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烤炉及其炉体上插入盒的安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250667发布日期:2018-08-24 19:48阅读:62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烧烤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陶瓷烤炉及其炉体上插入盒的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烤炉琳琅满目,款式多样,但多数以金属材质制作为主,所烤制食品的口感极其不佳。再知,传统烤炉所使用的能源也比较单一,烧炭的烤炉只能烧炭,用电的烤炉也只能用电,用液化气的烤炉也只能用液化气,没有一款烤炉能对能源有多样性选择,很是局限。特别是烧炭的烤炉在处理炭灰时也非常麻烦。

因此,亟待需要陶瓷烤炉及其炉体上插入盒的安装方法以解决上述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该问题,本发明公开了陶瓷烤炉及其炉体上插入盒的安装方法,它不但烤制的食品口味极佳,而且对使用能源有多样性选择,使用非常方便。陶瓷烤炉及其炉体上插入盒的安装方法,陶瓷烤炉主要由炉体(1)、底座及插入盒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放置在底座上,在炉体(1)的顶部设有炉盖(5),且炉盖(5)上并设有盖帽(7),在炉体(1)的左右两侧通过螺栓并安装有摆放台(6),在炉体(1)的侧壁上或底部设有一个以上的孔洞(2),孔洞(2)内铺设有轨道(3),轨道(3)的顶端设有限位挡板(4);所述插入盒安插在孔洞(2)的轨道(3)上。

陶瓷烤炉及其炉体上插入盒的安装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炉体开设孔洞—铺设轨道—安插“插入盒”--“插入盒”处理;

步骤一,炉体开设孔洞:陶瓷烤炉本体成型后,预先在其本体侧壁上开设供安插“插入盒”的孔洞(2),孔洞的尺寸及形状与待要安插的“插入盒”匹配;

步骤二,铺设轨道:在预先开设的“插入盒”孔洞(2)内铺设供“插入盒”方便进出的轨道(3),轨道(3)上并设有限位挡板(4)及“插入盒”的固定装置;

步骤三,安插“插入盒”:把“插入盒”插入端放置在“插入盒”孔洞(2)的轨道(3)上,再把“插入盒”推入陶瓷烤炉本体内;

步骤四,“插入盒”处理:当“插入盒”为颗粒木炭放置盒或灰槽盒时,待灰槽装满后,将灰槽取出,倒入垃圾桶,再把“插入盒”插入陶瓷烤炉本体内即可;当“插入盒”为瓦斯盒或电磁盒时,不用经常取出;当“插入盒”为烤盘或香料盒时,待烤盘内的食品烤制完成后取出即可。

作为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插入盒为颗粒木炭放置盒或瓦斯盒或电磁盒或灰槽盒或烤盘或香料盒。

作为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孔洞(2)为一个时,孔洞(2)是设置在炉体(1)的前侧壁或后侧壁或左侧壁或右侧壁或炉体(1)的底部;当孔洞(2)为两个时,孔洞(2)是设置在炉体(1)的同一侧壁或不同的侧壁上。

作为进一步地,本发明中插入盒(英文名称为insert)是为陶瓷烤炉设计的一个功能盒。

作为进一步地,本发明中插入盒原构想是为有效且快速的将陶瓷烤炉内的木炭灰烬移除而设计。

作为进一步地,本发明中插入盒依使用方式,创造出不同的功能延伸,可分为下列几种:

1)颗粒盒又称pelletinsert:插入盒以传送木屑作为燃料供陶瓷烤炉使用;

2)瓦斯盒又称gasinsert:插入盒衔接液化瓦斯作为燃料供陶瓷烤炉使用;

3)电磁盒又称electricinsert:插入盒接上电源作为燃料供陶瓷烤炉使用;

4)多功能盒又称multi-insert:可以作为烤盘或香料盒使用。

5)灰槽盒又称ashdrawer:当陶瓷烤炉使用木炭燃料,产生的炭灰烬由炉内掉落下来时,用灰槽盒接住炭灰,待灰槽装满后,将灰槽取出,倒入垃圾桶。

作为进一步地,本发明是“烤炉本体”与“插入盒”的组合或组装方式及“插入盒”易于抽换的选择性。

插入盒有以下几种组装方式:

1.单个插入盒可以安装在陶瓷烤炉本体的任意一个侧面,比如:前侧、后侧、左侧或右侧;且插入盒安装在陶瓷烤炉本体之某侧面的高度不限。

2.两个插入盒同时安装在陶瓷烤炉本体时,一个可以作为接炭灰使用,另一个可以作为烤盘或香料盒使用,接炭灰的插入盒与作为烤盘的插入盒可以同时安装在陶瓷烤炉本体的某一侧面,两个插入盒也可安装在陶瓷烤炉本体的不同侧面。

3.陶瓷烤炉本体与插入盒的形状、大小、材质不限,只要能够匹配安装即可。

作为进一步地,本发明使用燃料的不同可以随时抽换以不同燃料为使用目的的“插入盒”,增加陶瓷烤炉面对不同燃料或不同环境下的多样选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具有使用能源多样性,烤制食品口味佳,使用方便等特点。

在发明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结合以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在主视面炉体开设一个孔洞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在主视面炉体开设两个孔洞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在后视面炉体开设一个孔洞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在后视面炉体开设两个孔洞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在右侧面炉体开设一个孔洞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在右侧面炉体开设两个孔洞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在左侧面炉体开设一个孔洞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在左侧面炉体开设两个孔洞示意图;

图9-图12为本发明在炉体不同侧面同时开设孔洞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在炉体底部开设孔洞示意图;

图14-图16为本发明在炉体底部及侧面同时开设孔洞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孔洞内部放大示意图;

图18-图19为本发明“插入盒”示意图。

图中,1.炉体2.孔洞3.轨道4.限位挡板5.炉盖6.摆放台7.盖帽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发明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了解本发明,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发明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发明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做出详细描述。

参照图1-图19所示,陶瓷烤炉主要由炉体(1)、底座及插入盒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放置在底座上,在炉体(1)的顶部设有炉盖(5),且炉盖(5)上并设有盖帽(7),在炉体(1)的左右两侧通过螺栓并安装有摆放台(6),在炉体(1)的侧壁上或底部设有一个以上的孔洞(2),孔洞(2)内铺设有轨道(3),轨道(3)的顶端设有限位挡板(4);所述插入盒安插在孔洞(2)的轨道(3)上。

陶瓷烤炉及其炉体上插入盒的安装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炉体开设孔洞—铺设轨道—安插“插入盒”--“插入盒”处理;

步骤一,炉体开设孔洞:陶瓷烤炉本体成型后,预先在其本体侧壁上开设供安插“插入盒”的孔洞(2),孔洞的尺寸及形状与待要安插的“插入盒”匹配;

步骤二,铺设轨道:在预先开设的“插入盒”孔洞(2)内铺设供“插入盒”方便进出的轨道(3),轨道(3)上并设有限位挡板(4)及“插入盒”的固定装置;

步骤三,安插“插入盒”:把“插入盒”插入端放置在“插入盒”孔洞(2)的轨道(3)上,再把“插入盒”推入陶瓷烤炉本体内;

步骤四,“插入盒”处理:当“插入盒”为颗粒木炭放置盒或灰槽盒时,待灰槽装满后,将灰槽取出,倒入垃圾桶,再把“插入盒”插入陶瓷烤炉本体内即可;当“插入盒”为瓦斯盒或电磁盒时,不用经常取出;当“插入盒”为烤盘或香料盒时,待烤盘内的食品烤制完成后取出即可。

作为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插入盒为颗粒木炭放置盒或瓦斯盒或电磁盒或灰槽盒或烤盘或香料盒。

作为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孔洞(2)为一个时,孔洞(2)是设置在炉体(1)的前侧壁或后侧壁或左侧壁或右侧壁或炉体(1)的底部;当孔洞(2)为两个时,孔洞(2)是设置在炉体(1)的同一侧壁或不同的侧壁上。

作为进一步地,本发明中插入盒(英文名称为insert)是为陶瓷烤炉设计的一个功能盒。

作为进一步地,本发明中插入盒原构想是为有效且快速的将陶瓷烤炉内的木炭灰烬移除而设计。

作为进一步地,本发明中插入盒依使用方式,创造出不同的功能延伸,可分为下列几种:

1)颗粒盒又称pelletinsert:插入盒以传送木屑作为燃料供陶瓷烤炉使用;

2)瓦斯盒又称gasinsert:插入盒衔接液化瓦斯作为燃料供陶瓷烤炉使用;

3)电磁盒又称electricinsert:插入盒接上电源作为燃料供陶瓷烤炉使用;

4)多功能盒又称multi-insert:可以作为烤盘或香料盒使用。

5)灰槽盒又称ashdrawer:当陶瓷烤炉使用木炭燃料,产生的炭灰烬由炉内掉落下来时,用灰槽盒接住炭灰,待灰槽装满后,将灰槽取出,倒入垃圾桶。

作为进一步地,本发明是“烤炉本体”与“插入盒”的组合或组装方式及“插入盒”易于抽换的选择性。

插入盒有以下几种组装方式:

1.单个插入盒可以安装在陶瓷烤炉本体的任意一个侧面,比如:前侧、后侧、左侧或右侧;且插入盒安装在陶瓷烤炉本体之某侧面的高度不限。

2.两个插入盒同时安装在陶瓷烤炉本体时,一个可以作为接炭灰使用,另一个可以作为烤盘或香料盒使用,接炭灰的插入盒与作为烤盘的插入盒可以同时安装在陶瓷烤炉本体的某一侧面,两个插入盒也可安装在陶瓷烤炉本体的不同侧面。

3.陶瓷烤炉本体与插入盒的形状、大小、材质不限,只要能够匹配安装即可。作为进一步地,本发明使用燃料的不同可以随时抽换以不同燃料为使用目的的“插入盒”,增加陶瓷烤炉面对不同燃料或不同环境下的多样选择。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施例具有使用能源多样性,烤制食品口味佳,使用方便等特点。

本发明已经通过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发明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本发明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附属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范围所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