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体支撑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98734发布日期:2018-08-19 02:50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家具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人体支撑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智能家具的运用越来越多,智能家具制造行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我国的阀门制造行业,经过了长期的发展,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竞争强度也越发激烈。因此每个企业都要提高自己的生产技术,这样才在市场上占有竞争力。

在目前市场上的智能家具中,市场上出现的电动床虽然能实现床面角度的调节和升降,但是调节功能通过床板调节的方式,这种方式虽然能够使用,但是人体局部受到的压力比较大,不能帮助人体进行翻身等动作。因此市场现上需要一种智能的人体支撑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人体支撑组件。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人体支撑组件,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安装有若干个用于支撑人体的支撑单元。

支撑单元包括缸筒、活塞杆与一号阀门,缸筒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在支架上,缸筒上设有内腔,活塞杆安装在内腔中,缸筒的上端安装有缸盖,活塞杆的上端穿过缸盖,一号阀门安装在支架上,一号阀门与缸筒之间通过管路相连通,活塞杆的上端设有弹性的支撑头。

支撑头为支撑气囊。

支撑气囊包括气袋与支撑部件,气袋固定在支撑部件上,支撑部件安装在活塞杆上,气袋内设有截流片,截流片将气袋分为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第一腔室内设有气柱,气柱上设有与第一腔室相连通的气孔,支撑气囊上设有一号进气口与二号进气口,一号进气口与第一腔室相连通,二号进气口与第二腔室相连通,一号进气口上安装有二号阀门,二号进气口上安装有三号阀门。

气袋的表面上均设有纹路。

纹路为凸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具有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有点,通过可调的支撑单元对人体进行支撑,可以增加或减少人体局部受到的压力,保障了人体的睡眠品质,并且还可以通过控制不同的支撑单元,对人体进行施力,帮助行动不便的人进行翻身、起身。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人体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支撑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支撑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制造工艺及操作使用方法等,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人体支撑组件,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上安装有若干个用于支撑人体的支撑单元2,支撑单元2越多对人体的局部压力则越低,有助于提高人体的舒适感。

为了支撑单元更好的对人体进行支撑,支撑单元包括缸筒21、活塞杆22与一号阀门23,缸筒21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在支架1上,缸筒21上设有内腔21a,活塞杆22安装在内腔21a中,缸筒21的上端安装有缸盖24,活塞杆22的上端穿过缸盖24,一号阀门23安装在支架1上,一号阀门23与缸筒21之间通过管路相连通,活塞杆22的上端设有弹性的支撑头25,支撑头25上安装有压力检测器,其中压力检测器与外接的单片机相连接。使用时,一号阀门23与外接的气源相连接,一号阀门23控制气体进入到内腔21a,气体进行内腔21a后推动活塞杆22移动,活塞杆22带动支撑头25移动,通过支撑头25对用户的身体进行支撑,并且可以通过一号阀门23控制活塞杆22的移动,从而可以适应不同规格的人体,可以增加或减少人体局部受到的压力,保障了人体的睡眠品质,并且还可以通过控制不同的支撑单元,对人体进行施力,帮助行动不便的人进行翻身、起身。

为了进一步改善支撑头25的舒适性,支撑头25为支撑气囊。

为了进一步改善支撑头25的舒适性,支撑气囊包括气袋251与支撑部件252,气袋251固定在支撑部件252上,支撑部件252安装在活塞杆22上,气袋251内设有截流片253,截流片253将气袋251分为第一腔室251a与第二腔室251b,第一腔室251a内设有气柱251c,气柱251c上设有与第一腔室251a相连通的气孔251d,支撑气囊上设有一号进气口254与二号进气口255,一号进气口254与第一腔室251a相连通,二号进气口255与第二腔室251b相连通。在使用的过程中,气体通过一号进气口254与二号进气口255进入到第一腔室251a与第二腔室251b内,将气袋251撑起,并且第一腔室251a内的气压要低于第二腔室251b内的气压,当人体接触气袋251时,第一腔室251a受力变形可以贴合在人体的皮肤表面,第二腔室251b则变形量较小用于支撑整个气袋251;气柱251c可以增加第一腔室251a的结构钢性,防止气袋251受力变形。

为了更好的控制第一腔室251a内的气压,一号进气口254上安装有二号阀门256,二号阀门256与外接的气源相连接。

为了更好的控制第二腔室251b内的气压,二号进气口255上安装有三号阀门257,三号阀门257与外接的气源相连接。

为了提高气袋251与人体的接触与散热,气袋251的表面上均设有纹路。

为了提高气袋251与人体的接触与散热,纹路为凸起。

使用时,一号阀门23、二号阀门256与三号阀门257工作,一号阀门23控制气体进入到内腔21a,气体进行内腔21a后推动活塞杆22移动,活塞杆22带动支撑头25移动,直至移动到稳定的高度,二号阀门256与三号阀门257则控制气体进入一号进气口254与二号进气口255,气体通过一号进气口254、二号进气口255分别进入到第一腔室251a与第二腔室251b内将气袋251撑起,当使用人躺倒到时,压力传感器检测支撑头25受到人体的压力,压力传感器将数据传输给单片机,单片机根据数据进行计算,并通过计算结果控制一号阀门23、二号阀门256与三号阀门257工作,分别对支撑头25的高度、第一腔室251a的压强与第二腔室251b的压强进行调整,改变了人体局部受到受到的压力,有助于改善睡眠或者是帮助行动不便的人进行翻身、起身,保障了人体的睡眠品质;当人体需要翻身时,人体需要起身一侧的支撑单元2工作,同理控制支撑头25的高度,将人体翻转过来,减少人体翻身的难度。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体支撑组件,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安装有若干个用于支撑人体的支撑单元,支撑单元包括缸筒、活塞杆与一号阀门,缸筒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安装在支架上,缸筒上设有内腔,活塞杆安装在内腔中,缸筒的上端安装有缸盖,活塞杆的上端穿过缸盖,一号阀门安装在支架上,一号阀门与缸筒之间通过管路相连通,活塞杆的上端设有弹性的支撑头。本发明具有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有点,通过可调的支撑单元对人体进行支撑,可以增加或减少人体局部受到的压力,有助于改善睡眠或者是帮助行动不便的人进行翻身、起身,保障了人体的睡眠品质。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芜湖雅园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2.05
技术公布日:2018.08.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