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使用安全的垃圾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29610发布日期:2018-08-21 19:13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垃圾斗,具体地是指一种提高使用安全的垃圾斗。



背景技术: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居民生活垃圾、集市贸易与商业垃圾、公共场所垃圾、街道清扫垃圾及企事业单位垃圾等。以环卫工人经常使用的垃圾斗来说,现有垃圾斗结构设计不理想,一般呈铲状,容积小,垃圾装满后,要及时地将垃圾倾倒垃圾桶内;而且无任何醒目标志,这样在光线不好的环境,环卫工人使用不够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使用安全的垃圾斗,其目的在于主要克服现有垃圾斗结构设计不理想,容积小而且无任何醒目标志,使用不够安全的缺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提高使用安全的垃圾斗,包括带有手柄的连接杆、连接框以及套设在连接框上并且用于盛装垃圾的编织袋,所述连接框包括前后设置的固定框、用于将编织袋袋口套设在其上的活动框以及将活动框卡紧在固定框后部的拉带,所述固定框的顶部为基柱,所述活动框的顶部通过一合页与基柱的后柱壁可摆动地连接,所述活动框的框边上装设有按扣母扣,所述拉带一端固定在固定框框边上,其另一端设有与按扣母扣配合的按扣公扣,该拉带的另一端通过该按扣母扣和按扣公扣之间配合方式可转动地扣设在活动框的框边上,并且将编织袋的袋口处压住;所述固定框的前框面上设有第一荧光层,所述活动框的后框面上设有第二荧光层。

所述手柄呈筒状结构,其内部形成用于容纳手电筒的容纳腔,该容纳腔上盖设有一盖子,该容纳腔内设有压缩弹簧,该压缩弹簧一端固定在容纳腔内底面,其另一端抵触在手电筒上。

所述固定框和活动框均呈三角状。

由上述对本发明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垃圾斗结构新颖,实用性强,设计简洁和大方同时又具备灵巧,采用第一、第二荧光层的设计,使得环卫工人在光线不好的环境(如夜晚)工作时,垃圾斗给人醒目提醒,提高了环卫工人工作的安全性。用于盛装垃圾的编织袋容积大而且更换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主视方向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主视方向的示意图,其中手电筒未装在容纳腔内。

图3为实施例一的侧视方向的示意图,其中活动框处于摆动打开状态。

图4为实施例一的侧视方向的示意图,其中活动框处于摆动合上状态。

图5为实施例一中固定框的后视方向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一中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二的主视方向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二的侧视方向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三中连接杆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四的主视方向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a-a方向的断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参照附图1和图4。一种提高使用安全的垃圾斗,包括带有手柄1的连接杆2、连接框3以及套设在连接框3上并且用于盛装垃圾的编织袋4,还包括用于播放宣传文明卫生出行知识的语音播放器5,该语音播放器5装设在连接框3的顶部上,该语音播放器5的开关50装设在连接杆2上。采用用于播放宣传文明卫生出行知识的语音播放器5的设计,马路上的行人不仅能看到环卫工人的辛苦劳动的同时,还能听到文明卫生出行知识,大大地提高了城市卫生宣传力度。

参照附图1、图3和图4。所述连接框3包括前后设置的固定框31、用于将编织袋4袋口套设在其上的活动框32以及将活动框32卡紧在固定框31后部的拉带6,该拉带6由橡胶材料制成。所述固定框31的顶部为中空结构的基柱310,所述活动框32的顶部通过一合页30与基柱310的后柱壁可摆动地连接,所述活动框32的框边上装设有按扣母扣61,所述拉带6一端固定在固定框31框边上,其另一端设有与按扣母扣61配合的按扣公扣62,该拉带6的另一端通过该按扣母扣61和按扣公扣62之间配合方式可转动地扣设在活动框32的框边上,并且将编织袋4的袋口处压住。使用时,将活动框32摆动打开,把编织袋4的袋口套设在活动框32上,然后将活动框32摆动合上,然后再通过拉带6的另一端以按扣母扣61和按扣公扣62之间配合方式将活动框32卡紧在固定框31后部,同时编织袋4的袋口处被压住,即可完成安装;编织袋4内装满垃圾后,将按扣母扣61和按扣公扣62之间解开,将活动框32摆动打开,即可完成卸袋,可以安装下一个编织袋4进行作业。

参照附图3、图4和图5。所述固定框31的后框面上依次间隔布置有若干个装配槽311,每个装配槽311内有一推动弹簧312,该推动弹簧312一端固定在装配槽311的槽底上,其另一端裸露在对应装配槽311的槽口外,并且每个推动弹簧312的另一端可被活动框32的正框面摆动压制在装配槽311内。该推动弹簧312的设计,使得活动框32更加方便打开。将按扣母扣61和按扣公扣62之间解开后,由于推动弹簧312的作用,会推动活动框32向后打开,促使固定框31和活动框32之间形成空隙,方便环卫工人用手拉动活动框32进行卸袋。

参照附图1、图2和图3。所述基柱310的前柱壁上开设有装配口,所述语音播放器5安装在装配口上。所述手柄1呈筒状结构,其内部形成用于容纳手电筒7的容纳腔10,该容纳腔10上盖设有一盖子11。所述容纳腔10内设有压缩弹簧12,该压缩弹簧12一端固定在容纳腔10内底面,其另一端抵触在手电筒7上。采用容纳腔10的设计,手电筒7可以放置在其内,方便携带手电筒7,这样在一些光线不太好的环境,给环卫工人带来方便以及安全。而且压缩弹簧12的设计,使得更加方便取出手电筒7。所述固定框31和活动框32大体均呈三角状,并且所述固定框31的底框边镶设有断面呈直角形的引导条313。该引导条313的设计,使得垃圾更容易进入编织袋4内。

参照附图1和图2。一种提高使用安全的垃圾斗,还包括照明装置,该照明装置包括若干个led灯8和装设在连接杆2上并且控制若干个led灯8打开的开关80,该若干个led灯8装设在连接框3的前框面上(即所述固定框31的前框面)。所述固定框31的前框面上依次间隔布置有若干个安装孔314,所述若干个led灯8分别一一对应地装配在安装孔314中。采用照明装置的设计,这样在光线不太好的环境中,环卫工人可以打开开关80,使得若干个led灯发光,由于若干个led灯8装设在所述固定框31的前框面上,这样会更清楚地照射到待清理的垃圾上,方便清理,而且提高了清理的效率。

参照附图1和图6。所述连接杆2包括上下布置的第一连接杆段21和第二连接杆段22,该第一连接杆段21的底部由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螺纹段211和尖头段212构成,所述第二连接杆段22顶面开设有用于连接杆2的底部插入的竖直凹腔221,该竖直凹腔221的腔壁上设有与第一螺纹段211旋合配合的第二螺纹段223。采用第一螺纹段211和尖头段212的设计,使得第一连接杆段21方便从第二连接杆段22上拆卸,当需要清理一些难以清理的固体垃圾(如嵌在泥土中的矿泉水瓶和饮料瓶等)时,通过第一连接杆段21的尖头段212刺穿固体垃圾的方式进行清理,使用方便。

实施例二

参照附图7和图8。本实施例和实施例一的实施方式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垃圾斗未设有照明装置,但所述固定框31的前框面上设有第一荧光层91,所述活动框32的后框面上设有第二荧光层92。采用第一、第二荧光层91、92的设计,使得环卫工人在光线不好的环境(如夜晚)工作时,垃圾斗给人醒目提醒,提高了环卫工人工作的安全性。

实施例三

参照附图9。本实施例和实施例一的实施方式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连接杆2为收缩杆,该收缩杆一端部21固定连接在手柄1上。该收缩杆为四节式收缩杆。所述连接杆为收缩杆的设计,使得连接杆长度可调节,这样可以针对不同身高人群的人使用。

另外,根据客户的需要,所述收缩杆2可以为三节、五节式等其他合适节数的收缩杆。

实施例四

参照附图10和图11。本实施例和实施例一的实施方式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固定框31和活动框32均为长方形框。所述固定框31由四个框边板315依次围成,并且每个框边板315包括底边板316与底边板316一体成型的倾斜板317,并且该倾斜板317和底边板316之间形成一个v字形夹角。所述固定框31的每个框边板315采用倾斜板316和底边板316以及其之间形成一个v字形夹角的设计,使得固定框31形成一个倒v字形状的垃圾进料口,这样有效的防止垃圾外泄。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发明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发明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