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便携式户外水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59443发布日期:2018-09-18 17:45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水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便携式户外水杯。



背景技术:

水杯通常是人们盛装液体的容器,平时可用来喝茶、喝水、喝咖啡、喝饮料等,但是,目前的水杯在使用时,都是通过手动对杯内加料,对添加的物料的多少难以控制,而且需要通过使用人员手动搅拌,操作步骤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便携式户外水杯,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新型便携式户外水杯,包括杯体,所述杯体内设有第一蓄水腔,所述第一蓄水腔上侧的所述杯体内设有第一空槽,所述第一空槽与所述第一蓄水腔之间的所述杯体内设有第二空槽,所述第一空槽左侧的所述杯体内设有第二蓄水腔,所述第一空槽右侧的所述杯体内设有第一滑接腔,所述第一滑接腔底部末端与所述第二空槽右侧末端联通设置,所述第一空槽与所述第一滑接腔之间的部分内固设有第一电转机,所述第一电转机左侧末端动力连接有穿进所述第一空槽内的第一锥边轮,所述第一电转机右侧末端动力连接有穿进所述第一滑接腔内的第二锥边轮,所述第一滑接腔内顶壁上转动配合连接有与所述第二锥边轮动力配合连接的第三锥边轮,所述第二锥边轮下侧的所述第一滑接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第一滑接块,所述第一滑接块转动配合连接有向下延伸设置的内花键转接轴,所述内花键转接轴底部延伸末端伸出所述第一滑接块底部端面外且底部延伸末端固设有第四锥边轮,所述内花键转接轴顶部滑动配合连接有向上延伸设置的外花键臂,所述外花键臂顶部延伸末端与所述第三锥边轮底部端面固定配合连接,所述第二空槽内转动配合连接有管套,所述管套外表面周向固设有第五锥边轮,所述管套内间隙配合连接有上下延伸设置的第一转接轴,所述第一转接轴顶部延伸段贯穿所述第一空槽与所述第二空槽之间的部分且与该部分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转接轴顶部延伸末端固设有穿进所述第一空槽内的第六锥边轮,所述第六锥边轮与所述第一锥边轮动力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转接轴底部延伸段贯穿所述第二空槽与所述第一蓄水腔之间的部分且与该部分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转接轴底部延伸末端穿进所述第一蓄水腔内且与所述第一蓄水腔内底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空槽左侧的所述杯体 内设有与所述第二蓄水腔与所述第一蓄水腔联通设置的管件,所述管件内联通设有左右延伸设置的第二滑接腔,所述第二滑接腔内设有关合器件,所述第一滑接腔后侧内壁内联通设有导接槽,所述导接槽内设有变动器件,所述回收架体左右两侧端面内对称设有照射装置。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杯体底部四周均固设有脚杆,所述杯体右侧端面挨近底部位置处固设有与所述第一蓄水腔联通设置的排水阀。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蓄水腔与所述第一空槽之间的部分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左右延伸设置的第二转接轴,所述第二转接轴左侧延伸末端穿进所述第二蓄水腔内且与所述第二蓄水腔左侧内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转接轴右侧延伸末端穿进所述第一空槽内且与所述第一锥边轮左侧端面固定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蓄水腔内的所述第二转接轴外表面上设有多组第一搅水页。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关合器件包括滑动配合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二滑接腔内的第二滑接块以及转动配合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二滑接腔与所述第二空槽之间部分的第一螺接杆,所述第一螺接杆左侧延伸末端穿进所述第二滑接腔内且与所述第二滑接块右侧端面螺纹配合连接,偏远所述第一螺接杆一侧的所述第二滑接块内贯通设有贯通口,所述第一螺接杆右侧延伸末端固设有穿进所述第二空槽内的第七锥边轮,所述第七锥边轮与所述第五锥边轮左侧动力连接,所述第五锥边轮偏远所述第七锥边轮一侧穿进所述第一滑接腔内。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变动器件包括滑动配合连接设置在所述导接槽内的导接块以及螺纹配合连接设置在所述导接块内的第二螺接杆,所述第二螺接杆底部末端与所述导接槽内底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螺接杆顶部末端与第二电转机动力配合连接,所述第二电转机外表面固嵌于所述导接槽内顶壁内,所述导接块前侧末端与所述第一滑接块后侧末端固定配合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蓄水腔内的所述第一转接轴外表面上设有多组第二搅水页。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照射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回收架体左右两侧端面内的上侧位置处的灯框,所述灯框内嵌设有照射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第一电转机控制第一锥边轮以及第二锥边轮同时转动,此时,由第一锥边轮带动第二转接轴以及第二蓄水腔内的第一搅水页,从而实现物料的混合配比工作,同时,由第一锥边轮带动第六锥边轮以及第六锥边轮底部的第一转接轴转动,此时,由第一转接轴带动第一蓄水腔内的第二搅水页进行初步搅拌工作,当物料的混合配比完成后,通过第二电转机带动第二螺接杆转动,由第二螺接杆带动导接块滑动至导接槽内的最底部位置,此时,由导接块带动第一滑接块底部的第四锥边轮与第五锥边轮动力配合连接,然后,控制第一电转机转动,由第二锥边轮带动第三锥边轮以及第三锥边轮底部的外花键臂转动,由外花键臂带动内花键转接轴以及内花键转接轴底部的第四锥边轮转动,此时,由第四锥边轮带动第五锥边轮转动,同时,由第五锥边轮带动第七锥边轮以及第一螺接杆转动,此时,由第一螺接杆带动第二滑接块滑动至第二滑接腔内的最右侧位置,同时,使贯通口与管件处于相对位置,此时,使第二蓄水腔内的物料经管件流入第一蓄水腔内,当物料流完后,此时控制第一电转机反向转动,直至由第一螺接杆带动第二滑接块滑动至第二滑接腔内的最左侧位置,然后通过第二电转机带动第二螺接杆反向转动,使第二螺接杆带动导接块恢复至初始位置,此时,通过第一电转机控制第一锥边轮带动第二转接轴以及第二蓄水腔内的第一搅水页,从而进行自动控制物料的搅拌工作,提高了搅拌和自动配合加物料的工作效率,减少操作人员手动操作部分,大大提高了物料搅拌的速度,省时省力,提高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一种新型便携式户外水杯外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杯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变动器件分布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3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3,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新型便携式户外水杯,包括杯体6,所述杯体6内设有第一蓄水腔61,所述第一蓄水腔61上侧的所述杯体6内设有第一空槽62,所述第一空槽62与所述第一蓄水腔61之间的所述杯体6内设有第二空槽63,所述第一空槽62左侧的所述杯体6内设有第二蓄水腔68,所述第一空槽62右侧的所述杯体6内设有第一滑接腔64,所述第一滑接腔64底部末端与所述第二空槽63右侧末端联通设置,所述第一空槽62与所述第一滑接腔64之间的部分内固设有第一电转机622,所述第一电转机622左侧末端动力连接有穿进所述第一空槽62内的第一锥边轮621,所述第一电转机622右侧末端动力连接有穿进所述第一滑接腔64内的第二锥边轮646,所述第一滑接腔64内顶壁上转动配合连接有与所述第二锥边轮646动力配合连接的第三锥边轮644,所述第二锥边轮646下侧的所述第一滑接腔64内滑动配合连接有第一滑接块641,所述第一滑接块641转动配合连接有向下延伸设置的内花键转接轴642,所述内花键转接轴642底部延伸末端伸出所述第一滑接块641底部端面外且底部延伸末端固设有第四锥边轮643,所述内花键转接轴642顶部滑动配合连接有向上延伸设置的外花键臂645,所述外花键臂645顶部延伸末端与所述第三锥边轮644底部端面固定配合连接,所述第二空槽63内转动配合连接有管套631,所述管套631外表面周向固设有第五锥边轮632,所述管套631内间隙配合连接有上下延伸设置的第一转接轴633,所述第一转接轴633顶部延伸段贯穿所述第一空槽62与所述第二空槽63之间的部分且与该部分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转接轴633顶部延伸末端固设有穿进所述第一空槽62内的第六锥边轮625,所述第六锥边轮625与所述第一锥边轮621动力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转接轴633底部延伸段贯穿所述第二空槽63与所述第一蓄水腔61之间的部分且与该部分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转接轴633底部延伸末端穿进所述第一蓄水腔61内且与所述第一蓄水腔61内底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空槽63左侧的所述杯体6 内设有与所述第二蓄水腔68与所述第一蓄水腔61联通设置的管件66,所述管件66内联通设有左右延伸设置的第二滑接腔65,所述第二滑接腔65内设有关合器件,所述第一滑接腔64后侧内壁内联通设有导接槽67,所述导接槽67内设有变动器件,所述回收架体6左右两侧端面内对称设有照射装置。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杯体6底部四周均固设有脚杆69,所述杯体6右侧端面挨近底部位置处固设有与所述第一蓄水腔61联通设置的排水阀7。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第二蓄水腔68与所述第一空槽62之间的部分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左右延伸设置的第二转接轴623,所述第二转接轴623左侧延伸末端穿进所述第二蓄水腔68内且与所述第二蓄水腔68左侧内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转接轴623右侧延伸末端穿进所述第一空槽62内且与所述第一锥边轮621左侧端面固定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蓄水腔68内的所述第二转接轴623外表面上设有多组第一搅水页681。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关合器件包括滑动配合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二滑接腔65内的第二滑接块651以及转动配合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二滑接腔65与所述第二空槽63之间部分的第一螺接杆653,所述第一螺接杆653左侧延伸末端穿进所述第二滑接腔65内且与所述第二滑接块651右侧端面螺纹配合连接,偏远所述第一螺接杆653一侧的所述第二滑接块651内贯通设有贯通口652,所述第一螺接杆653右侧延伸末端固设有穿进所述第二空槽63内的第七锥边轮634,所述第七锥边轮634与所述第五锥边轮632左侧动力连接,所述第五锥边轮632偏远所述第七锥边轮634一侧穿进所述第一滑接腔64内。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变动器件包括滑动配合连接设置在所述导接槽67内的导接块671以及螺纹配合连接设置在所述导接块671内的第二螺接杆672,所述第二螺接杆672底部末端与所述导接槽67内底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螺接杆672顶部末端与第二电转机673动力配合连接,所述第二电转机673外表面固嵌于所述导接槽67内顶壁内,所述导接块671前侧末端与所述第一滑接块641后侧末端固定配合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蓄水腔61内的所述第一转接轴633外表面上设有多组第二搅水页611。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照射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回收架体6左右两侧端面内的上侧位置处的灯框691,所述灯框691内嵌设有照射灯692。

初始状态时,导接块671位于导接槽67内的最顶部位置,此时,由导接块671带动第一滑接块641底部的第四锥边轮643最大程度偏远第五锥边轮632,同时,第二滑接块651位于第二滑接腔65内的最左侧位置,此时,使第二滑接块651内的贯通口652最大程度偏远管件66。

当需要搅拌时,通过第一电转机622控制第一锥边轮621以及第二锥边轮646同时转动,此时,由第一锥边轮621带动第二转接轴623以及第二蓄水腔68内的第一搅水页681,从而实现物料的混合配比工作,同时,由第一锥边轮621带动第六锥边轮625以及第六锥边轮625底部的第一转接轴633转动,此时,由第一转接轴633带动第一蓄水腔61内的第二搅水页611进行初步搅拌工作,当物料的混合配比完成后,通过第二电转机673带动第二螺接杆672转动,由第二螺接杆672带动导接块671滑动至导接槽67内的最底部位置,此时,由导接块671带动第一滑接块641底部的第四锥边轮643与第五锥边轮632动力配合连接,然后,控制第一电转机622转动,由第二锥边轮646带动第三锥边轮644以及第三锥边轮644底部的外花键臂645转动,由外花键臂645带动内花键转接轴642以及内花键转接轴642底部的第四锥边轮643转动,此时,由第四锥边轮643带动第五锥边轮632转动,同时,由第五锥边轮632带动第七锥边轮634以及第一螺接杆653转动,此时,由第一螺接杆653带动第二滑接块651滑动至第二滑接腔65内的最右侧位置,同时,使贯通口652与管件66处于相对位置,此时,使第二蓄水腔68内的物料经管件66流入第一蓄水腔61内,当物料流完后,此时控制第一电转机622反向转动,直至由第一螺接杆653带动第二滑接块651滑动至第二滑接腔65内的最左侧位置,然后通过第二电转机673带动第二螺接杆672反向转动,使第二螺接杆672带动导接块671恢复至初始位置,此时,通过第一电转机622控制第一锥边轮621带动第二转接轴623以及第二蓄水腔68内的第一搅水页681,从而进行自动控制物料的搅拌工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第一电转机控制第一锥边轮以及第二锥边轮同时转动,此时,由第一锥边轮带动第二转接轴以及第二蓄水腔内的第一搅水页,从而实现物料的混合配比工作,同时,由第一锥边轮带动第六锥边轮以及第六锥边轮底部的第一转接轴转动,此时,由第一转接轴带动第一蓄水腔内的第二搅水页进行初步搅拌工作,当物料的混合配比完成后,通过第二电转机带动第二螺接杆转动,由第二螺接杆带动导接块滑动至导接槽内的最底部位置,此时,由导接块带动第一滑接块底部的第四锥边轮与第五锥边轮动力配合连接,然后,控制第一电转机转动,由第二锥边轮带动第三锥边轮以及第三锥边轮底部的外花键臂转动,由外花键臂带动内花键转接轴以及内花键转接轴底部的第四锥边轮转动,此时,由第四锥边轮带动第五锥边轮转动,同时,由第五锥边轮带动第七锥边轮以及第一螺接杆转动,此时,由第一螺接杆带动第二滑接块滑动至第二滑接腔内的最右侧位置,同时,使贯通口与管件处于相对位置,此时,使第二蓄水腔内的物料经管件流入第一蓄水腔内,当物料流完后,此时控制第一电转机反向转动,直至由第一螺接杆带动第二滑接块滑动至第二滑接腔内的最左侧位置,然后通过第二电转机带动第二螺接杆反向转动,使第二螺接杆带动导接块恢复至初始位置,此时,通过第一电转机控制第一锥边轮带动第二转接轴以及第二蓄水腔内的第一搅水页,从而进行自动控制物料的搅拌工作,提高了搅拌和自动配合加物料的工作效率,减少操作人员手动操作部分,大大提高了物料搅拌的速度,省时省力,提高使用效率。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明确,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总体精神以及构思的情形下,可以做出对于以上实施例的各种变型。其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方案以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