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消毒功能的面食蒸煮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15118发布日期:2019-08-24 09:24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具有消毒功能的面食蒸煮容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面食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消毒功能的面食蒸煮容器。



背景技术:

面食使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对人类饮食文化的独特贡献,它享誉世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加工食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特别是对传统主食的需求更为突出。现代餐饮行业中主要的面食品种中有馒头、饺子、包子等,传统的熟化方式比较缓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消毒功能,面食熟化速度快,面食品质高且口感好,可实现面食烘烤和蒸煮结合性加工的具有消毒功能的面食蒸煮容器。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方案为:具有消毒功能的面食蒸煮容器,包括壳体,壳体底部设有用于加热蒸煮液的加热元件,中部设有用于加热面食的加热板,顶部设有可开合的壳盖,外侧面设有控制面板,加热板中心处开设通孔并连接有通气管,通气管通向壳盖并且蒸汽从加热板与壳盖之间的壳体内壁上的气孔散出,蒸煮液表面漂浮有浮动球,浮动球表面间隔环绕设置有吸附板和弧面状凹槽,凹槽面内竖直连接有椭圆状拍打条,通过加热元件加热壳体底部的蒸煮液形成水蒸气经过通气管从壳体内壁散发并作用于加热板表面的面食,形成蒸面食的操作,并且加热板对面食进行加热形成烤制面食,即可形成蒸、烤结合的方式对面食加工,通过该方式所得到的面食口感相比于常规蒸或烤制面食的口感更好,例如加工馒头,所得的馒头松软可口,但不会过于松软毫无嚼劲,在蒸煮液表面放置若干浮动球,该浮动球为植物纤维材料材质,浮动球在蒸煮液沸腾过程中在蒸煮液中翻滚,其植物纤维材质可对沸腾的蒸煮液中的杂质吸附过滤蒸煮液,特别是可对蒸煮液拍打的吸附板,同时浮动球在翻滚过程中拍打条和吸附板对蒸煮液进行拍打增大蒸煮液与空气接触面积,提高蒸煮液的蒸发效率,增加水蒸气含量,提高面食蒸烤效果。

优选的,吸附板中部设有贯通的流通孔,流通孔中部截面面积小于上下出口截面面积,拍打过程中带有流通孔的吸附板可增加蒸煮液通过流通孔的水压促使蒸煮液中的氧气等气体释放提高面食蒸烤效果。

优选的,壳体底部设有底板,底板下方连接有支撑柱,底板与壳体底部的加热元件之间设有隔热板,通过底部的支撑柱对壳体支撑保持壳体在地面的稳定性,选取隔热板来避免加热元件的热量传递至底板下方造成热量流失,预防加热的能耗增加达到节能的效果。

优选的,壳体底部内壁上连接有液面计,用于观察壳体底部的蒸煮液的液面变化,当蒸煮液过少时进行添加蒸煮液,使壳体内时刻保持一定的液面高度,防止无水蒸气对面食蒸煮。

优选的,通气管内壁下部配合连接有通风器,内壁上部配合连接有调气阀,气管外壁连接有灭菌灯,在装置使用过程中利用调气阀对壳体内部的空气压力调节,使壳体内空气压力恒定,有利于面食的蒸、烤效果,在蒸、烤过程中灭菌灯通过紫外线对面食表面进行杀菌作用,有效杀灭面食上的细菌,保证面食加工过程中的卫生,而且通过在通气管内壁配合连接通风器加速水蒸气流向通风管的速度,提高蒸煮面食效率。

优选的,通风器由安置在轴承内圈的风扇组成,轴承外圈与气管内壁配合连接,风扇的扇叶表面开设有条状扰气孔,扰气孔中横设有可旋转的转轴,转轴四周环绕连接可在扰气孔内旋转的扰流条,在蒸煮容器使用过程中大量的水蒸气向通气管流动形成一定的挤压力可促使通风器内的风扇绕轴承内圈转动,在转动过程中可对下方的水蒸气形成吸力吸取水蒸气进入通气管内并提高水蒸气流速加快面食蒸煮效率,在风扇转动的同时可带动扰气条绕转轴转动对水蒸气扰流,促使部分结合形成的大颗粒水分子散开形成小颗粒水分子,利于蒸烤的面食的面团气室增大,提高面筋的弹性和延展性,因而增加面食的硬度和咀嚼性,实现蒸烤所得的面食口感得到提升。

优选的,加热板与壳盖之间的壳体内壁上的气孔内分别设有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通过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对形成的水蒸气空气压力和温度进行实时测量,保证水蒸气的温度足够蒸煮面食,也避免壳体内的气压过大或过小影响面食加工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本蒸煮容器底部的蒸煮液形成水蒸气经过通气管从壳体内壁散发并作用于加热板表面的面食,形成蒸面食的操作,并且加热板对面食进行加热形成烤制面食,即可形成蒸、烤结合的方式对面食加工,通过该方式所得到的面食口感相比于常规蒸或烤制面食的口感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具有消毒功能的面食蒸煮容器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浮动球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通风器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101.支撑柱;102.液面计;103.隔热板;104.压力传感器;105.温度传感器;106.壳盖;107.蒸煮液;2.控制面板;3.底板;4.加热元件;5.浮动球;501.吸附板;502.拍打条;503.流通孔;6.加热板;7.面食;8.通风器;801.轴承;802.风扇;803.扰气孔;803a.扰气条;803b.转轴;9.通气管;901.灭菌灯;10.调气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具有消毒功能的面食蒸煮容器,包括壳体1,壳体1底部设有用于加热蒸煮液107的加热元件4,中部设有用于加热面食7的加热板6,顶部设有可开合的壳盖106,外侧面设有控制面板2,加热板6中心处开设通孔并连接有通气管9,通气管9通向壳盖106并且蒸汽从加热板6与壳盖106之间的壳体1内壁上的气孔散出,蒸煮液107表面漂浮有浮动球5,浮动球5表面间隔环绕设置有吸附板501和弧面状凹槽,凹槽面内竖直连接有椭圆状拍打条502,通过加热元件4加热壳体1底部的蒸煮液107形成水蒸气经过通气管9从壳体1内壁散发并作用于加热板6表面的面食7,形成蒸面食的操作,并且加热板6对面食7进行加热形成烤制面食7,即可形成蒸、烤结合的方式对面食7加工,通过该方式所得到的面食口感相比于常规蒸或烤制面食的口感更好,例如加工馒头,所得的馒头松软可口,但不会过于松软毫无嚼劲,在蒸煮液107表面放置若干浮动球5,该浮动球5为植物纤维材料材质,浮动球5在蒸煮液107沸腾过程中在蒸煮液107中翻滚,其植物纤维材质可对沸腾的蒸煮液107中的杂质吸附过滤蒸煮液,特别是可对蒸煮液107拍打的吸附板501,同时浮动球5在翻滚过程中拍打条502和吸附板501对蒸煮液107进行拍打增大蒸煮液107与空气接触面积,提高蒸煮液107的蒸发效率,增加水蒸气含量,提高面食7蒸烤效果。

吸附板501中部设有贯通的流通孔503,流通孔503中部截面面积小于上下出口截面面积,拍打过程中带有流通孔503的吸附板501可增加蒸煮液107通过流通孔503的水压促使蒸煮液107中的氧气等气体释放提高面食7蒸烤效果。

壳体1底部设有底板3,底板3下方连接有支撑柱101,底板3与壳体1底部的加热元件4之间设有隔热板103,通过底部的支撑柱101对壳体1支撑保持壳体1在地面的稳定性,选取隔热板103来避免加热元件4的热量传递至底板3下方造成热量流失,预防加热的能耗增加达到节能的效果。壳体1底部内壁上连接有液面计102,用于观察壳体1底部的蒸煮液107的液面变化,当蒸煮液107过少时进行添加蒸煮液107,使壳体1内时刻保持一定的液面高度,防止无水蒸气对面食7蒸煮。

通气管9内壁下部配合连接有通风器8,内壁上部配合连接有调气阀10,气管9外壁连接有灭菌灯901,在装置使用过程中利用调气阀10对壳体1内部的空气压力调节,使壳体1内空气压力恒定,有利于面食7的蒸、烤效果,在蒸、烤过程中灭菌灯901通过紫外线对面食7表面进行杀菌作用,有效杀灭面食7上的细菌,保证面食7加工过程中的卫生,而且通过在通气管9内壁配合连接通风器8加速水蒸气流向通风管9的速度,提高蒸煮面食效率。

加热板6与壳盖106之间的壳体1内壁上的气孔内分别设有压力传感器104和温度传感器105,通过压力传感器104和温度传感器105对形成的水蒸气空气压力和温度进行实时测量,保证水蒸气的温度足够蒸煮面食,也避免壳体1内的气压过大或过小影响面食加工效果。

实时例2: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方案为:通风器8由安置在轴承801内圈的风扇802组成,轴承801外圈与气管9内壁配合连接,风扇802的扇叶表面开设有条状扰气孔803,扰气孔803中横设有可旋转的转轴803b,转轴803b四周环绕连接可在扰气孔803内旋转的扰流条803a,在蒸煮容器使用过程中大量的水蒸气向通气管9流动形成一定的挤压力可促使通风器8内的风扇802绕轴承801内圈转动,在转动过程中可对下方的水蒸气形成吸力吸取水蒸气进入通气管9内并提高水蒸气流速加快面食蒸煮效率,在风扇802转动的同时可带动扰气条803a绕转轴803b转动对水蒸气扰流,促使部分结合形成的大颗粒水分子散开形成小颗粒水分子,利于蒸烤的面食7的面团气室增大,提高面筋的弹性和延展性,因而增加面食7的硬度和咀嚼性,实现蒸烤所得的面食口感得到提升。

上述扰流条803a和风扇802表面设有一层疏水薄膜,该疏水薄膜的制备方法为:按重量份计,取ptfe乳液53份、乙酸乙酯6份、纯水20份、醋酸锌20份、氯化钠15份,搅拌均匀,得混合液,将混合液涂覆于扰流条803a和风扇802表面,于120℃条件下干燥1h,再将上述涂覆的部件于350℃条件下煅烧30min,煅烧结束后将上述煅烧部件放置于2.0mol/l的醋酸溶液浸泡30min,即在扰流条803a和风扇802表面形成疏水薄膜,ptfe乳液中含有0.02wt%的(s)-(一)-(α)-甲氧基-α-三氟甲基苯乙酸和0.015wt%的(r)-(一)-(α)-甲氧基-α-三氟甲基苯乙酸,上利用相分离原理,在ptfe乳液中添加(r)-(一)-(α)-甲氧基-α-三氟甲基苯乙酸和(s)-(一)-(α)-甲氧基-α-三氟甲基苯乙酸、醋酸锌,获得具有微米和纳米结构的聚四氟乙烯,通过醋酸腐蚀,得到微米-纳米结构的多孔聚四氟乙烯薄膜,克服了构造聚合物微米-纳米复合结构的技术难题,述方法所制备的疏水薄膜的接触角在152°-162°之间,滚动角小于30°,该疏水薄膜的表面具有超疏水性能,且耐磨性和耐候性强,可有效保证通风器8在通风管9内长久使用,即使疏水薄膜的疏水性下降还可通过醋酸溶液浸泡进行修复疏水性,在扰流条803a和风扇802表面形成疏水薄膜有效避免水分子在扰流条803a和风扇802表面凝结液有利于风扇802和扰流条803a对大颗粒水分子的分离效果。

实施例3:

本发明的具有消毒功能的面食蒸煮容器实际使用时:以馒头为例,开启壳盖106,将发酵且切割好的馒头块放入壳体1内的加热板6表面,关闭壳盖106同时通过控制面板2启动蒸煮容器对馒头进行蒸烤操作,加热元件4对蒸煮液107加热形成水蒸气通过通气管9内的通风器8从壳体1内壁散出对馒头蒸煮,同时加热板6对馒头烤制,经过8-10min完成馒头的加工。

对比试验:

以馒头加工为例;

方式:采用本发明的蒸煮容器对馒头加工(试验组1),采用人工方式对馒头加工(试验组2);

结果:试验组1:蒸煮时间在10min内完成馒头加工完成后大小一致,松软度适中,硬度和咀嚼性好,口感好。

试验组2:蒸煮时间在15-20min完成,馒头加工大小一致度不高,松软度偏差,咀嚼性和硬度欠佳。

上述实施例中的常规技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的现有技术,例如蒸煮容器各部件的电路连接、控制面板等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再详细赘述。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说明,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原则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补充或类似方式替代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