5设有挤压装置,清洗区6设有用于对擦拭物进行清洗的清洗装置。独立的挤水区和独立的清洗区是指桶体1具有两个互不连通的容积体,这两个容积体分别形成挤水区5、清洗区6。

所述的挤压装置包括用于对平板拖把头上的擦拭物进行挤压的挤压器7”、与所述的挤压器7”相对的第一支撑件,所述的挤压器7”直接或间接安装在所述的桶体1上,所述的第一支撑件直接设于所述的桶体1上,所述的挤压器7”与所述的第一支撑件之间形成挤水夹层,挤水时所述的平板拖把头4转至可进行挤水状态,该平板拖把头4插入所述的挤水夹层中,所述的擦拭物与所述的挤压器7”之间相对移动挤压从而对擦拭物进行移动挤压挤水。平板拖把头4转至可进行挤水状态通常体现为平板拖把头4转动至于拖把杆3平行或基本平行,如此则平板拖把头4即可进入挤水夹层中顺利上下移动进行挤水。挤压器7”的具体形状和结构可采用多种形式,例如挤压器4采用挤压辊或挤压片或挤压板等。

挤压器7”可直接安装在拖把桶上,例如如图47所示,为第一种挤压装置,挤压器7”的两端直接插入桶体1的两侧面中,挤压器7”直接与桶体1连接。挤压器7”也可间接安装在桶体1上,例如如图48-52所示,为第二~六种挤压装置,挤压器7”安装在挤压架8”上,挤压架8”再安装到桶体1上。

第一支撑件的具体结构形式也不受到限制,只要能对插入挤水夹层中的平板拖把头4起到支撑定位作用即可,例如如图48所示,为第二种挤压装置,其中第一支撑件为从桶体1的端面纵向延伸的支撑筋9”;如图49所示,为第三种挤压装置,其中第一支撑件为从桶体1的侧面横向延伸的支撑筋9”;如图51所示,为第五种挤压装置,其中第一支撑件为从桶体1的端面纵向延伸的支撑架10”,该支撑架10”末端设有滚轮11”;如图52所示,为第六种挤压装置,其中第一支撑件为从桶体1的侧面横向延伸的支撑架10”,该支撑架10”上设有滚轮11”;或者第一支撑件就是与挤压器7”相对的拖把桶的壁面。在平板拖把头4插入到挤水夹层中进行挤水时,第一支撑件对平板拖把4头形成支撑定位作用,防止平板拖把头4在挤水过程中产生翘转或歪斜。需要指出的是,采用上述第一支撑件机构时,在挤水过程中第一支撑件并不一定全程都与平板拖把头接触。

或者如图50所示,为第四种挤压装置,其中第一支撑件为从桶体1的侧面横向延伸的导向板12”,在平板拖把头的两侧开设导槽,平板拖把头4插入到挤水夹层中时,导向板12”插入导槽中,从而对平板拖把头4形成支撑定位。

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挤出的水在挤水区5滞留,在挤水区5中设有将挤水区5中的水转移到清洗区6的过水装置,所述过水装置可以是现有的各种抽水装置,而直接将挤水区底部的水抽出到清洗区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水装置为分别连通挤水区5和清洗区6的过水流道13”,该过水流道13”设置在挤水区5和清洗区6的上方。如图48-52所示,当挤压器7”安装在挤压架8”上时,可将过水流道13”直接设在挤压架8”上;当挤压器7”直接安装在拖把桶上时,可另行设置过水流道。

所述的清洗装置包括用于对平板拖把头4上的擦拭物进行挤压刮擦的清洗器14”、与所述的清洗器14”相对的第二支撑件,所述的清洗器14直接或间接安装在所述的桶体1上,所述的第二支撑件直接设于所述的桶体1上,所述的清洗器14”与所述的第二支撑件之间形成清洗夹层,清洗时所述的平板拖把头4转至可进行清洗状态,该平板拖把头4插入所述的清洗夹层中,所述的擦拭物与所述的清洗器14”之间相对移动挤压从而对擦拭物进行移动挤压清洗。

平板拖把头4转至可进行清洗状态通常体现为平板拖把头4转动至于拖把杆3平行或基本平行,如此则平板拖把头4即可进入清洗夹层中顺利上下移动进行挤水。清洗器14”的具体形状和结构可采用多种形式,例如清洗器14”为清洗刮板或清洗毛刷或清洗齿或清洗软胶片。

清洗器14”可直接安装在桶体1上,例如清洗器采用清洗刮板的结构形式,清洗器的两端直接插入拖把桶的两侧面中,清洗器直接与拖把桶连接。或者清洗器采用清洗毛刷或清洗齿或清洗软胶片等结构时,清洗毛刷或清洗齿或清洗软胶片等也可直接设于拖把桶的桶壁上。

清洗器14”也可间接安装在桶体1上,例如如图53-58所示,为第一~六种清洗装置,清洗器14”安装在清洗架15”上,所述的清洗架15”再安装到所述的桶体1上。

第二支撑件的具体结构形式也不受到限制,只要能对插入挤水夹层中的平板拖把头4起到支撑定位作用即可,例如如图53所示,为第一种清洗装置,其中第二支撑件为从桶体1的端面纵向延伸的支撑筋9”;如图54所示,为第二种清洗装置,其中第二支撑件为从桶体1的侧面横向延伸的支撑筋9”;如图56所示,为第四种清洗装置,其中第二支撑件为从桶体1的端面纵向延伸的支撑架10”,该支撑架10”末端设有滚轮11”;如图57所示,为第五种清洗装置,其中第二支撑件为从桶体1的侧面横向延伸的支撑架10”,该支撑架10”上设有滚轮11”;如图58所示,为第六种清洗装置,其中第二支撑件为从桶体1的端面纵向延伸的支撑架10”,所述的支撑架10”中设有弹簧16”和弹块17”,所述的弹簧16”作用于所述的弹块17”从而使所述的弹块17”部分弹出所述的支撑架10”的尾部;或者第二支撑件就是与清洗器14”相对的拖把桶的壁面。在平板拖把4头插入到清洗夹层中进行清洗时,第二支撑件对平板拖把头4形成支撑定位作用,防止平板拖把头4在清洗过程中产生翘转或歪斜。需要指出的是,采用上述第二支撑件机构时,在清洗过程中第二支撑件并不一定全程都与平板拖把头4接触。

或者如图55所示,为第三种清洗装置,其中第二支撑件为从桶体1的侧面横向延伸的导向板12”,在平板拖把头4的两侧开设导槽,平板拖把头4插入到清洗夹层中时,导向板12”插入导槽中,从而对平板拖把头4形成支撑定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