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枕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62328发布日期:2018-07-31 22:04阅读:278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床上用品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枕头。



背景技术:

有人统计,45%的车祸和50%的工伤事故与缺少睡眠有关。长期失眠对健康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不仅影响第二天的精神状态,还会诱发多种疾病,也可能是精神疾病、心理障碍或躯体疾病的先兆表现。近期相关研究发现,长期缺乏睡眠对脑细胞可造成永久性伤害,导致人们的生活质量下降,可见睡眠对健康也非常重要。睡眠是人类生命活动中的必需过程,这种规律性的自我保护对人的身心健康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睡眠约占生命的三分之一时间。

不管是从事体力劳动的还是做办公室的,人的大脑一直处于活动状态,消耗很多的能量,而消除这其中的疲劳,睡眠是非常必要的。而要消除大脑的疲劳,往往比消除身体的疲劳需要更多的睡眠。经常性地慢性睡眠不足,会使压力慢慢囤积,也可能会引发早起的忧郁症等精神疾病。人的大脑在睡眠中,会对当天发生的事情,学习的内容进行整理,作为记忆留在脑中。尤其是在浅眠的时候能够进行各种信息的整理。在如今繁忙的现代社会,无论小孩还是大人,我们都要理解睡眠的重要性。

而我们的睡眠习惯会影响我们需要的枕头的厚度,睡眠类型主要有仰卧,俯卧、侧卧,混合型这四种。仰卧型睡眠者需要中等高度的枕头;俯卧型睡眠者需要相对平坦的枕头;侧卧型睡眠者需要更高的枕头来为颈部提供更好地支撑;混合型睡眠者需要中等高度的枕头以便在不同睡姿间切换。由此,为了适应不同的睡姿,我们需要设计一款具有高度调节功能的枕头以适应不同人群的需要,尤其是在酒店、医院等非场所。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上述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枕头,本枕头具有巧妙的高度调节结构,结构简单稳固且调节方便。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枕头,包括底座、相对底座可调节高度的升降部以及采用升降部作为支撑的枕部,底座包括底支撑以及一对对称分布的支撑侧板,一对支撑侧板分别与底支撑的相对两端固定连接;支撑侧板设置有第一卡位槽和第二卡位槽。

升降部包括副支撑以及一对对称分布的副侧板,一对副侧板分别与副支撑的相对两端固定连接,副侧板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第一支杆可滑动连接于第一卡位槽内,第二支杆可滑动连接于第二卡位槽内。

第一卡位滑槽包括第一滑槽部以及第一上卡位槽和第一下卡位槽,第一上卡位槽和第一下卡位槽呈上下位置分布且与第一滑槽部连通;第二卡位滑槽包括第二滑槽部以及第二上卡位槽和第二下卡位槽,第二上卡位槽和第二下卡位槽呈上下位置分布且与第二滑槽部连通。

进一步地,第一上卡位槽和第一下卡位槽设置于第一滑槽部的同侧,第二上卡位槽和第二下卡位槽设置于第二滑槽部的同侧。

进一步地,第一滑槽部平行于第二滑槽部。

进一步地,第一滑槽部和第二滑槽部设置为弧形槽。

进一步地,第一上卡位槽与第二上卡位槽的间距等于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的间距,第一下卡位槽与第二下卡位槽的间距等于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的间距,第一下卡位槽与第二上卡位槽的间距等于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的间距。

进一步地,升降部还包括一对用于枕部定位的斜支撑,一对斜支撑对称分布于副支撑两侧,斜支撑设置于一对副侧板之间,斜支撑的相对两端分别与副侧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枕部采用乳胶材料,枕部底部设置有用于镶嵌斜支撑的定位槽。

进一步地,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端部设置有防脱端部,防脱端部设于第一卡位槽或第二卡位槽外侧。

进一步地,第一上卡位槽和第二上卡位槽相对底支撑处于同一高度,第一下卡位槽和第二下卡位槽相对底支撑处于同一高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底座为本枕头提供底部支撑,升降部形成升降机构,枕部工人睡眠枕用;第一卡位槽与第一支杆配合,第二卡位槽与第二支杆配合,由此形成两组升降滑动副,为枕部的升降提供滑动路径和范围;第一卡位槽具有第一上卡位槽和第一下卡位槽,第二卡位槽具有第二上卡位槽和第二下卡位槽,从而形成多种枕部高度档位,并且能够形成枕部一侧高于另一侧的状态,由此为睡眠者的颈部提供更贴合的支撑,从而达到更优质的睡眠。

附图说明

图1为底座与升降部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升降部的俯视图。

图3为升降部与枕部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枕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支撑侧板上第一卡位槽和第二卡位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升降部处于最低高度时支撑侧板与副侧板的位置示意图。

图7为升降部处于次高高度时支撑侧板与副侧板的位置示意图。

图8为升降部处于最高高度时支撑侧板与副侧板的位置示意图。

图9为升降部处于一侧高一侧低状态时支撑侧板与副侧板的位置示意图。

图10为升降部在调节过程中支撑侧板与副侧板的位置示意图。

附图中:

11、底支撑;12、支撑侧板;21、副支撑;22、副侧板;23、第一支杆;24、第二支杆;25、斜支撑;26、防脱端部;30、枕部;31、定位槽;40、第一卡位槽;41、第一滑槽部;42、第一上卡位槽;43、第一下卡位槽;50、第二卡位槽;51、第二滑槽部;52、第二上卡位槽;53、第二下卡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参照附图1-附图10,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枕头,包括底座、相对底座可调节高度的升降部以及采用升降部作为支撑的枕部30,底座包括底支撑11以及一对对称分布的支撑侧板12,一对支撑侧板12分别与底支撑11的相对两端固定连接;支撑侧板12设置有第一卡位槽40和第二卡位槽50。

升降部包括副支撑21以及一对对称分布的副侧板22,一对副侧板22分别与副支撑21的相对两端固定连接,副侧板22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杆23和第二支杆24,第一支杆23可滑动连接于第一卡位槽40内,第二支杆24可滑动连接于第二卡位槽50内。第一卡位槽40与第一支杆23配合,第二卡位槽50与第二支杆24配合,由此形成两组升降滑动副,为枕部30的升降提供滑动路径和范围。

第一卡位滑槽包括第一滑槽部41以及第一上卡位槽42和第一下卡位槽43,第一上卡位槽42和第一下卡位槽43呈上下位置分布且与第一滑槽部41连通;第二卡位滑槽包括第二滑槽部51以及第二上卡位槽52和第二下卡位槽53,第二上卡位槽52和第二下卡位槽53呈上下位置分布且与第二滑槽部51连通。第一卡位槽40具有第一上卡位槽42和第一下卡位槽43,第二卡位槽50具有第二上卡位槽52和第二下卡位槽53,从而形成多种枕部30高度档位,并且能够形成枕部30一侧高于另一侧的状态,由此为睡眠者的颈部提供更贴合的支撑,从而达到更优质的睡眠。

本实施例中,第一上卡位槽42和第一下卡位槽43设置于第一滑槽部41的同侧,第二上卡位槽52和第二下卡位槽53设置于第二滑槽部51的同侧,由此更便于将第一支杆23和第二支杆24的滑动和悬挂。

本实施例中,第一滑槽部41平行于第二滑槽部51,由此使得升降部在升降过程中,第一支杆23能够在第一卡位槽40内平顺滑动,第二支杆24能够在第二卡位槽50内平顺滑动。

本实施例中,第一滑槽部41和第二滑槽部51设置为弧形槽,弧形槽是为了便于第一支杆23不动、提升第二支杆24,由此形成升降部一侧高、另一侧低的状态,有利于将枕部30能够同时对颈部和后脑勺进行贴合支撑,从而更符合人体工程学,有利于睡眠。

本实施例中,第一上卡位槽42与第二上卡位槽52的间距等于第一支杆23和第二支杆24的间距,第一下卡位槽43与第二下卡位槽53的间距等于第一支杆23和第二支杆24的间距,第一下卡位槽43与第二上卡位槽52的间距等于第一支杆23和第二支杆24的间距。同样,这样的设置是为了避免调节高度时,第一支杆23卡在第一卡位槽40内,第二支杆24卡在第二卡位槽50内。

本实施例中,升降部还包括一对用于枕部30定位的斜支撑25,一对斜支撑25对称分布于副支撑21两侧,斜支撑25设置于一对副侧板22之间,斜支撑25的相对两端分别与副侧板22固定连接。斜支撑25是为了向枕部30提供可靠的支撑,防止松软的枕部30从升降部上脱落。

本实施例中,枕部30采用乳胶材料,枕部30底部设置有用于镶嵌斜支撑25的定位槽31。乳胶枕有利于睡眠,为睡眠者的睡眠提供更良好的支撑。

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杆23和第二支杆24端部设置有防脱端部26,防脱端部26设于第一卡位槽40或第二卡位槽50外侧。防脱端部26在本枕头的高度调节过程中防止第一支杆23从第一卡位槽40中脱落,防止第二支杆24从第二卡位槽50中脱落,从而保证了本枕头动作机构的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第一上卡位槽42和第二上卡位槽52相对底支撑11处于同一高度,第一下卡位槽43和第二下卡位槽53相对底支撑11处于同一高度。由此使得两种高度档位随高度不同,但前后等高,更有利于睡眠者的高度选择。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