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肤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33931发布日期:2018-09-14 21:57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涉及个人护理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肤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不断地发展,人们日常生活、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而且受到环境的影响,以及各种各样的化妆品对皮肤造成的副作用,现代人皮肤问题,尤其是脸部的皮肤问题,越来越严重,诸如皮肤出油和死皮问题较为常见,面部肌肉长期疲劳,而为了控制出油和死皮问题,人们一般采用各种各样化学制品来实现目的,但一来采用这些化学制品需要有较高的成本,洗脸后的废水也不利于环境保护,浪费水资源,二来其仍然对人的皮肤,尤其是相对脆弱的脸部皮肤存在刺激性,会导致上述问题的恶性循环,同时无法解除面部的疲劳。现有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是通过在盛水的洗脸容器中产生气泡,从而提高面部洁净的效果。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清洗脸部装置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1)现有技术的气泡产生方式一般是通过气泡发生板来实现的,该装置产生的气泡水体只能相当于普通水质具有一定的清洗作用,但并不能将面部的油脂等脏物彻底清洗干净,尤其是汗腺毛囊深处的汗垢油脂等脏物;

2)该装置较为固定,必须通过人的辅助(搓洗)才能完成洗脸,进而在携带和使用时不便捷,降低了用户的体验感;且清洗后的用水不能及时回收,会造成浪费;

3)现有技术的清洗刷头的清洗方式一般是通过震动的方式来实现清洗,该清洗时间较长,且震动不仅让人感到不适,而且会对皮肤造成一定的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一种发肤清洗装置设备,通过产生的气泡水将待清洗部位清洗干净,且所述清洗仪使用便捷,并可以将清洗后的水体进行回收,在实现清洁发肤的同时还可以节约用水,提升了使用的体验感。

本申请提供一种发肤清洗装置,包括:清洗仪主体,以及与所述清洗仪主体连接的手柄和气泡发生器;

所述清洗仪主体具有能够与待清洗部位相匹配的清洗端面,所述清洗端面上设置有能够喷发气泡水的一个或多个气泡水喷孔;

所述手柄远离所述清洗端面的一端连接有输送管路,所述输送管路能够将所述气泡发生器产生的气泡水输入至所述清洗仪主体内并由所述气泡水喷孔喷出。

可选地,包括:所述气泡发生器具有进水口、进气口以及气泡水出口;所述进气口将气体输送至所述气泡发生器中,所述进水口将水体输送至所述气泡发生器中;

当所述气泡发生器设置于所述清洗仪主体内时,所述气泡水出口与所述气泡水喷孔相通;

当所述气泡发生器设置于所述清洗仪主体外时,所述气泡水出口与所述输送管路连接。

可选地,设置于所述清洗仪主体上的电机,所述电机具有输出轴以及在其输出端连接的齿轮;

所述清洗端面上设置有清洗刷圈,所述清洗刷圈在连接于所述齿轮和所述清洗刷圈之间的旋转支架的带动下沿所述待清洗部位转动。

可选地,所述齿轮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清洗刷圈包括:正转刷圈和反转刷圈;

所述输出轴上套接有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正向转动,并通过所述旋转支架带动所述正转刷圈顺时针转动;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反向转动,所述第二齿轮通过所述旋转支架带动所述反转刷圈逆时针转动。

可选地,按摩柱,设置于所述清洗端面上且朝向待清洗部位延伸。

可选地,所述气泡水喷孔设置于所述按摩柱内,所述按摩柱能够根据待清洗部位的高度自动调节伸出高度。

可选地,还包括:回流机构,与所述清洗仪主体连接,所述回流机构包括风机、吸水管道、回流孔和储水箱;

所述吸水管道的一端与所述风机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手柄连通并连接于所述回流孔;所述吸水管道能够在所述风机的作用下将所述气泡水喷孔喷发至所述待清洗部位的气泡水经设置在所述清洗端面上的回流孔吸入至储水箱内。

可选地,所述储水箱具有出水口,与所述气泡发生器的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储水箱的进水口和/或出水口上分别设置有过滤器。

可选地,所述储水箱上还包括:水位警示器,所述水位警示器的一端为水体感应端,设置于所述储水箱中,并与水体接触;相对一端为水位显示端,外置于所述储水箱上。

可选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输送管路上的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具有加热片和热量感应器;所述加热片设置于所述输送管路的内壁上,所述热量感应器感应所述输送管路中的水体温度,并控制所述加热片加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以下优点:

本申请提供一种发肤清洗装置,包括:清洗仪主体,以及与所述清洗仪主体连接的手柄和气泡发生器;所述清洗仪主体具有能够与待清洗部位相匹配的清洗端面,所述清洗端面上设置有能够喷发气泡水的多个气泡水喷孔;所述手柄远离所述清洗端面的一端连接有输送管路,所述输送管路能够将所述气泡发生器产生的气泡水输入至所述清洗仪主体内并由所述气泡水喷孔喷出。在使用所述发肤清洗装置时,可以将所述清洗仪主体打开,并在所述气泡发生器的作用下产生出气泡水,并通过所述清洗端面上的所述气泡水喷孔将所述气泡水喷向待清洗部位,所述气泡水中的气泡能够吸附在人体发肤上并在气泡上升过程中将人体发肤上的污垢剥离,从而完成清洁。所述气泡水中的气泡可以为微纳米气泡,其具有较大的表面积比,能够在肌肤表面停留较长时间并能够进入肌肤表皮的裂纹中以及进入汗腺毛囊深处进行角质层、汗垢油脂的自动净化,大量细微气泡可进入传统清洗无法企及的皮肤毛孔内部,利用气泡聚集后的浮力以及气泡表面的电荷将淤积的油脂等带离皮肤,实现皮肤更为深层清洁。气泡带入的空气可以有效杀死躲藏在皮肤毛孔深层的致病厌氧细菌,缓解并预防皮肤炎症。本申请提供的发肤清洗装置设备通过气泡水将待清洗部位清洗干净,且所述清洗仪使用便捷,并可以将清洗后的水体进行回收,在实现清洁发肤的同时还可以节约用水,提升了使用的体验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肤清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肤清洗装置的齿轮结构示意图;

图3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肤清洗装置的清洗端面设置有清洗刷圈结构示意图;

图3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肤清洗装置的清洗端面设置有清洗刷圈结构剖视图;

图3c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肤清洗装置的清洗端面设置有再一形式的清洗刷圈结构示意图;

图3d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肤清洗装置的清洗端面设置有按摩柱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肤清洗装置的回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清洗仪主体1,手柄2,气泡发生器3,清洗端面4,气泡水喷孔4-1,清洗刷圈4-2,正转刷圈4-2-1,反转刷圈4-2-2;弹簧机构4-3,弹簧4-3-1、固定柱4-3-2,顶出块4-3-3,按摩柱4-4,输送管路5,电机6,齿轮7,第一齿轮7-1,第二齿轮7-2,旋转支架8,回流机构9,风机9-1,吸水管道9-2,回流孔9-3,储水箱9-4,温度控件10。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提供一种发肤清洗装置,通过产生的气泡水将待清洗部位清洗干净,且所述清洗仪使用便捷,并可以将清洗后的水体进行回收,在实现清洁发肤的同时还可以节约用水,提升了使用的体验感。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肤清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所述发肤清洗装置,包括:清洗仪主体1,以及与所述清洗仪主体1连接的手柄2和气泡发生器3;所述清洗仪主体1具有能够与待清洗部位相匹配的清洗端面4,所述清洗端面4上设置有能够喷发气泡水的一个或多个气泡水喷孔4-1;所述手柄2远离所述清洗端面4的一端连接有输送管路5,所述输送管路5能够将所述气泡发生器3产生的气泡水输入至所述清洗仪主体1内并由所述气泡水喷孔4-1喷出。

其中,所述气泡发生器3具有进水口、进气口以及气泡水出口;所述进气口将气体输送至所述气泡发生器3中,所述进水口将水体输送至所述气泡发生器3中;具体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进水口和所述进气口设置在所述气泡发生器3的同一端面,且为了将通入的水体和气体同时通入到所述气泡发生器3的气泡发生腔中,则在所述气泡发生腔与所述进水口和所述进气口之间设置有气液混合腔,即将通入的水体和气体率先引流到所述气液混合腔中,使其形成气液混合流体,而后将所述气液混合流体通入到所述气泡发生腔中;在所述气泡发生腔中,由于所述气泡发生腔通过产生的压力使气液混合流体高速旋转,则会在所述气泡发生腔中形成负压轴,并利用负压轴的吸力可将液体中混合的气体集中到负压轴上,这样就可以产生大量微米气泡或纳米级气泡;最后,将形成的气泡水经所述气泡发生器3的气泡水出口喷出。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气泡水发生器可以是内置于所述清洗仪主体1内,还可以外置于所述清洗仪主体1;即:当所述气泡发生器3设置于所述清洗仪主体1内时,所述气泡水出口与所述气泡水喷孔4-1相通;此时,形成的气泡水可以直接通过所述气泡水喷孔4-1喷出;当所述气泡发生器3设置于所述清洗仪主体1外时,所述气泡水出口与所述输送管路5连接,此时,形成的气泡水经所述输送管路5输送至所述清洗仪主体1内并由所述气泡水喷孔4-1喷出。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气泡水喷孔4-1的数量可以为多个,这样就可以将产生的气泡水均匀的分布到多个所述气泡水喷孔4-1上,并经不同的喷出角度(方向)喷到发肤上,使得清洗的效果更好;当然,为了使得喷出的所述气泡水更加集中,则可以将所述气泡水喷孔4-1的数量设定为单独的一个,且该气泡水喷孔4-1的直径宽度相对于多个所述气泡水喷孔4-1情况下的直径宽度要宽,这样就可以在所述气泡水喷孔4-1数量减少的情况下也不会降低所述气泡水喷出的出水量,继而不会影响到清洗效果。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基于所述气泡水中存在有气泡,且所述气泡是所述气泡发生器3产生的微米、纳米级别的气泡,且纯水溶液是由水分子以及少量电离生成的h(正离子)和oh(负离子)组成,气泡在水中形成的气液界面具有容易接受h(正离子)和oh(负离子)的特点,而且通常阳离子比阴离子更容易离开气液界面,而使界面常带有负电荷;已经带上电荷的气泡表面一般倾向于吸附介质中的反离子,特别是高价的反离子,即使得所述气泡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脏物(油脂、汗渍污垢、毛孔堵塞物等),且所述气泡的比表面积大(10微米的气泡与1毫米的气泡相比较,在一定体积下前者的比表面积理论上是后者的100倍。空气和水的接触面积就增加了100倍,各种反应速度也增加了100倍),所以所述气泡的吸附能力效果更好;所述微纳米气泡通过布朗运动进入发根或者汗腺毛囊深处,聚集后依靠浮力与清洗发肤脱离,微纳米气泡具有上升速度慢、自身增压溶解的特点,使得微纳米气泡在缓慢的上升过程中逐步缩小成纳米级,最后消减溶入水中,所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气泡带有的脏物与身体发肤脱离后,最终是进入水体中,进而可以随着水体的流动被清洗掉。

进一步地,为了使得清洗效果更好,则在所述清洗端面4上设置有清洗刷圈4-2,所述清洗刷圈4-2在连接于所述齿轮7和所述清洗刷圈4-2之间的旋转支架8的带动下沿所述待清洗部位转动。其中,所述清洗刷圈4-2可与身体发肤亲密接触,以达到对发肤的摩擦效果。具体的,在所述清洗仪主体1上设置有电机6,所述电机6具有输出轴以及在其输出端连接的齿轮7;如图2所示,所述齿轮7包括:第一齿轮7-1和第二齿轮7-2,具体为,所述输出轴上套接有所述第一齿轮7-1,所述输出轴带动所述第一齿轮7-1正向转动(以所述输出轴的转动方向为正方向),所述第二齿轮7-2与所述第一齿轮7-1外啮合,以使所述第二齿轮7-2反向转动,所述第一齿轮7-1和所述第二齿轮7-2置于保护框架内,所述第一齿轮7-1和所述第二齿轮7-2上分别设置有所述旋转支架8,所述旋转支架8的一端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齿轮7-1和所述第二齿轮7-2的端面上,如图2所示,相对的一端设置在下述的正转刷圈4-2-1和反转刷圈4-2-2上;且所述第二齿轮7-2通过连接于所述清洗刷圈4-2的所述旋转支架8固定,以实现在所述第一齿轮7-1和所述第二齿轮7-2传递动力时的稳定。可以理解的是,在所述清洗仪主体1的第一齿轮7-1和所述第二齿轮7-2可以为塑性较强的塑性材料,这样不仅可以降低生产的制造成本,还可以降低所述清洗仪主体1的重量,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当然,在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齿轮7-1和所述第二齿轮7-2可以分别单独传递动力,对应的,则需要增加一个所述电机6来为所述第二齿轮7-2提供输出动力;可以理解的是,在两个所述电机6的带动下,所述第二齿轮7-2和所述第一齿轮7-1同时的转动的方向则可以存在以下多种方式:

第一电机6(对应于所述第一齿轮7-1)带动所述第一齿轮7-1顺时针转动(正向)或逆时针转动(反向),对应于,第二电机6(对应于所述第二齿轮7-2)带动所述第二齿轮7-2顺时针转动(正向)或逆时针转动(反向);

第一电机6(对应于所述第一齿轮7-1)带动所述第一齿轮7-1顺时针转动(正向)或逆时针转动(反向);对应于,第二电机6(对应于所述第二齿轮7-2)带动所述第二齿轮7-2逆时针转动(反向)或顺时针转动(正向)。

所述第一齿轮7-1和所述第二齿轮7-2同时的转动的方向的多样,可以使得连接的所述清洗刷圈4-2的旋转方向多样,继而在所述气泡水的配合下使得清洁发肤的效果更佳。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使得所述第一齿轮7-1和所述第二齿轮7-2实现转动,所述电机6的转动是依靠电力来维持的,所以,在所述手柄2端设置有供电装置(未示),所述供电装置一端连接于所述电机6,相对一端可外接电源即可实现对所述电机6的供电;当然,所述供电装置中还可以设置有电容(储蓄电量),所述电容可在所述发肤清洗装置设备工作时储蓄电量,也可对其进行单独充电,以便在不连接外接电源的情况下实现对所述电机6的供电。

对应的,所述清洗刷圈4-2包括:正转刷圈4-2-1和反转刷圈4-2-2,且结合图3a所示,图3a为所述清洗刷圈在所述清洗端面上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3a所示,所述正转刷圈4-2-1和反转刷圈4-2-2在所述清洗端面4上均匀分布,且不影响所述气泡水喷孔4-1喷水。具体为,以所述正转刷圈4-2-1为例进行解释说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清洗端面4具有一定的厚度,其厚度可以为1厘米,所述正转刷圈4-2-1的厚度为0.5厘米,则所述正转刷圈4-2-1内嵌于所述清洗端面4内;进一步的,所述正转刷圈4-2-1外置在所述清洗端面4的端面可以与发肤接触,可将该端面定义为所述正转刷圈4-2-1的接触端面,并与所述清洗端面4形成平整的端面;对应的,在所述正转刷圈4-2-1上与所述接触端面相悖的一端面则内置在所述清洗端面4内,可将该端面定义为连接端面,继而所述连接端面可以连接所述旋转支架8,以对应上述第一齿轮7-1通过所述旋转支架8带动所述正转刷圈4-2-1转动。

可以理解的是,内嵌在所述清洗端面4内的所述正转刷圈4-2-1是可以活动(旋转)的,所以在所述正转刷圈4-2-1的圆周方向上的侧端面(垂直于所述接触端面和所述连接端面)上设有凸台,对应的,则在所述清洗端面4内嵌所述正转刷圈4-2-1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凸台对接的凹槽,所述凸台和所述凹槽可吻合且不影响所述正转刷圈4-2-1的旋转;其中,所述凹槽还具备密封水体的作用,即使得水体不能从所述清洗端面4回流到所述清洗仪主体1内部。同理,所述反转刷圈4-2-2和所述正转刷圈4-2-1具有相同的结构,所以与所述清洗端面4的连接方式相同,故在此不再做重复说明。其中,图3a所示的所述反转刷圈4-2-2和所述正转刷圈4-2-1的位置并不固定,也就是说,所述反转刷圈4-2-2或所述正转刷圈4-2-1可以在所述清洗端面4的左边位置,也可以在所述清洗端面4的右边位置,再或者所述反转刷圈4-2-2和所述正转刷圈4-2-1在所述清洗端面4的上、下位置,在此不作具体的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作为设置有所述气泡水喷孔4-1的所述清洗端面4是可以拆卸的,即所述清洗端面4上可设置有螺纹,通常情况下,所述螺纹可以设置在所述清洗端面4的侧端面上,继而可以通过螺纹的拧接方式将所述清洗端面4固定在所述清洗仪主体1上(所述清洗仪主体1上有对应的螺纹槽)。

同样的,为了使得所述正转刷圈4-2-1和所述反转刷圈4-2-2上也可以从所述清洗端面4上拆卸下来,则在所述正转刷圈4-2-1和所述反转刷圈4-2-2的所述连接端面与所述清洗端面4接触的位置上设置有弹簧机构4-3,如图3b所示,所述弹簧机构4-3包括弹簧4-3-1、弹簧4-3-1固定柱4-3-2以及顶出块4-3-3;所述弹簧4-3-1固定柱4-3-2设置在所述连接端面上,所述弹簧4-3-1套接在所述弹簧4-3-1固定柱4-3-2上,所述顶出块4-3-3设置在所述连接端面与所述清洗端面4接触面位置上。当所述正转刷圈4-2-1和所述反转刷圈4-2-2分别置于所述清洗端面4中时,所述弹簧4-3-1处于被压缩状态,则会对应产生弹力,此时,不论是所述正转刷圈4-2-1和所述反转刷圈4-2-2处于旋转状态还是静止状态,所述弹簧4-3-1的压缩状态都不会被改变,只有在外力按压所述接触端面时,所述弹簧4-3-1的压缩状态在所述顶出块4-3-3的配合下才会被触发,即所述正转刷圈4-2-1和所述反转刷圈4-2-2会被弹起,进而实现拆卸。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顶出块4-3-3只限制所述正转刷圈4-2-1和所述反转刷圈4-2-2的上、下运动,只是为了便于在所述正转刷圈4-2-1和所述反转刷圈4-2-2拆卸时,可以通过按压的方式即可完成拆装。其中,所述正转刷圈4-2-1和所述反转刷圈4-2-2中均有各自对应的所述弹簧机构4-3,即可以根据需要对所述正转刷圈4-2-1和所述反转刷圈4-2-2进行拆卸。

基于所述正转刷圈4-2-1和所述反转刷圈4-2-2为可拆卸结构,且结合上述所述清洗刷圈4-2在连接于所述齿轮7和所述清洗刷圈4-2之间的旋转支架8的带动下沿所述待清洗部位转动,则作为传递转动方向的纽带,所述旋转支架8可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正转刷圈4-2-1和所述反转刷圈4-2-2上。具体为,对应于上述内容,所述旋转支架8的一端分别连接在所述正转刷圈4-2-1和所述反转刷圈4-2-2的所述连接端面上,相对的一端则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齿轮7-1和第二齿轮7-2的端面上,如图2所示;继而,所述第一齿轮7-1和第二齿轮7-2分别带动所述正转刷圈4-2-1和反转刷圈4-2-2沿所述待清洗部位转动具体为:所述输出轴上套接有所述第一齿轮7-1,所述第一齿轮7-1正向转动,并通过所述旋转支架8带动所述正转刷圈4-2-1顺时针转动;所述第二齿轮7-2与所述第一齿轮7-1啮合,所述第二齿轮7-2反向转动,所述第二齿轮7-2通过所述旋转支架8带动所述反转刷圈4-2-2逆时针转动。

当然,在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齿轮7-1与所述正转刷圈4-2-1之间可以不设置有所述旋转支架8,即通过所述电机6的输出轴直接连接于所述正转刷圈4-2-1的连接端面,即可以这实现动力的传动。

同样的,在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正转刷圈4-2-1和所述反转刷圈4-2-2在所述清洗端面4的设置还可以为等间隔依次套接于所述清洗端面4上,如图3c所示;且所述正转刷圈4-2-1和所述反转刷圈4-2-2均高于所述清洗端面4,当然亦可以和所述清洗端面4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正转刷圈4-2-1和所述反转刷圈4-2-2与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第一齿轮7-1和第二齿轮7-2连接关系是相同的,故在此不作重复说明。其中,所述正转刷圈4-2-1和所述反转刷圈4-2-2在所述清洗端面4上的位置并不如图3c所示固定,即所述正刷圈可以在内层或外层,对应的,所述发转刷圈则在外层或内层,所示的所述正转刷圈4-2-1和所述反转刷圈4-2-2的位置关系并不影响本申请实施例所要保护的范围。

为了使得所述发肤清洗装置的使用效果更好,在本申请的再一实施例中,如图3d所示,所述清洗端面4上还可以设置有按摩柱4-4,所述按摩柱4-4能够朝向待清洗部位延伸,且数量为多个,并均匀分布在所述清洗端面4上,这样可以全方位的与发肤接触,使得按摩的面积增加,提升按摩的效果;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优选示例中,所述按摩柱4-4与发肤接触的一端为带有气垫(非空气)柱头,称为接触端;所述气垫柱头的材质主要为海绵,这样可以在接触发肤的时候可以提升舒适感;相对的一端通过弹簧固定连接在所述清洗端面4上,称为连接端,所述按摩柱4-4的连接端可以内置在所述清洗端面4内,即使得所述按摩柱4-4以植入的方式安装在所述清洗端面4上。所述弹簧的设定可以使得所述按摩柱4-4在与发肤接触时,间接的使所述按摩柱4-4变得不再僵硬,当所述按摩柱4-4在与发肤接触时,所述按摩柱4-4会给发肤接触面一个压力,对应的,发肤接触面必然会产生一个支持力给所述按摩柱4-4,这时候所述弹簧的设定就可以将所述支持力进行“吸收”,起到缓冲的作用;所述按摩柱4-4的接触端向所述清洗端面4内移动,该移动的幅度很小,即使得所述按摩柱4-4收到的支持力转变为所述弹簧的弹力,此刻所述弹簧被压缩;进一步的,当所述按摩柱4-4再次移动时,所述弹簧的弹力被释放,继而将所述按摩柱4-4缓慢的弹起,使得所述按摩柱4-4恢复到初始的状态,并继续下一步的按摩。所述按摩柱4-4能够根据待清洗部位的高度自动调节伸出高度,例如在清洗脸部时,当所述按摩柱4-4的接触端与正脸相贴时,所述按摩柱4-4在眼部位置的伸出高度会高于脸颊位置处的高度。当然,所述按摩柱4-4不仅可以按摩,还可以配合所述气泡水喷孔4-1喷出的气泡水将发肤清洗的更加洁净,具体为,所述气泡水喷孔4-1设置于所述按摩柱4-4内,在所述气泡水喷孔4-1将所述气泡水喷到脸部时,所述按摩柱4-4同时对脸部进行按摩,继而会相应的对脸部产生摩擦力(力度很小),使得脸部上的污垢在所述气泡水的作用下可以快速的脱离,以达到洁净的效果;使得人们在洗脸的同时,所述按摩柱4-4还对脸部的穴位进行了按压,给人放松的感觉,且不用通过手部进行搓洗,进一步的提升了人们使用的体验感。

进一步的,考虑到所述气泡水为具有自净功能(不是本申请发明重点,不作具体解释)的流体,所以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发肤清洗装置,所述发肤清洗装置具有将所述气泡水进行回收(回收气泡水的目的是为了节约用水)的功能,具体为:设置有回流机构9,所述回流机构9与所述清洗仪主体1连接,所述回流机构9包括风机9-1、吸水管道9-2和储水箱9-4。

如图4所示,所述吸水管道9-2的一端与所述风机9-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手柄2连通并连接于所述回流孔9-3;所述吸水管道9-2能够在所述风机9-1的作用下将所述气泡水喷孔4-1喷发至所述待清洗部位的气泡水经设置在所述清洗端面4上的回流孔9-3吸入至储水箱9-4内。具体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所述清洗端面4为接触发肤的接触端面,则在所述清洗端面4本体上,与所述接触端面相悖的端面则远离且不接触发肤,且该端面是设置在所述清洗仪主体1内部,故定义为内端面,结合所述回流机构9,所述回流孔9-3贯通于所述清洗端面4整体,且所述回流孔9-3为多个,所述内端面上连接有所述吸水管道9-2的一端,所述回流孔9-3可将水体通入至所述吸水管道9-2内;需要说明的是,在与所述吸水管道9-2相连接所述风机9-1的一端,所述吸水管道9-2还连接有所述储水箱9-4(用于储存回流回来的水体),即该端(所述吸水管道9-2的)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接口,可以设定为通风口和回流口;所述吸水管道9-2的通风口将所述风机9-1产生的风力(吸力)经所述吸水管道9-2传送至所述回流孔9-3,以使所述回流孔9-3产生吸力,进而将所述待清洗部位的气泡水吸进至所述吸水管道9-2中,并结合所述水体自身的重力经所述吸水管道9-2的所述回流口流入至所述储水箱9-4。再进一步的,所述储水箱9-4具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与所述气泡发生器3的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储水箱9-4可将过滤后的用水直接提供到所述气泡发生器3中。其中,所述储水箱9-4的进水口和/或出水口上分别设置有过滤器,对应于上述所述气泡水具有自净功能,但是对于一些体积较为明显的脏物所述气泡水并不能将其完全溶解,只能是将其容置在水体中,所以为了使得水体更加洁净,并能够将该脏物过滤掉,所以在水体回流进所述储水箱9-4时,可以将所述过滤器设定在所述储水箱9-4的进水口上,这样便可以使得所述储水箱9-4中的水体变得洁净,当然;为了使得对水体的洁净效果更好,则在所述储水箱9-4的出水口上也设置有所述过滤器,最终使得水体得到再利用的洁净程度。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过滤器主要有过滤网或过滤膜,所述过滤网或过滤膜是进一步将这些脏物聚合并清理,特别的,所述过滤膜为高分子纳米膜,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可以将化学试剂中的微粒吸附,因此具有一定的净化功能;继而,经过进一步处理将洁净的用水通入到所述储水箱9-4中,所述储水箱9-4可将过滤后的用水直接提供到所述气泡发生器3中,所述回流机构9不仅将清洗完的水体及时吸收,使得清洗部位不会有多余的水体,提升了使用的体验感,还可以将水体回收再利用,实现了节约用水。

再进一步的,所述储水箱9-4上还包括:水位警示器,基于所述储水箱9-4是密封结构,且不易观察到所述储水箱9-4中水体的多少,所以需要一个可以时时提示所述储水箱9-4水量的部件,具体的,所述水位警示器的一端为水体感应端,设置于所述储水箱9-4中,并与水体接触;相对一端为水位显示端,外置于所述储水箱9-4上,所述水体感应端与水位显示端的连接关系具体为:所述水体感应端设置有感应器,所述水位显示端设置有显示灯,所述感应器在感应到所述储水箱9-4中的水体容量低于预设容量时,向所述水位显示端反馈,使所述显示灯发出警示;其中,所述储水箱9-4中的水体的预设容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设定,可以为所述储水箱9-4容积的一半或三分之一,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所述储水箱9-4可以储存水体,则可以将所述发肤清洗装置应用到户外、飞机、火车、潜艇等环境下,即没有直接的充足水源状态;此时,只要使得所述储水箱9-4中的水体足够充足,则在一定的情况下就可以完成对发肤的清洁,这样便打破了环境的限制,使得所述发肤清洗装置更多的应用在不同的地域环境中,更好的方便人们的使用。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一般情况下,考虑到体积的因素,所述回流机构9是设置在所述清洗仪主体1的外部的,但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也可以设置在所述清洗仪主体1内部,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为了在清洗的时候提升人们的体验感,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的发肤清洗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输送管路5上的加热机构(未示),所述加热机构具有加热片和热量感应器;具体的,所述加热片和所述热量感应分别对应设置于所述输送管路5的内壁上,所述热量感应器感应所述输送管路5中的水体温度,并控制所述加热片对水体进行加热。进一步的,在所述清洗仪主体1上还设置有能够控制所述加热机构的温度控件10,所述温度控件10由设置在所述清洗仪主体1上的微处理器控制,且所述微处理器为单片机处理器;当人们在清洗过程中需要有较高温度的水体时,所述温度控件10被按压,则所述微处理器接收到需要对水体进行加热的指令,并将该指令发送给所述热量感应器,所述热量感应器会将感应到的水体温度信息反馈给所述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会对当前反馈的所述温度信息进行分析,若所述温度信息低于预设的温度阈值(37度-40度),则所述微处理器再次将加热指令发送给所述热量感应器,所述热量感应器控制所述加热片对水体进行加热;待所述水体温度达到所述预设的温度阈值,所述热量感应器将加热后的水体的温度信息反馈给所述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通过所述热量感应器控制所述加热片停止加热,加热过程完成。所述加热机构可以使的人们对水体有了更多的选择,进一步提升了人们使用所述发肤清洗装置的体验感。

本申请提供一种发肤清洗装置,包括:清洗仪主体,以及与所述清洗仪主体连接的手柄和气泡发生器;所述清洗仪主体具有能够与待清洗部位相匹配的清洗端面,所述清洗端面上设置有能够喷发气泡水的多个气泡水喷孔;所述手柄远离所述清洗端面的一端连接有输送管路,所述输送管路能够将所述气泡发生器产生的气泡水输入至所述清洗仪主体内并由所述气泡水喷孔喷出。在使用所述发肤清洗装置时,可以将所述清洗仪主体打开,并在所述气泡发生器的作用下产生出气泡水,并通过所述清洗端面上的所述气泡水喷孔将所述气泡水喷向待清洗部位,所述气泡水中的气泡能够吸附在人体发肤上并在气泡上升过程中将人体发肤上的污垢剥离,从而完成清洁。所述气泡水中的气泡可以为微纳米气泡,其具有较大的表面积比,能够在肌肤表面停留较长时间并能够进入肌肤表皮的裂纹中以及进入汗腺毛囊深处进行角质层、汗垢油脂的自动净化,大量细微气泡可进入传统清洗无法企及的皮肤毛孔内部,利用气泡聚集后的浮力以及气泡表面的电荷将淤积的油脂等带离皮肤,实现皮肤更为深层清洁。气泡带入的空气可以有效杀死躲藏在皮肤毛孔深层的致病厌氧细菌,缓解并预防皮肤炎症。本申请提供的发肤清洗装置设备通过气泡水将待清洗部位清洗干净,且所述清洗仪使用便捷,并可以将清洗后的水体进行回收,在实现清洁发肤的同时还可以节约用水,提升了使用的体验感。

本申请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申请,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申请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