铰接式颈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34394发布日期:2018-10-23 21:13阅读:89来源:国知局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旅行附件,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颈枕。



背景技术:

颈枕通常为u形软枕,这种u形软枕可以定位在使用者颈部周围以在使用者以直立姿势旅行(例如,在飞机或火车上或在汽车里,等等)的同时给使用者提供头部和/或颈部支撑。典型的颈枕因而包括包裹在使用者颈部的相当一部分周围以试图在旅行过程中支撑使用者头部或颈部的枕臂。然而,一些颈枕的枕臂可能具有在使用过程中从使用者颈部移开的倾向。此外,一些颈枕的枕臂需要来自用户的主动输入,诸如保持在适当位置,以便以期望的方式将枕臂定位在使用者颈部周围。例如,使用者可能需要将枕臂保持抵靠在他/她的颈部上维持合适的头部支撑和/或睡眠舒适。一些传统的颈枕包括附加的保持机构诸如线绳或绳索,在将颈枕定位在使用者颈部周围之后,这些附加的保持机构将枕臂半永久地固定在一起。然而,这些传统构造在需要时可能难以快速移除。

因此,期望提供一种改进的颈枕,更具体地说,提供一种包括铰接式框架的颈枕,该铰接式框架被布置使颈枕朝向并围绕使用者颈部更紧密地且自动地定位,该颈枕解决了以上描述的问题中的一个问题或全部问题并且/或者更一般地提供了现有装置的一个或多个改进或替换方案。

可能涉及本公开的文献包括cn105832085、ep2979584、usd746080、us2336707、us4236264、us5974607、us6640367、us6658681、us7213883、us8708414、us8898840、us9032570、us20090013471、us20090019641和us20160073801。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如下面描述并在所附权利要求中限定的铰接式旅行枕。本公开有利地提供了一种颈枕,该颈枕在使用中提供了在使用者颈部周围的改进定位。例如,根据本公开的颈枕可以允许诸如通过例如使用者将该颈枕按压在一表面上而使所述颈枕在使用中自动地朝向使用者颈部移动或塌缩。通过所述颈枕的框架(诸如在一个示例中为部分内部框架)可以方便所述颈枕围绕使用者颈部的这种自动“紧抱”。优选地,所述颈枕的框架包括后突起,这些后突起比所述框架的居中定位的枢轴向后更多地突出,以在这些突起被压靠在一表面上时方便颈枕自动地“紧抱”使用者颈部。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可以包括一种用于在支撑使用者的头部和/或颈部中使用的颈枕。所述颈枕可以包括:枕部,该枕部适合于在使用中至少部分地围绕使用者颈部配合;和铰接式框架,该铰接式框架联接至所述枕部。所述框架可以联接至所述枕部,从而所述框架的运动导致所述枕部的对应运动。所述框架可以包括一对框架臂,该一对框架臂通过铰链可枢转地联接在一起以朝向彼此和远离彼此铰接地转动。每个框架臂的后端部可以比所述铰链向后更多地突出,从而当每个框架臂的后端部被压靠在一表面上时,所述框架臂由此朝向彼此一起枢转并且朝向使用者颈部更紧密地围绕使用者颈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颈枕和/或框架可以在第一、未致动位置和第二、致动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框架臂之间的距离可以足够在其间收纳使用者颈部以将所述枕部定位在使用者颈部周围。所述颈枕和/或框架可以借助于使用者将所述框架的后端部压靠在所述表面上而移动到其第二位置。所述第二位置可以被认为是其中所述框架被致动以施加被引导成使所述框架臂朝向彼此向内移动的力的任何位置,而无论所述框架臂是否向内移动可察觉的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枕部可以包括通过中央枕部连接在一起的一对枕臂。每个枕臂可以包括后端,该后端比所述铰链向后更多地突出,以在使用中当每个枕臂的所述后端被压靠在一表面上并且使用者颈部压靠所述中央枕部时使所述枕臂向内移动。所述框架可以联接至所述枕臂和所述中央枕部。所述框架可以在所述枕臂的后端之间居中地枢转。所述中央枕部可以适合于在使用中抵靠使用者颈部的颈背。所述枕臂和所述中央枕部可以形成u形枕。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框架可以是至少部分地刚性的,并且至少部分地被垫料所覆盖。所述框架可以是内部框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每个框架臂可以包括第一部件和相对于所述第一部件成角度的第二部件。所述一对框架臂的第一部件可以以铰链方式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可以限定l形臂。每个框架臂的第一部件可以与从该第一部件延伸出的第二部件相比扩大。每个框架臂的第一和第二部件中的每个可以限定相应平面。由每个框架臂的第一部件限定的平面可以相对于由每个框架臂的第二部件限定的平面正交地延伸。所述第一部件可以在它们各自的平面的方向上扩大。由一对框架臂的每个第二部件限定的相应平面可以基本平行。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每个框架臂的一部分可以沿着所述颈枕的外侧延伸。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框架臂可以朝向彼此凸出地弯曲以将所述颈枕紧密地定位在所述使用者颈部周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框架包括中央框架部。所述框架臂可以从所述中央框架臂的相反端延伸。所述中央框架部可以联接至所述中央枕部。所述框架臂可以联接至所述枕臂。所述框架臂可以相对于所述中央框架部成角度地但在彼此相同平面内从所述相反端延伸。所述中央框架部可以包括板状元件。所述中央框架部可以由包括面对所述颈枕的外表面的凹入形状的板限定。所述中央框架部的相反端可以围绕所述铰链枢转,以使所述框架臂朝向彼此移动,并且将所述枕臂更紧密地定位在使用者颈部周围。所述中央框架部可以限定所述颈枕的外部上的外表面。所述中央框架部和所述框架臂可以限定大体w形状。所述中央框架部可以围绕所述铰链弹性地挠曲。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可以包括一种用于在支撑使用者的头部和/或颈部中使用的颈枕。所述颈枕可以包括:一对枕臂,该对枕臂通过中央枕部连接在一起;和枢转框架,该枢转框架可操作地连接至所述枕臂并且可操作成使所述枕臂围绕枢轴朝向彼此和远离彼此移动。每个枕臂的后端可以比所述框架的所述枢轴向后更多地突出,以在使用中当每个枕臂的所述后端被压靠在一表面上并且使用者颈部压靠所述中央枕部时使所述枕臂向内移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颈枕和/或框架可以在第一、未致动位置和第二、致动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枕臂之间的距离可以足够在其间收纳使用者颈部以将所述枕臂定位在使用者颈部周围。所述颈枕和/或框架可以借助于使用者将所述枕臂的后端压靠在所述表面上来致动所述框架而移动到其第二位置。所述第二位置可以被认为是其中所述框架被致动以施加被引导成使所述枕臂朝向彼此向内移动的力的任何位置,而无论所述枕臂臂是否向内移动可察觉的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枢轴可以限定在所述中央枕部邻近。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框架可以包括联接至所述中央枕部的中央框架部和从所述中央框架部的相反端延伸的一对框架臂,所述框架臂联接至所述枕臂。所述枢轴可以由居中地限定在所述框架的中央框架部中的竖直定向的铰链限定。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可以包括一种用于在支撑使用者的头部和/或颈部中使用的颈枕。所述颈枕可以包括铰接式框架。该铰接式框架可以包括中央框架部和一对框架臂,该对框架臂从所述中央框架部的相反端延伸。所述中央框架部可以包括居中地限定在其中的铰链。所述框架臂可以适合于在使用中围绕使用者颈部配合。在第一位置,所述中央框架部的相反端可以比所述铰链从使用者颈部更远地突出,从而当使用者颈部压靠所述中央框架部并且所述中央框架部的相反端被压靠在一表面上时,所述中央框架部的所述相反端围绕所述铰链枢转,以使所述框架臂朝向彼此移动并且更紧密地围绕所述使用者颈部。

另外的实施方式和特征在随后的描述中进行部分阐述,并且通过检查说明书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变得显而易见,或者可通过所公开的主题内容的实践而获知。通过参考形成该公开的一部分的附图和说明书的其余部分可以实现对本公开的本质和优点的进一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该公开的各个方面和特征中的每个在某些情况下都可以有利地单独地使用或者在其他情况下与该公开的其他方面和特征组合地使用。

附图说明

参照如下附图将更充分地理解该描述,在这些附图中,部件并不是按照比例绘制的,并且这些附图是作为该公开的各种实施方式提供的,不应该被解释为对该公开的范围的完全阐述,其特征在于: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方式的颈枕的后上立体图;

图2是位于第一位置的图1的颈枕的平面俯视图;

图3是位于第二位置的图1的颈枕的平面俯视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方式的框架的后上立体图;

图5是位于第一位置的图4的框架的平面俯视图;

图6是位于第二位置的图4的框架的平面俯视图;

图7是图4的框架的侧视图;

图8是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方式的收纳在外枕套中的图1的颈枕的局部剖切立体图;以及

图9是在使用中的围绕使用者的颈部的图1的颈枕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铰接式颈枕,该铰接式颈枕用于在使用中朝向使用者颈部自动地向内调节,这里有时将自动地向内调节称为“紧抱(hugging)”。该颈枕包括铰接式框架,该铰接式框架包括居中地定位的枢轴和后突起,这些后突起比居中地定位的枢轴向后更多地延伸。在使用时,将这些突起相对于枢轴定位将施加一力,该力被指向成使颈枕的枕臂围绕所述枢轴朝向彼此移动(例如,枢转),以更紧密地“紧抱”使用者颈部。所述颈枕的自动“枢转”可以通过如下手段进行:将所述突起压靠在一表面上,诸如压靠在椅子或座椅的头靠上,同时在向后倚靠靠着头靠定位的颈枕的同时诸如在使用者的头部或颈部的力的作用下压靠居中地定位的枢轴。

根据图1至3中所示的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颈枕100,该颈枕100包括:枕部102,该枕部102适合于在使用中至少部分地围绕使用者颈部配合;和铰接式框架104,借以该铰接式框架104,使用者能够选择性地操纵枕部102以将颈枕100至少部分地围绕使用者颈部定位。如这里描述的,颈枕100(例如,颈枕100的框架104)被布置成在使用中当颈枕100的一部分被压靠在一表面106上诸如被压靠在汽车、火车、飞机、家里或其它位置内的椅子或座椅的头靠上时使颈枕100的一些部分自动地朝向使用者颈部向内移动。颈枕100围绕使用者颈部的自动定位在使用过程中几乎无需使用者注意或努力就可实现。例如,如下面更充分地说明的,颈枕100可以在使用者在椅子或座椅中向后倚靠时在使用者的体重的偏压下自动地“紧抱”使用者颈部。一旦围绕使用者颈部定位,颈枕100则给使用者头部和/或颈部提供横向支撑,由此限制使用者头部和/或颈部的左右两侧以及前后运动,以给使用者提供一定程度的舒适性。这里描述的颈枕100可以支撑使用者的头部或颈部(例如,为了合适的头部对准或睡眠舒适性),而无需来自用户的主动输入。例如,因为颈枕100在使用者自身体重的偏压下自动地“紧抱”使用者颈部,所以该颈枕100在使用者无意识(例如,睡着了)或其它不能适当地定位他/她的头部的情况下适当地支撑使用者头部。尽管参照靠着椅子或座椅的头靠向后靠进行了讨论,但是颈枕100也可以在期望对头部或颈部进行横向支撑的其它情况下使用。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讨论颈枕100和框架104的各种部件,这些附图仅仅供示例性目的。

在图1至图3中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颈枕100包括通过中央枕部122连接在一起的一对枕臂120。枕臂120和中央枕部122可以是(例如,借助于缝合或缝合线、紧固件等)连接在一起的分开元件,或者可以在制造过程中一起一体地形成。枕臂120和中央枕部122可以以基本任何构造相对于彼此定向,然而,在优选实施方式中,颈枕100为基本u形以在使用中至少部分地围绕使用者颈部延伸。例如,枕臂120和中央枕部122可以相对于彼此定向成限定一u形枕。

在这里描述的实施方式中,枕臂120和中央枕部122是可变形和/或可压缩的,以给颈枕100提供期望的特性。例如,枕臂120和中央枕部122可以是可变形和/或可压缩的,以给使用者提供舒适性(例如采取物理支撑的形式),和/或允许枕部102至少部分地围绕使用者颈部定位。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枕臂120和中央枕部122可以填充可压缩材料(例如,填充可压缩泡沫、蜂窝材料、发泡聚苯乙烯、垫料、空气等等)以对靠着枕臂120和中央枕部122定位的使用者头部、颈部和/或下巴进行缓冲,所述可压缩材料还给枕臂120和中央枕部122提供形状。枕臂120和中央枕部122的可压缩性和/或可变形性可以是均匀的,或者可以在部件之间改变。例如,根据具体应用,中央枕部122可以比枕臂120更多或更少地可压缩和/或可变形。以类似方式,每个枕臂120的远端124可以比枕臂120的近端126更多或更少地可压缩和/或可变形,以给使用者提供期望量的支撑舒适性。

枕臂120和中央枕部122的大小和形状可以设置成给颈枕100提供期望的美学和/或功能特性。例如,每个枕臂120的粗细可以在其远端124和近端126之间变化以适应使用者下颌或下巴的形状。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枕臂120可以在枕臂120的近端126邻近较细以考虑使用者下颌骨的角度。在这样的实施方式中,枕臂120可以在枕臂120的远端124邻近较粗以考虑使用者的下巴。以类似方式,中央枕部122可以适合于在使用中抵靠在使用者颈部的颈背上。中央枕部122的深度(即,中央枕部122在使用者和表面106之间的深度)可以在一对枕臂120之间变化。例如,可以在颈枕100的后部处限定切口130。例如,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切口130形成在相对的枕臂120中的每个枕臂的近端126和中央枕部122的后部中。如下面详细地描述的,切口130可以成形为收纳框架104的至少一部分。

附加地或另选地,切口130的形状可以方便枕臂120在使用过程中自动地向内枢转。例如,切口130可以至少部分地限定每个枕臂120的后端132,这些后端132在使用中比框架104和中央枕部122的中央部分向后更多地突出。例如,当颈枕100在使用中围绕使用者颈部定位时,后端132向后突出到使用者后面以接合表面106。这在框架104和表面106之间形成了间隙134,从而当每个枕臂120的后端132在使用中被压靠在表面106上(例如,压靠在头靠上)时,如下面说明的,框架104铰接地转动或折叠到间隙134内,这允许枕臂120向内枢转并接触使用者的头部和/或颈部而提供支撑。如下面说明的,当框架104铰接地转动或折叠到间隙134内时,枕部102的后端132和框架104的一部分(诸如,如下面说明的框架104的居中枢转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并且在这种情况下,它们更接近地移动以位于同一平面内,以偏压枕臂120而使其向内枢转。例如,当每个枕臂120的后端132在使用中被压靠在表面106上时,框架104的居中枢转部分朝向表面106移动以使枕臂120朝向彼此枢转(参见图2和图3)。

参照图2和图3,颈枕100可以是可在第一、未致动位置(参见图2)和至少一个第二、致动位置(参见图3)之间移动的。在第一位置中,枕臂120可以定位成从彼此远离开由框架104的表面限定的距离。在这里示出的示例中,枕臂120的远端124之间的距离足以在它们之间收纳使用者颈部,以由此将使用者颈部定位在枕臂120之间。另选地,枕臂120的远端124可以间隔开任何合适的距离,或者可以与彼此接触但是可偏转以充分地打开,从而允许颈枕100围绕使用者的颈部定位。

一旦颈枕100定位在使用者颈部周围,则可以将颈枕100移动到第二位置,诸如通过将枕臂120的后端132压靠在表面106上而移动到第二位置。在该第二位置,枕臂120的远端124可以朝向彼此向内移动(诸如通过框架104)以将枕臂120更紧密地围绕使用者颈部定位,诸如与使用者颈部和/或头部成支撑式接触。第二位置被认为是其中框架104被致动以施加被引导成使枕臂120朝向彼此向内移动的力的任何位置,无论枕臂120是否向内移动可察觉的量。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颈枕100可以被偏压至第一位置,不过该特征并不是必不可少的。作为一个示例,颈枕100可以包括偏压元件,诸如弹簧类元件,该偏压元件被构造成在使用者没有将枕臂120的后端321压靠在表面106上时使枕臂120从彼此自动地枢转开。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偏压元件可以是片簧,该片簧附装至框架104的相对构件,以偏压颈枕100而将其打开,以便更方便地围绕使用者颈部定位。作为另选示例,该偏压元件可以被布置成将颈枕100偏压至其第二位置,从而使得颈枕100更小而便于存放。

框架104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构造布置。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方式,并且如图4至7所示,框架104可操作地连接至枕臂120并且可操作成使枕臂120围绕枢轴140远离彼此和朝向彼此移动。枢轴140(该枢轴140可以居中地定位,诸如在枕臂120的后端132之间均匀地间隔开)可以允许框架104铰接地转动或折叠到间隙134内以使枕臂120向内移动以给使用者头部或颈部提供支撑。例如,枢轴140可以相邻于中央枕部122限定,从而使得当中央枕部122朝向表面106移动时,枕臂120的后端132被压靠在表面106上而使得枕臂120围绕枢轴140朝向彼此向内枢转。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框架104可以包括通过铰链142可枢转地连接在一起的多个部件。铰链142可以是织物铰链、钢琴铰链、活动铰链、间隔开的离散铰链或者由弹性体材料制成的铰接接头等其它示例。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框架104包括一对框架臂144,该对框架臂144通过铰链142可枢转地连接在一起以使框架臂144朝向彼此和远离彼此铰接地转动。在这种实施方式中,框架104围绕铰链142铰接地转动、枢转或折叠,从而使得框架104的一部分铰接地转动或折叠到间隙134内以使枕臂120更紧密地“紧抱”使用者颈部,如下面说明的。框架104可以是至少部分地刚性的。框架104可以至少部分地被垫料覆盖,诸如至少部分地定位在枕内,从而使得框架104为至少部分内部框架(参见图4)。然而,根据具体应用,框架104可以完全定位在枕内并且形成完全内部框架(参见图8)。

框架臂144可以包括各种形状和构造。例如,每个框架臂144的一部分可以沿着颈枕100的外侧延伸。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框架臂144可以朝向彼此凸出地弯曲,以将颈枕100紧密地围绕使用者颈部定位。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每个框架臂144可以包括第一部件150和与第一部件150成角度的第二部件15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每个框架臂144的底部可以为板状。例如,第一部件150可以为沿着框架臂144的底部的板状构件,而第二部件152从其开始延伸。在这种实施方式中,每个第一部件150可以被认为是一板,而每个第二部件152可以被认为是一臂。在一个示例中,第二部件152可以从第一部件150正交地延伸。至少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一部件150可以铰接地连接在一起允许第二部件152朝向彼此和远离彼此移动。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每个第一部件150可以包括相对于彼此成角度的两个部分,诸如内部部分150a和外部部分150b(参见图5,例如)。在这种实施方式中,这些内部部分150a可以通过铰链142可枢转地连接。如图5中所示,可以在形成在每个框架臂144上的台肩之间(诸如在相对的框架臂144的第一部件150和/或第二部件152之间)限定铰接空隙153,以允许框架臂144在使用中朝向彼此铰接地转动或枢转。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铰接空隙153可以在框架臂144在使用中朝向彼此枢转时关闭,直到形成在每个框架臂144上的台肩接触或接合另一个台肩,由此限制框架臂144朝向彼此的进一步运动,以限定颈枕100的完全关闭构造。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每个框架臂144的第一部件150可以与从该第一部件150延伸的第二部件152相比扩大。例如,第一部件150可以限定比由第二部件152限定的面积大的面积。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每个框架臂144的第一和第二部件150和152可以限定相应的平面。在这种实施方式中,第一部件150可以在由第一部件150限定的平面的方向上扩大。根据具体应用,由第一部件150限定的平面可以相对于由第二部件152限定的平面成角度(例如,正交地)延伸。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由第二部件152限定的平面可以相互平行,并且优选共同延伸(参见图7)。这样,框架臂144可以横跨将框架臂144连接在一起的铰链142彼此成大体镜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每个框架臂144的第一部件150和第二部件152都可以被构造成增加框架104的刚度。例如并且没有任何限制地,第一部件150和第二部件152中的每个都可以包括限定在其中的增强特征,诸如模制肋或凸缘。至少如图4中所示,每个第一部件150可以包括限定在第一部件150的表面上的多个肋156,这些肋156被构造成增加第一部件150的扭转刚度。类似地,每个第二部件152可以包括从第二部件152正交地延伸出的凸缘158,诸如沿着第二部件152的终端侧或外侧。类似于第一部件150的肋156,第二部件152的凸缘158可以被构造成增加第二部件152的扭转刚度。附加地或另选地,凸缘158可以提供供枕部102联接的结构,诸如提供供附装枕部102的织物的表面。

框架臂144可以至少联接至枕部102的枕臂120。例如,每个框架臂144的第一部件150可以联接至中央枕部122以沿着中央枕部122的长度延伸,并且每个框架臂144的第二部件152可以联接至相应的枕臂120以沿着枕臂120的长度延伸。在这样的实施方式中,一对框架臂144之间的枢转或挠曲特性可以允许枕臂120在使用中朝向彼此和远离彼此移动。例如,当框架臂144朝向或远离彼此移动时,枕臂120可以相应地移动,反之亦然。

每个框架臂144的第一部件150和第二部件152可以被布置成方便枕臂120在使用中向内自动枢转。作为一个示例,第一部件150和第二部件152可以被布置成限定具有适当形状的臂,诸如在一个示例中,该臂具有大体l形。后端部154可以相邻于第一部件150和第二部件152的相交处定位或定位在该相交处。在所示的示例中,每个后端部154可以形成顶点。这些后端部154可以限定为框架104和表面106之间的接触部位以对框架104进行致动,但是接触框架臂144的其它部分(诸如在后端部154附近或在后端部154的任一侧上)也可以使框架104致动。类似于枕臂120的后端132,框架臂144的后端部154也可以比框架104的其它部分向后更多地突出(诸如比枢轴140或铰链142向后更多地突出)以在使用中当每个框架臂144的后端部154被压靠在表面106上时使框架臂144向内枢转,如下面说明的。例如,当框架104铰接地转动或折叠到间隙134内时,后端部154和枢轴140或铰链142之间的相对位置减小以致使框架臂144围绕枢轴140或铰链142枢转,并且导致框架臂144的第二部件152朝向使用者颈部向内移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框架臂144的后端部154可以定位成与枕臂120的后端132相一致。

除了框架臂144之外,框架104还可以包括中央框架部160,该中央框架部160可以联接至中央枕部132。在这种实施方式中,框架臂144可以从中央框架部160的相对部分或相反端162延伸出。例如,框架臂144可以诸如在彼此相同的平面内相对于中央框架部160成角度地从相反端162延伸出,如下面说明的。根据具体应用,每个框架臂144的第一部件150可以限定中央框架部160的一部分。在这样的实施方式中,中央框架部160和框架臂144可以限定大体w形框架(参见图5),不过可以想到其它合适的构造。例如,中央框架部160(例如,相反端或部分162)可以限定w形状的内部支腿或支干,而框架臂144限定w形状的外部支腿或支干。在这样的实施方式中,枢轴140或铰链142可以定位在限定于w形状的内部支干之间的上部区域处或邻近,例如定位在顶点处。如图所示,w形状(如由中央框架部160的相反端或部分162所限定的)的内部支干与w形状的外部支干(如由框架臂44限定的)相比在长度上可以更短,不过根据应用可以想到其他合适的构造。

如这里描述的,中央框架部160(该中央框架部160可以为板状元件)可以包括枢轴140或铰链142,在一个示例中,该枢轴140或铰链142可以居中地定位在该中央框架部160上。例如并且没有限制地,该中央框架部160可以包括竖直定向折叠线或枢转线(诸如枢轴140),在一个示例中,该折叠或枢转线可以由铰链142形成。该折叠线或枢转线可以居中地限定在中央框架部160中。这样,中央框架部160的一些部分可以围绕该折叠线或枢转线折叠或挠曲以在不同位置之间重构中央框架部160,并由此重构从该中央框架部160延伸出的框架臂144。例如,中央框架部160的相反端162可以围绕该折叠线或枢转线枢转或挠曲以使框架臂144朝向彼此移动并使枕臂120更紧密地围绕使用者颈部定位。在另一个示例中,中央框架部160的相反端162可以围绕所述折叠线或枢转线枢转或挠曲以使框架臂144从彼此移动开,并且使枕臂120更远离使用者的颈部定位。

类似于框架臂144,中央框架部160可以被布置成方便枕臂120在使用中向内自动枢转。例如,中央框架部160可以为板状构件,该板状构件包括面向颈枕100的外表面(例如,面向颈枕100的后部)的凹入形状。中央框架部160的相反端162可以比铰链142向后更多地突出(诸如比铰链142从使用者颈部更远地突出),以在中央框架部160的相反端162被压靠在表面106上并且使用者按压中央框架部160时方便框架臂144朝向彼此运动。因为框架臂144联接至枕臂120,因此框架臂144的运动使枕臂120进行相应运动,反之亦然。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中央框架部160可以限定颈枕100的外表面,诸如位于颈枕100的后部上的外表面。

现在将详细地讨论颈枕100的操作。参照图2,颈枕100可以初始定位在第一、未致动位置。如上所述,在第一位置中,枕臂120可以定位成远离彼此充分距离,以允许使用者颈部插入在枕臂120的远端124之间。使用者颈部可以定位在枕臂120之间的空间内,直到中央枕部122接合使用者颈部的颈背(参见图9)。

一旦中央枕部122定位成接合使用者颈部的颈背,则使用者可以随后将颈枕100塌缩到或以其它方式移动到第二、致动位置(参见图3)。如上所述,颈枕100可以借助于使用者将颈枕100的后部按压在一表面(例如,表面106)上(诸如,在颈枕100定位在使用者颈部周围的情况下借助于靠着椅子或座椅的头靠向后倚靠)而移动到其第二位置。例如,为了使颈枕100移动到其第二位置,使用者可以将他/她的颈部压靠在枕部102的内部部分上(例如,压靠在中央枕部122的内部部分上)和/或压靠在中央框架部160上,直到枕臂120的后端132和/或框架臂144的后端部154接触表面106(例如,椅子或座椅的头靠)。使用者可以继续压靠中央枕部122和/或中央框架部160以将后端132和/或后端部154对应地压靠在表面106上。因为枕臂120的后端132和/或框架104的后端部154比中央定位铰链142向后更多地突出,在后端132和/或后端部154靠着表面106定位的同时持续地压靠中央枕部122和/或中央框架部160产生了围绕铰链142的力矩,从而引起框架臂144(和枕臂120)由此一起朝向彼此枢转,并且围绕并朝向使用者颈部更紧密地枢转。如以上指出的,使用者可以简单地通过将他/她的头部或颈部靠在椅子或座椅的头靠上而压靠中央枕部122和/或中央框架部160。这样,除了将使用者头部或颈部靠在颈枕100上之外,不需要来自用户的其它力将颈枕100移动到第二位置。此外,只要使用者将他/她的头部或颈部靠在椅子或座椅的头靠上,颈枕100就可以被紧贴地偏压在使用者颈部周围。

颈枕100的移除可以以基本相反顺序完成。例如,为了从使用者颈部周围移除颈枕100,使用者必须首先从表面106释放颈枕100(例如,将使用者头部或颈部抬离头靠),由此减小围绕铰链142或枢轴140的力矩。一旦力矩充分地减小,则可以将颈枕100移动到其第一位置。例如,使用者可以抓住相对的枕臂120(诸如在枕臂120的远端124处),并且将枕臂120从彼此拉开。在包括偏压元件的实施方式中,一旦枕臂120的后端132和/或框架104的后端部154不再被压靠在表面106上,偏压元件可以致使颈枕100自动地移动到其第一位置。在以上描述的每个实施方式中,枕臂120可以从彼此移开,直到枕臂120的远端124之间的距离足以允许将使用者颈部从它们之间移开。

参照图8,颈枕100可以包括为了方便的其它特征。例如,颈枕100可以定位在外枕套180内。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外枕套180可以在使用中覆盖颈枕100的枕部102和框架104。在该示例中,框架104于是将被认为是完全内部框架。枕套180可以防止颈枕100受到磨损、灰尘、化妆品和碎屑等等的影响。枕套180可以是可移除的。例如,使用者可以将枕套180移除进行洗涤。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使用者可以将枕套180移除并按照期望地替换为不同颜色、织物或图案的不同枕套。

颈枕100及其部件可以由各种不同材料和手段形成。例如,框架104可以由热塑性材料(自增强或纤维增强)、abs、聚碳酸酯、聚丙烯、pvc、聚酰胺和ptfe等等形成。框架104可以由任何合适的方式形成或成型,诸如通过插塞成型、吹塑成型、注射成型、挤出、铸造等等。枕部102可以由织物材料形成。织物材料可以是尼龙、帆布、聚酯、皮革、pvc、聚丙烯、聚乙烯和/ptfe等等。

所有相对和方向参考(包括上、下、向上、向下、左、右、向左、向右、顶部、底部、侧部、在…上方、在…下方、前、中间、后、竖直、水平等)都是以示例方式给出的,以便帮助读者理解这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不应该将它们理解为特别对位置、取向或使用的要求或限定,除非在权利要求中明确阐述。连接参照(例如附接、联接、连接、结合等)应该宽泛地解释,并且可以包括位于元件连接之间的中间构件以及元件之间的相对运动。这样,对连接的参考不是必然地推断出两个元件直接相连并相对于彼此位于固定关系,除非在权利要求中明确阐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目前公开的实施方式是通过实施例方式而不是限制方式来教导的。因此,包含在以上描述中或在附图中示出的内容应该解释为例示性而不是限制含义。如下权利要求旨在覆盖这里描述的所有一般和具体特征以及就语言来说可以说落入该范围的本发明的方法和系统的范围的所有阐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